•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視覺平衡相關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2:Arnheim 提出位置影響平衡的例子。(取自 Arnheim,1974)

第二節 視覺平衡相關研究 一、黑白畫面的視覺平衡相關研究

雖然 Arnheim (1974)對於視覺平衡的影響提出了許多理論,但是他並沒有做 任何實證性研究。因此,有學者不僅設法研究視覺平衡的現象,也試著驗證 Arnheim 提出的理論。例如:Arnheim (1974)提出畫面中心點會影響視覺平衡的 理論,他認為畫面中的元素要平均分布在畫面中心點周圍才會平衡,於是 Wilson 與 Chatterjee (2005)想藉由量化研究方式設法研究視覺平衡,並驗證 Arnheim (1974)畫面中心點對視覺平衡影響的理論。

Wilson 與 Chatterjee (2005)將一些大小不等的抽象幾何圖形(圓形、方形、

六邊形)隨機編排在畫面中,並藉由計算這些圖形在畫面中的像素點的數量分布,

發展出計算畫面視覺平衡程度的指標 (the Assessment of Preference of Balance, or APB) 。其平衡程度的指標算法,要先將畫面對稱地分為「區域一」以及「區 域二」,再來計算各個區域內的像素點數量,並根據以下公式算出一個指標分數:

兩個區域的像素點數量相減後取絕對值,此絕對值再除以兩個區域像素點的相加 總合(見表 1)。因此,以水平切分來說,如果水平線上有 200 個像素點,水平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線下也有 200 個像素點,此切分方法算出來的指標分數為(|200-200|)/(200+200) = 0,則意味著兩邊的像素點一樣多。

表 1:Wilson 與 Chatterjee (2005)的平衡指標公式 平衡程度指標公式

�區域一的像素點數量 − 區域二的像素點數量�

區域一的像素點數量+ 區域二的像素點數量

而畫面的對稱切分的方法如圖 3 所示,除了水平、垂直、兩條對角線的切分 方法之外,還有將畫面分割成內、外兩區域的切分方法,因此總共八種切分方法。

這八種切分方法根據前面所述的公式各會算出一個指標,這八個指標分數相加後 乘上百分比,再除以八,即為整體畫面視覺平衡程度的指標。因此,如果算出來 的平衡程度指標愈接近 0%,代表愈平衡;如果愈接近 100%,則意味著像素點 分布的愈不均勻,代表愈不平衡。從 Wilson 與 Chatterjee (2005)製作的圖像中,

可發現當平衡分數大於 50%時,畫面已是相當不平衡(見圖 4),這驗證了 Arnheim (1974)畫面中心點對視覺平衡的影響。他們也做實驗證實這些由幾何圖型所編排 的抽象畫面,其計算出來的平衡指標與人們的喜好分數有很大的正相關(Wilson

& Chatterjee, 2005)。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3:八種指標分數的區域切分方法。黑色為一區域,白色為另一區域。

圖 4:平衡指標的分布範圍。(取自:Wilson 與 Chatterjee,,2005)

Wilson 與 Chatterjee (2005)的研究材料是白底配上黑色的幾何圖案,其研究 結果僅限於二值化的黑白畫面。於是林幸蓉(2014) 延伸 Wilson 與 Chatterjee (2005) 的研究方法,將這些幾何圖形改成不同灰階,並參考 I. McManus et al. (2011)的 研究去設法找到每個灰階其視覺重量的權重值,最後再將這些灰階權重值納入 Wilson 與 Chatterjee (2005)的平衡程度指標去做視覺平衡的計算。林幸蓉(2014) 尋找灰階權重的方法為,在畫面中呈現兩個不同灰階的圓形,並請參與者直接點 出重心的位置,並藉由計算出重心分別與兩圓之間的距離,推算出不同灰階的權 重。可惜的是,林幸蓉(2014)估算出來的權重值納入 Wilson 與 Chatterjee (2005) 的平衡程度指標後,並沒有像 Wilson 與 Chatterjee (2005)一樣,再請參與者對實 驗材料進行喜好評分,驗證算出來的平衡指標分數真的可以確實預測人們對畫面

雖然 Wilson 與 Chatterjee (2005)的實驗發現,他們發展出的視覺平衡算法,

可以準確預測人們對他們的實驗材料的喜好,但卻無法類推到現實生活中的視覺 藝術,縱使是黑白畫面的視覺藝術。Gershoni 與 Hochstein (2011)給參與者欣賞 一些書法字,並請參與者客觀評分這些書法字的平衡程度。這些參與者皆沒受過 藝術訓練,也不熟悉書法藝術。結果發現,參與者的主觀平衡分數,與 Wilson 與 Chatterjee (2005)的視覺平衡指標分數,兩者相關程度甚低。甚至,他們後續 實驗,進一步把這些書法字進行旋轉,旋轉過後其 Wilson 與 Chatterjee (2005)的 視覺平衡指標分數依然不變,但是參與者的主觀平衡程度評分卻有大幅的變化。

顯示 Wilson 與 Chatterjee (2005)的視覺平衡算法可能難以類推到真實生活中黑白 畫面的視覺藝術。

二、色彩畫面的視覺平衡相關研究

另一方面,無論是 Wilson 與 Chatterjee (2005)的原始視覺平衡算法,或是林 幸蓉(2014)納入灰階權重後的視覺平衡算法,都無法類推到現實生活中的彩色視 覺藝術。例如 Piet Mondrian 著名的抽象畫作《Composition II in Red, Blue, and Yellow》(見圖 5)。此作品畫面中有一塊大面積的紅色,以及兩塊小面積的藍色 與黃色。如果用 Wilson 與 Chatterjee (2005)或林幸蓉(2014)的視覺平衡指標算法,

其視覺平衡分數皆會非常不良,但是 Piet Mondrian 卻可以藉由這三原色在畫面 中的編排,達到一個視覺平衡。

研究也證實,如果把 Piet Mondrian 的三原色抽象畫作中區塊的顏色互換,

例如原本紅色的區塊變成藍色、藍色的區塊變成黃色、黃色的區塊變成紅色,並 把改編版與原版同時呈現給沒看過 Mondrian 的畫的人觀賞,人們都會比較喜歡 原作(I. C. McManus, Cheema, & Stoker, 1993)。甚至如果請人們直接指出

Mondrian 的抽象畫作的平衡點在哪,無論是有經過美術訓練的專業人士,或是 沒有經過美術訓練的一般人,改編版所指出的平衡點相較於原版,都有很明顯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位移(P. Locher, Overbeeke, & Stappers, 2005)。因此,Piet Mondrian 的三原色抽象 畫作的確有達到視覺平衡的美感,只是基於 Wilson 與 Chatterjee (2005)所發展的 視覺平衡計算指標,無法準確測量出顏色對視覺平衡的影響。

圖 5:Piet Mondrian《Composition II in Red, Blue, and Yellow》

顏色如何對視覺平衡產生影響?顏色在空間中的平衡研究,最早是 Bullough 在 1907 年請參與者去用油漆粉刷牆面,他發現大部分的人都會用紅色粉刷下半 部的牆面,上半部的牆面則用粉紅色粉刷。這顯示人們覺得紅色看起來比較重,

因而放在下半部畫面比較平衡。Monroe (1925)利用支點平衡的概念去研究視覺平 衡,他在一塊板子的左、右兩邊各放一個圓形的色紙,並讓參與者從兩個圓形的 色紙之中,找到一個看起來平衡的「支點」(見圖 6)。藉由計算兩個色紙到支點 的距離,推算出各個顏色的視覺重量,Monroe (1925)的研究結果與 Arnheim (1974) 的色彩視覺平衡理論不相符。Arnheim (1974)認為亮度愈高,視覺重量就愈重,

並且在色相當中紅色的視覺重量大於藍色。然而 Monroe (1925)發現「亮度」與

「色彩的視覺重量」呈反比關係,且藍色的視覺重量比紅色重。

但 Monroe (1925)原先實驗材料的色紙,會有反光的問題,Pinkerton 與 Humphrey (1974) 擔心反光可能會影響實驗結果,所以 Pinkerton 與 Humphrey (1974)改善 Monroe (1925)的實驗方法,一樣是讓參與者從左右兩邊的色塊去「平 衡」找支點,但實驗材料改為不會反光的 Kodak 的濾光片(Kodak Wratten Filters) 。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其研究結果就發現紅色的視覺重量大於藍色,符合 Arnheim (1974)的色相視覺平 衡理論。

圖 6:Monroe (1925)、Pinkerton 與 Humphrey (1974)的實驗示意圖。(取自:

Pinkerton 與 Humphrey ,1974)

Morriss 與 Dunlap (1987; 1988a, 1988b)也做了一系列的研究,測量色彩的色 相、彩度(chroma)與亮度對視覺重量的影響。他們呈現兩個顏色色塊給參與者,

這兩個色塊之間會有一個可移動的條狀物,如果向左移動此條狀物,右邊的色塊 就會變大,左邊的色塊就會變小;同理,如果向右移動,右邊的色塊就會變小,

左邊的色塊就變大(見圖 7)。他們分別操弄兩個色塊的彩度及亮度,並請參與 者調整兩個色塊的面積大小,直到調整到覺得兩個顏色的大小剛好可以達到視覺 平衡。研究結果發現 Arnheim (1974)的色彩視覺平衡理論不能完全獲得支持。色 相、彩度、亮度這三個因素中,彩度對視覺重量的影響最大,彩度與視覺重量的 關係成正比,而色相對視覺重量的影響最小。而最意外的是,亮度對視覺重量的 影響在這一系列的研究中卻發現結果非常不一致,有時發現亮度與視覺重量成正 比,有時卻發現亮度與視覺重量成反比(Morriss & Dunlap, 1987; Morriss & Dunlap, 1988a, 1988b)。綜合上述可以發現,雖然研究結果尚有不一致的地方,Arnheim (1974)的色彩視覺平衡理論正確與否也有待商榷,但不同的顏色對視覺平衡的確 都有著顯著的影響。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7:Morriss 與 Dunlap (1987; 1988a, 1988b)顏色平衡實驗示意圖。粗虛線代表 可以左右移動,藉由移動此虛線調整兩個顏色色塊的大小。

三、深度知覺與現實的審美行為

但是,上述的視覺平衡研究,無論是黑白畫面下的視覺平衡研究,或是色彩 的視覺平衡研究,都僅限於 2D 平面,現實中的藝術作品會有空間深度的立體感,

不同空間深度似乎也會對視覺平衡有所影響。因此上述平衡的研究,依然沒辦法 解釋現實生活中,人們如何欣賞視覺藝術。

空間深度是如何影響視覺平衡?目前尚未有學者對此議題進行研究,不過 Arnheim (1974)所整理出的視覺平衡理論,當中有提到深度知覺如何影響視覺平 衡。他認為距離會增加一個物體在畫面中的視覺重量,當一物體在畫面中的空間 愈遠時,其視覺重量會愈大。因此,畫面中遠方的小物體,可以跟近處的大物體 形成一個視覺平衡。Arnheim 以 Édouard Manet 的作品《Le Déjeuner sur l'herbe》

為例(見圖 8),畫面中遠方採花的「小」女孩,可以與近處的「大」人形成視 覺平衡,就是因為遠方的女孩雖然在畫面中所佔的比例較小,但因其在遠方視覺 重量較大,因此可以與近處畫面所佔比例較大的人物形成平衡。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8:Édouard Manet《Le Déjeuner sur l'herbe》

但是,Arnheim 的理論是唯一的嗎?有沒有可能遠方大的物體也可以與前方 小的物體達到視覺平衡?以圖 9 的攝影作品來說,該作品具有相當高的受歡迎度,

而畫中的兩個主體反而是遠大近小,並不符合 Arnheim 的深度平衡理論。但目前 尚未有實徵研究驗證 Arnheim (1974)的空間深度平衡理論,也沒有任何學者以實

而畫中的兩個主體反而是遠大近小,並不符合 Arnheim 的深度平衡理論。但目前 尚未有實徵研究驗證 Arnheim (1974)的空間深度平衡理論,也沒有任何學者以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