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面對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的時代,一切的競爭和價值都必須以知識為基礎,

唯有透過不斷的閱讀,加強本身的內涵與知識,才不至於被時代所淘汰。啟動英 國閱讀年的英國前教育部長 D. Blunkett 曾說:「當我們翻開書頁,就等於開啟了 一扇通往世界的窗,閱讀是各種學習的基石。」(引自齊若蘭,2003,頁 17)。

而大力推動兒童閱讀的前教育部長曾志朗也認為閱讀是教育的靈魂,透過閱讀,

才能突破學校教育的侷限,使終身學習成為可能。

以提升國家競爭力為前提,許多國家了解閱讀對兒童認知發展及文化傳承的 重要,莫不積極推動閱讀與終身學習,以締造國家競爭的優勢(徐月梅,2003)。

我國教育部自 2001 年至 2003 年推動為期三年的「全國兒童閱讀計畫」, 充實 學校部分圖書資源;自 2004 年至 2008 年推動「焦點三百-國民小學兒童閱讀推 動計畫」,加強圖書及人力資源的投入與弱勢地區學童之閱讀習慣的培養,以弭 平城鄉差距;從 2008 年開始更是全面推動「悅讀 101-國民中小學提升閱讀計畫」

(引自教育部 101 親子共讀入口網)。從政府積極推動一系列的閱讀計畫中,我 們不難發現閱讀在教育上的重要性。

閱讀是兒童在學校最主要的學習活動,兒童在一開始接觸書本時,是以「學 習閱讀」( learn to read )為主,逐漸年長後,便以閱讀作為工具進行學習,即「藉 閱讀而學習」( read to learn )。閱讀成為兒童從事其他學習與知識吸收不可或缺的 媒介 (黃瓊儀,1996)。對學生而言,學校的課程幾乎都是憑藉閱讀來學習,倘若 閱讀發生困難,不僅影響學習動機,更會造成學習的困難(楊榮昌,2002)。

閱讀是以語言為主的行為,閱讀教學的基礎是語言知識的教學,而閱讀的核 心則是理解(曾祥芹,1992)。閱讀的最主要目的在於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當學 習者面對教材,運用本身的文字辨別技巧以辨識符號,進而轉換成有意義的型 式,就是理解的產生(林建平,1997)。透過語言的社會認知功能有助於閱讀者 對問題的解決與反思(賴忠明,2006)。教學藉由對話提供引導與支持,以擴充 學習者的能力,表現出不同的學習效果。而這樣一個溝通的橋樑,便來自於教師 與同儕的鷹架。人類高層次的心理活動主要是在社會互動的過程中形成的,而教 室宛如一個小型的社會體系,教師與同儕可帶動發展的歷程,引領學生到達可能 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

讀書會的本質在「對話」,透過對話激發思考及熱烈討論,豐富的想像力可 在討論中被激發出來,閱讀的樂趣也是在讀書會中被開啟(江連居,2002)。班 級讀書會引導孩子閱讀、思考與討論能力,讓孩子學會理性溝通、清楚表達,異 於傳統教學中師生的單向關係,期望在討論與互動的合作學習中,營造多向交流 的學習情境與多元思考的學習能力,同時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尊重差異的民主 素養(林美琴,2008)。閱讀的目的在於獲知整體文字的意涵,由此可見,閱讀 的中心是理解,同樣的內容會因每個人的背景知識、經驗與詮釋而產生不同的理 解,若是無法理解內容,閱讀便喪失意義與樂趣。基於閱讀對於學習的重要性,

本研究希望藉由班級讀書會的設計與實施,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此為研究 動機之一。

研究者目前服務於台中市的國民小學,閱讀教育一直是台中市重點發展特色 之一。今年學校增添了一筆購買課外讀物的經費,不但為圖書室購置了豐富的圖 書,更在全校各班級設置巡迴書箱,提供學生更多元的閱讀方式。但根據研究者 在教學現場的觀察,上述措施只增加了小朋友閱讀的「量」,而反應在閱讀學習 單上的「質」卻是乏善可陳,大多是很表面、粗淺的摘要與心得,可能是書本上 某一段話的抄寫,而非學生本身閱讀理解後,融會貫通的內容。其次,學生在閱 讀課往往只挑選自己喜愛的書籍來看,而這些書籍大多為漫畫或卡通,學生偏向 選擇文字少、圖片多的課外讀物,換書速度之快令人咋舌,研究者不禁心想:「這 樣的閱讀真的有效果嗎?孩子真的能從書本裡有所收穫嗎?」研究者以閱讀學習 單幫學生進行閱讀認證,不但難以提升孩子對於閱讀的興趣與動機,反而讓孩子 視閱讀為一件苦差事。每思及此,研究者內心百感交集,一心想讓孩子喜愛閱讀 的初衷,卻反倒抹殺了孩子的閱讀興趣,於是想在教學上有所作為來幫孩子找回 對閱讀的熱情。

某次召開親師座談會,一位家長語重心長的提出:「老師!我們家小孩閱讀 理解能力很差耶!考試題目常常看不懂,明明在家都複習過了,只是換句話而 已,居然就不會,老師!請問要怎麼加強小孩的閱讀理解能力?」真是一語驚醒 夢中人,回想跟孩子相處的點點滴滴,常常有孩子拿著考卷來問:「老師!這個 詞是什麼意思?」看了看題目,發現就算不懂得艱深詞彙,一樣可以根據上下文 推論出正確答案,孩子太依賴生字、詞句的理解,其實跟傳統的課堂語文科教學 有很密切的關係,填鴨式教學與反覆練習壓抑孩子的思考、溝通與創造力。批改 閱讀學習單可以一目了然,孩子究竟是了解書本內容,還是隨意的抄抄寫寫,而 大多數孩子是後者。

此外,研究者觀察班上孩子閱讀情形,發現孩子多挑選漫畫書來看,而下課 時間較少人會坐在位置上靜靜閱讀,而是興高采烈的談論著好看的電視節目、好 玩的線上遊戲,這讓研究者深刻體會到科技進步所帶來的衝擊,聲光的魅力遠大 於閱讀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卻也讓我發現孩子們對於閱讀抱持著較為消極的態 度,缺乏閱讀興趣與行動力。

研究者原本就很重視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因此才會盡力去配合學校各種閱 讀政策的推行,沒想到卻也成為閱讀教學上的盲點,盲目的跟隨政策,盲目的以 為多就是好,在家長的提醒下,研究者開始思索著閱讀教學的可能性,是否改變 閱讀教學的型態來改善上述閱讀的困境。

此時正值研究所二年級,指導教授鼓勵研究者可以嘗試行動研究的方式,看 看是否可以對教學有所幫助,研究者靈光一閃,也許可以把閱讀教學跟論文研究 相結合,於是決定以提升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與閱讀態度為教學目標,但是有了 目標,卻不知道要用什麼教學方式,我開始大量閱讀相關論文,提升閱讀能力的 相關論文很多,但是什麼樣的閱讀策略才是適合孩子的呢?某天在上課時間問小 朋友:「你們最喜歡哪一堂課?」大多數回答綜合活動,我又問:「為什麼?」

小朋友們開始七嘴八舌:「因為可以分組活動」、「可以討論」、「可以演戲」,

「所以你們喜歡分組討論、演戲嗎?」「對!」幾乎是異口同聲,我不禁想:如 果可以把閱讀跟分組討論或演戲結合起來就好了,研究者把這件事跟隔壁班的陳 老師討論,她說:「你可以用讀書會的方式啊!其實我之前就很想做,只是要借 共讀的書箱有點麻煩,但是這學期學校不是買了很多共讀的書嗎?我覺得可以試 試看耶!」真是個好點子,班級讀書會!不但可以讓小朋友分組討論書本的內 容,還可以用不同的發表方式來呈現,一定可以讓小朋友對書本留下很深刻的印 象。研究者馬上跟陳教授說明了初步想法,得到了教授的認可後,便開始著手規 劃班級讀書會的活動。

閱讀態度是閱讀情意模式的中心要素,它是支持一個人持續閱讀的最大動力

(Fishbein & Ajzen, 1975)。孩子在閱讀時,如果有人一起分享與討論,進而詮 釋自己對書本的想法,必定可以提高閱讀的興趣,進而培養良好的閱讀態度。而 班級讀書會正是這樣一個觸媒,讓學生從喜愛閱讀,進而提升閱讀理解能力,而 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更可促進其他學習領域的有效學習,最終讓孩童自動自發的 做到因悅讀而閱讀,因此,研究者希望能透過班級讀書會的討論與回饋,使孩子 對閱讀的態度更為積極與正向,從而做一個主動的學習者,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研究者經歷了多年的教學工作,發現學童的語文能力每下愈況,不當使用成

語或是錯字連篇是很常見的情況。大部分學生反應在閱讀學習單上的摘要與心 得,常常是斷斷續續的文字拼湊而成,顯見學生難以掌握段落重點,而且缺乏適 當的連接詞,不懂得加以潤飾,最後淪為書上某段文字的抄寫。研究者觀察班上 學生在各領域的學習情形,發現了一個根本的通病-閱讀理解,除上述在國語課 時無法完整歸納出大意,還有數學課時不懂題目表達的意義而列錯算式、社會課 時不懂詞彙的涵義而誤解句子的意思…等。

本研究以實際推行班級讀書會的方式,來達到提升學童閱讀理解與改善閱讀 態度的目的,過程中有必要了解班上閱讀的情況以及可能遇到的瓶頸,並思考在 遭遇困境時,教師應如何因應,此為研究動機之三。

為了具體實踐教師角色的轉變、配合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可能在教學及課程 上的變革,教師必須成為一個「研究者」。蔡清田(2000)認為行動研究是實務 工作者根據自己實務活動上遭遇到的問題進行研究,擬定解決問題的策略,並透 過實際付諸執行力,進而加以檢討、反省、回饋與修正,以解決實際問題。教師

為了具體實踐教師角色的轉變、配合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可能在教學及課程 上的變革,教師必須成為一個「研究者」。蔡清田(2000)認為行動研究是實務 工作者根據自己實務活動上遭遇到的問題進行研究,擬定解決問題的策略,並透 過實際付諸執行力,進而加以檢討、反省、回饋與修正,以解決實際問題。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