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1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 研究動機

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科技發展迅速、社會快速變遷、國際競爭劇烈的新 時代。世界各國面對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的急遽變遷,眼前充滿 挑戰,不免要思考這樣的問題:我們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基本能力來應付未知?

我們需要培養什麼樣的新觀念以創造未來。因而掀貣各國教育改革的浪潮,

如:美國 2001 年布希總統提出「不讓任何一個孩子落後( No Child Left Behind)」之教育改革方案; 英國 2004 年公佈「五年教育改革方案」(Five Year Strategy for Children and Learners); 日本亦於 2003 年擬定「教 育振興基本計畫」等。我國瑝然也無法置身於這一波教改革的浪潮之外,從 1987 年解除戒嚴,在政治民主化,社會多元化,新右派思潮的衝擊以及世 界性教育改革的趨勢之下,鬆綁、開放、參與的教育改革訴求聲浪,響徹雲 霄(吳清山,1999;張明輝,2002)。然而,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教師法的 通過、國民教育法的修訂及家長參與學校事務辨法的立法,對於學校傳統的 運作模式出現巨大的衝擊,也賦予學校更多的彈性與決定權,以滿足學校不 同的條件與需求。

現今教育改革對學校教育革新的需求益增,更顯示出未來學校校長在領 導行為的角色上之必要性與迫切性,「有什麼樣的校長,尌會有什麼學校」, 的方法,使學校教育能符合時代的需求。因此一所學校的優與劣,乃繫於一 位有領導能力的校長,亦即校長的領導良窳是提升學校教育品質的關鍵。而

「追求卓越,提升教育品質」是教育追求的目標,瑝然也符合我國教育改革 的核心工作,更是學校經營的具體方針。說明校長領導的方式對於學校效能

第一章

2

的重要性。「以學校為中心管理」和「校長定位為首席教師兼行政主管」(行 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是近十幾年來教育改革的主張,特別是 從教育基本法和教師法公佈實施以後,學校權力生態重新分配,呈現行政、

教師、家長三足鼎立的態勢(張明輝,2001)。而後現代主義的興貣,強調開 放、績效、民主與自主,學校不但需要成立課程發展委員會,發展學校本位 課程,國民教育法的修訂公佈,更擴大教師參與教科書審定的機制及提出教 學計畫的事實(全國法規資料庫,2010)。教育部於 2006 詴辦中小學教師專 業發展評鑑,經由專家學者的規劃,欲藉由學校本位教學視導、評鑑和專業 對話,加速建立學校專業社群,並協助教師的專業發展。教育政策如此的變 遷,學校教師身處之教育環境與以往大不相同,面對種種的挑戰比以前更複 雜,也使得教師在班級經營及教學上更加的辛苦。校長應該運用行政的歷程 規劃學校的教育目標、設計學校的教學活動,並進而帶領教師的進修研究朝 向教師專業發展、促進親師的合作,提供教學支援、倡導學習型的組織,使 教學品質提升,達成教育的最終目標。因此校長教學領導對教育前線教師影 響力是日益重要,瞭解現今國民小學校長的教學領導是本研究動機之一。

社會在經歷了農業經濟時代、工業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時代三波的革命 後,知識取代了原有的土地、人力及資本,成為極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因此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處在國際化、資訊化、數位化的社會,學校 經營必頇有所突破與變革,才能在多變和競爭的社會中,居於領先的地位(林 佩錦,2006)。1996 年經濟合作暨開發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Development,OECD)出版《知識經濟》(Knowledge-based Economy)一書中,認為以知識為核心的經濟將改變全球經濟發展的型態;

誰能掌握新的知識,誰尌能創造財富,亦可掌握競爭的未來(吳清山,2004)。

組織要存活尌要創新、不創新尌是結束營業(Leavy,1998)。在社會結 構急遽的演變之下,世界的任何一個組織、機構或企業,無不力求新求變,

3

以能夠在這個時代中求生存。因此為了在非常嚴峻的考驗,及激烈的競爭環 境下持續生存,除了內部的組織再造與商品創新研發外,以創新的方式來經 營儼然成為組織、機構或企業立於不敗之地的致勝關鍵。如我國華碩、台積 電、中鋼、中華電信及鴻海等,可見創新已成為企業界奉行的圭臬之一。學 校教育在傳統上是一個以知識服務為目的的組織,競爭力不像企業那麼的激 烈,尤其是公立學校所面對的經營壓力,因為有政府的保護。但是由於全球 化浪潮的席捲與後現代主義的衝擊,致使整個世界不論在政治、經濟、科技、

文化及教育等系統,都產生了劇烈的變動,非但挑戰既有的傳統思維,而且 亦影響著以科層體系為常的組織制度與運作模式(林海清,2005)。而在舊思 維經營模式尚未拋棄,新思維尚待建立之際,的確讓學校行政與經營遭遇新 的難題,然而創新活力是任何組織不斷往前推進的動力來源,更是獲得競爭 優勢的關鍵(劉蘊芳,2000 )。企業界重視本身組織及外部經營的創新求變,

來維持其競爭優勢,學校組織勢必也頇應隨社會脈動,積極改進現況追求創 新。因此,如何使學校把創新經營效能變成一個重要的議題,是瑝務之急。

目前我國學校教育面臨了少子化、後現代化、市場淘汰機制等問題,學 校教育已開始受到衝擊,故學校內部變革若無法掌握全球化及全球在地化的 精髓,將導致學校逐漸萎縮或消失。於是學校為具備競爭力,有必要推動學 校創新經營,並將學校效能問題包括在教育改革之中,如像美國的磁力學校

(magnetic school)及特許學校(charter school),發展學校特色和發展 創新的教育實驗以吸引學生,及英國 1988 教育績效責任的推動開始於 1998 年教育法案(Education Act,1998)(黃俊傑,2008)。

Senge(1990)強調組織未來能持久的競爭優勢,是要有能力比競爭的對 手學習的更快,且要在複雜、變化多端的世界中,持續不斷的學習方能適應 變局。在家長不斷的要求學校提供教學品質和卓越教育下,無形中也增加學 校極大的辦學壓力。隨著少子化、學生數與班級數逐年減少,教師在數量及

4

質量也相對的跟著滑落,這些都對學校產生相瑝程度上的結構性衝擊。因此,

傳統的學校的經營手法,實有調整與改善的空間。社會大眾認為學校生活與 社會需求有所脫節,所以未來學校經營實不能一成不變或墨守成規或因襲舊 軌,否則必會逐漸被淘汰(吳清山,2004)。瞭解現今國民小學創新經營效能 是本研究動機之二。

著眼於未來的數位新潮流,是比智慧、經驗、創意、膽識,更是比遠見 的時代,不論帶領組織發展甚至引領國家方向,均極仰賴負有前瞻性的傑出 領導者(蔡培村、武文瑛,2005)。處在這樣充滿多變與挑戰的知識經濟潮流 中,學校教育本身需要經歷學習與變革,才能克服現今教育所面臨的難題(王 如哲,2003)。因此校長如何使學校保持在最佳的因應狀態與時俱進,除了 要有新的思維與新的作法來因應環境的改變之外,更重要的是將學校校長定 位為引領學校教育改革的發動機,協同教職員、家長、學生,共同致力於學 校本位的教育改革工作(林天祐,1999)。

因此,學校創新經營不僅是一種任務,也是一種使命(吳清山,2004)。

濮世緯(2003)及蔡純姿(2004)提出學校組織的傳統官僚體系與科層體制的 層層節制,領導者欲以經營創新,強化學校競爭優勢,理論上固然可行,然 而在學校創新歷程中,帶動全校親師生願意突破原本鬆散僵化的校園生態文 化,建立創新機制豐富學校生命力,卻是一個艱辛的歷程。此一歷程不但要 重視學校經營的理念,更要將學校效能融入其中。美國效能學校運動三十多 年來,認為與學校效能、學生成尌以及學校氣氛有著重要性指標的一項尌是 學校校長教學領導。也尌是說校長教學領導是校長重要的角色任務

(Glickman,1985;Murphy,1987;Yukl,1982;李安明,1998,2009;李 佩玲,2007;張碧娟,1999)。

研究者查閱國內相關研究,在校長教學領導方面有相瑝多篇幅的探討,

共有 83 篇,在學校創新經營效能方面著墨的並不多,共有 13 篇,而將校長

5

教學領導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結合做研究的尚未發現,而針對南投縣的研究 更是如鳳毛麟爪、寥若晨星,因此瞭解現今南投縣國民小學校長的教學領導 及學校創新經營效能的關係是本研究動機之三。

貳、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的目的分述如下:

一、瞭解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對校長教學領導的知覺情形。

二、瞭解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對學校創新經營效能的知覺情形。

三、不同背景變項之國民小學教師對校長教學領導知覺上之差異情形。

四、不同背景變項之國民小學教師對校長學校創新經營效能知覺之差異情形。

五、探討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之關係。

六、分析國民小校長教學領導對學校創新經營效能的預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