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員工分紅費用化與盈餘管理之關聯性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員工分紅費用化與盈餘管理之關聯性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9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梁嘉紋. 博士. 政 治 大. 立. ‧ 國. 學. 員工分紅費用化與盈餘管理之關聯性.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U. v i n. 研究生:林韋妘 撰. 中. 華 民 國. 九十九. 年. 七 月.

(2) 謝. 誌. 在會研所兩年的學習過程,隨著論文的付梓,即將劃上句點,這段時間以來 的種種,有回憶亦有不捨;回憶之情將在我的懷中日漸晶瑩光耀,不捨之心將使 我的人生成就勇氣。 本論文能順利完成,幸蒙恩師梁嘉紋副教授的指導與教誨,對於研究的方向、 架構的匡正、資料的提供與求學的態度逐一斧正與細細關懷,於此獻上最深的敬 意與謝意。論文口試期間,承蒙口試委員劉正田教授與許文馨助理教授的鼓勵與 疏漏處之指正,使得本論文更臻完備,在此謹深致謝忱。 在研究所修業期間,感謝同窗夥伴家駿、武延、齡尹與佳賢兩年來的鼓勵以. 政 治 大 摯友紫瑜也時常為彼此加油打氣,在此對於所有幫助過我、關懷過我的人,致上 立 由衷感謝。. 及同門姊妹韋穎相互的切磋討論,使我獲益良多,永難忘懷。此外,遠在台南的. ‧ 國. 學. 最後,特將本文獻給我最敬愛的父親與母親,感謝您無怨無悔的養育與無時. ‧. 無刻的關懷照顧,還有姊姊韋君在精神上的所給予之支持與鼓勵,讓我能專注於 課業研究中,願以此與家人共享。. 政治大學會計系研究所. n. al. er. io. sit. y. Nat. 謹誌於. Ch. engchi U. I. v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七月 i n.

(3) 摘要 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 39 號「股份基礎給付之會計處理準則」於 2008 年起正 式實施,強制規定公司所發放之員工分紅必須認列為費用而非視為盈餘之分配, 如此一來,公司管理階層是否會因此考量其盈餘報導之美觀性,導致減少發放員 工分紅,以及員工分紅費用化後,是否仍會造成公司管理階層採行盈餘管理。此 外,本研究以員工分紅費用化作為一重大事件,深入研究經理人對其分紅之行為 模式是否會因而受到改變並趨向利益掠奪假說,並探討經理人持股與獎酬分紅兩 者間之關係是否因公司治理程度不同以及發放對象為經理人與一般員工時是否 有所不同。. 立. 政 治 大. 實證結果發現,不論有無排除費用化前一年之影響,員工分紅費用化後公司. ‧ 國. 學. 確實會考量其盈餘之美觀性而傾向減少發放員工紅利,另雖然過去研究指出,於. ‧. 費用化前,資本市場早已認知員工紅利為公司費用,但公司管理階層仍會考慮投. sit. y. Nat. 資者間仍存在的功能固著現象,針對員工分紅費用化此一事件進行盈餘管理;然. io. er. 而,若以未預期盈餘將樣本公司加以劃分,則在未預期負盈餘之樣本公司中,無 法證實其會利用負向之裁決性應計項目進行洗大澡;最後,在分紅費用化之後,. n. al. Ch. engchi U. v i n. 經理人持股比例與分紅金額呈正比,顯示經理人在代理問題上從利益收斂趨向利 益掠奪公司,並且在公司治理較差的公司中尤為明顯;此外,經理人會同時增加 對於經理人與一般員工之分紅金額。. 關鍵字:員工分紅費用化、盈餘管理、裁決性應計項目、代理理論. II.

(4) Abstract 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 No.39 has beening implemented since year 2008, and it is a mandatory requirement for the company to recognized employee bonus as an expense rather than as a surplus of assignment. Therefore, the management might consider company’s earnings performance and result in paying less employee bonus, as well as adopt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In addition, this paper apply the employee bonus expense as a major event to study whether the patterns of managers’ behavior on their dividends will be affected and correspond to. 政 治 大. entrenchment hypothesis. Also,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立. manerger’s ownership and bouns under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s. ‧ 國. 學. well as different payment objectives (e.g. managers and staff).. ‧. The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ether excluding the effect of the previous. sit. y. Nat. non-expnsing year or not, the company did consider its earnings performance and. io. al. er. tend to pay less employee bonus after expensing employee bonus. Although other. n. studies point out the capital market has already seen employee bonus as an expense,. Ch. engchi U. v i n. the company will manage earnings due to functional fixation hypothesis. However, it can’t be verified that taking big bath would exist by using negative discretionary accruals. Finally, after expensing employee bonus, managers’ ownership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amount of bonus and the companies with poor corporate governance is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In addition, managers will also increase their own and staff’s dividend amount as well and it implies the angency problem towards entrenchment hypothesis from convergence of interest hypothesis. Keywords: Employee bonus expense, Earnings Mangement, Discretionary accruals, Agency Theory III.

(5) 目. 錄.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2 第三節 研究架構..........................................................................................6 第四節 研究問題..........................................................................................8. 政 治 大. 第貳章 文獻探討................................................................................................9. 立. 第一節 員工分紅入股費用化......................................................................9. ‧ 國. 學. 第二節 員工分紅之效果............................................................................10. ‧. 第三節 員工分紅費用化與盈餘管理........................................................13. y. Nat. io. sit. 第四節 洗大澡理論(The Big Bath Theory)...............................................14. n. al. er. 第五節 員工獎酬與經理人持股................................................................16. Ch. engchi U. v i n. 第參章 研究設計..............................................................................................18 第一節 研究假說........................................................................................18 第二節 變數定義與衡量............................................................................21 第三節 研究模型........................................................................................33 第四節 資料來源與處理............................................................................38 第肆章 實證結果..............................................................................................41 第一節 敘述性統計分析............................................................................41 IV.

(6) 第二節 相關性分析....................................................................................46 第三節 單變量檢定....................................................................................50 第四節 多元迴歸分析................................................................................51 第五節 額外測試........................................................................................62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76 第一節 研究結論........................................................................................76 第二節 研究建議........................................................................................79. 政 治 大. 參考文獻..............................................................................................................80. 立. 中文部份......................................................................................................80. ‧ 國. 學. 英文部份......................................................................................................82.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U. V. v i n.

(7) 表目錄 表一:樣本選取彙總表..............................................................................39 表二:產業分布彙總表..............................................................................40 表三:敘述性統計......................................................................................44 表四: Pearson 相關係數–假說二(a) ......................................................47 表五: Pearson 相關係數–假說二(b) ......................................................48 表六: Pearson 相關係數–假說三(1) ......................................................49. 政 治 大 表七: Pearson 相關係數–假說三(2) ......................................................50 立. ‧ 國. 學. 表八:員工分紅費用化前後差異..............................................................50 表九:員工分紅費用化與盈餘管理(一)..............................................53. ‧. 表十:員工分紅費用化與盈餘管理(二)–盈餘向下調整....................55. y. Nat. al. er. io. sit. 表十一:員工分紅費用化與盈餘管理(二)–盈餘向上調整................56. v i n. n. 表十二:員工分紅費用化與經理人持股..................................................60. Ch. engchi U. 表十三:費用化前後持股比例與分紅金額之比較..................................61 表十四:2003 年至 2006 年之敘述性統計...............................................63 表十五:2003 年至 2006 年 Pearson 相關係數.......................................64 表十六:2003 年至 2006 年員工分紅費用化與經理人持股...................65 表十七:2007 年與 2008 年依公司治理程度劃分之比較.......................68 表十八:2003 年至 2006 年與 2008 年依公司治理程度劃分之比較.....69 表十九:經理人與一般員工所獲得分紅金額之敘述性統計..................70 VI.

(8) 表二十:經理人與一般員工分紅金額之 Pearson 相關係數–2007 年...71 表二十一:經理人與一般員工分紅金額之 Pearson 相關係數–2008 年 72 表二十二: 經理人與一般員工分紅金額之實證結果 ..............................7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U. VII. v i n.

(9)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008 年元旦實行之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 39 號「股份基礎給付之會計處理準 則」 ,規定所有公開發行公司皆須以市價將員工分紅認列為薪資費用,以增進會 計報表之透明度與可信度,讓股東及投資大眾更能夠瞭解公司對於員工獎酬確實 發放之狀況。而在強制公司將員工分紅費用化後,公司之管理階層是否會因此考 量其盈餘報導之美觀性,導致減少發放員工分紅;此外,根據文獻研究顯示,僅. 政 治 大 之一種,因此將員工分紅費用化與否,應不會造成公司管理階層採行盈餘管理; 立. 於財務報表中揭露員工分紅之相關資訊時,市場已能充分反應該員工分紅為費用. ‧ 國. 學. 但費用化之後,資本市場仍存在功能固著的現象,因此仍有可能使得管理階層針 對其盈餘進行操弄。除此之外,由於目前國內大部分的研究顯示我國經理人持股. ‧. 與獎酬之關係大多偏向於利益收斂假說,因此本研究以員工分紅費用化作為一重. sit. y. Nat. 大事件,深入研究經理人對其分紅之行為模式是否會因此受到改變;而本研究欲. io. al. n. 有所不同。. er. 進一步瞭解經理人持股與獎酬分紅兩者間之關係是否在公司治理程度不同時而. Ch. engchi U. v i n. 有據於員工分紅的本質越趨明確,員工分紅的相關議題又再度掀起實務界與 學術界廣泛的討論,包括員工分紅是否會增加公司價值、是否影響公司股價、員 工分紅費用化是否會增加公司盈餘管理的動機等。而相較於先前研究文獻,本研 究主要貢獻在於指出員工分紅與公司經理人此兩者間所引發的盈餘管理行為之 關係以及經理人持股比例與員工分紅兩者間之關係是否在員工分紅費用化後產 生變化,因此本研究欲透過代理理論等探討員工分紅與經理人盈餘管理行為之關 聯性。. 1.

(10) 第二節 研究目的 以員工分紅制度作為激勵員工士氣的方式在我國已行之有年,其運作多年的 結果,讓員工能夠凝聚向心力並共同執行公司所訂定之策略與內部流程,進而提 升公司績效,使得企業更容易達到營運目標。我國員工分紅入股制度最早是由聯 電首創,草創時期的聯電以「人人都是頭家」的概念,將員工分紅明文寫入公司 章程內,並於 1985 年開始落實這套制度,讓企業可以用低薪請來優秀人才,因 取得人才與技術而得以創造優良營運績效,此一制度後來成為科技同業紛紛競相 仿效的留才措施,並吸引大量海外優秀人才回國效力;此外,藉由分紅配股方式. 政 治 大. 加強員工付出努力的誘因並增加員工對公司的認同感與向心力,讓全體員工為公. 立. 司努力並齊心齊力地朝公司目標邁進。. ‧ 國. 學. 關於股票基礎獎酬之相關會計處理方式,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 認為員工選擇權之價值應視為費用,並包括在公司淨利中,視為勞工成本的一部. ‧. 分。2004 年 12 月修正並發布之財務會計準則第 123 公報(SFAS 123(R))要求所有. y. Nat. sit. 企業將員工選擇權及任何以股票為基礎的獎酬,均以公平價值衡量並認列為費用。. n. al. er. io. 此外,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B)亦指出,忽略與員工間以股票為基礎的勞務交. v i n. 易所產生的費用,已經造成對經濟的扭曲及公司治理上的疑慮,故國際會計準則. Ch. engchi U. 委員會發布「股票償付基礎之會計處理」規定員工股票選擇權需以公平價值法認 列為費用。而我國為因應世界潮流,於 2008 年 1 月 1 號開始實行第 39 號「股份 基礎給付之會計處理準則」會計準則公報,規定所有公開發行公司皆須以市價將 員工分紅認列為薪資費用。 發放員工分紅是否有助於提昇公司價值,在學術上發展出兩種不同的解釋意 見,其一為激勵效果(incentive effect),即員工分紅會激勵員工士氣與向心力,進 而增加公司價值;其二為稀釋效果(dilution effect),即員工分紅會稀釋原有股東 之權益,進而減少公司價值。儘管有研究指出員工分紅的確會有激勵效果效果產 2.

(11) 生(Chang, 1990;Gillan, 2001),但大部分的文獻仍以支持稀釋效果為主。美國會 計準則委員會(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FASB)指出,發行股票選擇 權會將原本屬於股東對公司淨資產的請求權移轉至員工身上,稀釋原股東所擁有 之權益。許多研究也支持此一觀點,當公司揭露員工股票選擇權費用越多時,其 股票價格與報酬率皆會較低,代表資本市場視員工股票選擇權為費用之一種,且 投資者亦認為發放員工股票選擇權會稀釋該公司之股東權益,因此員工股票選擇 權費用與股票價格呈現負向關係(Aboody, Barth and Kasznik, 2004a;Aboody, Barth and Kasznik, 2004b;Belzile et al.,2008;范宏書、陳慶隆, 2006;葉疏、王. 政 治 大 平均減少 1.35 元的公司價值,證明稀釋效果大於激勵效果,由此可知發放員工 立. 瑄, 2009)。除此之外,Aboody(1996)研究發現,每發放一元的員工股票選擇權會. ‧ 國. 學. 股票選擇權會稀釋股東之權益。. 員工分紅費用化之後,雖然降低公司扭曲財務報表的程度,但也提供管理階. ‧. 層一個新的盈餘管理的動機與方式。實證研究顯示,當資本市場認為員工股票選. sit. y. Nat. 擇權為費用之一種時,管理階層相信低估員工股票選擇權費用將會讓投資者評估. io. al. er. 增加公司之獲利能力,而此一員工股票選擇權費用低估的現象會隨著管理階層為. v i n. n. 提高獲利的動機呈現反向關係(Aboody et al.,2006)。Johnston(2006)發現由於選擇. Ch. engchi U. 權費用與股價兩者為負向關係,因此與僅於財務報表中揭露員工股票選擇權費用 的公司相較,認列此一費用的公司會傾向報導較少的員工股票選擇權費用。為因 應員工股票選擇權造成的影響進而管理公司盈餘或維持股票價格,管理階層偏向 降低認列員工股票選擇權費用之金額,以達到維持盈餘及股價的目標。此外, Street and Cereola(2004)指出,費用化後造成每股盈餘(Earnings Per Share, EPS)稀 釋程度平均達 40%,工商時報亦報導員工分紅費用化後,公司之淨利會大幅下降, 以友達與台積電而言則各縮水 2%左右,而趙志浩(2007)以美國電子產業為樣本, 研究發現當管理當局將股份基礎給付認列為費用時,會因其經濟目的的不同而改 3.

(12) 變股份基礎的手段,達到盈餘管理之目的。此外,黃科瑋(2008)研究國內之員工 分紅費用化情形並指出員工分紅費用化會減少經理人之分紅金額,因而加深公司 經理人進行盈餘管理的動機。然而,雖然先前許多研究指出當公司財務報表中揭 露員工分紅相關資訊以及「考慮配發員工紅利及董監事酬勞後之設算每股盈餘」 後,資本市場能夠充分地反應出公司淨利實質下降的事實,已認為員工分紅確實 為費用之一種,故是否將員工分紅費用化,公司之管理階層應不具有進行盈餘管 理的動機,但從現有之文獻中無法得知此一推論是否符合實際情形,因此本研究 探討員工分紅費用化強制實施後,讓員工分紅費用直接影響財務報表時,是否仍. 政 治 大 Jensen and Meckling(1976)提出代理理論,表示當公司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 立. 會促使公司進行盈餘管理。. ‧ 國. 學. 時,接受公司所有權人委託的管理階層,在自利的動機下,有可能為了追求自身 利益的最大化,而與股東希望管理階層按盡力經營企業讓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目標. ‧. 相違背,此一利益衝突問題,存在於股東與管理階層之間。為解決此一問題,. sit. y. Nat. Jensen and Meckling 提出利益收斂假說(Convergence of Interest Hypothesis),認為. io. al. er. 當管理階層的持股比率越高或股權越集中時,因兩者間的利益越趨近一致,越有. v i n. n. 助於減少管理階層與股東間的利益衝突,降低代理問題;此外,有研究指出,管. Ch. engchi U. 理階層持股比例與公司資產使用效率呈正向關係,表示管理者本身的目的與公司 經營之目標趨於一致時,能夠有效舒緩企業所有權人與受委託人之間的衝突 (Singh, Davidson III, 2003),而 Agrawal and Knoeber(1996)與陳靜香(2005)亦指出, 公司內部人(即管理階層)持股與公司績效呈正向關係,證明公司經理人持股與 代 理 問 題 呈 負 向 關 係 。 另 Jensen and Ruback (1983) 提 出 利 益 掠 奪 假 說 (Entrenchment Hypothesis),認為管理階層的持股比例增加時,管理者會擁有足夠 的表決權使自身的效用極大化,使股東與管理階層間之目標無法趨於一致,加深 管理階層與股東間的利益衝突,並產生代理問題(Fan and Wong, 2002),Fan and 4.

(13) Wong(2002)指出,當公司存在控制所有者(Controlling Owner)時,其會考慮自身 的利益來編製財務報表,降低報表之可靠性。綜觀以上,經理人持股比例與因資 訊不對稱所產生的代理問題,其兩者關係在學術研究上是很模糊的,因此本研究 欲利用經理人持股與員工分紅費用間之關係,以瞭解兩者間符合利益收斂假說亦 或是利益掠奪假說。 本研究欲連結員工分紅及經理人盈餘管理行為兩者間之關聯性。亦即在第 39 號公報實施後第一年,由於公司必須額外增列員工分紅此一費用,而此向規 定是否會催化或加深管理階層盈餘管理之動機;此外,由於國內許多研究顯示經. 政 治 大 因此本研究更欲進一步研究當員工分紅必須於財務報表中認列為費用後,公司在 立. 理人之行為多偏向為利益收斂假說(曾玉潔, 2000;賴倩婷, 2001;陳靜香, 2002) ,. ‧ 國. 學. 發放員工紅利時,其行為會趨近於利益收斂假說或是利益掠奪假說,倘若符合利 益收斂假說,亦即當公司經理人持股比例越高時,代理問題亦較低,則經理人之. ‧. 行為應會趨近於公司股東,因此員工分紅費用化下,經理人會有較強烈的動機傾. sit. y. Nat. 向發放較少之員工分紅,亦即降低員工分紅費用以避免自身所擁有公司之股東權. io. al. er. 益受到稀釋;反之,當一家公司經理人持股比例水準相較於另一家公司低時,代. v i n. n. 理問題亦較高,則此經理人之行為應較不考慮公司之股東利益,因此經理人會傾. Ch. engchi U. 向發放較高之員工分紅。倘若符合利益掠奪假說,意即當公司經理人持股比例越 高時,代理問題亦較高,則經理人之行為應會背離於公司股東,因此經理人會利 用其控制權發放較多之員工分紅獎酬。本研究欲探討員工分紅費用化之後,其經 理人與員工紅利間之關係是否因費用化而有所改變,並觀察經理人之行為趨於利 益收斂假說抑或為利益掠奪假說。 再者,Claessens、Djankov and Lang(1999)分析東亞國家企業股權結構發現, 公司管理階層大多持有公司的多數股權,甚至成為控制股東,而此一情況於國內. 5.

(14) 更加盛行1,因此高比例持股的經理人對於控制員工分紅費用的動機應更為強烈。 此外,由於學術界對於經理人持股與獎酬之關係無一定論,故本研究欲以員工分 紅費用化當作一重大事件,分析兩者間之關係,遂成為本研究之研究動機。. 第三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共分五個章節,主要探討員工分紅費用化後,是否影響公司發放分紅 之意願以及員工分紅費用是否促使管理階層進行盈餘管理,此外,本研究另對於 經理人持股比例對員工分紅費用化之影響加以探討。各章節內容概要說明如下: 第壹章 緒論:. 政 治 大 本章說明本研究之動機、目的、研究架構與所要探討之研究問題。 立. ‧ 國. 學.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說明與本研究相關之國內外期刊論文資料內容,並加以彙總整理,並依. ‧. 據相關文獻發展與建構本研究之假說與模型。. y. Nat. er. io. sit. 第參章 研究設計:. 本章發展出本研究之假說與模型。首先確定本研究之研究期間、樣本選取與. n. al. Ch. engchi U. v i n. 變數的定義與衡量,並確立研究所需之假說與實證模型。 第肆章 實證結果分析: 本章就研究樣本之資料進行敘述性統計分析與實證分析,並列報實證結果, 說明本研究之假說是否成立。. 1. 本研究自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TEJ)中整理 2008 年 12 月份董事兼任經理人的情況發現,其所 占經理人之比例達 33%至 50%共 280 家,而比例達 50%至 100%共 128 家,兩者佔全國總上市 櫃公司之 31.63%。 6.

(15) 第伍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彙總本研究之發現並做出結論,並依照結論給予適當之說明與建議。.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U. 7. v i n.

(16) 第四節 研究問題 本研究首先探討員工分紅費用化後,公司給予員工紅利變化之情形,再者探 討員工分紅費用化後,公司是否仍有動機進行盈餘管理,最後探討員工分紅因費 用化有可能促使公司減少發放分紅,此一現象是否會造成經理人利用其對於公司 之控制力(持股比例)而影響發放員工分紅之金額。目前學術界上對於經理人持 股與員工分紅間之關係並無一致之看法,亦即當經理人持股比例是否能降低代理 問題,使經理人的行為會與公司股東的目標趨於一致無法有相同之見解,故本研 究欲透過員工分紅費用化此一影響員工獎酬之重要事件,研究兩者間之關係。. 政 治 大. 根據以上推論,本研究將探討下列問題:. 立. 一、 員工分紅費用化後,公司是否傾向給予員工較少之員工紅利?. ‧ 國. 學. 二、 員工分紅費用化後,公司是否會有意圖進行盈餘管理?. 三、 員工分紅費用化後,經理人持股比例是否會影響經理人對於員工分紅之發. ‧. io. sit. y. Nat. n. al. er. 放?. Ch. engchi U. 8. v i n.

(1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員工分紅入股費用化 美國 FASB 於 1995 年與 2004 年分別宣佈之 FAS123 及 FAS123(R)重新規範 了員工選擇權的認列方式,也強制規定企業必須將員工選擇權予以費用化,並於 2006 年起開始實施(蔡文雄、何典諭,2006) 。然而國內在 2008 年以前,依照 修正前之商業會計法 64 條規定: 「商業盈餘之分配,如股息、紅利等不得作為費 用或損失。」因此公司大多將員工分紅視為盈餘之分派而非認列為費用,並以面. 治 政 大 等國外投資機構所詬病,因為此一作法不僅隱匿龐大的酬勞費用,更加扭曲經濟 立. 額紀錄而非以市價入帳,然而這樣的會計處理方式久為外資投資人及國外分析師. 實質。. ‧ 國. 學. 在尚未將員工分紅費用化前,有學者認為企業之支出究屬盈餘分配或是營運. ‧. 所必須支出之費用,決定於該支出給與之對象,而非支出計算之方式。凡支出之. sit. y. Nat. 對象為股東者,為盈餘之分配,支出之對象非為股東者為費用,因此員工分紅應. io. al. er. 屬費用(許崇源, 2002) ,此外,會計學術界、會計業者及美國均主張應將員工分. v i n. n. 紅認列為員工的薪酬費用。有鑑於此,為加速在會計上我國與國際接軌的腳步,. Ch. engchi U. 於 2006 年 4 月 28 日三讀通過商業會計法修正案,刪除「股息、紅利」等不得作 為費用或損失之規定,經濟部於 2007 年 1 月 24 日經商字第 096000500940 函進 一步指出,商業會計法第 64 條規定,係將盈餘分配不得作為費用或損失之規定 限縮在業主部份;有關員工分紅之會計處理,參考國際會計準則之規定,應列為 費用。此外,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又於 2007 年發布第三十九 號公報「股權基礎給付之會計處理準則」,規範了員工分紅的會計處理,並於 2008 年開始適用,我國長期以來將員工分紅視為盈餘分配之作法已走進歷史。. 9.

(18) 第二節 員工分紅之效果 企業實行員工分紅所帶來的效果,在學術研究上分為兩派說法,其一為激勵 效果(incentive effect),其二為稀釋效果(dilution effect);前者之觀點認為提供員 工額外的紅利酬勞或認股權會有助於激勵員工士氣與工作意願,提昇公司整體價 值,後者則認為發放員工分紅會侵蝕公司原有股東之權益,將股東權益移轉至選 擇權持有人(即公司員工)身上,造成股東權益遭到稀釋,反而對公司造成不利 的影響;然而目前學術上對於員工分紅對於公司所帶來之影響仍莫衷一是,不論 是激勵效果亦或是掠奪效果皆有其文獻所支持。茲就此兩方面分別做相關文獻之 敘述如下:. 立. 一、 激勵效果. 政 治 大. ‧ 國. 學. 持此觀點之學者認為公司若採行員工分紅制度,將有助於刺激員工之工作意. ‧. 願與工作態度,並使員工齊心齊力地朝公司目標付出心力,共同實現公司的遠景 與策略。Fitzroy and Kraft(1986)以西德的金屬業公司為樣本,發現員工持股比率. y. Nat. er. io. sit. 與企業盈餘具有顯著地正向關係,而 Kandel and Lazear(1992)亦有相同的研究結 果,Kandel and Lazear 認為由於分紅程度來自於組織之獲利,而組織之獲利來自. al. n. v i n 於員工的努力,因此員工會更有動機為公司付出以追求高分紅,因此員工分紅入 Ch engchi U 股可以有效提升組織的獲利。. 支持此一論點之文獻亦指出,於宣佈實施員工股票選擇權計畫當日,其異常 報酬為正,顯示給予員工認股權可增加公司與公司股東之價值 (Chang, 1990); 此外,Gillan(2001)發現企業的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認為公司員工若持有較多 的選擇權,將使員工有強烈的動機增加企業的價值,即員工股票選擇權的發放會 產生激勵效果。. 10.

(19) 二、 稀釋效果 另一派學者針對員工分紅所造成的效果持不同的見解。此類學者認為對員工 發放紅利,會直接影響公司原有股東所應享有之權益,亦即股東權益遭到稀釋(馬 秀如, 2003) ,此外,林維衍與陳如慧(2009)以電子產業為樣本並以資料包絡分析 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觀察到相對發放員工分紅較多的公司,其營 運效率並未獲得相對的提昇,意即員工分紅的發放不但無法提高營運效率進而增 進股東權益,反而會損及股東之財富。除公司股東認為其權益會因員工分紅而遭 到稀釋外,資本市場也一併認為此項發放員工紅利之行為,會影響股東權益,並. 政 治 大. 認為員工分紅應屬公司費用之一種且此費用的確會讓公司盈餘下降,減少公司之. 立. 價值,進而調低對於該公司應有之股價,而非使公司之股價上升,意謂著稀釋效. ‧ 國. 學. 果大於激勵效果(Aboody, 1996;Aboody, Barth and Kasznik, 2004a)。此外,亦有 學者控制企業盈餘成長率之變數做進一步之研究,並仍發現員工選擇權費用與公. ‧. 司股價呈現負向關係,表示發放員工認股選擇權的確具有明顯的稀釋效果存在. Nat. sit. y. (Aboody, Barth and Kasznik, 2004b)。. n. al. er. io. 除了透過現有之資料利用統計方法證實稀釋效果的存在之外 ,Belzile,. v i n. Fortin and Viger(2008)以實驗觀察 68 位 MBA 學生的投資行為模式與實證方式,. Ch. engchi U. 指出當公司財務報表中認列員工選擇權費用時,股價與員工選擇權費用呈現負向 關係,亦即投資人會將此費用納入投資考量內,並認為員工選擇權費用會造成股 東權益遭稀釋,並認為其股價下跌。 在台灣之資本市場也存在著相同的市場反應,葉疏與王瑄(2009)以台灣電子 業為研究樣本,採用 Ohlson(1999)評價模型架構,並控制企業間成長性之差異後, 指出員工分紅配股金額與原有普通股股權價值間呈現顯著的負向關係,證實在台 灣也同樣存在員工分紅所造成的股東權益稀釋效果。范宏書與陳慶隆(2006)針對. 11.

(20) 證期會發布之台財政六字第 0920000457 號令2與公司股價之關係作一探討,並控 制強制揭露之年度後發現,員工分紅金額及揭露年度之交乘項與股價呈負向關係, 代表稀釋效果顯著。.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U. 2. v i n. 台財政六字第 0920000457 號令為要求公開發行公司須揭露董事會通過之擬議發配員工分紅以 及董監酬勞後設算每股盈餘之資訊。 12.

(21) 第三節 員工分紅費用化與盈餘管理 員工分紅費用化顧名思義必須在公司財務報表中增列此一費用,進而降低公 司財務報表上之盈餘與績效(Botosan and Plumlee, 2001),而公司之管理階層為了 維持其盈餘及績效水準,則會進一步產生盈餘管理之動機與相關行為。研究指出, 當公司盈餘低於盈餘下限時,管理當局會操控裁決性應計項目增加帳面盈餘 (Gaver et al., 1995),而 Burgstahler and Dichev(1997)則認為公司為降低與利害關 係人(stakeholders)之間的交易成本,管理當局會操弄帳面盈餘避免盈餘下降或負 盈餘的產生。. 政 治 大. 而關於公司在財務報表上揭露員工分紅費用方面,由於認列員工選擇權費用. 立. 會影響公司淨利,為避免大量的員工選擇權成本造成淨利過低,管理當局會傾向. ‧ 國. 學. 少發放員工選擇權費用。故員工選擇權費用與公司自願揭露(voluntary disclosure) 之金額呈負向關係(Seethamraju et al., 2004)。. ‧. 此外,文獻指出資本市場亦視員工股票選擇權為費用之一種(Aboody et al.,. y. Nat. er. io. sit. 2004a),因此,既然資本市場視員工選擇權費用會降低公司之獲利性,則管理階 層有動機降低此費用之認列。Aboody, Barth and Kasznik(2006)研究結果顯示,員. al. n. v i n ,且此一將費用調低的 工選擇權費用的認列的確會增加管理階層的盈餘管理動機 Ch engchi U 動作並非讓選擇權之價值更加合理,而僅是管理階層經裁量後之結果。. 而在台灣的公司中,也存在著相同的盈餘管理反應。當員工分紅費用化之後, 公司會傾向減少發放經理人之紅利,導致公司經理人會因而加深盈餘管理之動機, 並且費用化數額與盈餘管理之程度為正向關係(黃科瑋, 2008) 。 另為了更進一步瞭解員工分紅費用在財務報表中表達的方法是否亦會影響 公司進行盈餘管理之行為,有學者將樣本公司區分為「揭露」員工選擇權費用與 「認列」員工選擇權費用兩類,並透過實證方法證明由於選擇權費用與股價兩者 13.

(22) 為負向關係,因此與僅揭露員工股票選擇權費用的公司相較,認列員工股票選擇 權費用的公司會傾向報導較少的員工股票選擇權費用(Johnston, 2006)。 綜上所述,由於資本市場視員工分紅為費用之ㄧ種,而公司為避免因認列員 工分紅而造成淨利過低,使得為因應公司盈餘低於盈餘下限或為降低與利害關係 人之間的交易成本時,管理當局會傾向進行盈餘管理;另根據文獻研究結果,此 一現象又以認列員工分紅之公司較為嚴重。. 第四節 洗大澡理論(The Big Bath Theory) 所謂洗大澡理論,是指當期已實現的管理前盈餘低於盈餘目標,且運用任何. 治 政 會計技術或會計準備皆無法達到預期目標時,公司管理者會被預期利用其裁量權 大 立 進行負向的盈餘管理,以極大化未來的會計準備(Levitt, 1998),換句話說,若公 ‧ 國. 學. 司認為當年度的盈餘水準較低,甚至為負盈餘時,管理階層有可能將所有不利於. ‧. 未來盈餘之事件提前認列,以提高未來帳面上之盈餘(Healy, 1985)。. sit. y. Nat. 根據文獻研究指出,公司進行洗大澡的時機,通常於公司該年度盈餘表現較. io. al. er. 差或相當不理想時,管理階層會運用會計事項的裁決性讓當期盈餘看起來更低,. n. 以提昇未來年度的營運表現(Yoon and Miller, 2002;Sunder, 2002;Kirschenheiter. Ch. engchi U. v i n. and Melumad, 2002;蔡宛蓉, 2007)。此外,Sunder(2002)更認為,公司亦會選擇 於經濟景氣較低迷時,進行洗大澡,將不良的營運績效完全歸咎於整體的經濟環 境,企圖掩飾公司營運不佳的事實。 至於如何進行洗大澡,Cameron and Stephens(1991)研究發現,公司會利用負 向的非屬常業損益調整項目(non-recurring items)提前認列損失,使未來年度盈餘 產生反轉效果(reverse effect),而此種情況在小公司更較大公司容易發生。而公司 通常會利用裁決性應計項目將盈餘調整向下以配合洗大澡之行為。 由於在員工分紅列為費用之後,會使得公司當年度的盈餘水準較低,因此本 14.

(23) 研究認為公司會有動機將所有不利於未來盈餘之事件,並利用負向之裁決性應計 項目將費用提前認列,亦即透過洗大澡的方式以美化未來年度之帳面盈餘表現。.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U. 15. v i n.

(24) 第五節 員工獎酬與經理人持股 Jensen and Meckling(1976)率先提出代理理論與代理問題,表示在現代化的 公司制度下,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開,人數眾多的股東(委託人)委託少數專業經理 人(代理人、受託人)來經營管理公司,因此股東與管理者間存在代理關係。而當 委託人與代理人間存在著資訊不對稱的現象且代理人會在自利動機的驅使下讓 兩者之目標不一致,導致衝突的發生,即產生代理問題。 另 Jensen and Meckling(1976)也提出利益收斂假說(Convergence of Interest Hypothesis),認為當管理階層的持股比率越高或股權越集中時,因兩者間的利益. 政 治 大. 越趨近一致,越有助於減少管理階層與股東間的利益衝突,以降低代理問題。. 立. Yermack(1996)、James, Cole and Lin(2000)以及 Fuerst and Kang(2000)亦證實. ‧ 國. 學. Jensen and Meckling 之論點,認為較高的代理成本存在於管理階層完全無持股的 企業,代理成本與經理人持股為負向關係。而若從公司外部大股東持股比例角度. ‧. 切入,當外部大股東持股比例越高時,代表公司經理人持股比例越低,讓委託人. y. Nat. sit. 與受託人兩者間利益目標無法趨於一致,造成代理問題越加嚴重。Singh and. n. al. er. io. Davidson III(2003)研究發現美國 1528 間企業當管理階層持股比例越高時,企業. v i n. 之資產運用會越具效率,反而當公司外部大股東比例越高時,對於資產週轉率的. Ch. engchi U. 提昇並無顯著的幫助,顯示當管理階層持股率偏高時,因經理人亦希望公司提昇 績效與價值進而增加資產週轉率並有助於縮小代理問題,其他文獻如 Core(1999) 將獎酬分為薪水與現金獎酬並控制外部集團持股後發現,CEO 持股比例不論與 薪水或現金獎酬均為負向關係,而 Lambert(1993)以及 Cyert et al.(2002)均有類似 的研究結果。 在國內研究方面,陳靜香(2002)認為所有權結構與 CEO 的酬勞呈負向關係, 而曾玉潔(2000)與賴倩婷(2001)皆亦認為高階主管的持股比例與薪酬呈顯著地負. 16.

(25) 相關。曾偉倫(2006)研究經理人持股與員工認股權獎酬之關係發現,當經理人持 股較高時,因代理成本較低以及董事會為捍衛在公司內的地位,員工認股權與經 理人持股呈負向關係,反之,當經理人持股較低時,公司為激勵經理人,反而會 多給予員工認股權獎酬。 此外,管理階層的持股比例亦呈現在經理人自利動機的行為上,當總經理 (CEO)持股比例越高時,其利益與股東越趨於一致,造成 CEO 降低刪減研究發 展費用提昇自身獎酬的行為(Dechow, Sloan, 1991)。 然而,雖然有許多文獻支持利益收斂假說,但仍有另一派學者支持 Jensen and. 政 治 大. Ruback (1983)的「利益掠奪假說(Entrenchment Hypothesis)」認為當管理階層持股. 立. 比例越高時,反而會利用對公司的影響力而掠奪股東的財富,增加自身的利益。. ‧ 國. 學. Finklestein and Hambrick(1989)認為 CEO 持股比例越高時,CEO 越可以同時掌握 公司的營運及董事會的決策,CEO 持股比例與獎酬呈正向關係;Finklestein and. ‧. Hambrick (1996)亦認為經理人持股比例代表經理人在公司內部的權力,並影響其. y. Nat. er. io. sit. 獎酬的決策內容。. 綜合國內外之相關文獻後,雖然大部分的研究結果傾向支持利益收斂假說,. al. n. v i n 但由於員工分紅費用化後,公司為考量其盈餘之美觀性而傾向降低分紅之發放, Ch engchi U 將有可能加深代理問題,因而走向利益掠奪假說。. 17.

(26) 第參章. 研究設計. 我國於 2008 年 1 月 1 日起實施第 39 號「股份基礎給付之會計處理準則」會 計準則公報,員工分紅費用化之相關議題又再度成為眾人熱烈討論的話題。本研 究為瞭解員工分紅費用化對於企業管理階層行為模式之影響,分別分層探討費用 化之相關議題。首先,本研究討論員工分紅費用化是否造成公司給予其員工較少 之分紅金額,再者討論員工分紅費用化後,雖然市場早已知其為公司費用之一種, 但公司是否仍然會趁此機會透過裁決性應計項目(Discretionary Accruals)進行盈 餘管理,以及是否在認列員工分紅費用的同時,透過對於負向操縱裁決性應計項. 政 治 大. 目以大量認列費用,美化未來度之盈餘。最後探討依照代理理論,經理人持股比. 立. 例是否會影響在實施員工分紅費用化後公司發放員工分紅之數額。. ‧ 國. 學. 第一節 研究假說. ‧. 一、員工分紅費用化與員工分紅. Nat. sit. y. 員工分紅費用化後,公司需於財務報表中額外增列此一費用,因而降低公司. n. al. er. io. 淨利。Elayan et al.(2007)研究指出,將員工認股權費用化之後,會導致財務報表. v i n. 之報導盈餘降低,造成公司股價亦隨之下跌,Street and Cereola(2004)認為費用化. Ch. engchi U. 後大幅增加每股盈餘稀釋程度,又根據 Aboody(1996)研究結果發現,發放員工 選擇權的確會造成原有之股東權益遭到稀釋,而這些現象都是管理當局所不願意 見到的。Botosan and Plumlee(2001)亦研究美國前 100 大快速成長企業發現,每 股盈餘與之資產報酬率(Return on Assets, ROA)中位數分別下降 14%與 13.6%,其 原因歸咎於員工選擇權的費用化而產生。此外,當 SFAS 123 實施後,實證研究 顯示公司會減少發放員工認股權並改變獎酬方式(Seethamraju et al., 2004)。 有據於此,公司為避免認列鉅額的費用化金額,造成降低公司績效的結果以 及產生稀釋效果而使公司股價下跌,公司傾向給予員工較少之員工紅利,以降低 18.

(27) 員工分紅費用之認列。 根據前述,為探討員工分紅費用化是否會造成給予員工較少之員工紅利,遂 成為假說一。 假說一:員工分紅費用化後,公司會傾向給予員工較少之員工紅利。 二、員工分紅費用化與盈餘管理 盈餘管理係指財務報告提供者基於某一經濟動機,藉由對損益的自由裁量權, 介入財務報導過程而影響盈餘(Schipper, 1989;張文瀞等, 2003)。而國內研究發. 政 治 大 修改,因此管理當局在認列股份基礎給付之費用時,會因為不同之經濟目的而透 立. 現由於酬勞性員工認股計劃,允許公司管理當局得隨時依經濟情況之變動而予以. ‧ 國. 學. 過股份基礎給付的手段,達到其管理盈餘之目的(趙志浩, 2007)。因此延續假說 一,由於企業必須於 2008 年以後增列員工分紅此一費用,造成公司盈餘與績效. ‧. 下降,而既然認列員工分紅費用所造成的結果已然存在,依據投機性的應計項目. sit. y. Nat. 管理假說(Opportunistic accrual management hypothesis),公司為隱藏盈餘與績效. io. al. er. 下降的事實,經理人會為了自身的利益或達到特定目標而進行盈餘管理,並利用. n. 裁決性應計項目來平穩盈餘(Subramanyam, 1996),但依據先前的文獻指出(范宏. Ch. engchi U. v i n. 書與陳慶隆, 2006),當公司於財務報表中揭露員工分紅相關資訊後,資本市場可 立即反應該分紅為公司費用之一種,而在劉嘉雯等(2009)以訪談方式研究員工分 紅費用化之市場反應後發現,約 43%的受訪者認為員工分紅費用化所導致的盈餘 下降,即會使其自身改變對公司股價或獲利能力的評估,而約 41%的受訪者認為 預期市場上存在相當多數不理性的投資人,故仍然認為股價會有下跌的情形,因 此資本市場之反應趨向功能固著假說(Functional Fixation Hypothesis)。因此藉由 文獻可知,在費用化前,資本市場已知員工分紅本質上屬於費用並將其影響反映 在股價上,故管理階層應無必要在費用化後進行盈餘管理﹔但在費用化後,仍有 19.

(28) 投資者認為市場仍存在功能固著的現象;此外,雖然員工分紅依照第 39 號公報 必須將之費用化,但依照激勵假說,公司仍會對員工發放分紅獎酬以示鼓勵,故 本研究欲探討費用化後,公司是否在市場已知員工分紅為費用以及趨向功能固著 假說的情況下,仍會採用裁決性應計項目實行盈餘管理。此外,林嬋娟(2001)研 究國內電子產業的盈餘管理行為發現,操縱前盈餘愈小的公司,愈可能利用裁決 性應計數進行盈餘管理。 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由於資本市場認為公司增加認列員工分紅費用必然 會導致其報導盈餘下降,因此公司有可能在費用化實施的第一年一併提前認列大. 政 治 大. 量的費用 ,進而美化往後年度的盈餘 。Aboody, Barth and Kasznik(2006) 與. 立. Johnston(2006)也提出員工選擇權費用的認列會增加管理階層的盈餘管理動機,. ‧ 國. 學. 認為員工選擇權費用的確可成為一盈餘管理的工具。另外,文獻顯示當公司適用 新會計原則時,容易產生盈餘管理的現象,Jordan and Clark(2004)研究 SFAS. ‧. No.142(商譽減損)與盈餘管理間之關係發現,在 SFAS No.142 實行後之當年度,. Nat. sit. y. 企業的確會一次認列大量的商譽減損損失,而 SFAS No.121 實施後,企業會透. n. al. er. io. 過固定資產的減損進行洗大澡的動作(Riedl, 2004),由此證明新公報的發佈有可. v i n. 能會誘使企業採取洗大澡(Take Big Bath)的方式進行盈餘管理。此外,公司通常. Ch. engchi U. 會操控更多的負向裁決性應計項目,將日後的費用一次提前認列,達到洗大澡之 目的。 根據前述,為探討員工分紅費用化是否會造成公司進行盈餘管理,遂成為假 說二(a)與假說二(b)。 假說二(a):員工分紅費用化後,公司會利用裁決性應計項目進行盈餘管理。 假說二(b):員工分紅費用化實施的第一年,公司會利用更多的負向裁決性應 計項目,一次認列大量的費用。 20.

(29) 三、經理人持股與員工分紅費用化 依據利益收斂假說,當公司經理人持股比例增加時,因兩者間的利益越趨近 一致,縮小經理人與股東間之代理問題(Jensen and Meckling, 1976),此外,許多 研究亦發現當經理人持股比例越高時,公司績效表現得越好,代表經理人與股東 兩者間之利益趨於一致,因此,經理人有可能為避免自身所擁有公司之股東權益 受到稀釋,經理人會有較強烈的動機傾向認列較少之員工分紅費用。 然而,根據利益掠奪假說(Jensen and Ruback, 1983),當公司經理人持股比例 增加時,代表其對公司的控制力亦增加並造成反功能決策,反而擴大經理人與股. 政 治 大. 東間之代理問題,又在員工分紅需費用化的情況下,公司會傾向減少發放紅利,. 立. 但經理人欲維持原有之獎酬水準,如此一來,經理人可能倚靠其持股比例增加對. ‧ 國. 學. 於員工分紅的發放。. ‧. 根據前述,為探討公司經理人持股比例是否會在員工分紅費用化前後造成員 工分紅費用的認列金額而有所不同,遂成為假說三(a)與假說三(b)。. sit. y. Nat. io. al. n. 向發放較少之員工分紅費用。. Ch. engchi U. er. 假說三(a):依照利益收斂假說,當經理人持股比例較高時,會使經理人傾. v i n. 假說三(b):依照利益掠奪假說,當經理人持股比例較高時,會使經理人傾 向發放較多之員工分紅費用。. 第二節 變數定義與衡量 一、盈餘平穩化之衡量(DAi) 在學術上衡量盈餘管理的指標,以應計項目最常被使用(Jones,1991; Defond and Subramanyan ,1998;Healy and Wahlen ,1999),其中有學者認為應計 項目又可分為裁決性應計項目與非裁決性應計項目(Dechow, Sloan and Sweeney, 21.

(30) 1995;Becker, et al., 1998),前者在一般公認會計準則下,管理階層能夠對該科目 的認列具有裁量權,為經理人可輕易操弄之部份,例如遞延認列費用、降低壞帳 估計率及提早認列銷貨以增加應收帳款等;相反地,管理階層針對後者則是隨企 業營運變動而變動無法輕易操弄(林嬋娟、洪櫻芬與薛敏正, 1997) ,因此多數學 者認為觀察裁決性應計項目(DA)可判斷一公司盈餘管理之情況。 根據 Guay, Kothari and Watts(1996)研究五種裁決性應計項目模型之結果顯 示,Dechow, Sloan and Sweeney(1995)提出的 Modified Jones Model 最能衡量與反 映公司利用裁決性應計項目之情況;此外,Kothari, Leone and Wasley(2005)改良. 政 治 大. Modified Jones Model,進一步提出在 Modified Jones Model 下針對公司績效加以. 立. 控制後,表示此一模型更能夠確切地捕捉公司進行盈餘管理之行為。因此本研究. ‧ 國. 學. 採用 Dechow, Sloan and Sweeney(1995)提出的 Modified Jones Model 以及參考 Kothari, Leone and Wasley(2005) 額外加入衡量公司績效之變數(總資產報酬率,. ‧. ROA)作為衡量方式3。. y. Nat. er. io. 應計項目定義為:. sit. 不論在 Modified Jones Model 或額外加入 ROA 變數之模型中,皆將裁決性. al. n. v i n 裁決性應計項目(DA)=總應計項目(TA)−非裁決性應計項目(NDA) Ch engchi U Modified Jones model 計算的方式,則如下所述: 步驟一:利用迴歸模型算出參數α0、α1、α2、α3 TDAit. 3. = α0 +α1 ( 1/Ait-1 ) +α2(△REVit - △RECi t)+α3 (PPEit)+εit. 透過步驟一將兩種模型內各項系數之顯著性做一比較後,額外加入公司績效之模型其顯著性皆 大於 Modified Jones Model﹔此外,加入公司績效之模型之 R2 大於 Modified Jones Model,顯示 加入公司績效之模型其解釋能力較 Modified Jones Model 優良。 22.

(31) 其中: TDAit :i 公司於 t 期總裁決性應計項目,為流動資產排除現金後之變動 數與流動負債排除一年內到期之長期負債之變動數之差額,再扣 除折舊與攤銷,並以期初資產總額帳面值加以平減。 Ait-1:為 i 公司 t 期期初資產總額帳面值。 △REVit:為 i 公司於 t 期之銷貨淨變動數,並以期初資產總額帳面值加 以平減。. 政 治 大. △RECit:為 i 公司於 t 期之應收帳款變動數,並以期初資產總額帳面值 加以平減。. 立. ‧ 國. 學. PPEit:為 i 公司於 t 期之折舊性固定資產毛額,並以期初資產總額帳面 值加以平減。. ‧. 步驟二:將參數α0、α1、α2、α3 代入回歸式求得第 t 期之非裁決性應計. y. sit. io. = α0’ +α1’( 1/Ait-1 ) +α2’(△REVit - △REC it)+α3’ (PPEit) +εit. n. al. er. NDAit. Nat. 項目(NDA). 其中:. Ch. engchi U. v i n. NDAit :為 i 公司於 t 期非裁決性應計項目,並以期初資產總額帳面值 加以平減。 步驟三:求得 i 公司第 t 期之裁決性應計項目(DA) DA it = TDAit - NDAit 額外加入 ROA 變數之模型計算的方式,大致與 Modified Jones Model 相同, 差別僅於在迴歸式中多加進總資產報酬率(ROA),其計算方式則如下所述:. 23.

(32) 步驟一:利用迴歸模型算出參數α0、α1、α2、α3、α4 TDAit. =α0 +α1 ( 1/Ait-1 ) +α2(△REVit - △RECi t)+α3 (PPEit) + α4 (ROAit)+εit. 其中: TDAit :i 公司於 t 期總裁決性應計項目,為流動資產排除現金後之變動 數與流動負債排除一年內到期之長期負債之變動數之差額,再扣 除折舊與攤銷,並以期初資產總額帳面值加以平減。. 政 治 大 △REV :為 i 公司於 立 t 期之銷貨淨變動數,並以期初資產總額帳面值加 Ait-1:為 i 公司 t 期期初資產總額帳面值。 it. ‧ 國. 學. 以平減。. △RECit:為 i 公司於 t 期之應收帳款變動數,並以期初資產總額帳面值. ‧. 加以平減。. y. Nat. io. sit. PPEit:為 i 公司於 t 期之折舊性固定資產毛額,並以期初資產總額帳面. n. al. er. 值加以平減。. Ch. engchi U. ROAit:為 i 公司於 t 期之總資產報酬率。. v i n. 步驟二:將參數α0、α1、α2、α3、α4 代入回歸式求得第 t 期之非裁決性 應計項目(NDA) NDAit =α0’ +α1’( 1/Ait-1 ) +α2’(△REVit - △REC it)+α3’ (PPEit) + α4’ (ROAit)+εit 其中: NDAit :為 i 公司於 t 期非裁決性應計項目,並以期初資產總額帳面值. 24.

(33) 加以平減。 步驟三:求得 i 公司第 t 期之裁決性應計項目(DA) DA it = TDAit - NDAit 本研究為探討員工分紅費用化後是否刺激公司進行盈餘管理,又為避免樣本 公司間其正向與負向之裁決性應計項目產生相互抵銷之影響,因而參考李建然與 高惠松(2007)之作法,將兩種方法而取得之 DA 加以取絕對值,以便觀察其影響。.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U. 25. v i n.

(34) 二、員工分紅費用之衡量(EM_BOUNSi) 依照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96 年 3 月 30 日金管證六字第 0960013218 號令之規範,要求計算發放員工股票紅利之基礎,應依據股東會決議前一日之收 盤價並考量除權除息之影響計算之。若嗣後股東會決議與財務報表估列數如有差 異,視為估計變動並列為當期損益。由此可知,在企業財務報表中當期認列之金 額為前年估計變動調整今年估計數後之數字,故無法直接由財務報表中擷取相關 資訊4。 有鑑於此,本研究由公開資訊觀測站擷取各公司發布之員工分紅資訊(包括. 政 治 大. 現金與股票股利) ,並依據股東會決議前一日之收盤價並考量除權除息之影響設. 立. 算當期應有之員工分紅費用金額再依各年度之銷貨收入淨額平減之。. ‧ 國. 學. 員工分紅費用(EM_BOUNSi). ‧. y. Nat. = 現金股利 + 股票股利 × 股東會決議前一日之收盤價. er. io. sit. 三、經理人持股比率之衡量(MHi). ÷銷貨收入 i. 當經理人持股比率增加時,是否越能有效地消除或降低代理問題(Jensen and. al. n. v i n Meckling, 1976),與股東利益趨於一致,造成經理人為避免自身所擁有公司之股 Ch engchi U 東權益受到稀釋,經理人會有較強烈的動機傾向發放較少之員工分紅費用;抑或. 者加深代理問題(Jensen and Ruback, 1983)並掠奪股東利益,造成經理人為因應員 工分紅用化後公司傾向減少發放紅利而意圖利用其控制力而增加其獎酬。本研究 所指之經理人持股比率為台灣經濟新報(TEJ)所揭露持股比例為準。 4. 國內公開發行公司所發佈之財務報表中,員工分紅費用屬營業費用,而在附註揭露中,僅揭露 公司擬定於下年度發放之分紅金額以及今年與去年實際發放金額,並無揭露估計變動之部份。 有鑑於此,本研究依照公開資訊觀測站所揭露之分紅資料,將該分紅所屬年度盈餘,分別歸屬 至各年之分紅金額。 26.

(35) 四、其他變數之衡量 為避免其他變數的干擾而降低研究模型的解釋能力,本研究遵循先前文獻, 將研究模型加入控制變數。本研究參考文獻後將公司產業、財務槓桿、營運現金 流量、員工人數、稅後淨利率、銷貨成長率、極端盈餘績效、員工分紅年度、Tobin’s Q 值、機構投資人持股比例、公司治理、董事兼任經理人、內部董事非兼任經理 人持股率、外部大股東持股比例等變數,而針對測試樣本公司是否具有洗大澡之 行為,由於本研究將樣本公司依照未預期負盈餘變動率(BATH)與未預期正盈餘 變動率(SMOOTH)分別劃分為兩類,因此本研究將此兩變數之定義附於最後。 (一) 公司產業(INDUSTRYi). 立. 政 治 大. 由於我國發放員工分紅最興盛的產業為電子業,許多研究員工分紅的文獻也. ‧ 國. 學. 以電子業為樣本(例如:葉疏、王瑄, 2009) ,而簡依萍(2009)亦指出員工分紅費. ‧. 用化後,會顯著降低公司績效指標,尤以電子業降低的程度最多。因此公司產業 別應會影響公司之裁量權,有鑑於此,本研究將電子業與非電子業做一區隔,. y. Nat. er. io. sit. INDUSTRY=1 代表該公司屬在台灣證券交易所(TWSE)中分類為電子產業,而 INDUSTRY=0 代表該公司屬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中分類非屬電子產業。. n. al. (二) 財務槓桿(LEVi). Ch. engchi U. v i n. 負債比例越高的公司,其違約之風險也越大,而管理當局為減緩債權人之疑 慮,經理人有可能利用會計上之裁量權,選擇提前或延後認列盈餘,以減少公司 違約之風險(Watts and Zimmerman, 1978)。因此財務槓桿為一盈餘管理之誘因, 影響經理人之裁量權。 財務槓桿(LEVi)=總資產 ÷ 總負債. 27.

(36) (三) 營運現金流量(OCFi) 營運現金流量為企業日常營運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其計算方式為第 t 期 之營運現金流量平減期初總資產。當營運現金流量越多時,則企業越容易操弄裁 決性應計項目,此外當營運現金流量波動性越大時,管理當局愈會使用裁決性應 計項目來管理公司各年度的盈餘(王萬成、高祥恒, 2002);但 Becker et al.(1998) 與 Dechow et al.(1995)等卻發現營運現金流量與裁決性應計呈顯著地負向關係, 顯示營運現金流量的確為影響裁決性應計項目,故本研究於假說二(a)以營運現 金流量之絕對值作為衡量裁決性應計項目之控制變數(ABS_OCFi),而在假說二(b). 政 治 大. 以營運現金流量作為衡量裁決性應計項目之控制變數(OCFi)。. 立. (四) 員工人數(EMPLOYi). ‧ 國. 學. 當公司規模越大時,其所擁有之員工總數越多,則發放之員工分紅金額會. ‧. 越高(Cyer ,Kang and Kumar, 2002),Kedia and Mozumdar(2002)亦發現公司規模與 員工認股權發放比例呈正向關係;此外,公司規模越小時,其操弄裁決性項目的. y. Nat. er. io. sit. 機會相對越多(何佩錚,2003;楊禮全, 2009),又公司規模與員工人數成正比, 因此本研究對以員工人數作為代替公司規模之控制變數。. n. al. (五) 稅後淨利率(NIRi). Ch. engchi U. v i n. 此一變數為衡量公司之獲利能力。當公司獲利能力越高,則其利用盈餘管理 之機會越低且經理人會傾向少用其裁量權(Seethamraju et al., 2004)。因此本研究 將本期稅後淨利除上本期銷貨收入做為控制獲利能力之變數。 稅後淨利率(NIR)= 本期稅後淨利 ÷ 本期銷貨收入. 28.

(37) (六) 銷貨成長率(GROWTHi) 張培真(2003)指出,當公司有較高成長機會時,其員工分紅入股的程度也 較高,因此也會認列較多的員工分紅費用。本研究以銷貨成長率衡量公司之成長 機會指標,當銷貨成長率越高時,代表其公司之成長機會越高。此外,研究發現 公司為維持或使銷貨達到預期,則會投入更多資本在營運資金(Working Capital) 上,因而銷貨成長與裁決性應計項目呈正向關係(Menon and Williams, 2004)。銷 貨成長率的計算方式為本期與上期銷貨數之差額除以上期銷貨額。 銷貨成長率(GROWTHi)=(本期銷貨額-上期銷貨額)÷ 上期銷貨額 (七) 極端盈餘績效(ENIi).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有學者指出,在檢測公司有無進行盈餘管理時,若未能控制極端盈餘,將產 生錯誤的研究結論(Dechow et al.,2005),故本研究參考 Bartov(2001)與 Klein(2002). ‧. 之作法,於檢測假說二(a)時將其納入為一控制變數並取絕對值(ABS_ENI),預期. sit. y. Nat. 與裁決性應計項目呈正向關係;而於檢測假說二(b)時,由於應變數並非絕對值,. n. al. er. io. 故以未取絕對值之極端盈餘績效(ENI)作為控制變數。極端盈餘績效的計算方式. v i n. 為本期與上期之非常項目前淨利除以本期期初資產總額。. Ch. engchi U. 極端盈餘績效(ENIi) =(本期非常項目前淨利-上期非常項目前淨利)÷ 本期期初資產總額 (八) 員工分紅費用化年度(EXP_YEARit) 為捕捉員工分紅費用化之前與費用化之後之影響,本研究將員工分紅費用化 之年度加以控制。當樣本期間屬於 2008 年時,員工分紅費用化年度則為 1,反 之為 0。. 29.

(38) (九) Tobin’s Q 值(TOBINQ i) Tobin’s Q 值通常作為衡量公司成長機會的指標之一。Tobin’s Q 為公司的權 益市值與負債市值的總和除以總資產重置成本,但由於負債市值與總資產重置成 本不易衡量,本研究參考學者 Londenberg and Ross(1981)與 Chung and Pruitt(1994) 提出較簡化且近似的估計方法(估計能力達 96.6%) ,其計算方法為權益市值加 上總負債帳面價值除以總資產帳面價值,故該比率為公司市場價值與資產重置成 本的比值,意謂當 Tobin’s Q 越大時,公司之市場價值相對於資產重置之價值而 言更具價值且成長機會也越大。此外,文獻指出 Tobin’s Q 為決定總經理獎酬之. 政 治 大. 重要因素之一(Chung and Pruitt, 1996),當公司成長機會越大,則其總經理之獎酬. 立. 也會隨之提昇(陳靜香, 2002) ,故本研究以 Tobin’s Q 衡量公司的成長機會。. ‧ 國. 學. Tobin’s Q (TOBINQ i). 帳面價值. ‧. =[(年底流通在外股數 × 年底市價) + 年底總負債帳面價值] ÷年底總資產. y. Nat. er. io. al. sit. (十) 機構投資人持股比例(INTH i). n. 機構投資人通常包括外資、投信及自營商等三大法人。文獻顯示,機構投資. Ch. engchi U. v i n. 人能夠發揮監督作用,對員工現金分紅及員工股票分紅之發放比例具有影響力 (陳淑華, 2008) 。當公司之機構投資人持股比例越高時,機構投資人監督公司的 動機越強且越能發揮監督的作用(Rajgopal and Venkatachalam, 1998),此外,Jay and Laura (2003)指出機構投資人持股比例與經理人獎酬及經理人獎酬的變動(不 論為薪水與紅利之總和或為另外包含股票選擇權之獎酬總額)皆呈正向關係,故 本研究以機構投資人持股比例衡量機構投資人之監督能力。. 30.

(39) (十一) 獨立董事比率(GOVi) 獨立董事人數占全體董監之比率越高,代表公司治理程度越好,可減少公司 盈餘管理之程度(林玲蘭,2006) ,亦即當公司自我監督能力越強時,越能夠防止 管理階層發揮裁量權並進行盈餘管理(Lambert, Larcker, Weigelt, 1993;Boyd,1994; Dechow, Sloan and Sweeny, 1996) ,而當公司自我監督能力較低時,管理階層越有 可能利用越多的裁量性項目。本研究對於所有公司之獨立董事占公司董事總數之 比率取中位數,當 GOV=1 時,代表該公司獨立董事占公司董事總數之比率高於 或等於中位數,反之,當 GOV=0 時,代表該公司獨立董事占公司董事總數之比 率低於中位數。. 立. 政 治 大. (十二) 董事長兼任總經理(BCEOi). ‧ 國. 學. 董事長兼任總經理通常會使外界認為有「選手兼裁判」的疑慮,此外,由於. ‧. 經理人之獎酬通常需經由董事會與股東會通過才得以成立,因此董事長兼任總經 理時,則會使總經理掌控董事會而謀取自身利益並增加其獎酬水準(Core et al.,. y. Nat. er. io. sit. 1999 ; 曾 玉 潔 , 2000) , 給 予 較 多 之 獎 酬 與 分 紅 , 另 Lambert, Larcker and Weigelt(1993)也指出,當總經理兼任的比例越高時,其獎酬金額也會越多。因此,. al. n. v i n BCEO=1 時,代表該公 本研究欲以董事長兼任總經理之變數捕捉此種情況,當 Ch engchi U 司存在董事長兼任總經理之情況,反之則為 BCEO=0。 (十三) 內部董事非兼任經理人持股(NBMi) 內部董事具有監督公司營運的功能,又內部董事無兼任經理人時,其發揮監 督的效果會越大。研究指出,當公司內部董事非兼任經理人比例超過 5%時,其 監督的效果會抑制經理人追求自身獎酬極大化之行為(Lambert et al., 1993;Core et al., 1999),故本研究以內部董事非兼任經理人 5%的持股比例為門檻,當持股 比例大於或等於 5%時,NBM=1,反之則 NBM=0。 31.

(40) (十四) 外部大股東持股(OBi) 當公司存在外部大股東時,通常會對公司運作產生監督的效果並且減緩公司 總經理之掠奪行為(Finklestein and Hambrick, 1989),因此外部大股東對於總經理 之獎酬具有一定的牽制作用,當公司存外部大股東持股比例超過 5%時,其與總 經理之獎酬水準呈顯著之負向關係(Lambert et al., 1993;Core et al., 1999),故本 研究以外部大股東 5%的持股比例為門檻,當持股比例大於或等於 5%時,OB=1, 反之則 OB=0。 (十五) 未預期負盈餘變動率(BATHi). 治 政 未預期負盈餘變動率意即衡量公司將盈餘往下調整之行為。盈餘變動率為 i 大 立 公司第 t 期繼續營業部門稅前淨利排除員工分紅費用金額後與第 t-1 期繼續營業 ‧ 國. 學. 部門稅前淨利排除員工分紅費用金額後之差額除以期初(第 t-1 期)總資產,在. ‧. 此為觀察公司洗大澡之行為,針對未預期負盈餘變動率小於及大於盈餘變動率中. Nat. E,. TA ,. =. a, l − , Ch. n. 其中,E ,. ,. ÷. ,. {. <∆ >∆. er. io BATHit : ∆. sit. 期負盈餘變動率中位數,則以該變動率衡量,否則為 0。. y. 位數分別設立不同的代表變數。其中,若 i 公司於第 t 期之盈餘變動率小於未預. , ∆ ,. iv. ,. n U i e ngch :i 公司第 t 期繼續營業部門稅前淨利並排除員工分紅費用金額 :i 公司第 t-1 期繼續營業部門稅前淨利並排除員工分紅費用金額 :i 公司第 t-1 期總資產. ∆Em-:未預期負盈餘變動率中位數. 32.

(41) (十六) 未預期正盈餘變動率(SMOOTHi) 未預期正盈餘變動率意即衡量公司將盈餘往上調整之行為。若樣本公司在 員工分紅費用化時,為使盈餘調整至與往年相當之水準,則會存在將盈餘往上調 整之行為,故對於未預期正盈餘變動率之衡量方式與未預期負盈餘變動率則有所 不同。若 i 公司之盈餘變動率大於零,則以該變動率衡量,否則為 0。 SMOOTHit:∆. ,. =. ,. −. ,. ÷. ,. < 0, 0 { > 0, ∆. ,. 其中,E , :i 公司第 t 期繼續營業部門稅前淨利並排除員工分紅費用金額. 政 治 大. E , :i 公司第 t-1 期繼續營業部門稅前淨利並排除員工分紅費用金額. 立. :i 公司第 t-1 期總資產. ‧ 國. 學. TA ,. 第三節 研究模型. ‧. 為探討員工分紅費用化與公司盈餘管理之關係,且經理人持股比例是否造成 費用化前後在認列員工分紅費用上有所差異,本研究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觀. y. Nat. er. io. sit. 察於員工費用化前後,公司給予員工之紅利數額是否有顯著下降,並以配對樣本 t 檢定(Paired t-test)的檢定方式,檢測兩年的樣本其平均值是否具有顯著的差異;. al. n. v i n Jones Model 與額外加 第二部分分為兩子主題分探討,第一子題為透過 Modified Ch engchi U. 入 ROA 變數之模型衡量各公司之裁決性應計數之絕對值,並結合員工分紅費用, 利用 Tobit 迴歸分析,觀察兩者間之關聯性,第二子題為採用迴歸分析,利用普 通最小平方法(Ordinary least squares, OLS)迴歸分析,研究員工分紅費用是否造成 公司利用負向裁決性應計項目進行洗大澡之行為;第三部分亦採用 OLS 與 Tobit 迴歸分析,觀察經理人持股比例是否在員工分紅費用化前後顯著影響員工分紅費 用之發放。. 33.

(42) 一、員工分紅費用化與員工分紅 為觀察員工費用化前後,公司給予員工之紅利數額是否具有差異且顯著地下 降,本研究採用 Paired t-test 的檢定方式觀察員工費用化前後認列(揭露)金額 之差異性。 由於本研究所要觀察的第一部份為對於同一家公司在費用化之前與之後的 差異是否具有顯著性,因此必須考慮其兩年資料的相關性,故使用 Paired t-test 來比較兩年的平均值是否相同,檢定成對資料之差異性。 本研究預期員工分紅費用化前後,公司給予員工之紅利數額會具有顯著地差. 治 政 異性,且費用化後之紅利金額會顯著小於費用化前之金額。 大 立 二、員工分紅費用化與平穩盈餘 ‧ 國. 學. 為瞭解員工分紅費用是否會刺激公司管理階層從事盈餘管理,並且利用裁決. ‧. 性應計項目作為平穩盈餘之手段,本研究以裁決性應計項目(DA)並取絕對值作. sit. y. Nat. 為應變數,模型建立如下:. io. al. er. ∣DAit∣=α+β1 EM_BOUNSit+β2 INDUSTRYit+β3 LEVit+β4 ABS_OCFit +β5. v i n. n. EMPLOYit +β6 NIRit+β7 GROWTHit+β8 GOVit +β9ABS_ ENIi t +εit. Ch. engchi U. 其中,∣DAit∣:i 公司第 t 期之裁決性應計項目取決對值 EM_BOUNSit:i 公司第 t 期之員工分紅金額 INDUSTRYit:i 公司第 t 期之產業類型 LEVit:i 公司第 t 期之財務槓桿 ABS_OCFit:i 公司第 t 期之營運現金流量取決對值. 34. (1).

(43) EMPLOYit:i 公司第 t 期之員工人數 NIRit:i 公司第 t 期之稅後淨利率 GROWTHit:i 公司第 t 期之銷貨成長率 GOVit:i 公司第 t 期之獨立董事比率 ABS_ ENIit:i 公司第 t 期之極端盈餘績效取決對值 本研究預測 DA 與 EM_BOUNS、INDUSTRY、LEV、GROWTH 及 ABS_ ENI 呈正向關係,而與 GOV、EMPLOY 及 NIR 呈反向關係。 三、員工分紅費用化與洗大澡. 立. 政 治 大. 為研究員工分紅費用是否會刺激公司管理階層從事盈餘管理,並且利用負向. ‧ 國. 學. 裁決性應計項目以洗大澡的操縱手法將損失一併認列於費用化之第一年,以提昇. ‧. 公司未來之營運成效。本研究先以未預期負盈餘變動率(BATH)與未預期正盈餘 變動率(SMOOTH)將樣本公司劃分為二,並以應變數裁決性應計項目(DA)建立模. er. io. sit. y. Nat. 型:. DAit =α+β1 EM_BOUNSit+β2 INDUSTRYit+β3 LEVit+β4 OCFit +β5 EMPLOYit +β6. n. al. Ch. engchi U. v i n. NIRit+β7 GROWTHit+β8 GOVit +β9 ENIi t +β10 EXP_YEARit+εit 其中,DAit:i 公司第 t 期之裁決性應計項目 EM_BOUNSit:i 公司第 t 期之員工分紅金額 INDUSTRYit:i 公司第 t 期之產業類型 LEVit:i 公司第 t 期之財務槓桿 OCFit:i 公司第 t 期之營運現金流量 EMPLOYit:i 公司第 t 期之員工人數 35. (2).

(44) NIRit:i 公司第 t 期之稅後淨利率 GROWTHit:i 公司第 t 期之銷貨成長率 GOVit:i 公司第 t 期之獨立董事比率 ENIit:i 公司第 t 期之極端盈餘績效取決對值 EXP_YEARit:i 公司第 t 期之員工費用化年度 本研究預期在未預期負盈餘變動率(BATH)之分類下,DA 與 EM_BOUNS、 INDUSTRY、EMPLOY、ENI 與 EXP_YEAR 呈反向關係,而在未預期正盈餘變. 政 治 大 與 EXP_YEAR 則為正向關係。 立. 動率(SMOOTH)之分類下,DA 與 EM_BOUNS、INDUSTRY、EMPLOY、ENI. ‧ 國. 學. 四、經理人持股與員工分紅費用化. 為探討經理人持股比例是否會依照利益收斂假說或利益掠奪假說,顯著地造. ‧. 成員工分紅費用化前後期發放員工分紅之金額,本研究以兩期間員工分紅費用之. Nat. sit. y. 差額並以兩年之平均銷貨收入平減之(BOUNS_DIFF)作為應變數並建立模型:. n. al. er. io. BOUNS_ DIFF it=α+β1MHi(t-1)+β2 INDUSTRYi(t-1)+β3EMPLOYi(t-1)+β4NIRi(t-1). Ch. v i n. +β5GROWTHi(t-1) +β6TOBINQi(t-1) +β7INTHi(t-1) +β8GOVi (t-1)+β9. engchi U. BCEOi(t-1)+β10 NBMi(t-1)+β11OB i(t-1) +εit BOUNS_ DIFF it:i 公司第 t 期之前後期員工分紅金額差異數 MHi(t-1) :i 公司第 t-1 期之經理人持股比例 INDUSTRYi(t-1) :i 公司第 t-1 期之產業類型 EMPLOYi(t-1) :i 公司第 t-1 期之員工人數 NIRi(t-1) :i 公司第 t-1 期之稅後淨利率. 36. (3).

(45) GROWTHi(t-1) :i 公司第 t-1 期之銷貨成長率 TOBINQi(t-1) :i 公司第 t-1 期之 TOBIN’Q 值 INTHi(t-1) :i 公司第 t-1 期之機構投資人持股比例 GOVi (t-1) :i 公司第 t-1 期之獨立董事比率 BCEOi(t-1) :i 公司第 t-1 期之董事長兼任總經理 NBMi(t-1) :i 公司第 t-1 期之內部董事非兼任經理人持股 OB i(t-1) :i 公司第 t-1 期之外部大股東持股. 政 治 大. 本研究預測 BOUNS_ DIFF 與 BCEO、EMPLOY、GROWTH、NIR、TOBINQ、. 立. INTH 呈正向關係,而與 OB、NBM、INDUSTRY、GOV 呈反向關係。但對於. ‧ 國. 學. MH,若實證結果支持假說三(a),則與 BOUNS_ DIFF 呈反向關係;若實證結果. Nat. n. al. er. io. sit. y. ‧. 支持假說三(b),則與 BOUNS_ DIFF 呈正向關係。. Ch. engchi U. 37. v i n.

(46) 第四節 資料來源與處理 本研究以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及上櫃公司為研究對象,研究期間為 2007 年 及 2008 年,資料蒐集期間亦為 2007-2008 年。資料來源取自公開資訊測站及台 灣經濟新報資料庫(TEJ)。 表一為本研究樣本選取過程。從 TEJ 中獲取 2007 年至 2008 年上市櫃經由 兩年配對後,家數一共為 1295 家,扣除無法自公開資訊測站獲取分紅相關資訊 之 113 家後,歸納出最後樣本數為 1182 家。而在假說二(a)中,由於控制變數財 務槓桿(LEV)之標準差過大,其極端值可能會對實證結果造成偏差,故剔除其左. 政 治 大. 右各 1%之極端值共 22 家,歸納出假說二(a)之最後樣本數為 1160 家。在假說三. 立. 中,因需要加入控制變數 Tobin's Q 值,在計算 Tobin's Q 時必須取得該公司之權. ‧ 國. 學. 益市值,故扣除缺乏計算 Tobin's Q 所需資訊之家數共 23 家,相同地,由於控制 變數經理人持股(MH)與機構投資者持股(INTH)之標準差過大,其極端值可能會. ‧. 對實證結果造成偏差,故剔除其左右各 1%之極端值分別共 11 家,歸納出假說三. y. Nat. sit. 最後樣本數為 1137 家。此外,由於假說二(b)為檢驗 2007 年至 2008 年所有公司. n. al. er. io. 在員工費用化後其盈餘管理之行為,故樣本期間為 2007 年至 2008 年之所有樣本. v i n. 公司共 2355 家,並扣除缺乏相關資訊之 27 家,得出最後樣本數為 2328 家。. Ch. engchi U. 3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逾規定上限之外國人人數 = 聘僱外國人人數(經扣除外加案外國人)- 僱用員工

第二十四條 學、術科測 試辦理單位應遴聘具有 下列資格之一者,擔任 學科測試及術科測試採 筆試非測驗題方式之監 場人員:. 一、

(十三)危害性化學品管理相 關法規(含危害性化學 品評估及分級管理辦 法、新化學物質登記管 理辦法、管制性化學品 之指定及運作許可管

物流人員 國貿人員 業務助理 食品解說員 11 先進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日班作業員 夜班作業員 儲備幹部 工讀生 品檢作業員. 12 厚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的極低水平,月工作收入中位數不變,外地僱員按年下跌 2.2%。由於受耐用消費品

訊系 助理教授 張宏裕 冠捷科技公司 主任工程師 許景富 勝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課長 李弘鈞 牧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副理 陳政宏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教授 吳宗霖

學 制 項 目 管理學院 人文學院 設計學院 理工學院 資訊學院 進修部 學分學雜費. (以學時計收) 1,588 1,588 1,662 1,662

第六章 其他相關規定 第一節 獲配股利或盈餘所得 壹、 「公司組織」獲配股利或盈餘及其所含的可扣抵稅額之課稅規定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