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章自現今社會發展之狀況與趨勢,來說明此研究之重要性與必要性,先 闡述研究之動機與目的,再發展研究的問題,並界定研究的範圍,最後說明研究 的程序及方法。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 研究動機

在人一生發展的過程中,各有其階段性之任務需要去完成,倘若未達成各 階段之發展任務,將會成為發展上的危機,使得個體發展遲滯,可能也會產生社 會適應的困難,此乃 E. Erickson 心理社會發展期論之觀點,在此一理論中也揭 示了六到十二歲兒童其主要發展任務之一為「學習重要的社會技能,能與同儕作 社會比較」(張春興,2003,2005);而美國教育心理學家 R. J. Havighurst 在 其發展任務論中亦提到,兒童期的發展任務之一是能學到與同儕友伴和睦相處的 社會技巧(張春興,2005;廖鳳池、王文秀、田秀蘭,1997);學者張春興(2005) 亦指出後兒童期(late childhood,6-13 歲)之兒童,其主要發展任務之一為 社交技能的發展。再者,學校生活好比是社會的縮影,兒童在班級中與同儕的相 處自會影響其未來在社會中與人相處的模式,由此種種皆顯示了在學童發展的過 程中同儕關係的重要性,亦表示兒童與同儕間的相處不僅是個人在兒童時期所該 學習的任務,且同時也是影響孩子未來發展的因素之一,因此,本研究試圖探究 學童的同儕關係,暸解學童與同儕互動的情形,此乃研究動機之一。

再依人類的歷史發展而言,人是群居的動物,不可能離群索居,單獨存活,

唯有與他人相互依賴才得以生存,從而在人際交往互動的過程中,必然會因生存 的考量展現出利社會的行為,如幫助、關懷、合作、服務、行善等,這些行為的 產生不僅是因利他而存在,且隱含利己的需求於其中;再者,在這麼一個相互支 持的社會系統中,個人的所作所為與他人的行為表現是相互牽連、息息相關的,

唯有發展利他,才可能利己,換言之,若想使自己的生活過得安適愉快,則必定 得使社會安定祥和。由此觀之,利社會行為除了是個體賴以維生的重要工具之 外,亦是穩固社會發展的關鍵力量。

就當今的社會現象予以觀之,會發現人類的利社會行為並沒有因社會環境 的變遷、科技的日新月異、生活水準的提升而有所增加,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沒 有因人類文明不斷開展而更加和諧、更為融洽,反倒漸趨冷漠、疏離。過去人際 間那股濃厚的人情味也越來越稀薄,取而代之的是自私、現實、唯利是圖、急功 好利的心態,每個人只顧追逐眼前的蠅頭小利,以自身利益為優先考量,將個人 成就與目標的達成擺在第一位,對社會環境中的其他事項亦鮮少理會,對他人或 社會團體也甚少了解與關懷,失去對其他人的同理心,造成「各人自掃門前雪,

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社會現象,只要是與自身無直接利害關係的人事物,皆以冷 漠消極的方式對待,大家皆抱持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造成現今社會道德 風氣淪喪,價值觀的偏差、角色混淆、個人對自身行為欠缺明確可供衡量的準則 與規範,以致社會問題層出不窮,令人匪夷所思的衝突與犯罪事件時有所聞。因 此,若能在孩子成長時,散播善的種子,鼓勵其表現助人、關懷等利社會行為,

型塑其良善的道德價值觀,培養其群性、利他的概念,便有可能抑制社會脫序事 件頻傳的問題,進而建立一個溫馨、祥和的社會。因此,基於這樣的思考,本研 究除了對人類正向積極的利社會行為產生興趣,期望能深入探究利社會行為的意 義與內涵外,更希望能瞭解現今孩子利社會行為的表現,此乃研究動機之二。

雖然研究表示同儕關係的好壞與利社會行為表現之間的關係是如此密切,

但其實其中仍存在另一個問題,也就是一般社會的價值觀尚未完全改變,升學主 義風氣仍舊盛行,且以學業成就為導向,認定學生的本分就是把書唸好即可,因 而普遍重視學童在學業上的成績表現,而忽視其在利社會行為上之展現。研究者 在實際教學現場待過之後,亦發現學校大部分仍是維持這樣的情形,在校擔任班 上重要幹部且深受教師喜愛、同儕歡迎者多為成績表現優異者,而其是否真正具 有利社會行為表現,仍有待驗證,無法直接斷言,因此,影響學童受同儕歡迎與

被同儕拒絕之因素究竟為何,乃成為本研究另一個探究的議題,此乃研究動機之 三。

在國小學童的學習過程中,學校是兒童扣除家庭之外學習社會化最主要的 場所,而學童在學校生活學習的過程中,除了老師以外,與兒童相處最久、影響 最深的莫過於同窗共讀的同儕,尤其到了兒童後期,同儕影響力甚至會遠大於父 母,成為影響兒童社會化的重要人物(黃德祥,1994;蘇建文,1998)。在兒童與 同儕互動的過程中,會產生受到同儕接納與排斥等不同的情形,若兒童受到同儕 接納、同儕關係良好,則不僅可學習到與同儕良好互動的行為模式,且能逐漸培 養出利他、關心、合作等良好的社會行為;反之,若兒童受到同儕排斥、同儕關 係不佳,則其易生焦慮、心生敵意,甚至可能會有攻擊、打架等負向社會行為出 現。換言之,擁有利社會行為表現的兒童,通常較受同儕歡迎與接納且處於較高 的班級社會地位;反之,擁有負向社會行為表現較多的兒童,則易受同儕排斥、

不易形成友誼且容易產生寂寞感(李雯智,1996)。

因此,本研究希望以國小學童的外在行為瞭解其同儕關係,先瞭解國小學 童同儕間的人際互動關係,再探求不同同儕關係之學童其利社會行為之表現,意 即以學童之同儕關係為基礎,再進到教學現場實際訪談學童與同儕互動的情形與 其利社會行為的表現,並再針對位居同儕關係二極端之學童:受同儕歡迎與被同 儕拒絕之學童進行深度訪談,希冀以此瞭解學童同儕關係與利社會行為間之關 聯,並期待教師能多關注學童利社會行為之展現,使學生個個都能成為品學兼優 的好學生,也藉由鼓勵學童展現利社會行為,改善被同儕拒絕學童之同儕關係,

此乃研究動機之四。

就兒童社會化發展的過程來看,利社會行為是兒童早期社會化的目標,對 於瞭解兒童由自我中心演變至關心他人的社會化過程特別重要,更是一項重要的 人格特質(黃秀惠,2005)。而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幾乎是從一出生便開始與社 會產生互動,其最先接觸的是家庭,受到家庭的影響也最大,但隨著年齡逐漸增 長,兒童的生活圈漸次擴展,他慢慢將其探索的觸角延伸至家庭以外的環境,影

響兒童行為表現的因素自此也轉移至學校及其他社會組織中的重要他人與同 儕。換言之,家庭是兒童早期行為的搖籃,也是促使兒童產生利社會行為的涵養 地;至於學校則是兒童拓展其人際關係、學習社會技巧進而能與他人產生良好互 動的試煉場,因此,二者都可謂是型塑兒童利社會行為的重要場域,而在此場域 中究竟存有哪些重要因素使得兒童有不同的社會行為表現,實有探究之必要。故 本研究企圖從與兒童關係最密切的人、事、物著手,先瞭解兒童與同儕間的人際 互動關係,再深入探究家庭因素在利社會行為中所扮演的角色,此乃研究動機之 五。

再從利社會行為的研究來談,自 1960 年代利社會行為受到社會心理學家矚 目之後,大量文獻相繼推出,而國內在近幾年來對於利社會行為之研究,也陸續 增加,根據 2008 年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的統計資料顯示,研究的 數量已有五十二篇,但若再對這些研究加以分析,會發現在研究方法方面,採用 內容分析法有二篇(林學君,1996;黃嬿穎,2003);採用實驗設計法有十四篇(王 彩鳳,2005;何碧霜,2005;吳明宗,2002;林維芬,1991;邱滿祥,2004;陳 玲如,2005;陳婉如,2007;陳意玫,2006;陳慧芳,2003;黃蕙君,2001;黃 瓊瑢,2005;楊梵妤;2005;趙恕平,2006;蘇清守,1989);採用質性的觀察 與訪談法有七篇(王冉卉,2003;吳玉梅,2006;李昭玲,1986;李雯智,1996;

廖紋舲,2004;趙宗慈,1986;鄧永琦,2005);其餘皆採用問卷調查法。其中,

採用質性研究的方式且又以國小兒童為研究對象者僅有一篇(李雯智,1996),可 知在探討國小學童利社會行為表現上,多偏重量化、客觀、普遍性的推論,而缺 少在實際生活情境中探討之真實性,是故,本研究欲從質性的角度切入,除了希 望能探求到現今國小學童利社會行為表現的現況外,且還能從情境背景脈絡中瞧 出一些端倪,找到與國小學童利社會行為表現的關鍵因素,並據此對擔負教育責 任的教師與家長們提出建議,此乃研究動機之六。

貳、 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計有以下五個研究目的:

一、 探究國小高年級學童之同儕關係。

二、 探究國小高年級學童之利社會行為。

三、 探究國小高年級學童受同儕歡迎與被同儕拒絕之因素。

四、 探究國小受同儕歡迎與被同儕拒絕學童利社會行為表現情形。

五、 探究受同儕歡迎與被同儕拒絕學童利社會行為表現之家庭因素。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