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一章緒論

本章主要在闡述本研究之研究動機與目的,進而提出研究問題,並對

研究相關名詞加以明確界定,以下分為研究動機、研究目的及名詞釋義五 部分加以論述之。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生涯就字面上來看是在有止境的生命長度中各個階段賴以生存的各種

職業或稱作為角色;而 career 從字源看,來自羅馬字 via carraria 及拉丁字 carrus,都是指古代的戰車,而最早在希臘,career 有瘋狂競賽的精神,常 用於動詞,如駕馭賽馬 (to career a horse) ,所以在西方人的概念中,career 一詞隱含有未知與冒險犯難的精神。Super 於 1976 年指出生涯是統合了人 的一生依序發展的各種職業以及生活的角色,是由個人對於工作的付出而 流露出的一種獨特的自我發展形式,同時也是人生從青春期一直到退休之 後,一連串有酬或無酬職位的綜合(金樹人,2011)。

單從以上的敘述,就感受到生涯之於個體蘊含有豐富的內涵,是一種 經過探索而確立方向再加以努力實踐的一個循環歷程,在歷程中分為許多 階段,其中令研究者最感興趣的階段是界在即將從長時間的學生角色過渡 到工作世界的關鍵期,即 15-18 歲的青少年階段。許多生涯發展理論學家 都將他們的研究焦點放在青少年這個階段,因為這個階段是藉由教育方向 的選擇以達成生涯抉擇的時刻 (Sharf, 2010) 。

教 育 部 委 託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 台 灣 高 等 教 育 資 料 庫 整 合 計 畫 」

(2007)的調查發現,五成以上的大一學生面對「你喜歡自己的科系

2

嗎?你選對學校了嗎?」問題時,沒有確定的答案,甚至是否定的回 答。大專校院職涯輔導策略之研究(2007)針對 21 所大專校院,每校抽 取 100 個樣本的調查結果也發現如讓應屆畢業生重新選擇,不會選擇目前 就讀科系的佔了 47.24%,近五成的比例。這兩項結果顯示,我們的大學生 從一入學到畢業前夕都有很高的比例對於其選擇就讀科系的態度是遲疑 的,無怪乎 101 學年度的大學生延後畢業比率已達 16.17%,這個數字代表 的是每 6 個大學畢業生就有一個人選擇延畢,且根據教育部調查,因為成 績因素延畢的學生頂多只占一成,多數學生是因為想延後入伍準備研究 所,或是對就業環境沒有信心,希望延後進入職場而延畢(林曉雲,2013)。 近幾年來,大學生於在校期間的學習動機低落、不喜歡自己念的科系 內涵,覺得自己選錯科系的新聞和調查結果時有所聞,且這樣的現象也不 乏出現在前幾志願的明星校系。這固然引起了國內檢討高等教育議題的聲 浪,但與高等教育緊密連結的便是中等教育的後端—高中,研究者於教育 現場也發現學生在面對高一下自然組與社會組的選擇、高三多元入學管道 及大學校系的抉擇都存在許多困惑與茫然,常常導致在最後關頭倉促做下 決定,而這樣的狀況或許和進入大學後的學習動機與意願有一定程度的連 結,而導致有上述調查之結果。近年由於就業市場動盪,社會氛圍造就公 務人員在工作職缺及薪資穩定的優質形象,年輕人常以公職人員為第一志 願,高普考的報名人數屢創新高,使得原就不高的錄取率逐年下探,學生 在大學畢業後又投入補習班蹉跎數年光陰,在教育現場也不乏聽聞學生自 高一就訂定了要以公務人員為生涯發展方向的目標,安居樂業成為學生最 嚮往的生活願景。

這樣的現象讓研究者不禁感到好奇,對於高中階段的學生,這些對工 作世界的恐慌和生涯抉擇的定向是從何發展而成的呢?瞭解之後,大多都 是父母時常這樣告訴他們,耳提面命高中要好好認真讀書,以後才有機會

3

考取公務人員,穩定的飯碗才是穩當的人生之路,否則難以存活在現在變 化多端的社會環境。這呼應了 Marcia (1980) 提出的早閉型統合 (identity foreclosure) 的概念,他以大學部學生為對象,經由晤談的方式,詢問有關 職業選擇、宗教信仰、政治理念、性別角色等四方面問題,經分析後按其 自我統合的不同程度,將大學生分為四類,表示大學生在統合形成過程 中,在自我發展上達到的心理狀態,稱為統合狀態 (identity status) ,其中 早閉型統合指的是未經歷過統合危機的經驗,一切交由父母或長輩決定 者,個體不清楚自身所處的現實環境,也沒想過適不適合,反正未來方向 家裡都安排好了,自己就照著做就好了。青少年的生涯發展中,除了學校,

家庭是其生活時間最長的環境,也對個體在人格、價值觀、生涯信念等發 展形成重要的影響,黃德祥(2008)整理 Super 及 Bachrach 在 1957 年提 出的觀點,表示個人生涯發展受到各種社會體制影響,其中影響最大者為

「家庭」。這樣的影響,對於個體承受高度壓力又處在困惑不安的心理狀 態所發揮的支持力量有相當的重要性,相關研究中也發現,青少年在面對 壓力情境時,家庭支持對個體的成長、支持以及社會適應能力上的協助是 相當重要的影響因子(鄭照順,1999),而家庭支持中大多又以父母支持 為主。在這樣重要且複雜的生涯抉擇歷程中,高中學生處在強調自主的青 少年階段,但在現今台灣的教育現場,高中階段學生面臨選組、選系時,

父母要不給予孩子完全的自主權,另在後附加一句:「自己做的決定自己 要負責。」;要不就是主宰著最後的決定權。能夠經過不斷的溝通討論而 形成生涯抉擇的情況實屬少數。在生涯規劃日漸被重視,自我探索的概念 在教育場域早早就被帶進孩子的思考脈絡中,但隨著後資訊爆炸時代的來 臨,學生卻更不去思考了,與其說是迎接未來,倒像是在等待被安排。承 上所述,父母對於個體在心理上、行動上的支持,以及自主空間的給予都 是生涯抉擇上很重要的構面,父母的生涯支持對於個體發展所扮演的角色

4

更是一個很值得關注的議題。

除此之外,2009 年台灣在學生能力國際評量計畫 (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中的排名較 2006 年在閱讀素養、數學排 名和科學排名都退步了幾個名次。雖然單一次的排名並不能代表學生的整 體表現,但以往我們在 PISA 的優異排名一直是國人對於教育成效以及國 際競爭力的安心保證,當我們在學生素質的優勢不再,國家的發展定位不 明,無怪乎父母早早就為孩子定下了尋求安穩工作為生涯目標,好以存活 於這一波波的經濟低潮洪流之中。但其實在現場的觀察,高中生對於學歷 的定義與價值、理想和夢想的描繪其實仍存於他們的思考脈絡之中。對於 正值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高中階段的職業與角色除了學生外,Ginzberg 等人於 1951 年提出生涯發展階段論,高中學生正介於試驗階段的價值能 力及興趣統整期至實現階段之間,已開始意識到馬上將面臨的工作選擇

(吳芝儀,2000)。所以他們一方面透過學業學習要了解自己的能力性向 及興趣,另一方面也要同時嘗試藉由資訊的蒐集來修正以設定其生涯目 標。依據行政院 2009 年「青少年狀況調查」(2010)統計結果綜合分析指 出 15 至 24 歲青少年希望達到大學及以上教育程度者達 97.55%,而其困 擾則以「學校、課業問題」占 69%,占其生活困擾問題之首位。研究者希 望能瞭解國內高中學生在學習投入的現況,包括學習主動性、學習目的和 價值的面向,由探討學生對於學習在行為、情感和認知的投入而還原其與 生涯抉擇之間的關聯性,或能解答研究者在教育現場觀察到為數不少的學 生對於學習及生涯探索的主動積極性低、對於生涯抉擇的想法不符合現實 情況等令人憂心的現象。當學習投入和生涯抉擇的關係是緊密的,而生涯 抉擇的開端是自我探索與瞭解,學生藉由學習擴大自己選擇的方式,同時 就是具備有更多選擇的能力,這其中時間與心力在學習範疇的投入就是極 為關鍵的因素。此外, Brophy (2004) 認為學習投入並不侷限僅於課堂的

5

時間,學生在各種相關的學習情境所付出的時間都可累積。張鈿富、林松 柏和周文菁(2012)在以高中學生學習投入為主題進行相關研究時也將學 習投入定義涉及的學習活動場域除了學校所安排的活動也包括學生在課 後參與的各種自願或非自願的相關學習活動。當學生回到家中的學習時間 以及台灣的補習文化都包含進學習投入的概念中,父母的角色與學習投入 之間的關係就更密不可分了,所以本研究欲進一步瞭解父母生涯支持和學 習投入之間的關係。

在現今國內的教育環境極多元入學的制度下,高中階段學生面臨升學 帶來的龐大壓力占據了大多數的時間在課業的準備上,造成學生沒有機會 藉由多方探索、試探來了解自己與未來的工作世界,以致對自己能力性向 的瞭解往往只依據學業成績作為評估考量,而以歷屆最低錄取分數的高低 來界定熱門的校系與未來的出路。鄧志平(1996)指出逾一半以上(47.3%)

的高中生不能確定未來要就讀的大學科系。 Watson (2008) 認為生涯成熟 是反映個體在生涯發展任務上的準備度,該準備度包含了態度與能力兩部 分,也就是個體能適當的自我了解、有足夠的職業知識、有能力結合自我 與職業做出選擇、表現出有效的生涯決定,以及生涯計劃的能力。研究者

的高中生不能確定未來要就讀的大學科系。 Watson (2008) 認為生涯成熟 是反映個體在生涯發展任務上的準備度,該準備度包含了態度與能力兩部 分,也就是個體能適當的自我了解、有足夠的職業知識、有能力結合自我 與職業做出選擇、表現出有效的生涯決定,以及生涯計劃的能力。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