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動機

教養不只是母親的責任

父親應發揮自己權威、理智、冷靜的影響力 帶領女兒走出堅強、自信的人生

密可 父職研究是在女性研究、母職研究之後,另一引起風潮的研究,是屬於性別平 衡與親職角色的反思。華人世界是父權社會,受社會變遷與價值觀轉變的影響,親 職功能也受到極大挑戰。工業革命之前的父職是「道德楷模或導師」,資本社會下漸 變成「維持家計者」的功能,九○年代中期是「性別角色」的典範,從九○年代中後

期開始,父職角色變成「滋養」(nurturing)的性質(Lamb, 2000, cited in Morman & Floyd, 2006, p.114;引自邱珍琬,2010 )。華人傳統是重視父子倫的家庭結構,不像西方社 會重視「夫婦」為家庭建構基礎,在此傳統倫常下,新一代的男性從「養家者」到 兼顧「工具性」與「表達性」(或兩性兼具)的新父職角色,掙脫性別框架與社會期 待的拘束,的確不容易〈邱珍琬,2010〉。然而,排灣族傳統文化中,隱含性別平等,

「父親」這個角色既然涉及到「文化」與「時代」的因素,排灣族父親的角色與功 能,是否與主流的華人社會不同,值得探討。

父親的角色放在每一個家庭或子女生命成長都有不同的指標,〈父 親 的 力 量 〉 作 者 密 可 在 這 本 書 提 到 父親對孩子有多重要?哈佛大學有個研究,發現父親一週 有三天回家吃晚飯的孩子,到小學四年級時,他的語文能力比別人強,尤其詞彙方 面比別人多,因為父親回家吃晚飯,在飯桌上說話內容複雜,孩子就有機會接觸到 更多的語彙,知道更多外界的事情。因此父親在子女教養上扮 演 著 重 要 角 色 。

我的父親,「排灣族父親」,身受傳統文化的薰陶、日治時代的洗禮和信奉基 督教教義教導。雖然看似平凡的在做一位父親的職分,然走過從前回思自己的生命 每一步履,驀然回首驚覺到在每一轉折,他都扮演著領航員,拯救我導向正確的人生 方向,積極的人生旅程,使我信心的活出自己同時能推己及人。

「排灣族父親」研究是從原住民家庭裡彼此相互對待的多元關係,了解父親教 養子女與處事的信念。我的爺爺早逝,父親年輕時就扛起家計,身兼長兄如父的角 色,在自己為人父之後是如何扮演父職角色?本研究希望藉著「排灣族父親」的生 命故事,以正向的文化價值解讀原住民的生命經驗,呈現原住民父親對子女的愛與 尊重,是研究動機之一。

向部落耆老請益,不是得到答案,

而是得到面對生命困境的人生智慧與勇氣。

(高正治,2007)

孫大川(2000)認為因為各族沒有文字書寫系統,部落的經驗與歷史主要藉由口 傳的方式、傳遞,或是藉著各種的祭典及集歌舞當中,傳承部落文化、孩童教育和 價值觀。傳統原住民的孩童教育,不一定完全由父母來負責,而是從家庭中、或部

落中,以生活內容為主,透過群體互動進行教育,所以部落中的長老、鄰居、同伴,

在原住民兒童的成長過程中,擔負著相當重要的責任。

回憶 2004 年的冬天,在卑南文化公園,看見一個耆老帶領部落的青年人,共同 建造排灣族家屋。耆老不多話,要青年人用觀察與思考方式學習蓋房子的技能。當 時我莫名的感動,七十八歲的長者,將他記得的族人的智慧,傳承給下一代,感受 著祖靈血脈沸騰相連。自排灣家屋開始迄今,我看見族人的智慧在父親的身上持續 展現。原住民對自然的信任,秉持著萬物是息息相關、相互影響的世界觀,人是無 法獨自生存的。「助人」是部落生活的常態,並不屬於特定人群。

鄭漢文校長是一位對原住民文化相當有研究的學者。他在排灣族學校時,用心 去了解排灣族文化,無論是教育、生態、植物、文化等等,都不斷跟耆老請教,並 將自己所學教育師生。鄭校長曾訪問過研究者的父親,有關排灣族傳統知識,如植 物、動物等生態學,並邀請到學校教唱排灣族童謠。正當研究者正為研究論文題目 困惑,詢問鄭漢文校長的意見時,校長說;『「你的父親是位很有知識涵養的人,

他幼時歷經大武山排灣族文化洗禮、青少年受日本政府統治,接受日本教育,後來 台灣光復進入國民政府時期接受漢人文化,人生歷練是很豐富的。而他在時代的沒 落裡頭能夠進入到日本的派出所做工友,那是原住民很高的地位,日本人將他認為 可以就近一起學習的對象,把他視為一個工作夥伴,而你的父親做一個工友的角色,

不只是工友而已,他可以當部落裡頭與日本政府之間扮演橋梁工作的角色,他讓日 本政府或日本警察,認識排灣族文化,日本人才不會用刻板印象去認識排灣族,扮 演著一種和諧的關係…你的父親是個寶,與他聊聊當中發現他充滿原住民傳統精神,

前人知識很豐富,值得寫』。透過校長鄭漢文的鼓勵與支持,研究者決定採集並敘 述父親的生命故事。生命的故事圍繞在我們生活周遭,透過敘說可喚起平常不易提 及的人、事、物。從一個人平凡的經驗所的生命故事,除了顯示敘說者的存在之外,

也能讓讀者從生命經驗中理解敘說者的生命觀(蔡敏玲、余曉雯,2003)。此為研 究動機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