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中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對教師正向管教期望度、實踐知覺與班 級氣氛的關係。本章共分五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第 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方法與步驟,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隨著時代的變遷,對人權的重視已成了國際潮流,同時也成了文明社會的指標,而 除了人權思想發展的影響外,在校園中由於體罰帶給學生肉體上的傷害及心靈的不良影 響也漸漸被重視,因此各國政府紛紛立法規定禁止體罰,我國政府亦於 2006 年 12 月 27 日明令禁止體罰。雖然體罰有助於校園紀律的維持,且體罰行為亦可使學童短暫的服 從,但體罰行為背後對學童所造成的身心傷害與恐懼是會帶來更多負面影響的(李黑 妮,2003;柯俊銘,2003)。法律已明文規定禁止體罰,教育部亦三令五申的宣導,但 校園中的體罰事件仍時有所聞,家長控告教師不瑝管教的新聞更是屢見不鮮(陳 璟 民 , 2010;閻光濤,2009),此外,許多教師表示零體罰立法時,因為對「體罰」的定義不 清,以及對於如何才算違法沒有明確的標準說明,更沒有配套的教師輔導管教辦法,造 成了學校內的寒蟬效應(黃維明、何琦瑜,2007),甚至在零體罰的規範下「不知如何管 教」的聲浪也隨之而貣(林志成、江昭青,2007;張仁彰,2007;蕭逸民,2005)。

禁止體罰的規定對於教育現場的教師在管教上確實造成了衝擊,管教學生的偏差行 為是教師的責任也是義務,教師不得以「現在的孩子打不得、罵不得」為由拒絕對學生 的管教,唯對許多基層教師來說,體罰可能是最快速且最有效的管教方式,因此教師們 以體罰方式進行管教已行之多年,而要教師們在短時間內改變其管教方式並非淺易之 事。為了改善此情形,教育部於 2007 年 6 月 22 日公布了「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 作計畫」。許多教師可能會把正向管教解讀為不使用體罰。然而,正向管教不應只是消 極的不使用體罰,更應積極協助學生正向發展,為確實落實此計畫,許多縣市政府紛紛

舉辦有關正向管教的研習,希望協助教師們對正向管教的概念有更深且正確地認識,並 將之應用在教學中。

教育部(2007)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期望第一線的教師能夠以正向的管教方 式來對學生的偏差行為進行輔正,並增進學生良好行為及習慣,以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及 身體自主,同時激發個人潛能,培養健全人格並導引適性發展。 除了校園正向管教工 作計畫的推動外,為了強化教師及學校正向管教知能,提升班級經營成效,教育部同時 鼓勵教師及學校發展正向管教策略,落實教師輔導管教功能,培養學生健全人格並引導 適性發展。此外,每年教育部還舉辦了校園正向管教範例徵選活動,透過正向管教優良 範例之徵選與發表來增進教師班級經營策略之觀摩分享。

目前許多對於正向管教的相關研究(林汝鍵,2009;張瑞勳,2009;蔡慕宣,2009) 顯示教師對正向管教工作計畫表示同意並抱持正面肯定的態度,但在執行上卻遇見了

「學生過度膨脹自身權益」的問題,也尌是說,瑝教師自身認為進行合理管教時,學生 卻視教師在進行懲罰,此現象造成推行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時窒礙難行。由此可見,

師生對於管教的認知可能存有差異,而上述研究主要探討的對象均集中在教師身上,然 而,正向管教最主要受影響者是學生,故無論使用何種管教方式,不能一味的以成人的 角度去看待教育行為,教師應該使用學生可以接受的管教方式對其行為進行管教,因 此,瞭解學生心中對教師正向管教的期望度,才能事半功倍,否則,即使立法再完善,

若無法收預期之效,也是徒勞無功,因此,研究者欲瞭解目前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對正 向管教的期望度,並分析學生對正向管教的期望度是否因背景因素不同而有所差異。

另外,有一些研究(李秀娟,2006;林美秀,2008;陳玲芳,2007;潘志賢,2006)

顯示並非全數教師均贊同校園零體罰政策,且認為適度體罰在管教上仍有價值性存在,

因而雖然多數教師對於正向管教政策抱持肯定的態度,認為正向管教教育政策帶來的正 面影響高於負面影響,但第一線教師在執行上仍遇到許多困境,如「面對屢勸不聽的學生,

易萌生放棄正向管教的意念」、「無法關注到所有學生」、「時間有限」、「師資養成

中缺乏正向管教相關訓練」、「教學現場無諮詢管道」、「採用其他教學法仍無法引貣 學習落後學生興趣」等(李慧茹,2009),以上為教師知覺到的困境。但教學是以學生 為主體,教育政策的推行亦不能忽視學生感受,所以政策推行後學生在教育現場所知覺 到的情形亦是需要被重視的,因此,研究者欲透過此研究瞭解目前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 知覺教師正向管教的實踐程度,並分析學生知覺教師正向管教的實踐程度是否因背景因 素不同而有所差異。

任何教育政策的推行,學生或是家長無論贊成、認同與否,各自心中都會給予一定 的評價,也尌是說,無論教師是否徹底執行,學生或是家長對教師的教學及管教行為都 會產生期待,但在教學現場中,每個班級學生有二、三十位,導師卻只有一位,而每位 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其所期望教師對自身的管教方式均不相同,因此,教師的管教方 式若無法迎合所有學生的期望時便可能產生落差。朱文雄(1998)指出每一個班級都可 以看作是一個社會心理團體,這個社會心理團體中的教師、學生及其他許多因素的交互 作用會形成某些心理特質或傾向,這便是一個班級中班級氣氛的形成,換句話說,班級 氣氛是隨著各班師生互動以及學生間相互交往而形成的,而它在形成之後又回頭影響了 班級中個別份子的行為,因此,班級氣氛會不知不覺的影響著學生在教室中的學習活 動,甚至是師生或同儕間的關係。而令研究者感興趣的是,在正向管教工作計劃推行後,

學生的期望程度與學生所知覺到教師實踐情形相符與否?而此符應狀況在班級氣氛上 是否有差異 ?故期望在本研究中進一步加以分析探討。

再者,近年來對於正向管教的研究多著重於教師對正向管教的態度(林汝鍵,2009;

張瑞勳,2009;蔡慕宣,2009)、實施現況的探討(李蕙如,2009;劉瑛玫,2009;謝 明昌,2007)或是探究正向管教與班級經營之關係(周淑華,2009;賴進龍,2010),

對於教師正向管教對班級氣氛之關係較缺乏具體的實徵性研究,因此,本研究欲針對國 民小學高年級學生對教師正向管教實踐知覺與班級氣氛二者,探討其間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