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第一章 緒論

人員係構成組織的基本要素,因此,組織成員的工作行為一直是組織管理與 行為研究的重要議題。就組織而言,具有其設定的目標,而如何透過組織運作以 達到最大化的產出,則為組織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前提。早期的科學管理理論認 為,對於員工的工作程序必須予以科學化的分析與管理,方能達成投資最少而產 出最大的理想;後續的合作系統理論,則強調組織的期望與個人的需求必需獲得 平衡,才能產生最大的效能,此般的主張亦開啟了組織對於成員個體需求的關 注,而接續的研究也開始關注如何讓員工在既定的工作角色與任務之外,為組織 付出更多,也開起 1980 年代起組織研究對組織公民行為議題的重視。本研究即 在此發展沿革之下,依據當前累積的研究成果,繼續深入探討組織公民行為的理 論與實務。本章共計五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方法與步驟;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組織成員工作表現係影響組織成敗的重要關鍵。Katz 與 Kahn(1966)指出,

一個組織若想要成功的運作,其員工的工作行為必須符合下列三種條件:(1)員 工必須參與並留任在組織中;(2)員工的行為必須符合組織的特定角色要求;(3)

員工必須超越工作角色,表現出創新與自發性的行為。前述所列舉之行為,第一 種是員工的維持性行為,第二種是員工達成組織績效所需要的行為,即角色內工 作行為(in-role job behavior),第三種則是員工主動執行超越自身角色範圍,並 對組織目標的實現具有貢獻的行為(Bateman & Organ, 1983),其視之為角色外 工作行為(extra-role job behavior)。Bateman 與 Organ 列舉幾項 Katz 與 Kahn 所 言的超越角色行為(supra-role behavior),如協助同事在工作方面的問題、對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時加諸的工作無所怨言、節約組織資源等,並稱之為公民行為(citizenship behavior)。Organ(1988)則進一步將相關行為進行概念上的界定,並稱之為組 織公民行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CB),開啟了組織公民行為研究 的濫觴。

組織公民行為之所以受到重視,其原因在於該類行為可以彌補組織正式設計 之不足,並進一步促進組織的績效表現。隨著組織管理領域對於組織公民行為研 究的盛行,教育領域也逐漸重視組織公民行為對於學校組織所帶來的正面影響。

就學校組織而言,傳統的教師角色在於執行教學工作,然而,教育革新的脈動促 使教師角色的轉變與擴充,教師被期許在既定的教學工作之外,付出更多的心力 以提升學校的整體教育品質。是故,教師不僅應稱職扮演教學者的角色,更應積 極成為學校革新的參與者。基此,Bogler 與 Somech(2004)認為組織公民行為 是促進學校成功的關鍵,其為學校重構的過程提供了額外的資源,而無須完全倚 賴正式的組織機制。另外,Somech 與 Ron(2007)指出,學校的成功與否,取 決於教師是否願意超越其責任。前述的呼籲,均顯現出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對於學 校發展的重要性。是故,如何促進教師的組織公民行為,係教育研究領域當前重 要的研究議題。因此,繼續深化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的研究,係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探討影響組織公民行為的相關因素是相當重要的部分,檢視過往相關研究,

最為普遍的研究取向係將組織公民行為視為結果變項(outcome variable)。換言 之,探討影響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的因素,係為過去研究者關注的焦點。就國內外 教育領域的相關實證研究,重要的影響變項如校長的領導(王娜玲,2009;吳煥 烘、方啟陽,2007;李宜璇、吳宗立,2009;李佳穎、鄭淵全,2012;范熾文、

林加惠,2010;陳啟東、鍾瑞國,2007;謝豐宇、賴志峰,2012;Nguni, Sleegers,

& Denessen, 2006)、知覺組織支持(顏弘欽,2012、2013)、工作滿意度(吳政 達、湯家偉、羅清水,2007;吳政達,2011;黃麗鴻、黃芳銘,2012)、領導-

部屬交換關係(吳政達,2009)、組織公平(吳政達,2009;郭維哲、方聰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2006;鄭燿男,2004;Yucel, 2008)、組織承諾(李新民,2009;顏弘欽,2012)、

組織信任(吳政達、湯家偉、羅清水,2007)、心理資本(李新民,2009;黃麗 鴻、黃芳銘)、工作價值觀(范熾文、蔡家媛,2007)、效能感(陳俊瑋,2010;

Bogler & Somech, 2004;Somech & Drach-Zahavy, 2000)、工作投入(Runhaar, Konermann, & Sanders, 2013)等,均對教師展現組織公民行為具正向的影響;換 言之,這些影響因素是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的促進因子。

相對而言,探討組織公民行為負向影響因素的相關研究則較為缺乏。檢視國 內 外 相 關 研 究 , 對 組 織 公 民 行 為 會 造 成 負 向 影 響 的 因 素 包 含 情 緒 耗 竭

(Cropanzano, Rupp, & Byrne, 2003; Haque & Aslam, 2011)、離職意圖(Kim, Park,

& Chang, 2011)、團隊衝突(高錦德、陳儀蓉,陳芃諭,2013)、主管不當督導(余 明助、郭嘉博,2009)、工作倦怠(黃曼琴、王怡惠,2013;Chiu & Tsai, 2006)、

心理契約違反(陳銘薰、方妙玲,2004; Restubog, Hornsey, Bordia, & Esposo, 2008)、角色壓力(蔡啟通,2007)等,而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負向影響因素的 探討,主要係為工作-家庭衝突(顏弘欽,2013;Bragger, Rodriguez-Srednicki, Kutcher, Indovino, & Rosner, 2005)。除了前述相關變項之外,組織政治知覺

(perception of organizational politics, POP)在諸多相關研究中,廣泛地被視為一 個對組織公民行為具有負向影響的變項(Karatepe, 2013; Ladebo, 2006; Lee &

Peccei, 2011; Randall, Cropanzano, Bormann, & Birjulin, 1999; Vigoda, 2000;

Vigoda-Gadot, 2007; Witt, Kacmar, Carlson, & Zivnuska, 2002)。由其研究數量及成 果可知,組織政治知覺確實為影響組織公民行為的重要負向影響因素。教師位於 學校,如同一般企業員工身處於組織之中,因此,針對教師的組織政治知覺進行 探討,亦有相當的價值性。基於當前教育領域研究之中,探討影響組織公民行為 負向因素的研究相當少,而組織政治知覺在管理領域的研究中,被視為一個負向 影響組織公民行為的重要因素,因此,瞭解教師組織政治知覺對教師組織公民行 為的影響,係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組織公民行為在概念本質上係為一種酌情(discretionary)行為(Organ, 1988),亦即組織公民行為的展現係出自個人的自發性或意願,而其原因可能來 自社會交換關係(Cardona, Lawrence, & Bentler, 2004; Chen & Chiu, 2008;

Konovsky & Pugh, 1994; McMahan, & Harris, 2009; Pierce & Maurer, 2009)或個人 特質(Ilies, Fulmer, Spitzmuller, & Johnson, 2009; Janssen, Lam, & Huang, 2010)。

前述論點,不論是社會交換關係或是個人特質,其均假定組織公民行為係為利他 取向的行為,因此,絕大多數關於組織公民行為的研究,均植基於利他取向的理 論架構。然而,當組織成員因組織政治知覺此不利於組織公民行為的因素時,是 否仍願意從組織公民行為,係一個相當值得研究的議題。檢視相關文獻,本研究 發現在成員組織政治知覺的影響前提下,仍可能願意展現組織公民行為,此觀點 係來自於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 IM)的理論。

所謂印象管理,係指個人(actor)意圖與致力於於創造、維持、保護或改變 自己在標的者(target)心中的圖象(Bozeman & Kacmar, 1997)。Bolino(1999)

曾針對組織公民行為與印象管理的概念與行為進行比較,並以「好戰士」(good soldiers)與「好演員」(good actors)來論述組織公民行為與印象管理兩者之間 主要的差異,即兩者的動機是不同的。Bolino 的研究觀點在近年來逐漸受到重 視,相關的研究開始探討「好戰士」與「好演員」的不同(Grant & Mayer, 2009;

Snell & Wong, 2007)。基本上,在外顯行為方面,印象管理的行為可能近似於組 織公民行為(例如,幫助新進同仁),然而,前者(印象管理)的動機在於塑造 自己在他人心中的良好印象,而後者(組織公民行為)則強調助人行為的本身,

因此,兩種行為的內在動機是有所不同的。林鉦棽(2007)與吳政達(2010)也 針對印象管理的議題進行研究,顯見「利己」取向的組織公民行為研究不僅能與 傳統取向的研究進行對話,更能深入探討個人背後動機對於行為展現會產生何等 的作用。當成員組織政治知覺時,雖可能降低其從事組織公民行為的意願,但相 對而言,在利己的前提下,組織成員即使產生組織政治等原本不利於組織公民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為的知覺,然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組織成員亦可能藉由印象管理動機作用,進 一步從事組織公民行為(吳政達,2010;林鉦棽,2007;Bolino, 1999; Grant & Mayer, 2009)。

相關研究指出,探討組織公民行為必須重視其行為的動機(Borman & Penner, 2001; Hanson & Borman, 2006; Organ, 1990),其中,印象管理係促進利己取向 組織公民行為的重要動機(Bolino, 1999; Grant & Mayer, 2009; Rioux & Penner, 2001),易言之,印象管理係影響利己取向組織公民行為的前置因素。前述提及,

組織政治知覺不利於組織公民行為的產生,然部分學者亦從說明組織政治知覺可 以會促進員工的印象管理動機。結合前述兩個觀點,本研究認為組織政治知覺雖 可能降低員工的組織公民行為,但相對來說,亦可能促進員工的印象管理動機,

進而從事組織公民行為。教師身處於學校之中,面對正式組織運作及人際互動之 交錯,即可能產生組織政治知覺;這樣的知覺產生,一方面雖可能降低教師展現 組織公民行為的意願,但相對來說,教師亦可能基於保護或維持自身利益,產生 印象管理動機而從事組織公民行為。基於前述,探討組織政治知覺、印象管理動 機對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影響,係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個人不僅需對所處的工作環境做出反應,其亦會透過一些行動來創造或改變 其所面對的情況(Griffin, 1997);換言之,個人的工作行為不僅受其個人特質的 影響,更會受到工作環境的影響,並進一步產生反應的行為。Vigoda(2002)指 出,組織政治涉及了權力、影響關係及自利行為,並可能會對職場中的個體產生 支配效應。就組織政治知覺而言,其概念係來自於組織個人對於整體組織政治的

個人不僅需對所處的工作環境做出反應,其亦會透過一些行動來創造或改變 其所面對的情況(Griffin, 1997);換言之,個人的工作行為不僅受其個人特質的 影響,更會受到工作環境的影響,並進一步產生反應的行為。Vigoda(2002)指 出,組織政治涉及了權力、影響關係及自利行為,並可能會對職場中的個體產生 支配效應。就組織政治知覺而言,其概念係來自於組織個人對於整體組織政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