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參章 研究設計

我國於 2008 年 1 月 1 日起實施第 39 號「股份基礎給付之會計處理準則」會 計準則公報,員工分紅費用化之相關議題又再度成為眾人熱烈討論的話題。本研 究為瞭解員工分紅費用化對於企業管理階層行為模式之影響,分別分層探討費用 化之相關議題。首先,本研究討論員工分紅費用化是否造成公司給予其員工較少 之分紅金額,再者討論員工分紅費用化後,雖然市場早已知其為公司費用之一種,

但公司是否仍然會趁此機會透過裁決性應計項目(Discretionary Accruals)進行盈 餘管理,以及是否在認列員工分紅費用的同時,透過對於負向操縱裁決性應計項 目以大量認列費用,美化未來度之盈餘。最後探討依照代理理論,經理人持股比 例是否會影響在實施員工分紅費用化後公司發放員工分紅之數額。

第一節 研究假說

一、員工分紅費用化與員工分紅

員工分紅費用化後,公司需於財務報表中額外增列此一費用,因而降低公司 淨利。Elayan et al.(2007)研究指出,將員工認股權費用化之後,會導致財務報表 之報導盈餘降低,造成公司股價亦隨之下跌,Street and Cereola(2004)認為費用化 後大幅增加每股盈餘稀釋程度,又根據 Aboody(1996)研究結果發現,發放員工 選擇權的確會造成原有之股東權益遭到稀釋,而這些現象都是管理當局所不願意 見到的。Botosan and Plumlee(2001)亦研究美國前 100 大快速成長企業發現,每 股盈餘與之資產報酬率(Return on Assets, ROA)中位數分別下降 14%與 13.6%,其 原因歸咎於員工選擇權的費用化而產生。此外,當 SFAS 123 實施後,實證研究 顯示公司會減少發放員工認股權並改變獎酬方式(Seethamraju et al., 2004)。

有據於此,公司為避免認列鉅額的費用化金額,造成降低公司績效的結果以 及產生稀釋效果而使公司股價下跌,公司傾向給予員工較少之員工紅利,以降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員工分紅費用之認列。

根據前述,為探討員工分紅費用化是否會造成給予員工較少之員工紅利,遂 成為假說一。

假說一:員工分紅費用化後,公司會傾向給予員工較少之員工紅利。

二、員工分紅費用化與盈餘管理

盈餘管理係指財務報告提供者基於某一經濟動機,藉由對損益的自由裁量權,

介入財務報導過程而影響盈餘(Schipper, 1989;張文瀞等, 2003)。而國內研究發 現由於酬勞性員工認股計劃,允許公司管理當局得隨時依經濟情況之變動而予以 修改,因此管理當局在認列股份基礎給付之費用時,會因為不同之經濟目的而透 過股份基礎給付的手段,達到其管理盈餘之目的(趙志浩, 2007)。因此延續假說 一,由於企業必須於 2008 年以後增列員工分紅此一費用,造成公司盈餘與績效 下降,而既然認列員工分紅費用所造成的結果已然存在,依據投機性的應計項目 管理假說(Opportunistic accrual management hypothesis),公司為隱藏盈餘與績效 下降的事實,經理人會為了自身的利益或達到特定目標而進行盈餘管理,並利用 裁決性應計項目來平穩盈餘(Subramanyam, 1996),但依據先前的文獻指出(范宏 書與陳慶隆, 2006),當公司於財務報表中揭露員工分紅相關資訊後,資本市場可 立即反應該分紅為公司費用之一種,而在劉嘉雯等(2009)以訪談方式研究員工分 紅費用化之市場反應後發現,約 43%的受訪者認為員工分紅費用化所導致的盈餘 下降,即會使其自身改變對公司股價或獲利能力的評估,而約 41%的受訪者認為 預期市場上存在相當多數不理性的投資人,故仍然認為股價會有下跌的情形,因 此資本市場之反應趨向功能固著假說(Functional Fixation Hypothesis)。因此藉由 文獻可知,在費用化前,資本市場已知員工分紅本質上屬於費用並將其影響反映 在股價上,故管理階層應無必要在費用化後進行盈餘管理﹔但在費用化後,仍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投資者認為市場仍存在功能固著的現象;此外,雖然員工分紅依照第 39 號公報 必須將之費用化,但依照激勵假說,公司仍會對員工發放分紅獎酬以示鼓勵,故 本研究欲探討費用化後,公司是否在市場已知員工分紅為費用以及趨向功能固著 假說的情況下,仍會採用裁決性應計項目實行盈餘管理。此外,林嬋娟(2001)研 究國內電子產業的盈餘管理行為發現,操縱前盈餘愈小的公司,愈可能利用裁決 性應計數進行盈餘管理。

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由於資本市場認為公司增加認列員工分紅費用必然 會導致其報導盈餘下降,因此公司有可能在費用化實施的第一年一併提前認列大 量的費用 ,進而美化往後年度的盈餘 。Aboody, Barth and Kasznik(2006)與 Johnston(2006)也提出員工選擇權費用的認列會增加管理階層的盈餘管理動機,

認為員工選擇權費用的確可成為一盈餘管理的工具。另外,文獻顯示當公司適用 新會計原則時,容易產生盈餘管理的現象,Jordan and Clark(2004)研究 SFAS No.142(商譽減損)與盈餘管理間之關係發現,在 SFAS No.142 實行後之當年度,

企業的確會一次認列大量的商譽減損損失,而 SFAS No.121 實施後,企業會透 過固定資產的減損進行洗大澡的動作(Riedl, 2004),由此證明新公報的發佈有可 能會誘使企業採取洗大澡(Take Big Bath)的方式進行盈餘管理。此外,公司通常 會操控更多的負向裁決性應計項目,將日後的費用一次提前認列,達到洗大澡之 目的。

根據前述,為探討員工分紅費用化是否會造成公司進行盈餘管理,遂成為假 說二(a)與假說二(b)。

假說二(a):員工分紅費用化後,公司會利用裁決性應計項目進行盈餘管理。

假說二(b):員工分紅費用化實施的第一年,公司會利用更多的負向裁決性應 計項目,一次認列大量的費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經理人持股與員工分紅費用化

依據利益收斂假說,當公司經理人持股比例增加時,因兩者間的利益越趨近 一致,縮小經理人與股東間之代理問題(Jensen and Meckling, 1976),此外,許多 研究亦發現當經理人持股比例越高時,公司績效表現得越好,代表經理人與股東 兩者間之利益趨於一致,因此,經理人有可能為避免自身所擁有公司之股東權益 受到稀釋,經理人會有較強烈的動機傾向認列較少之員工分紅費用。

然而,根據利益掠奪假說(Jensen and Ruback, 1983),當公司經理人持股比例 增加時,代表其對公司的控制力亦增加並造成反功能決策,反而擴大經理人與股 東間之代理問題,又在員工分紅需費用化的情況下,公司會傾向減少發放紅利,

但經理人欲維持原有之獎酬水準,如此一來,經理人可能倚靠其持股比例增加對 於員工分紅的發放。

根據前述,為探討公司經理人持股比例是否會在員工分紅費用化前後造成員 工分紅費用的認列金額而有所不同,遂成為假說三(a)與假說三(b)。

假說三(a):依照利益收斂假說,當經理人持股比例較高時,會使經理人傾 向發放較少之員工分紅費用。

假說三(b):依照利益掠奪假說,當經理人持股比例較高時,會使經理人傾 向發放較多之員工分紅費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