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以台灣電視新聞泛靈化現象為題,觀察靈異化電視新聞之再現框架,

進而探討其再現方式、及其再現之文化意涵。因此本章討論分為以下階段:第一 節概述研究動機與發想過程,表明研究旨趣和泛靈化新聞研究之重要性;第二節 針對台灣電視新聞娛樂化生態、靈異節目文類的產生、及相對應之學術研究作一 概況性回顧;第三節闡明研究問題,說明本研究之研究目的。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本研究將媒體充斥超自然現象相關內容,此一風潮統稱為「泛靈化」。此類 新聞在災難、選舉等不確定性事件發生時,生產特別蓬勃。本文希望研究台灣電 視新聞「泛靈化」文類之生成。也就是電視新聞文本,出現靈異、神怪、算命風 水等內容,甚或藉靈異神怪,解釋各種新聞事件,此一類的新聞題材。

源於近年來新聞娛樂化,電視新聞產生一些特殊文類,例如政治人物明星化、

災難新聞景觀化、貧窮新聞英雄式敘事、靈異算命的新聞等等。新聞本來的功用,

是告知公共與生活資訊,但現在這些新聞類型一改傳統新聞的形式,電視新聞走 向感官化(sensationalization),新聞製作訴諸感官手法,試圖在聽覺(音樂、口白) 與視覺(畫面)刺激閱聽眾感官的注意力(王泰俐,2003),以達到娛樂效果。這 種新聞呈現的改變,不只反映了市場結構的角力,也反映台灣社會的文化,以及 整個社會如何解讀、判斷事件。

在這些自成風格、百花齊放的新聞形式裡,社會結構面向,我們窺見媒體操 作、市場因素與政治等涉入;心理與文化層面,這些文本反映民間意識型態、心 理投射…;又媒體再現層面,我們發現這些文類有特定的敘事手法以吸引觀眾的 目光。社會結構、心理文化、媒體再現三種層面相互交織,讓電視新聞成為展演 社會文化的大舞台。本研究在這樣的思考脈絡下,以泛靈化新聞為一特殊文類,

探究其再現形式、與背後之意識型態、文化意涵。因泛靈化電視新聞在媒體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領域尚為一塊未開發的處女地,本研究期待拋磚引玉,並藉由本研究對媒體與文 化有新而豐富的探索。以下將泛靈化電視新聞的特性歸類為兩點,這兩點亦為本 研究為何開始發想、發展的開端。

壹、 「泛靈論」解析電視新聞泛靈化的文化意涵

本篇研究引用人類宗教學泛靈說(萬物有靈論)觀察泛靈化新聞現象,探究新 聞文類背後的媒體行為與文化意涵。根據泛靈說的定義,泛靈儀式原於人們對於 掌控世界的渴望,他們相信人、獸、物都有靈魂,這些靈體有好有壞,且對人很 有影響,於是使用巫術魔法能夠改變或加強靈魂的作用,視巫術為一種掌控的工 具。

換言之,電視新聞中,命理大師、風水師、託夢者等,同樣掌控新聞的解釋 權,因為他們持有感應或改變靈魂的影響力。這種對於靈魂的影響力,讓人類操 控世界、影響公共事務。掌控巫術魔法、能夠感應操控靈界的人,就取得權威性 的地位。他們能在選前預知開票結果,也能分析貪汙案來自於風水。在電視新聞 中,彷彿所有大眾所關心的議題都要找命理師算一算,以了解運勢如何。

於是電視新聞訴諸於泛靈化的敘事,不僅是感官娛樂的刺激,其中可能蘊含 超自然論述的權威性、媒體操控的意圖,以及觀眾窺視未知的掌控心理,三種操 控的角力與緊密連結。

貳、 電視新聞泛靈化現象的特殊性─非視覺、超自然

電視新聞「泛靈化」是一個有趣的現象。電視新聞是「視覺」的媒體,但泛 靈化的電視新聞中,新聞媒體卻關注「肉眼看不見的」事情,採取「肉眼看不見 的」解釋。另外,電視新聞本是告知周遭社會的生活資訊、環境資訊,但泛靈化 的電視新聞,提供的卻是超於天地、超於自然環境的新聞訊息。更進一步地說,

泛靈化新聞其實是以超自然的解釋、肉眼不可見的訊息,處理「地上」、「自然界」

─社會中的生活資訊與環境資訊。也就是,泛靈化的電視新聞文本,極端地聚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了「媒介形式」之必須條件(看得到、聽得到─影音實體呈現)與「超自然事件」

(本質不可見)其屬性上的矛盾性。而這樣矛盾的綜合體,成為一種特殊而有趣的 新聞文類,值得被研究。

本研究聚焦在「電視新聞」的文類,希望瞭解被期待要「客觀」、「真實」的 新聞,如何在視覺與聽覺上,呈現泛靈化文本。一方面,我們以新聞文本的超自 然論述為起點,探討新聞、影像與真實之間的關係。觀察電視新聞如何運用影像、

聽覺,呈現超自然經驗?新聞在呈現事實時,會運用哪些語言機制(包括視覺和 聽覺)自圓其說並說服觀眾?

電視新聞因為是視覺的媒體,必須利用實體的影像論證真實性。因此陳述超 自然事件時,必須以實體,例如冥紙、香,再現超自然力量。讓這些肉眼可見的 實體,代替超自然力量,成為它的在場證明─並成為固定的影像公式。而這樣的 影像敘事機制有什麼樣的社會意涵?又影像機制是否有更深刻的運作模式?

筆者觀察,一則泛靈化新聞的建構,有常用的的訴求與手法。泛靈化新聞的 模式,一以權威為訴求,塑造卜卦者、說話者的權威地位,並藉「有形」之物,

例如:命盤、香、姓名冊…等實體,塑造算命師的「專業性」,加強新聞的說服 力。或以恐懼效果為訴求,為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利用懸疑性的記者陳述、和 神秘的畫面,例如:紙錢、墳墓,以塑造新聞事件神秘的氛圍。以上所述「權威」

與「恐懼」的手法,屬於感性的新聞訴求。另外,泛靈化的新聞,也會結合理性 或科學,衍伸出兩種取向的泛靈化新聞:一種是結合科學論述,否定靈異傳聞;

另一類則藉著理性論述,加強泛靈新聞的說服力。

參、 小結

因此,在這篇研究中,希望能勾勒出電視新聞泛靈化現象的概貌。首先,爬 梳電視新聞泛靈化的原初、背景─探討泛靈化的電視新聞文本趨勢何以成形,成 為大眾可接受的新聞論述方式?泛靈化新聞中,媒體扮演的角色,不只是反映社 會文化,媒體同時成為參與者,參與文化建構的過程。而透過這樣的新聞,媒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希望與誰對話?最後,研究將聚焦在泛靈電視新聞文類的操作模式,

在這個研究中,我們將以電視新聞文本為研究對象;並參考王泰俐(2005)對 電視新聞研究的分類,用電視新聞雙重文本的架構 1,將新聞的視覺與聽覺元素 一併納入分析,以觀察泛靈化新聞的呈現方式。希望藉此探究電視新聞如何操作、

建構泛靈化新聞,一窺產製端與閱聽接收的可能樣貌。本文期待能統整媒體泛靈 化全面的現象、以及歷年來的論述;並了解電視新聞如何利用影像、聽覺建構新 聞真實,以及檢視電視新聞、影像與真實三者之間的關連。

1 台灣電視新聞研究,超過七成以上的研究以聽覺文本建構電視新聞的形式和內涵,新媒 介的特性─影像,在本土電視新聞研究中長期缺席,因此,王泰俐(2003)提出電視新聞雙 重文本的理論,研究電視新聞的知識領域時,應該囊擴此兩種論述範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