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程序

第五節 研究信效度

任何研究之信效度的內涵與測量方法會因依循的派典而有所差異。在信、效 度方面,主要可分為內在信度、外在信度、內在效度、外在效度等四個部分,以 下茲做說明(Patton,1990/1995):

壹、內在信度

內在信度即研究的可信性,也就是研究可採信的程度及對研究者個人經 驗的重要性。可用以提高本研究內在信度的具體方法有:參與觀察蒐集真實 性自然語料,並對受訪者在進行訪談時的真實談話內容加以應有之描述;同 時避免使用推論資料。除札記外,在訪談進行時應利用錄音器材以完整蒐集 語料、並嘗試以多樣化方式蒐集資料並予以系統性編號歸檔以方便資料的整 理與分析。而且對於相同現象或問題應尋求多方資料的比對與支持,交叉檢 驗一致與不一致處。本研究採標準化開放式訪談模式,訪談進行前的問題內 容與實施程序,均經過仔細思考後的設計與安排,在實施的過程中盡量讓受 試者經歷相同的程序,以降低訪問的偏差。

貳、外在信度

外在效度即研究的客觀性,使研究結果保持中立、不偏頗的角度被審 視。在提高本研究的客觀性方面,本研究可使用的方法有:在研究過程中透 過不斷撰寫研究札記來自我反省,以降低因為研究者本身背景因素對研究現 場的影響,及在語料搜集與分析時的過度主觀;慎重選取研究對象,並說明 選取的考量因素和研究對象的特質。同時在測試之文本的選擇上,採用目前 台灣圖書市場佔有率甚廣的 DK Eyewitness Travel Guides (全視野世界旅 行圖鑑)之中英文版節慶(西班牙)介紹為樣本,而非由研究者自行翻譯之

文本。

參、內在效度

內在效度即研究的確實性。指資料的真實性程度,也就是與研究者真正 獲得的資料與希望獲得的資料之符合度。在提高研究內在效度方面,本研究 可使用的作法有:慎思熟率的設計問卷及測試用文本,以避免不相干之變相 影響實驗結果:如文本內容之文化距離過近而影響基模啟動;訪談時仔細觀 察並加以記錄,以減少不實且錯誤的結論。同時要盡力避免研究者的偏見;

本研究對於研究的發現或結論,均儘量引用原始資料來作為支持的例證;將 訪談內容先以逐字稿方式呈現,之後加以編碼並繪製成概念構圖,且研究過 程中持續使用三角測定以提高內在效度。

肆、外在效度

外在效度即研究的推論性,指研究結果可以類推到其他情境的程度。為 提高本研究的推論性,本研究可使用的做法有:清楚說明樣本選取的考量,

並詳實說明研究者的背景、角色、參與情形及研究者方法上的訓練。同時隨 時留意資料建立的正確性。且研究者應不時檢視自己,督促自己在研究過程 中保持客觀中立的立場。

第六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本研究在資料整理與分析上將參考分析歸納法的軸心概念,將所收集與觀察 到的資料形成解釋並賦予定義。採用的方法與步驟如下:

壹 、檢視組織原始資料

由於研究中蒐集到的資料甚多,因此在文件處理前應詳加檢視並確定 目前所需資料已齊備,接著檢查資料的品質,並將缺漏補足。然後將預定 使用的資料加以分類並製作備份,以防原件萬一遺失。

貳 、編碼

針對初步整理好的資料發展編碼類別,可依場欲脈絡、情境定義、歷 程、方法策略等設計編碼類別。之後在資料上附上寫好主題和編碼的標籤,

最好可以編成索引以方便使用。本研究主要訪談內容中,研究對象如何進 行基模啟動及路線進行分類及編碼,再逐一繪成概念構圖,之後再進行分 析比對。

參、建構電腦記錄

建立好簡單的文件歸檔系統後,應將資料處理進一步電腦化,針對不 同的範疇建檔,方便之後的整理與提取,也方便簡單或完整的列印工作。資 料處理電腦化的好處在於節省資料堆放的空間與隨用隨查的需要。

肆 、分析、比對與詮釋

最後是針對訪談和測驗的結果以理論三角測定法進行分析、比對與詮 釋,首先是將蒐集到的資料及結果進行初步的分析,建立暫時性的組型架構,

之後再根據組型架構,作進一步的細分類別與編碼。接著將這些經過初步處 理的資料進行比對、思考:如用分析者三角測定、理論三角測定、方法三角 測定(Patton,1990/1995)等,以確實找出問題關鍵,並加以適當的詮釋與 定義後繪製成概念構圖,再將概念構圖進比對分析,以達到研究目的,找出 中英文本在閱讀時訊息如何獲得,及基模啟動的異同處。

第七節 研究者角色

研究者本身即是質性研究中資料蒐集的主要工具,因此研究者本身的經驗跟 背景與參與觀察時所扮演的角色、態度等都會影響研究歷程和結果。為了提升本 研究的信度與效度,故研究者在角色的扮演上應有所規範並謹記在心,研究者時 時提醒自己研究的目的與焦點何在且保持興趣;在資料的蒐集上要重視證據與完 備,並加以審慎的分析。另外方法論相關的訓練應足夠, 在研究進行中保持開 放與彈性,同時謹慎的兼顧與研究對象的共融關係與應有的中立心態,期使參與 觀察與深度訪談的技術,與理論的歸納分析間能有著邏輯性的結合。

針對本研究所需之訓練,研究者大學時主修是英語系,期間曾修習英語語文 及閱讀相關課程,而在台中師範學院語文教育研究所期間,則有修習「教育研究 法」、「閱讀研究」、「閱讀心理學」、「質性研究」及「APA 格式論文撰寫」等課程,

以奠定並培養研究進行與操作所需之基礎與能力。

另外在研究倫理上,研究者本身將實踐下列基本要求:

一、知情的同意:研究者在進入實地研究前,會與參與研究的相關研究對象進行 充分的溝通並請求合作,取得對方的同意後才開始研究之進行。其次會對相 關資訊提供者取得願意配合的同意。

二、隱私權的保護:研究者在進行實地研究時,會對相關研究參與者說明從研究 對象所獲得之資料將僅供本研究使用,並保證維護研究資料內容與研究對象 身分的隱密性。

三、真誠:研究者將秉持真誠的態度,不以研究為理由,對研究對象或相關參與 者造成任何身心上之傷害,並盡力為研究對象或相關參與者維護或帶來 利益。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