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1.1 何謂知識分享

學者對知識分享在定義與描述文字上看法尚未一致,其相似的概念包 括知識擴散(knowledge diffusion)、知識分配(knowledge distribution)、知識 交換(knowledge exchange)、知識轉換(knowledge conversion)、知識交易 (knowledge transaction)等都是相似的觀念,而學者詮釋知識分享的觀點也 各有不同,大致上可分為溝通、學習、交易與賽局理論等觀點來瞭解知識 分享的內涵。

Hendriks (1999)以溝通觀點來分析,他衍生巴洛(David K. Berlo)所建立 的 溝 通 來 源/發 訊 者 (communication/ source)、 編 碼 (encode)、 溝 通 訊 息 (message)、溝通通路(channel)、解碼(decode)、溝通接收者/收訊者(receiver) 等六大溝通要素,建立知識分享的模式,他指出知識分享是一種溝通的過 程,知識不像商品可以自由地傳遞,向他人學習知識時(就是在分享他人 的知識時)必須有重建(reconstruction)的行為,必須具備知識去學習知識、

分享知識。過程中牽涉知識擁有者(knowledge owners)(必須有意願以演 講、著作、行動或其他方式來與他人進行知識的溝通)和知識重建者 (knowledge reconstructors)(必須能以模仿、傾聽或閱讀等方法來認知、理 解 這 些 傳 達 來 的 知 識 ) 兩 個 主 體 , 知 識 擁 有 者 先 將 知 識 予 以 外 化 (externalization),知識重建者透過演講、建構檔案、編輯知識系統、及觀 察他人執行等外化過程來學習知識,而後,知識重建者不僅要重建這些外 化的知識,還需將其內化(internalization),故稱為知識重建者。Hendriks (1999)的知識分享模式有別於巴洛接收者的消極意涵,加入溝通的動態機 制,將知識擁有者與知識重建者視為兩個可以互換的主動個體,深切描繪 了知識分享過程中,個體同時具備擁有者與重建者的角色。

圖2 Hendriks的知識分享模型(Hendriks, 1999)

Senge (1998)以學習的觀點來詮釋知識分享,在西方社會物以稀為貴的 觀念,使人們視儲蓄資產與知識為理所當然,認為儲蓄可以創造出新的價 值,當人們視資訊與知識為有價值的資產時,就會出現保護與藏匿的行 為。Senge (1998)比喻知識分享並不是購買過程中一個取得動作,而是一種 學習,是一種使他人獲得有效行動的能力(the capacity of effective action)的 過程,定義類似Davenport and Prusak (1998)提出的公式:分享(移轉)=

傳輸發送+汲取吸收,知識未經接受者吸收,就不算是知識分享。Senge (1998)認為資訊分享僅只是一種單純給予的觀念,讓他人「知其然」

(knowing about things);而知識分享則是協助他人能「知其所以然」(knowing how),其內涵應包括分享個人知識、分享學習機會,以及鼓勵他人藉學習 獲得自身缺乏的知識。

Davenport and Prusak (1998)以交易觀點來探討知識分享,強調知識分 享運作的過程及原因,將知識分享的過程視為企業內部所擁有的知識市 場,他們認為無論組織如何運作,知識都在組織中到處流動,其運作方式 與實質商品類似,知識擁有者好比賣方、知識需求者就是買方,知識分享 的過程就好比在企業知識市場中,雙方經過溝通談判,對商品議定一個彼 此都滿意的價格後而進行交易。Davenport and Prusak (1998)認為雖知識市 場交易過程不涉及金錢報酬,但卻不能抹煞市場價格機制存在的事實,知

識分享的參與者為了目前或未來的利益,對知識進行交易。

Nonaka and Takeuchi (1995)以知識互動觀點來探討知識分享,他們將 知識區分為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內隱知識(tacit knowIedge)通常為個人所 獨有,通常未被系統化,存在於人們的心智、行為與知覺中,本質上是個 人的、認知的且具有系絡敏銳性(特定情境性)的,例如直覺、洞見、信 念、基本假設、價值觀和藝術性技巧,難以(並非完全不行)形式化和溝 通分享,亦即難以透過正式的口語方式來傳達或說明經驗性知識;外顯知 識(explicit knowledge)則通常有規則系統可循,可形式化、制度化,可透過 正式語言、文字、數字、圖表、公式和標準普遍化程序等予以編纂,以及 清楚地表達傳遞的理性化知識。Nonaka and Takeuchi (1995)認為知識分享 的行為歷程,就隱含在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彼此間互動轉換的四項連續性 步驟和過程:

1. 從內隱知識到內隱知識,又稱為共同化:共同化是藉由分享經驗 而達到創造內隱知識的過程,透過觀察、模仿與練習,讓內隱知 識可以從他人身上轉移到自己身上。該模式藉由個人於組織中作 經驗的傳遞與學習,不透過語言或文字,而透過心智模式移轉,

故也稱為「共鳴性的知識」(sympathized knowledge)。例如,於學 徒制中學徒不經過語言教導,觀察師傅的操作來模仿與練習。

2. 從內隱知識到外顯知識,又稱為外化:是一種想盡辦法具體表達 出無法表達的內隱知識,利用隱喻、類比、觀念、架設等語言方 式表達,儘管表達本身不夠清楚,卻能促進成員間的對話與集體 思考,將觀念逐步釐清,故又稱為「觀念性的知識」(conceptual knowledge),也是知識創造的關鍵。

3. 從外顯知識到外顯知識,又稱為結合:將觀念加以系統化而形成 知識體系的過程,透過文件、會議網際網路的方式,將來自各方 的外顯知識加以結合,透過儲存、增加、加總現有的外顯知識,

故可稱為「系統性知識」(systemic knowledge)。例如藉由媒體結合 外顯知識,透過文件、會議、電話、電腦及網路等方式交換資訊;

或者透過資料庫(知識庫)系統,將不同知識融入組織的知識體 系中。

4. 從外顯知識到內隱知識,又稱為內化:內部化的原動力在於做中

學,經驗透過共同化、外部化與結合化後,逐漸內化到個人內隱 知識基礎上,並成為有價值的資產。

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透過以上四種過程產生互動,這種互動的過程 使得成員間的知識得以分享,間接促成成員與組織分享彼此的知識,分 享的結果就產生知識的創新,並增加組織與其成員的競爭力。

除了探討發生在組織成員間的知識分享,學者也探索組織間因競合關 係所產生的知識分享,Schrader (1991)運用賽局理論觀點分析在高度變 化、競爭激烈的企業環境中,組織間的知識分享行為,發現競合雙方必須 從長期觀點且具備適當層次的信任下,組織間的知識分享才可能發生。

Loebecke et al. (1991)曾研究競合關係的組織之間,可透過知識分享增加雙 方價值,但會受到雙方對組織的知識槓桿程度、雙方分享後組織所受到負 面衝擊以及競合對組織的知識綜效高低等因素影響。

2.1.2 知識分享的重要性

Davenport and Prusak (1998)知識是一種特殊的資產,給予適當的刺激 後,在知識的交流與分享同時,就會衍生出加乘效果的組織知識資產之累 積,因為智慧資產和有形資產不同,知識分享更顯重要,前者愈使用價值 愈高,如果提供適當的鼓勵,知識和智慧經過分享後,可以成指數方式成 長(昆恩等,民89),若知識沒有分享,知識將快速的消失(Senge, 1998),

知 識 需 要 藉 由 每 個 人 知 識 分 享 , 才能 擴 大 知 識 的 效 益 與 價 值 ,Arthur Anderson 顧問公司曾提出一個在知識管理領域中,極為流行的公式:K=(I

+P)s,K代表知識、I表組織中資訊與知識的豐富程度、P表員工擁有的技 能與知識的程度、+表支援組織知識創造、儲存與傳遞的資訊科技、而S 代表員工知識分享的程度,知識分享的程度和知識的價值就越高,更會讓 組織的知識以驚人的指數成長。

為因應環境的快速變遷,組織必須將知識運用擴展至各階層,且透過 員工合作與分享其知識,知識分享更是組織知識管理運作成功與否的關鍵 因素(Alavi and Leidner, 2001),Jarvenpaa and Staples (2000)研究結果顯示,

若員工願意分享,會正向影響組織的利益與生產力,並可降低勞工成本,

研究亦相信知識分享對於組織的成長與創新、客戶滿意度的增加、利害關 係人的價值與學習效果都有正向影響。Senge (1998)也指出知識等於力量是 在知識管理中被認同的想法,如果這個想法成立,那知識分享與使用等於

增加力量(包含外顯知識與內隱知識),可見知識分享乃知識管理的關鍵,

吝於知識分享或效能不佳,將限制組織知識與個人知識的學習、整合、創 造與利用,更可能影響組織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