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程序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進行之研究程序,首先乃針對欲探討的問題焦點蒐集相關資料以界 定研究的範圍與性質,並擬定研究計畫與進度。接著閱讀相關文獻,藉以評估作 為研究計畫之修正參考,進而擬定研究架構與研究工具,如施測用中英文本的選 擇、問卷的設計等,待信效度分析與再次修正後正式加以施測,最後根據研究結 果進行分析與推論,並形成建議,最後整理撰寫出研究報告。詳細之研究流程與 步驟如下圖 3-1-1 所示:

擬定研究計畫

評估並修正研究計畫 擬定研究架構

選取研究對象

發展研究工具 預試

正式施測與進行訪談 信效度分析與修正

資料分析

撰寫研究報告

印製研究報告

圖 3-3-1 研究架構圖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節將針對本研究所用之研究工具:中英文本的選取標準與選取過程、問卷 大綱設計及資料分析三方面作一說明:

壹、文本選擇方面

本研究主旨在研究中英文本閱讀時訊息獲得的基模啟動,因此中英文本的選 擇對研究結果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此研究一開始,研究者便傾向考量聚焦於中 英文中均會出現的一般性或是生活性基模,而節慶可說是世界各國不論是先進國 家而至原始民族,人人均有的一般生活經驗,光是在搜尋網路 Google 中文網上 輸入節慶二字,便會出現一百一十萬筆世界各國相關資料,所以研究題目及研究 設定便決定以節慶為研究設計的大方向。

而為了避免研究者本身的偏見與增加研究的信度,對於文本的選擇上設計則 選用非研究者自行翻譯之同一內容之中英文互譯之文章。同時要考量研究探討著 眼在一般閱讀時的訊息獲得與基模啟動,故同樣在以節慶為主體的文本選擇上,

不將學術性文章納入考量,而傾向於一般性文章,Hillmam(1990)曾表示非小 說之文類(genre)及文章(essay)對大學生而言較為普及與接受,尤其是介紹 人文方面的非小說文類,較能於閱讀時提供讀者清晰的心象以達到理解。因此研 究者以一般旅遊導覽介紹書籍中,介紹節慶活動相關之文章為主要選擇。

同時為了降低文化熟悉度的影響,在文本內容陳述的國家方面則傾向選擇文 化距離與我國較遠的國家,Klassen(2004)認為亞洲國家的屬性多屬於集體主 義,與西方國家強調個人主義大不相同,因此傾向選擇西方與我國距離較遙遠之 國家。

預試時,研究者選用了目前坊間中英文本均有的三家知名出版社出版的旅遊 書籍:National Geography、Discovery、DK。選擇其中單一國家或地區之節慶 介紹(西班牙)文章,以節慶介紹與節慶活動為主,內容分為兩段,為避免提示

產生,文章中將標題與節慶名稱去除,其餘保持原文樣貌,不給予任何潤飾。之 後將三份中英文文章,以英文在前,中文在後的裝訂方式(以避免受試者較拿手 的母語—中文閱讀對英文閱讀產生過多的干擾),分別讓兩名受試者(男女各一 名,男性托福成績為 570 分,女性托福成績為 520 分)進行試讀,後加以詢問意 見,結果兩名受試者均表示 National Geography 及 Discovery 的英文文章在閱 讀時困難度及所需時間較中文文章多出許多,而 DK 的英文版本因句型均為簡單 句,沒有複雜子句,故閱讀的流暢度較佳,甚至與中文版本相差無幾,故最後選 擇使用 DK 的版本作為測試文本(附錄一及附錄二)。

貳、訪談問卷大綱設計方面

由於本研究主要是從基模理論的角度去探討中英文本閱讀時的訊息獲得,因 此在問卷內容的設計與一般閱讀理解測驗有所不同的是,不以探討研究對象的理 解程度多少為主要設計方向,而是將焦點集中在訊息是否獲得、基模如何啟動及 啟動的路徑為何上,配合標準化開放式訪談模式,因此在問卷內容設計上須注意 問卷中問題需一致但不可過多的原則,預試時問卷中原計有十個問題,分別圍繞 研究主旨—節慶為主要考量,依受試者閱讀後對第一二段重點,文章主題、訊息 獲得的線索來源、及採用的訊息修補策略來進行開放性問題設計,同時為進一步 探知受試者閱讀時的用心程度,以避免無效資料的產生,故問卷一開始便針對文 本中帶有明顯提示的地點詞「瓦倫西亞」與專有名詞「Noche Vieja」各設計了 一個題目,以釐清受試者閱讀時的思考方向,是否對於不同國家與語言而有所體 察,問題分別如下:

一、 你覺得文中「Noche Vieja」是什麼意思?

二、 承上題,為什麼?

三、 你覺得「瓦倫西亞」在哪裡?

四、 承上題,為什麼?

五、 你覺得文章中第一段提到了哪些重點?

六、 你覺得文章中第二段的大意是什麼?

七、 呈上題,你是怎麼知道或想到的?(如果是從文章中獲得的線索,請用黃 色螢光筆劃線標示)

八、 你覺得文章中哪個地方造成你理解困難,文意不確定,或是閱讀不順暢?

(請用粉紅色螢光筆劃線標示)

九、 在閱讀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有哪些部分你會想再看一次(請用藍色螢光筆 劃線標示),

十、 承上題,為什麼?

預試後,根據初試結果發現,若想明確詳盡瞭解受試者的思考路程及基模啟 動模式,可將此十題再做細分,修正後,原十個問題衍生細分為三十三個問題,

針對文本中每個西班牙專有名詞均設計一個問題,再次整合設計為正式訪談時所 用問卷,問題分別如下:

一、你覺得文中「Noche Vieja」是什麼意思?

二、承上題,為什麼?

三、你是如何想到的?(從字面上或是其他聯想)

四、承第一題,如有人提到…(受試者認為「Noche Vieja」所代表的意思)時,

你會想到什麼?(鼓勵儘量聯想)

五、文章中有提到一個「瓦倫西亞」,你覺得「瓦倫西亞」是什麼意思?

六、承上題,為什麼?

七、你是如何想到的?(從字面上或是其他聯想)

八、你覺得文章中第一段的主旨是什麼?

九、承上題,為什麼?

十、你是如何想到的?(從字面上或是其他聯想)

十一、承第八題,如有人提到…(受試者所提第一段主旨中的關鍵辭)時,你會 想到什麼?(鼓勵儘量聯想)

十二、你覺得文中「Epiphany」是什麼意思?為什麼?

十三、承上題,你是如何想到的?(從字面上或是其他聯想)

十四、你覺得文中「Las Fallas」是什麼意思?為什麼?

十五、你是如何想到的?(從字面上或是其他聯想)

十六、你覺得文中「El Colacho」是什麼意思?為什麼?

十七、你是如何想到的?(從字面上或是其他聯想)

十八。你覺得文章中第二段的主旨是什麼?

十九、承上題,為什麼?

二十、你是如何想到的?(從字面上或是其他聯想)

二十一、承第十八題,如有人提到…(受試者所提第一段主旨中的關鍵辭) 時,

你會想到什麼?(鼓勵儘量聯想)

二十二、你覺得這篇文章的題目應該是什麼?

二十三、承上題,為什麼?

二十四、你是如何想到的?(從字面上或是其他聯想)

二十五、你覺得文章中哪個地方造成你理解困難,文意不確定,或是閱讀不順暢?

二十六、在閱讀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有哪些部分你會想回頭再看一次,為什麼?

二十七、你覺得文章中哪些部分令你覺得印象深刻?為什麼?

二十八、你覺得這篇文章哪裡可加以改進以助你理解?

二十九、你覺得這篇文章困難度高不高,為什麼?

三十、 你覺得這篇文章有有不有趣,為什麼?

三十一、 你覺得如果施以傳統閱讀測驗筆試,你可以得幾分?(分為全選擇

題及全問答題二種)?

三十二、 閱讀時是否同時想到東西方之事物與經驗?

三十三、 自由提問(關於文本內容)。

研究正式進行時以口頭問答為主,由研究者輔以文字紀錄並錄音,故問卷紙 本中預留相當空白以方便書寫,受試者姓名以編號 1 至 6 代替。而原預計如研究 對象應允,可將英文成績加註於旁,以供之後資料分析時參考用(附錄三),但 訪談時三位英文受試者均表示針對此方面希望可以有所保留,而未予以記錄。

參、資料分析方面

在資料研究方面,研究者除了將參考蒐集的文獻資料外,另會將問卷資料寫 成逐字稿,並進行編碼,再將編碼結果繪製成概念構圖,最後再進行比較與分析。

而受試者如果有閱讀失敗的情況出現,將再以 Rumelhart(1980)提出閱讀 理解失敗的原因為重點,進行分析比較:

一、讀者基模不足 二、文章訊息不足

三、讀者的理解與作者原意存在出入 四、後設認知缺乏

前三項指的是讀者本身有清楚意識到自己在閱讀理解上出了問題,明白自己 何處有不甚理解之處,但第四項缺乏者,則是不具備理解監控的機制或是未啟 動,而不知自己閱讀已有困難產生,而自以為閱讀理解成功,但在遇到提問時卻 會發生答不出來的情況。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