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研究"

Copied!
26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I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啟明 博士

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關係

與利社會行為之研究

研究生:許郡芳 撰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一月

(2)

II

終於!我也走到了這一步,回首研究所二年多來的點點滴滴,雖然總是陷 在趕報告、看文獻的深淵中,但卻也在這樣求學的過程中體悟到做學問的艱辛與 快樂;雖然過得忙碌,但卻也因此更加充實、豐富了自己的內涵。如今,這段學 習的旅程將步入最後階段,除了讓人由衷的感到不捨外,也非常感謝這一路走來 支持與鼓勵我的人,更為自己即將展開人生的另一段旅程而雀躍,期許自己在往 後的路途上能持續不斷的向上奮進。 而這樣一篇論文的完成,絕非僅憑研究者一己之力即可完成,尚須許多人 的協助與指導才可能克竟其功。首先,要感謝指導教授陳啟明博士對研究者的照 顧與提攜,其在學術研究上豐富的涵養與經驗提供給研究者許多研究的靈感與啟 發,更時常在討論時與研究者共同激盪出許多很棒、很有趣的 idea,使研究者 在研究過程中能時時對研究充滿著熱情與新奇的體驗。感謝擔任論文口試委員的 梁福鎮教授與張淑芳教授,謝謝您們從計畫到正式口試時所指點的寶貴意見,及 時給予研究者論文增強與補修的建議,你們在專業領域上的精闢見解,讓研究者 獲益匪淺也佩服不已。 其次,感謝教育研究所的師長與同學們,因為有您的關心與教導,研究者 在學術研究這一條路上才會走得如此順遂、研究的視野才可能更加拓展、學術的 涵養才可能漸次提升,由衷的感謝您們這一路上的鼓勵與扶持。 再次,感謝仁燦老師替研究者尋覓合適的研究對象,使研究者能順利進入 研究場域中進行研究,也感謝研究班級的吳老師與六年甲班所有的學生,謝謝您 們的支持與配合,研究才可能進行得如此順利,要是沒有您們願意鼎力相助,就 不可能蒐集到如此豐富的資料,更不可能催生出這篇論文,真的感謝您們。 最後,要感謝在論文著述期間默默陪伴在研究者身旁的家人們,因為您們 的體諒與包容,研究者才得以心無旁鶩順利完成學業;也謝謝這一路走來,始終 與研究者同甘共苦的男友正郁,你的體貼、愛護與幫助,使研究者不僅在研究上

(3)

III 多了個小幫手,也讓我在研究的路途上擁有更多前進的勇氣與力量,謝謝您們! 因為有眾人的鼓勵與照顧,研究者的生命經驗才可能如此豐富與美好,謝 謝您們,也祝福您們擁有美好幸福又快樂的人生。 許郡芳 謹誌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一月

(4)

IV

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研究

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研究

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研究

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主要研究目的共 有五項:一、探究國小高年級學童之同儕關係。二、探究國小高年級學童之利社 會行為。三、探究國小高年級學童受同儕歡迎與被同儕拒絕之因素。四、探究國 小受同儕歡迎與被同儕拒絕學童利社會行為表現情形。五、探究受同儕歡迎與被 同儕拒絕學童利社會行為表現之家庭因素。 本研究乃採取質性研究方式,以一個國小高年級班級為研究對象,進行調 查與訪問,一方面以「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關係與利社會行為調查表」瞭解國小 學童的同儕關係與利社會行為,另一方面則透過訪談、文件分析等方式深入探討 學童受同儕歡迎與被同儕拒絕之特質與利社會行為表現,根據上述資料的分析結 果,獲得以下的結論: 一、 國小高年級學童大多數都是受到同儕歡迎,被同儕拒絕者僅佔極少數,且 女生的表現優於男生,獨生子女的表現也優於其他出生序之學童。 二、 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利社會行為大多表現良好,僅有少數被認為不會照顧別 人,且女生的表現優於男生,再者,家中子女數與父親教育程度對學童的 利社會行為表現均有影響。 三、 影響學童同儕關係之二大因素分別是個人特質與學校表現,個人特質包括 個性、外表、生活習慣與言行舉止等;學校表現則包括求學態度與能力成 就。 四、 學童利社會行為表現之五大類型為:關懷行為、幫助行為、分享行為、合 作行為與贈與行為,其中又以幫助行為種類最豐。 五、 影響學童利社會行為表現之家庭因素主要有:父母管教方式、親子關係與 手足關係。 關鍵字 關鍵字 關鍵字 關鍵字:同儕、同儕關係、受同儕歡迎學童、被同儕拒絕學童、利社會行為

(5)

V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er Relationship and Prosocial Behavior of the Fifth-Grade and Sixth-Grad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Chun-Fang Hsu

Abstract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er relationship and prosocial behavior of the fifth-grade and sixth-grad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The purposes include to examine the peer relationship and prosocial behavior of the fifth-grade and sixth-grad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to analyze the factor of peer popularity and rejection, to explor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rosocial behavior of the popular children by peer and peer-rejected children, to find out about the family factors of prosocial behavior.

A qualitative analysis is used in this study. The experimental subject studied with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is the fifth-grade and sixth-grade class in elementary school. On the one hand I adopt the inventory in the peer relationship and prosocial behavior of the fifth-grade and sixth-grad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to understand their peer relationship and prosocial behavior, on the other hand I examine the character of peer popularity and rejection and the prosocial behaviors by interview and file analysis. 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the following:

(1) Most of the fifth-grade and sixth-grade students are popular in their generation, only a few are rejected. Female students are better than male students in peer relationship and the only children are better than any other birth order children in peer relationship.

(2)Most of the fifth-grade and sixth-grade students do well on the performance of prosocial behavior, and a few are considered to careless. Female students are better than male students in the performance of prosocial behavior. The numbers of sibling and level of father’s education also influence the prosocial behavior of

(6)

VI

children.

(3) Students’ individual qualities and their performances at school are both important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peer relationship of the fifth-grade and sixth-grad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Individual qualities include personality, appearance, living habits and demeanor; performances at school include the school attitude and ability achievements.

(4)There are five types of representation revealed in students’ prosocial behavior: caring behavior, helping behavior, sharing behavior, cooperating behavior and giving behavior, and caring behavior is the most behavior among all of them. (5) Parenting styles, parent- child relationship and sibling relationship will influence

the prosocial behavior of the fifth-grade and sixth-grad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Keywords: Peer, Peer Relationship, the Popular Children by peer, Peer-rejected

(7)
(8)

VI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名詞釋義 ………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 ……… 5 第四節 研究限制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兒童的同儕關係 ……… 9 第二節 利社會行為之意涵 ……… 16 第三節 兒童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 ……… 23 第四節 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 ………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 51

第一節 研究方法 ……… 51 第二節 研究者角色背景 ……… 53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情境 ……… 55 第四節 資料的蒐集、整理與分析 ……… 62 第五節 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 69 第六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 ……… 72 第七節 研究倫理 ……… 7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75

第一節 國小高年級學童之同儕關係 ……… 75 第二節 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社會行為表現 ……… 85 第三節 影響學童同儕關係之因素 ……… 119 第四節 受同儕歡迎與被同儕拒絕學童利社會行為之分析 ……… 163 第五節 影響受同儕歡迎與被同儕拒絕學童利社會行為表現之家庭因素19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219

第一節 結論 ……… 219 第二節 建議 ……… 223

(9)

IX

參考文獻 ……… 227

壹、中文部分 ……… 227 貳、英文部分 ……… 233

附錄 ……… 237

附錄一 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關係與社會行為調查表(學生版) ……… 237 附錄二 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關係與社會行為調查表(教師版) ……… 240 附錄三 訪談大綱(個案學童) ……… 242 附錄四 訪談大綱(其他學童) ……… 244 附錄五 訪談大綱(教師) ……… 245 附錄六 訪談紀錄一覽表 ……… 246 附錄七 六年甲班學童基本資料表 ……… 247 附錄八 保證書 ……… 248 附錄九 試探性研究 ……… 249 附錄十 訪談逐字稿 ……… 251

(10)

X

表2-1-1 同儕關係之評量方式 ……… 11 表2-1-2 社會計量法一覽表 ……… 13 表2-1-3 兒童同儕社會地位各量組意義摘要 ……… 14 表 2-2-1 利社會行為之評量方式 ……… 22 表 2-3-1 各學者對同儕關係影響因素之看法 ……… 23 表 2-3-2 同儕關係之影響因素摘要 ……… 24 表3-3-1 受同儕歡迎學童與被同儕拒絕學童之基本資料 ……… 60 表3-4-1 研究資料的符號意義 ……… 67 表3-4-2 研究資料編號 ……… 67 表 4-1-1 同儕關係調查統計結果--受同儕歡迎得票情形 ……… 76 表 4-1-2 受同儕歡迎與被同儕拒絕學童一覽表 ……… 79 表 4-1-3 同儕關係調查統計結果--男生、女生各選項得票數與百分比…… 80 表 4-1-4 同儕關係調查統計結果--男生、女生各選項得票數與男女比…… 81 表 4-1-5 家中子女數與同儕關係平均數之差異 ……… 82 表 4-1-6 出生序與同儕關係平均數之差異 ……… 82 表 4-1-7 父親教育程度與同儕關係平均數之差異 ……… 83 表 4-1-8 母親教育程度與同儕關係平均數之差異 ……… 84 表 4-2-1 利社會行為調查統計結果--利社會行為得票情形 ……… 86 表 4-2-2 利社會行為表現較佳與較差者之一覽表 ……… 89 表 4-2-3 利社會行為調查統計結果--男女生各選項得票數與百分比 …… 90 表 4-2-4 利社會行為調查統計結果--男女生各選項得票數與男女比 …… 91 表 4-2-5 家中子女數與社會行為平均數之差異 ……… 93 表 4-2-6 出生序與社會行為平均數之差異 ……… 93 表 4-2-7 父親教育程度與社會行為平均數之差異 ……… 94 表 4-2-8 母親教育程度與社會行為平均數之差異 ……… 95 表 4-2-9 阿山同儕關係之得票情形 ……… 97 表 4-2-10 阿山同儕關係之投票情形 ……… 97 表 4-2-11 阿山利社會行為之得票情形 ……… 99 表 4-2-12 小玉同儕關係之得票情形 ……… 100 表 4-2-13 小玉同儕關係之投票情形 ……… 100 表 4-2-14 小玉利社會行為之得票情形 ……… 102 表 4-2-15 小琦同儕關係之得票情形 ……… 103 表 4-2-16 小琦同儕關係之投票情形 ……… 104 表 4-2-17 小琦利社會行為之得票情形 ……… 106 表 4-2-18 阿昊同儕關係之得票情形 ……… 107 表 4-2-19 阿昊同儕關係之投票情形 ……… 107

(11)

XI 表 4-2-20 阿昊利社會行為之得票情形 ……… 109 表 4-2-21 小芸同儕關係之得票情形 ……… 111 表 4-2-22 小芸同儕關係之投票情形 ……… 111 表 4-2-23 小芸利社會行為之得票情形 ……… 113 表 4-2-24 小音同儕關係之得票情形 ……… 114 表 4-2-25 小音同儕關係之投票情形 ……… 114 表 4-2-26 小音利社會行為之得票情形 ……… 116 表 4-3-1 影響學童受同儕歡迎與被同儕拒絕因素一覽表………162 表 4-4-1 學童利社會行為表現類型 ……… 195

圖3-3-1 教室平面圖 ……… 58 圖3-7-1 研究流程 ……… 72

(12)

第一章 緒論

本章自現今社會發展之狀況與趨勢,來說明此研究之重要性與必要性,先 闡述研究之動機與目的,再發展研究的問題,並界定研究的範圍,最後說明研究 的程序及方法。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 研究動機

在人一生發展的過程中,各有其階段性之任務需要去完成,倘若未達成各 階段之發展任務,將會成為發展上的危機,使得個體發展遲滯,可能也會產生社 會適應的困難,此乃 E. Erickson 心理社會發展期論之觀點,在此一理論中也揭 示了六到十二歲兒童其主要發展任務之一為「學習重要的社會技能,能與同儕作 社會比較」(張春興,2003,2005);而美國教育心理學家 R. J. Havighurst 在 其發展任務論中亦提到,兒童期的發展任務之一是能學到與同儕友伴和睦相處的 社會技巧(張春興,2005;廖鳳池、王文秀、田秀蘭,1997);學者張春興(2005) 亦指出後兒童期(late childhood,6-13 歲)之兒童,其主要發展任務之一為 社交技能的發展。再者,學校生活好比是社會的縮影,兒童在班級中與同儕的相 處自會影響其未來在社會中與人相處的模式,由此種種皆顯示了在學童發展的過 程中同儕關係的重要性,亦表示兒童與同儕間的相處不僅是個人在兒童時期所該 學習的任務,且同時也是影響孩子未來發展的因素之一,因此,本研究試圖探究 學童的同儕關係,暸解學童與同儕互動的情形,此乃研究動機之一。 再依人類的歷史發展而言,人是群居的動物,不可能離群索居,單獨存活, 唯有與他人相互依賴才得以生存,從而在人際交往互動的過程中,必然會因生存 的考量展現出利社會的行為,如幫助、關懷、合作、服務、行善等,這些行為的 產生不僅是因利他而存在,且隱含利己的需求於其中;再者,在這麼一個相互支 持的社會系統中,個人的所作所為與他人的行為表現是相互牽連、息息相關的,

(13)

唯有發展利他,才可能利己,換言之,若想使自己的生活過得安適愉快,則必定 得使社會安定祥和。由此觀之,利社會行為除了是個體賴以維生的重要工具之 外,亦是穩固社會發展的關鍵力量。 就當今的社會現象予以觀之,會發現人類的利社會行為並沒有因社會環境 的變遷、科技的日新月異、生活水準的提升而有所增加,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沒 有因人類文明不斷開展而更加和諧、更為融洽,反倒漸趨冷漠、疏離。過去人際 間那股濃厚的人情味也越來越稀薄,取而代之的是自私、現實、唯利是圖、急功 好利的心態,每個人只顧追逐眼前的蠅頭小利,以自身利益為優先考量,將個人 成就與目標的達成擺在第一位,對社會環境中的其他事項亦鮮少理會,對他人或 社會團體也甚少了解與關懷,失去對其他人的同理心,造成「各人自掃門前雪, 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社會現象,只要是與自身無直接利害關係的人事物,皆以冷 漠消極的方式對待,大家皆抱持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造成現今社會道德 風氣淪喪,價值觀的偏差、角色混淆、個人對自身行為欠缺明確可供衡量的準則 與規範,以致社會問題層出不窮,令人匪夷所思的衝突與犯罪事件時有所聞。因 此,若能在孩子成長時,散播善的種子,鼓勵其表現助人、關懷等利社會行為, 型塑其良善的道德價值觀,培養其群性、利他的概念,便有可能抑制社會脫序事 件頻傳的問題,進而建立一個溫馨、祥和的社會。因此,基於這樣的思考,本研 究除了對人類正向積極的利社會行為產生興趣,期望能深入探究利社會行為的意 義與內涵外,更希望能瞭解現今孩子利社會行為的表現,此乃研究動機之二。 雖然研究表示同儕關係的好壞與利社會行為表現之間的關係是如此密切, 但其實其中仍存在另一個問題,也就是一般社會的價值觀尚未完全改變,升學主 義風氣仍舊盛行,且以學業成就為導向,認定學生的本分就是把書唸好即可,因 而普遍重視學童在學業上的成績表現,而忽視其在利社會行為上之展現。研究者 在實際教學現場待過之後,亦發現學校大部分仍是維持這樣的情形,在校擔任班 上重要幹部且深受教師喜愛、同儕歡迎者多為成績表現優異者,而其是否真正具 有利社會行為表現,仍有待驗證,無法直接斷言,因此,影響學童受同儕歡迎與

(14)

被同儕拒絕之因素究竟為何,乃成為本研究另一個探究的議題,此乃研究動機之 三。 在國小學童的學習過程中,學校是兒童扣除家庭之外學習社會化最主要的 場所,而學童在學校生活學習的過程中,除了老師以外,與兒童相處最久、影響 最深的莫過於同窗共讀的同儕,尤其到了兒童後期,同儕影響力甚至會遠大於父 母,成為影響兒童社會化的重要人物(黃德祥,1994;蘇建文,1998)。在兒童與 同儕互動的過程中,會產生受到同儕接納與排斥等不同的情形,若兒童受到同儕 接納、同儕關係良好,則不僅可學習到與同儕良好互動的行為模式,且能逐漸培 養出利他、關心、合作等良好的社會行為;反之,若兒童受到同儕排斥、同儕關 係不佳,則其易生焦慮、心生敵意,甚至可能會有攻擊、打架等負向社會行為出 現。換言之,擁有利社會行為表現的兒童,通常較受同儕歡迎與接納且處於較高 的班級社會地位;反之,擁有負向社會行為表現較多的兒童,則易受同儕排斥、 不易形成友誼且容易產生寂寞感(李雯智,1996)。 因此,本研究希望以國小學童的外在行為瞭解其同儕關係,先瞭解國小學 童同儕間的人際互動關係,再探求不同同儕關係之學童其利社會行為之表現,意 即以學童之同儕關係為基礎,再進到教學現場實際訪談學童與同儕互動的情形與 其利社會行為的表現,並再針對位居同儕關係二極端之學童:受同儕歡迎與被同 儕拒絕之學童進行深度訪談,希冀以此瞭解學童同儕關係與利社會行為間之關 聯,並期待教師能多關注學童利社會行為之展現,使學生個個都能成為品學兼優 的好學生,也藉由鼓勵學童展現利社會行為,改善被同儕拒絕學童之同儕關係, 此乃研究動機之四。 就兒童社會化發展的過程來看,利社會行為是兒童早期社會化的目標,對 於瞭解兒童由自我中心演變至關心他人的社會化過程特別重要,更是一項重要的 人格特質(黃秀惠,2005)。而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幾乎是從一出生便開始與社 會產生互動,其最先接觸的是家庭,受到家庭的影響也最大,但隨著年齡逐漸增 長,兒童的生活圈漸次擴展,他慢慢將其探索的觸角延伸至家庭以外的環境,影

(15)

響兒童行為表現的因素自此也轉移至學校及其他社會組織中的重要他人與同 儕。換言之,家庭是兒童早期行為的搖籃,也是促使兒童產生利社會行為的涵養 地;至於學校則是兒童拓展其人際關係、學習社會技巧進而能與他人產生良好互 動的試煉場,因此,二者都可謂是型塑兒童利社會行為的重要場域,而在此場域 中究竟存有哪些重要因素使得兒童有不同的社會行為表現,實有探究之必要。故 本研究企圖從與兒童關係最密切的人、事、物著手,先瞭解兒童與同儕間的人際 互動關係,再深入探究家庭因素在利社會行為中所扮演的角色,此乃研究動機之 五。 再從利社會行為的研究來談,自 1960 年代利社會行為受到社會心理學家矚 目之後,大量文獻相繼推出,而國內在近幾年來對於利社會行為之研究,也陸續 增加,根據 2008 年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的統計資料顯示,研究的 數量已有五十二篇,但若再對這些研究加以分析,會發現在研究方法方面,採用 內容分析法有二篇(林學君,1996;黃嬿穎,2003);採用實驗設計法有十四篇(王 彩鳳,2005;何碧霜,2005;吳明宗,2002;林維芬,1991;邱滿祥,2004;陳 玲如,2005;陳婉如,2007;陳意玫,2006;陳慧芳,2003;黃蕙君,2001;黃 瓊瑢,2005;楊梵妤;2005;趙恕平,2006;蘇清守,1989);採用質性的觀察 與訪談法有七篇(王冉卉,2003;吳玉梅,2006;李昭玲,1986;李雯智,1996; 廖紋舲,2004;趙宗慈,1986;鄧永琦,2005);其餘皆採用問卷調查法。其中, 採用質性研究的方式且又以國小兒童為研究對象者僅有一篇(李雯智,1996),可 知在探討國小學童利社會行為表現上,多偏重量化、客觀、普遍性的推論,而缺 少在實際生活情境中探討之真實性,是故,本研究欲從質性的角度切入,除了希 望能探求到現今國小學童利社會行為表現的現況外,且還能從情境背景脈絡中瞧 出一些端倪,找到與國小學童利社會行為表現的關鍵因素,並據此對擔負教育責 任的教師與家長們提出建議,此乃研究動機之六。

(16)

貳、 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計有以下五個研究目的: 一、 探究國小高年級學童之同儕關係。 二、 探究國小高年級學童之利社會行為。 三、 探究國小高年級學童受同儕歡迎與被同儕拒絕之因素。 四、 探究國小受同儕歡迎與被同儕拒絕學童利社會行為表現情形。 五、 探究受同儕歡迎與被同儕拒絕學童利社會行為表現之家庭因素。

第二節 名詞釋義

茲將本研究之重要名詞:「同儕」、「同儕關係」、「受同儕歡迎兒童」、「被同 儕拒絕兒童」及「利社會行為」等,逐一解釋其所代表之意義如下。

壹、 同儕(peer)

同儕係指相似年齡或地位等級相同者;或可係指因某一特定活動聚集在一 起,且其行為目標相當者。在本研究中則係指學校中同一班級內之同學而言,即 同班同學。

貳、 同儕關係(peer relationship)

同儕關係乃係指年齡相近、地位相等、價值觀與行為標準類似之同儕,彼 此密切交往的互動關係,且此種關係的好壞亦可反映出個體受同儕團體喜愛或 討厭的程度。在本研究中則係指依「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關係與利社會行為調 查表」(附錄一)第一部分所測得之結果而言。

參、 受同儕歡迎學童(the popular children by peer)

受同儕歡迎學童係指在班級中表現活躍、引人注目之學童。在本研究中則係 指根據社會計量法所做的測量結果,即依「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關係與利社會行 為調查表」之第一部份所得之結果而言,換言之,調查表統計之結果若是學童在

(17)

「非常喜歡」選項上獲得較高票數,且在「喜歡」向度上獲得最高票數者,即表 示其最受同儕歡迎、同儕關係良好,便是本研究所指稱之受同儕歡迎學童。

肆、 被同儕拒絕學童(peer rejected children)

被同儕拒絕學童係指在班級中表現出較多攻擊或負向行為,且被大多數同儕 討厭與排斥之學童。在本研究中則係指據社會計量法所做的測量結果,即依「國 小高年級學童同儕關係與利社會行為調查表」之第一部份所得之結果而言,換言 之,調查表統計之結果若是該學童在「非常不喜歡」選項上獲得較高票數,且在 「不喜歡」向度上也獲得較高票數者,即表示其不受同儕歡迎、同儕關係是有問 題的,便是本研究所指稱之被同儕拒絕學童。

伍、 利社會行為(prosocial behavior)

利社會行為係指個體在基於利人或利己的動機且不求回報的情況下,自由 選擇地做出有利於他人或團體的正向社會行為,如表現出關懷、同理、合作、分 享、助人、行善等行為。在本研究中則係指國小高年級學童平日在學校生活中與 同儕互動所展現的人際交往行為,且這種行為是對他人有利的正向社會行為而 言,因此一方面以「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關係與利社會行為調查表」中之第二部 分─社會行為,所得之結果來判斷其在利社會行為上的表現,另一方面則從訪談 所獲得之資料來分析其行為表現是否是正向、有利於社會的。

第三節 研究範圍

壹、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台中地區快樂國小六年甲班(化名)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用簡便 抽樣的方式選擇一所國民小學,進行實地的訪談與調查。

貳、 研究方法

根據本研究之主題及研究者所預擬之研究目的與問題,選擇以訪談法為本

(18)

研究之主要研究方法,並輔以文件分析來探究國小學童的同儕關係與利社會行 為,務求能以詳實豐富的資料及研究者對之予以最真、最傳神的詮釋,來加深、 加廣本研究之深度與廣度。 一、 透過文獻分析的方式,先行了解同儕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意涵,在同儕關 係上,對於同儕關係的意義、評量方式與分類方式等加以探究;在利社會行為上, 同樣也對利社會行為的意義、種類、評量方式及相關背景因素等做介紹,再由此 一文獻統整、歸納的資料作為撰擬訪談稿的基礎。 二、 以「社會計量法」的方式探求國小學童在班級中的同儕互動關係,以了解 學童在團體中的同儕地位,並根據計量結果找出受同儕歡迎與被同儕拒絕之學 童。 三、 研究者與個案學童進行面對面的訪問,以深入了解國小學童受歡迎與被拒 絕的特質及其在利社會行為上的表現,從而對其受歡迎與被拒絕的因素綜合分析 與歸納。 四、 最後,針對個案學童的家庭因素做探討,找出潛藏在利社會行為表現背後 的家庭因素,並據此對當前的教育提出建言。

第四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以質性個案研究方式選取一個班級的學生為個案,研究限制計有以下 幾項,茲依序說明本研究所遭遇到的限制。

壹、研究時間的限制

本研究以質性的個案研究方法進行研究,質性研究就其時間方面是相當費 時的工作,這種研究方法需要長時間做縱貫性的研究。本研究是研究的碩士論 文,礙於時間限制,需限期完成,因此,在研究時間的規劃上可能會受到相當的 限制,但研究者仍以資料的完整、豐富為念,期能真切呈現個案的情形。

(19)

貳、研究者能力的限制

在質性研究中,研究者本身即是研究之工具。研究者乃為質性研究的初學 者,在研究結果的概括推論上,可能受限於研究者的能力,而使研究過程因為研 究者選擇性的認知而失之主觀,但質性研究最重要的目的在於了解與解釋,不重 視概括和推論,因此,研究者乃會力求研究過程的嚴謹,以儘量避免因研究者本 身之限制所造成的缺失。 再者,由於研究者並非帶班的級任導師,對學生而言並不熟悉,可能短時 間內不易建立起共融關係(rapport),也可能無法觀察到較隱密性的行為,因此 將藉著與班上學生聊天的方式培養感情,取得學生信任,以利訪談之進行外,也 透過與教師的正式訪談、蒐集學生文件及調查表等方式,多方蒐集資料,以彌補 不足之處。

參、研究推論的限制

在選擇研究對象及研究場域時,是採用質性研究的簡便抽樣的方式,拜託 研究者的同學幫忙尋覓合適的研究對象,從而找到研究者同學之同事所任教的班 級作為本研究之研究對象,而這樣的研究成果將存在個別的差異性,是故,本研 究只能推論到與本研究對象、研究場域以及情境相類似背景的群體中,而不宜過 度推論。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將從四個方面來探討,首先探討兒童的同儕關係;其次說明利社會行 為之意涵;接著,介紹兒童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最後,綜理利社會行為之相關 研究。

第一節 兒童的同儕關係

在兒童社會化的發展過程中,除父母兄弟姊妹之外,對個體行為發展影響 最大的莫過於同儕團體(peer group)。兒童從同儕友伴的互動關係中,發展其樂 趣及學習社會技能,並建立積極適切的自我概念。因此,發展良好的同儕關係, 可說是兒童在國小階段的一項重要任務(何秋蘭,2003)。本節首先界定同儕的定 義,其次介紹兒童同儕關係之評量,說明兒童同儕社會地位之評量與分類,最後 論述兒童同儕關係對利社會行為之重要性。

壹、 同儕關係之意義

同儕關係是人際關係的一種,必先了解同儕與同儕關係之意義,方能理解 其意涵,茲從此析述之。 一 一 一 一、、、、 同儕同儕同儕同儕 「同儕」一詞定義非常廣泛,根據熊鈍生(1985)所做的解釋是:「同輩、 同位、同儔、同夥」。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 (1993)對「同 儕」一詞所下的定義則為「one that is of equal standing with another; one belonging to the same societal group based on age, grade or status」, 亦即和他人是處於相同地位,且屬於以年紀、年齡或地位為基礎之社會團體中。

張春興(1989)也認為「同儕」是指年齡相近、關係親密、彼此認同團體中 的行為標準,且持類似價值觀的兒童或青少年。黃德祥(1994)亦指出「同儕」是 指同年齡的友群。

(21)

D. R. Shaffer則表示「同儕」是具有相同地位的個體,在行為運作方式上 具有其相近性(林翠湄譯,1995)。Berk(1997)更擴大解釋,認為同儕係指所處地 位或等級相同的人,包括在所有交互作用中,無論時間的長短,只要直接參與活 動,而能共同分享一組能力及目標的同伴均是同儕。 因此,由以上各學者所下定義可知:同儕可由兩方面做界定,一是以相等 地位與年齡做為同儕的依據,認為同儕為相似年齡或地位等級相同者;另一則以 兒童的行為作為基礎,即因某一特定活動聚集在一起,且其行為目標相當者。在 本研究所指之「同儕」是以前者為依據,專指學校中同一班級內之同學而言。 二 二 二 二、、、、 同儕關係同儕關係同儕關係同儕關係 同儕關係係指一群相近年齡的個體,因某種因素而互相結合,並據此而形 成緊密的結構,成員在此結構中,彼此產生互動的行為,並可由團體成員的觀點 來檢視個人在團體中,是否被接納或被排斥(陳厚仁,2003)。兒童同儕關係之形 成乃由於兒童在學校接受教育,過團體生活,並於團體生活中與其他學童產生互 動,在此一互動過程中所形成之關係稱之(郭丁熒,1990)。詹棟樑(1994)也表示 學童之同儕關係是學童與同儕在互動中所營建出來的,且彼此均能在此一互動關 係中獲得自我成長。 此外,同儕關係又可稱為「同儕社會地位」(林翠湄譯,1995;簡淑真,1989), 亦即「同儕關係」可是為兒童在團體中與同儕互動時,該兒童在同儕團體中所具 有的影響力和受同儕歡迎(喜愛)或接納的程度(張怡貞,1997;蘇秋碧,2000)。 綜上所述,同儕關係乃係指年齡相近、地位相等、價值觀與行為標準類似 之同儕,彼此密切交往的互動關係,且此種關係的好壞亦可反映出個體受同儕團 體喜愛或討厭的程度。

(22)

貳、 兒童同儕關係之評量

同儕關係的研究中,有許多評定同儕關係的方法,大致上包含自然觀察法、 社會計量法、教師評定法、自陳法等,茲針對此四種方式整理如下表2-1-1所示。 表2-1-1 同儕關係之評量方式 評量 方式 意義 適用時機 優點 缺點 自然 觀察 法 對行為及相關 的情境進行直 接的觀察紀錄。 1. 觀察受 試者較 少數。 2. 評量行 為與態 度之改 變。 1. 能瞭解受試者在 自然環境下表現 的行為。 2. 觀察到之行為較 具代表性與真實 性。 1. 耗時、費力。 2. 資料來源可能 受限於某些樣 本的行為上。 3. 觀察員要具備 足夠的能力與 素養。 社會 計量 法 是研究團體結 構的一種技 術,在評量團體 中的人際吸 引、排斥程度或 用以測量個人 的社會能力。 評估學童在 班上被接受 或排斥的關 係的程度。 1. 易於實施、記分 容易。 2. 節省時間與經 費。 3. 瞭解班級次級團 體、相互關係與 分裂狀態。 1. 班級人數過多 時,不易建構社 會矩陣與社會 圖。 2. 若運用同儕提 名方式,則個性 退縮、害羞之同 學易被忽略。 教師 評定 法 以教師的觀點 說明學童的行 為表現。 瞭解兒童的 行為表現與 相關背景因 素。 對學生的行為較敏 銳且觀察較具體。 1. 易有月暈效應 產生。 2. 易受先入為主 的偏見影響。 自陳 法 以自陳量表呈 現一組測驗問 題與刺激,由兒 童依自己的情 形、感受填答。 多用於評量 社會技巧、 社會焦慮、 社會孤獨與 社會不滿等 行為。 1. 施測過程簡單易 行,適合團體施 測。 2. 省時又省錢。 3. 評分過程客觀。 4. 記分與解釋較容 易。 1. 學生有偽裝作 答之疑慮。 2. 可能有作答偏 誤之情形。 資料來源:整理自何秋蘭(2004)、張春興(1990)、郭生玉(2000)、黃德祥(1989, 1991)、蔡其螢(2004)、蘇秋碧(2000)。

(23)

從上表可知,同儕的評量方式多種,也各有其優缺與適用時機,表示不同 的評定方式都有其研究之必要性,可視研究目的做不同之選擇與取捨,以最適合 的評量方式來探尋所欲瞭解之事實與現況。就本研究而言,乃欲知悉班級中之同 儕關係與社會計量地位,考量班級內同儕是互動最為頻繁、最常相處在一起且對 彼此影響最直接的人,故以社會計量法對同儕關係進行評估,自是最佳之方式。

參、 兒童同儕社會地位之評定方式與分類

同儕關係的評量是決定兒童社會地位之主要依據,兒童同儕社會地位的不 同,表示其在同儕團體中受喜愛與被接納程度的不同。社會計量法不但可知悉學 童的同儕關係,藉由社會計量法對其結果加以分類,亦可同時了解兒童在團體中 社會地位與受歡迎的程度(林翠湄譯,1995;Newcomb, Bukowski & Pattee, 1993)。茲介紹社會計量法與同儕社會地位之分類方式如下。 一 一 一 一、、、、社會計量法社會計量法社會計量法社會計量法 社會計量法(sociometry)最早是由J. L. Moreno於1934年所提出,它包含 了所有測量人際關係的技術,在當時的意涵是指:「評量某一團體中,人際吸引 或拒斥關係的工具」(吳武典,1989)。而今社會計量法仍是用以判定各個成員在 團體中的相對地位和受歡迎或拒斥程度的工具。藉這些工具我們可由整個團體的 結構圖來找出我們想找的標的學生(target student),或是從不同型態結構圖的 比對當中,找出問題的癥結點並嘗試去解決(羅文杰,1998)。一般而言,社會計 量法所採用的方式有:同儕提名法、同儕評量法、配對比較法與社會關係圖等四 種,茲說明如下表2-1-2所示。

(24)

表2-1-2 社會計量法一覽表 方法 意涵 同儕提名法 在特定團體中,利用正、負向提名方式,讓兒童針對團體其他 成員,提名個人最喜歡與最不喜歡的同儕數位(通常三位),再 依據分類的標準,各自計量算出兒童在同儕中的社會地位。 同儕評量法 列出團體中每一位兒童的姓名或座號,請全體受試兒童以 Likert五點量表評量自己對團體其他同儕的喜愛程度,每位兒 童的分數即是全班同學評量他的分數總和之平均,獲得點數愈 多,即表示其愈受同儕喜愛。再者,因各個評量點上並無人數 的限制,因此可觀察到每位兒童被團體中其他人接納的程度。 配對比較法 請受試者就配對的照片或姓名中,選擇他們最喜歡的一位。因 其只針對配對出現的兩位同儕進行比較,故無法了解個體在團 體中的社會地位。 社會關係圖 「社會關係圖」是先請團體中的兒童寫出最喜歡(或最不喜歡) 的人,再依全體兒童所有選票互投情形用圖解表示的方式呈現。 資料來源:整理自林翠湄譯(1995)、張春興(1990)、黃德祥(1989)、蔡其螢 (2004)、蘇秋碧(2000)。 上述四種方法中,又以同儕提名法與同儕評量法二種最為常見,在測量兒 童受同儕喜愛或接納度方面,同儕評定法較同儕提名法要為可靠(黃信仁, 1985),考量本研究是在瞭解兒童同儕互動關係,並找出最受同儕歡迎與最不受 同儕歡迎之兒童,故決定以「同儕評量法」做為分類之依據。 二 二 二 二、、、、同儕社會地位之分類同儕社會地位之分類同儕社會地位之分類同儕社會地位之分類 早期的社會計量法,是以單向度的同儕提名法為主要測量方式,單獨採用 正向或負向提名的方式區分不同社會地位的兒童,分類結果屬於極端的二分法 (Newcomb et al., 1993)。之後,Perry(1979)提出雙向度提名法,也就是以「社 會影響」(social impact,簡稱SI)與「社會喜愛」(social preference,簡稱 SP)雙向度來分析團體中的社會計量結果。一時之間,造成學者研究的熱潮,許 多學者陸續提出新的社會計量法,用以改善單向度同儕提名法的缺失。

(25)

迎」(popular)與「被拒絕」(rejected)兩類;(二)Asher與Hymel的三分法,分 為「受歡迎」、「被拒絕」與「被孤立」(isolated)或「被忽視」(neglected)。 三類;(三) Perry的四分法,分為「受歡迎」、「平易近人」(amiable)、「被忽視」 與「被拒絕」四類;(四)Coie、Dodge與Coppotelli的五分法,分為「受歡迎」、 「被拒絕」、「被忽視」、「受爭議」以及「普通」(average)等五類。 上述四種分類法中又以後二者之分類方式,即根據社會計量結果,將同儕 社會計量地位分成四類或是五類的分類方式較為周全,因其能對不同社會能力之 兒童作適當的歸類,以下乃就兒童社會地位各量組所代表的意義加以歸納如表 2-1-3 所示(蔡其螢,2004;蘇秋碧,2000)。 表 2-1-3 兒童同儕社會地位各量組意義摘要 兒童社會地位分類 各 社 會 計 量 地 位 分 組 意 義 受歡迎兒童 1. 班級中表現出較多友善、助人等利社會行為,且受大 多數同儕喜愛或歡迎的兒童。 2. 在同儕提名的結果來看則是班級中受到多數同儕正向 提名,較少負向提名,且社會偏愛與社會影響力均高 的兒童。 被拒絕兒童 1. 指班級中表現出較多攻擊或負向行為,且被大多數同 儕討厭,指被少數同儕喜歡的兒童。 2. 以同儕提名上來看,指在同儕團體中獲得較多負向提 名,較少正向提名,且社會偏愛較低,社會影響力高 的兒童。 被忽視兒童 1. 班級中既不受同儕喜歡也不受同儕歡迎的兒童。 2. 以同儕提名來看,則是既獲得很少正向提名,也獲得 很少負向提名,且社會影響力低,社會偏愛為中等的 兒童。 受爭議兒童 1. 指正向和負向行為表現頻率多很高,且既被多數人喜 歡,也被多數人討厭的兒童。 2. 在同儕提名上,獲得多數正向提名和許多負向提名, 並具高社會影響力,中等社會偏愛的兒童。 普通組兒童 1. 在正、負向行為表現與學業成績、學習態度均中等的 兒童。 2. 在正、負向提名上均是一般程度的兒童。 資料來源:蘇秋碧(2000)。

(26)

本研究主要採用的社會計量方法是同儕評量法,讓兒童自己評估對同儕之 喜愛情形,據此,每位兒童都會獲得班上同學對其表示喜愛程度的票數,再依此 計算每位兒童在各向度上(喜歡、不喜歡與不知道)上的得票數,從而獲悉兒童在 班級中的同儕社會地位,但考量研究時間的限制與研究分析的深入程度,因此, 乃決定將研究對象鎖定於這五類中的相對極端的二類-受同儕歡迎與被同儕拒 絕之兒童,分析其受歡迎與被拒絕之原因並瞭解其在利行為上表現情形。

肆、 兒童同儕關係對利社會行為之重要性

根據社會學習論的觀點,同儕間的互動可以幫助兒童在此一對等的社會關 係中學習到社會技巧,藉由觀察、模仿同儕的行為,學習到行為的方式,由同儕 的回饋與反應,漸次調整、修正自己的行為,以符合團體的規範與標準。換言之, 同儕間的互動模式是影響兒童行為表現的重要因素。 再者,T. J. Berndt 與 K. Keefe 的研究也發現,童年時期的同儕關係與友 誼品質良好的兒童,因樂於與同儕互動,且喜歡團體生活,在行為表現上也盡量 符合團體規範的要求,社會技巧佳,較常表現出像是合作之類的利社會行為,因 此容易得到團體的認同,受到同儕的歡迎;反之,假若兒童在童年階段的同儕關 係不佳,則表示其社交能力的不足,在結交新友伴與維持良好的友伴關係方面容 易產生困難,部分兒童甚至會出現攻擊或是逃避退縮的反社會行為,在這樣與他 人互動的惡性循環下,使其在同儕間的關係更顯緊張,兒童被拒絕程的度亦更加 嚴重(引自蔡其螢,2004)。 綜上所述,兒童的同儕關係能有助於社會技巧的發展與利社會行為的展 現,而展現良好的社會技巧與行為則又有益於良好同儕關係的維持,因此,兩者 是互為影響,密切相關的,不論是在評估兒童的同儕關係或兒童的利社會行為表 現上,兩者都是對方相當重要的一個影響因素。

(27)

第二節 利社會行為之意涵

由於心理學家對利社會行為的定義莫衷一是,本研究為更清楚定義利社會 行為,乃介紹重要學者對其之定義,再加以比較利社會行為與利他行為、助人行 為等相似名詞之差異,並說明利社會行為的分類,藉以能清晰呈現利社會行為完 整之樣貌。

壹、利社會行為的意義

「利社會行為」一詞被普遍廣泛使用,是由於 Bar-Tal 於 1976 年出版了《利 社會行為》一書,在此之前,多是「利他行為」(altruistic behavior)、「助人 行為」(helping behavior)與「利社會行為」等名詞交互混用,並未有明顯區隔, 其後學者們對利社會的說法也相當分歧、紛亂不一,但若嚴格加以區辨,這些概 念仍有些許差異。 張春興(1990)在張氏心理學辭典中,對利他行為定義為「泛指有利於他人 的行為」,其可分成三個層次:「己利利人,己達達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 下之樂而樂」、「捨己為群、殺身成仁」。而助人行為係指在別人有急難或需求的 情形下,個人出於自願,但不附帶任何回報條件而予以援助的行為。至於利社會 行為則包含廣義與狹義兩種解釋,廣義意指「對社會有積極影響力的行為」,狹 義則係指「能夠增進他人利益的行為」。 Eisenberg(1982)曾彙整多位學者對利社會行為及利他主義的定義,一般以 廣義指稱者,多以「行為」定義;而採狹義者,則多以「動機」為關注的焦點, 以下茲就此二者分別說明之。 一 一一 一、、、、廣義的利社會行為廣義的利社會行為廣義的利社會行為廣義的利社會行為::係指表現出積極形式的社會行為::係指表現出積極形式的社會行為係指表現出積極形式的社會行為,係指表現出積極形式的社會行為,,,不討論行為者之不討論行為者之不討論行為者之不討論行為者之 動機 動機 動機 動機 Bar-Tal(1976)將人類的社會行為分成積極形式與消極形式兩種,前者所指 稱的社會行為即為利社會行為,亦即行為的結果有利於他人,能對他人或群體造

(28)

成正面的影響,如:助人、合作、分享、捐贈等。Moore(1982)則表示廣義的利 社會行為係指只要表現出正向的社會行為,不論其動機是否包含利他的成分或是 否需要自我犧牲,這樣的行為均可視為利社會行為。沈六(1993)也提及凡是個體 行為的動機是基於改變受助者的生理或心理狀態,並能感受到受助者將因其行為 而在物質上或心理上得到滿足,即是利社會行為。 此外,E. J. Phares則指出行為者會表現助人的行為乃是為求達到個人的 私利所致,或行為者本身並無真正的助人意圖,其助人純屬意外,但其所展現的 行為也是歸屬於利社會行為之ㄧ(引自林維芬,1991)。B. S. Moore和N. Eisenberg也認為利社會行為是有利於他人,同時又有利於自己的行為(引自李雯 智,1996)。 基於上述可知利社會行為涵蓋的範圍很廣,只要個人的行為結果能對自己 或他人產生益處,即屬利社會行為,簡言之,利社會行為乃是一種利人又利己的 行為表現。 二 二二 二、、、、狹義的利社會行為狹義的利社會行為狹義的利社會行為狹義的利社會行為::::不要求回報不要求回報、不要求回報不要求回報、、酬賞及個人利益的社會行為、酬賞及個人利益的社會行為酬賞及個人利益的社會行為,酬賞及個人利益的社會行為,,在動機,在動機在動機在動機 上強調完全的 上強調完全的 上強調完全的 上強調完全的「「「利他「利他利他」利他」」」 強調行為本身就是目的,不期待行為之後有任何外在酬賞及回報,於此, Bar-Tal(1976)主張利社會行為應是一種不期待外在酬賞,而自發性的展現助人 行為,它包含兩種型式:一為利他主義,助人即為行為目的;一為償還行為 (restitution),即回報過去曾經得自於他人的好處,或補償自己曾經使他人受 損的行為。 Eisenberg 與 Mussen(1989)對利社會行為所下的定義則更進一層:利社會 行為是個體有意的幫助、進行有利於其他個人或團體的自願性行為,行動者不要 求外在的報酬,而且可能需要付出某些代價或遭受特別犧牲才能達成。 總之,此種狹義的利社會行為(利他行為)可歸納成三個構成要件 (Bar-Tal,1976,1982;Eisenberg,1982;Krebs,1970;Leeds,1963):(一)行為

(29)

本身就是目的,不以個人利益的滿足為必要;(二)行為是出自於個人意願,乃自 動自發作成,非強迫性質;(三)行為乃以他人受益為前提。 綜合上述各學者對利社會行為的看法,研究者乃將利社會行為定義為「個 體在基於利人或利己的動機且不求回報的情況下,自由選擇地做出有利於他人或 團體的正向社會行為。」

貳、利社會行為與利他行為、助人行為之不同

對於「利社會行為」與「利他行為」的界定,學者認為最大的差異點乃在 研究重點取向的不同,涉及「行為」與「動機」的問題以及在涵義上的廣義、狹 義之分(羅瑞玉,1997)。至於「助人行為」則係指在某人需要時予以直接幫助, 是未經允諾給予外在報酬的利人行為,包括分享、援助、支持等行為(蘇清守, 1989),且助人者的行為並不含有實在的或潛在犧牲,與利他主義或利他性有別, 後者乃是在含有風險或個人損失的情況下提供幫助(李伯黍等譯,2003)。 若綜合比較利社會行為、利他行為與助人行為三者之異同,可歸納出以下 幾點(Bar-Tal,1982;李雯智,1996;林維芬,1991;蘇清守,1989)。 一 一一 一、、、、 相相相同點相同點同點 同點 (一)皆為利他的正向社會性行為。 (二)均為道德行為的表現之一。 (三)均有明顯的利人行為表現。 二 二二 二、、、、 相異點相異點相異點 相異點 (一)行為的動機:利他行為的動機為利他、不存私心與報酬企圖;利社 會行為與助人行為則不特別強調行為動機為全然的利他,其行為動機可能為互惠 或利己。 (二)行為的範圍:利社會行為包含助人、合作與交換等行為,助人行為 則包含分享、援助與捐贈等行為,而以上行為的動機必須為純粹利他者才能算是

(30)

利他行為,因此利社會行為的範圍大於助人行為與利他行為,而助人行為的範圍 又大於利他行為。 基本上,利社會行為、利他行為與助人行為三者同多於異,除非研究者為 其研究目的,而在實證或是理論上作嚴密的定義,否則只要是有利於他人的行為 均被視為利社會行為(Dovidio, 1984)。本研究亦是如此,凡兒童有展現利於他 人的行為,不論其動機為何,均視為是利社會行為之展現,並不嚴格區分名詞之 用法。

參、 利社會行為之種類

利社會行為的種類至今仍未有一致之說法與分類,可能是因研究設計之不 同所產生之差異,因此先介紹各學者對其所作之分類,再說明本研究之分類方式。 Eisenberg(1982)綜合各學者的意見,將利社會行為分成三種類型:幫助、 分享及安慰。Krebs(1970)則將利社會行為分成幫助、分享、給予、援助及志願 服務五種類型。B. Spodek 則認為利社會行為包含幫助、同情、救助、分享、鼓 勵、保護、給予、犧牲、使人放心、安慰、合作及援助(引自洪堯群,2000)。 此外,國內學者李昭玲(1986)針對一所幼稚園大班的兒童進行觀察研究, 並根據研究結果將利社會行為分成四類,(一)幫助行為(helping behavior):主 動或被動提供非情緒性的協助或互相幫助;(二)分享行為(sharing behavior): 主動或被動地與他人共享食物、器具或一起遊戲;(三)給予行為(giving behavior):主動或被動地把自己擁有的某種東西送給別人;(四)照顧行為 (caring behavior):主動或被動地慰問他人,是屬於情緒上的幫助行為或是滿 足他人生理需求、減輕其病痛。 吳玉梅(2006)亦對一國小附設幼之學前幼兒以自然觀察法和半結構訪談進 行研究,並將觀察訪談到之利社會行為分成四類,分別是幫助行為、分享行為、 給予行為和安慰行為。

(31)

李雯智(1996)則採用俗民誌研究法研究國小五年級學童的利社會行為表 現,並將利社會行為分成幫助行為、贈與行為及分享行為三類,而又因利社會行 為可劃歸成生理及情緒二類,故可將幫助與贈與行為歸屬於生理上之利社會行 為,分享行為則是屬於同時涵括生理及情緒之利社會行為。 羅瑞玉(1997)則在實際觀察國小三、四、五、六年級學生校園生活之種種 利社會行為表現後,編製了「日常利社會行為自陳量表」,並藉由因素分析之方 式,將量表中之利社會行為區分成三種類型,分別是:關照(包括關懷與照顧之 行為)、救助(包含慷慨捐獻、救難幫助等行為)與合作。 綜上所述,利社會行為通常包含以下型態:同情、利他、安慰、關懷、幫 助、援助、合作、救助、分享、照顧、給予及志願服務等行為。而本研究乃將利 社會行為分成五種類型,分別是:關懷(包括生病受傷時的照顧與對弱小者的照 顧)、幫助(包括教導課業、勸告別人、借用物品、拿東西與其他幫助行為)、分 享(係指主動將自身的物品與他人共享)、合作與贈與行為。

肆、 兒童利社會行為之評量方式

對於「利社會行為」的評量,研究者通常會根據自己的目的與需求,設計 切合自己研究的評量方式,依 Eisenberg 和 Mussen(1989)的觀點,大致可區分 為五種: 一 一一

一、、、、自然觀察自然觀察自然觀察自然觀察(Naturalistic observations)(Naturalistic observations)(Naturalistic observations)(Naturalistic observations)

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中觀察兒童的言行舉止,並作系統的記錄,其後再根據 觀察的記錄加以分類,最後再依觀察的結果與記錄評定兒童在現場的實際表現。 以此種方法所獲得的兒童利社會行為相當真實可靠、不造作,惟需投注大量的時 間與心力才可能獲致精確的結果。 二 二二

二、、、、情境測驗情境測驗情境測驗情境測驗(Situational tests)(Situational tests)(Situational tests)(Situational tests)

(32)

利用情境的設計與安排來評估兒童利社會行為的方式,所反應的僅是兒童行為的 一小部分,而非利社會的典型(representative),因此必須藉由各種型態的利社 會行為情境測驗來了解其真實性。

三 三三

三、、、、評定法評定法評定法評定法(Ratings)(Ratings)(Ratings)(Ratings)

評定法通常是由教師或深識兒童者依高到低的連續性標準,來評定兒童利 社會行為的相關特質。

四 四四

四、、、、社會計量法社會計量法社會計量法社會計量法(Sociometric questionnaires)(Sociometric questionnaires)(Sociometric questionnaires)(Sociometric questionnaires)

社會計量法是以問卷的方式對全班施測,讓兒童自己評估班上同儕的利社 會行為,如在班上誰最會替別人著想?藉由此類的問題讓兒童自己說出班上同學 中最符合問題描述的人。此種評量方式最適合用於國小階段的兒童,因此階段的 兒童最瞭解班上的同學,但仍須注意因而同的偏見所生之誤差。 五 五五

五、、、、利社會反應問卷利社會反應問卷利社會反應問卷利社會反應問卷(Questionnaire measures (Questionnaire measures (Questionnaire measures (Questionnaire measures of prosocial responding)of prosocial responding)of prosocial responding)of prosocial responding) 利社會反應問卷是設計一系列有關利社會的行為或表現頻率的問題,要求 受試者填答,適用於大樣本的研究。 根據以上的論述可以得知,利社會行為之評量方式乃依據個人研究目的的 不同而有不同的選擇,因此這五種評量方式各有其適用的時機與範圍,並無明顯 的好壞區分。 就本研究而言,較適合用來研究國小高年級學童利社會行為的方法是自然 觀察法與社會計量法,一方面可獲得客觀真實的資料,另一方面則可擁有大量豐 富的觀察紀錄結果,並藉此完整呈現學童在實際情境中利社會行為之樣貌;此 外,考量質性研究多半欠缺信效度之問題,乃輔以利社會反應問卷(即本研究採 用之「日常利社會行為自陳量表」)的評量方式進行評估,企圖藉由三角校正來 檢視資料整理與分析的正確性,避免錯誤的詮釋或因果推論之情形產生。 此外,從近年來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加以分析,會發現國內迄今對利社 會行為所作的研究已有五十二篇,而其中所採行的評量方法多以問卷調查為主, 僅少數採用質性研究的方式進行,亦即大多數研究仍是採利社會反應問卷的評量

(33)

方式而較少使用其他四種方式對利社會行為進行評估,以下就以評量方式為主 軸,將國內利社會行為的研究彙整成表 2-2-1,但考量以問卷調查作成的研究過 於繁多,故不列入下表中。 表 2-2-1 利社會行為之評量方式 評量方式 篇數 研究 對象 研究者 內容分析 2 圖書 林學君(1996)、黃嬿穎(2003) 自然觀察 1 幼兒 趙宗慈(1986) 幼兒 李昭玲(1986)、王冉卉(2003)、吳玉梅(2006) 國小 李雯智(1996) 國中 廖紋舲(2004) 自然觀察與訪談 6 高中 鄧永琦(2005) 幼兒 趙恕平(2006) 國小 林維芬(1991) 實驗設計與情境 測驗 3 國中 蘇清守(1989) 情境故事測驗 與晤談 1 國小 陳意玫(2006) 國小 王彩鳳(2005)、何碧霜(2005)、吳明宗(2002)、 邱滿祥(2004)、陳婉如(2007)、陳慧芳(2003)、 黃蕙君(2001)、黃瓊瑢(2005) 國中 陳玲如(2005) 實驗設計 10 大專 楊梵妤(2005)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由上表 2-2-1 可知,以自然觀察與訪談方式作成之研究僅有七篇,其中以 國小為對象者更只有一篇,顯示國內欠缺這一方面之質性研究,故本研究考量研 究之目的與研究之對象,乃決定以自然觀察與訪談的方式探求國小學童利社會行 為的表現並進一步瞭解型塑利社會行為產生的因素,以期能探究到學童現場實際 的表現情形與行為的真相,並藉此達到拋磚引玉之效,吸引更多學者從事利社會 行為之質性研究。

(34)

第三節 兒童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

在探討兒童的同儕關係時,研究者大多從兒童的受歡迎程度與特質來做解 釋,因此大都強調影響兒童受同儕歡迎的正向行為與人格特質的因素分析,而這 些因素可能是來自兒童的個人特質、家庭背景或是學校環境。 國內外學者在探究兒童同儕關係時,亦從好幾個面向探究與分析,並各自 歸納出影響同儕關係之因素,茲將國內外各學者之看法整理如表 2-3-1。 表 2-3-1 各學者對同儕關係影響因素之看法 學者 影響因素 Erwin(1993) 兒童與父母的依附關係、社會認知、身體特徵與吸引力、社 會技巧與性別差異。 Shaffer(1994) (引自林翠湄譯, 1995) 父母的教養型態、兒童的出生序、認知技巧、名字、生理特 徵與人際行為模式。 Berk(1997) 兒童個人的行為、身體上外表的吸引力、幼時與父母的關係。 Aboud 和 Mendelson(1998) 兒童的認知能力、社交能力、外表的吸引力與攻擊和退縮行 為。 黃德祥(1989) (一) 人的因素:學生個人的屬性或特質、外表的吸引力、 智力、性別、年級差異、社經水準、家庭中兄弟姊妹 的人數及教師的因素。 (二) 物理環境:學生座位的安排、鄰近原則與空間大小等。 (三) 結構因素:班級競爭和社會結構。 黃德祥(1994) 性別與年齡、身體吸引力、個人特質、以及社會活動(包含 社會技巧)。 林世欣(2000) 性別、年齡、種族、出生序、個人特質與能力及人際行為模 式。 蘇秋碧(2000) (一)個人因素:行為表現、外表吸引力。 (二)家庭因素:親子關係、父母管教。 (三)學校因素:學業成就、教師因素。 許雅嵐(2002) 學業成就、共同的興趣與話題、行為舉止守規矩及人格特質。 侯玉波(2003) 個人特質(包括個人的溫暖、能力及外表吸引力)、相似性、 互補性、熟悉性、連接性。 王柏壽(2004) 名字、外表、父母教養方式、排行、家庭社經地位、教師喜 愛程度、學校學習成就、自我態度、社交能力、受同儕領袖 的排斥。

(35)

(續)表 2-3-1 學者 影響因素 何秋蘭(2004) 性別、年齡、家庭、相似或相輔及出生序。 蔡其螢(2004) (一)個人因素:個人的溫暖、能力、外表吸引力、個人行為 及性別。 (二)家庭因素:親子關係、家庭氣氛、家庭社經地位、手足 關係。 (三)學校因素:學業成就、運動能力。 楊惠婷(2005) (一) 個人因素:性別、年級。 (二) 家庭因素:親子依附、父母管教、父母職業、家庭社 經地位、子女數、出生序。 彭淑纓(2006) (一) 個人因素:氣質、名字、外表、性別、種族。 (二) 家庭因素:依附關係、父母管教方式、家庭社經地位、 出生序。 (三) 學校因素:教師喜愛、學業成就。 蘇英玫(2006) 性別、出生序、家庭及相似與互補。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上述文獻之分析可知,影響同儕關係之因素非常複雜,因素之間又環 環相扣、相互影響,各因素都可能對兒童與同儕相處的態度與行為造成影響(蘇 秋碧,2000)。茲將各家之言再歸納、簡化成個人、家庭與學校因素三大項,詳 如下表 2-3-2 所示。 表 2-3-2 同儕關係之影響因素摘要 影響因素 相關變項 個人因素 個人人格特質、行為表現(利社會行為或反社會行為)、種族、性 別、年齡、名字、外表的吸引力與體格、社會認知能力、社交技 巧。 家庭因素 父母管教、親子關係、手足關係、家庭社經地位、出生序、家中 子女數、父母性格問題與婚姻狀況。 學校因素 學業成就、運動能力、學校適應、教師的因素(包括教師的人格特 質、行為、教學態度)、物理環境(包括學生座位的安排、鄰近原 則與空間大小等)與結構因素(包括班級競爭和社會結構)。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從上表可知,影響同儕關係之因素最後可將之歸結為三大項,分別是:個 人因素、家庭因素與學校因素,各因素之間又相互牽連、息息相關,對兒童的友

(36)

誼與同儕關係都可能造成影響。因此,本研究乃就個人、家庭與學校三層面進行 探討,並依本研究所欲探討之相關變項說明之,期望能暸解影響兒童同儕關係的 因素,從而協助孩子發展出良好的同儕關係,引領其在成長的過程中,都能走得 穩健踏實,以下將說明影響兒童同儕關係的影響因素與其相關研究。

壹、 個人因素

一 一一 一、、、、 性別性別性別 性別 在性別方面,男生與女生在同儕關係的表現有所不同。大致上,女生對於 同儕關係的經營會較為重視,也花較多的時間在與他人的互動上,遇到問題時, 亦常傾向以人際、親密的方式解決(何秋蘭,2004);再者,女生較男生更傾向擁 有親密的、信任的、緊密的同儕關係,且在同儕關係中也同樣會去尋求親密的、 信任的、分享的友誼關係(蘇英玫,2006)。因此,女生的社會興趣比男生高,同 儕關係也較佳,在國內許多研究之結果(何秋蘭,2004;吳瓊洳,1997;李靜怡, 2005;林世欣,2000;林雯菁,2001;胡秀娟,2006;羅佳芬,2002;羅瑞玉, 1991;蘇英玫,2006)亦都發現國中小女生的同儕關係確實較男生來得佳。 二 二二 二、、、、 個人行為個人行為個人行為 個人行為 在影響同儕關係的個人因素方面,兒童所表現出來的「個人行為」可說是 決定其社會地位的主要因素,Coie 等人(1990)在綜合許多有關兒童同儕關係與 社會行為的相關研究後發現:影響兒童社會地位的主要行為因素是合群、分享與 合作的利社會行為,以及打架、破壞、發脾氣和罵人的反社會行為。Coie 等人 也指出,兒童的這些社會行為不僅在小學及青少年時是影響同儕關係的重要因 素,即使在幼稚園時亦是如此。 Parkhurst 和 Asher(1992)在研究被同儕拒絕兒童的行為差異時,也發現: 兒童的行為決定其在團體中的社會地位,特別是「正向的行為特質」更是影響兒

(37)

童受同儕喜愛與歡迎的主要因素。研究結果指出:受歡迎的兒童除被同儕認為他 們較不會攻擊和干擾同儕外,他們也表現出較多友善、合作、和值得信賴的特質。 Newcomb 等人(1993)的研究分析也指出:受歡迎組的兒童除較普通組兒童有 較高的社交技巧與認知能力,以及較少攻擊和退縮的行為外,其在問題解決、正 向社會行為、正向社會特質、友誼關係與混合的社交能力的表現上也比普通組的 兒童高,且其在正向社會行為、正向社會特質、及友誼關係的表現上也比被同儕 拒絕兒童與被忽視兒童高。 陳忠傑(2000)探討混齡環境中受歡迎與被拒絕幼兒社會行為與同儕互動上 的差異情形。其以 137 位 3-5 歲的幼兒為研究對象,施以提名法、評量法與問 卷等方式挑選受同儕歡迎兒童與被同儕拒絕兒童,再以觀察法蒐集資料,其研究 結果顯示,受歡迎的幼兒有較多的正面行為表現,而被拒絕幼兒則有較多負面行 為表現。 蘇秋碧(2000)同樣採用質性方法來探討國小六年級被同儕拒絕兒童的同儕 關係,其以一個國小六年級班級作為研究對象進行觀察,並訪談二十二位同學和 三位老師,其研究發現,兒童在同儕互動中,對同儕不適當的行為表現是導致其 被同儕拒絕的因素。這些不適當的行為表現包括來自身體上,口語上、態度上、 心理、人格、學業、儀表、和社交技巧等各方面的不適當行為,之所以這些行為 會引起同儕反感乃是因為這些行為有些觸犯到團體規範,或侵犯到他人身體、財 物、人格和自由,有些則是兒童本身缺乏社會認知能力、社交技巧或因學業能力 低落而表現出不適當的行為所致。 蔡其螢(2004)探討國小三年級受同儕歡迎兒童與被同儕拒絕兒童之社會行 為表現,她以一班有 34 位學生的三年級班級為研究對象,對其施以同儕提名量 表,並根據實際觀察結果挑選出受同儕歡迎兒童與被同儕拒絕兒童,再針對所挑 選之個案兒童予以觀察、訪談,並輔以文件分析等方式來蒐集資料,其研究結果 顯示,受歡迎兒童的行為表現為負責任、積極主動、學習態度佳、反應快且具有 幽默風趣等特質;而被拒絕兒童的行為表現則是生活習慣不佳、學習態度不佳且

(38)

具有敷衍塞責、消極被動等特質。 綜合上述國內外的實徵研究發現,影響兒童同儕關係優劣的因素主要取決 於個人的行為表現,倘若一個人具有較多的正向行為特質,則其通常較受到同儕 歡迎;反之,倘若一個人具有較多的負向行為特質或其本身的行為表現常違反團 體的規範,則其通常較受到同儕拒絕。 三 三三 三、、、、 社交技巧社交技巧社交技巧 社交技巧 社交技巧(social skills)係代表兒童學習用來進行人際互動時所使用的行 為,這些特定的能力能使兒童順利完成某特定社交任務,且與人格相似,同樣帶 有個人的行為特色,在跨情境(cross-situational)下的行為表現均呈現高度一 致性,是一種相當穩定的個人特質(黃淑苓,1991;Erwin, 1993)。 M. Herber 指出,社交技巧是社會能力的基礎,缺乏社交技巧則會產生許多 社會行為問題,意即社交技巧是良好社會行為的條件,也是決定個體是否適應社 會的重要因素。Newcomb 與 Bukowski 指出有較高的社交技巧與認知能力者(問題 解決、正向社會行為、正向社會特質、友誼關係與混合的社交能力)其人際關係 較好(引自蔡麗雪,2006)。 李雅芬(2003)亦以 978 位國小學童為研究對象,探討受歡迎與被拒絕兒童 的社交技巧與社會適應,其研究結果發現,受歡迎兒童在社交技巧或各層面的整 體表現,明顯要比被拒絕兒童為佳,其中又以在「合作」技巧的表現差異為最大。 李雅芬更進一步指出,受歡迎的兒童在學校多能遵守規則,和同儕進行誠實公平 的遊戲,在班級中主動關心、安慰、熱心助人,在團體中也樂於與人分享、合群 合作。相反的,會直接或間接以肢體或語言造成他人身心痛苦的兒童,便很容易 受到同儕的排斥。 劉蕙晴(2005)以 16 名四年級兒童為實驗研究之對象,進行理情團體諮商, 在為期 20 次的實驗方案課程中發現,讓成員在方案課程中學習各種與同儕相處 的社交技巧並將之應用於日常生活中,確實能改善自己與同學間的關係。 在蔡麗雪(2006)的研究中也發現社交技巧在改善同儕關係方面,扮演了極

(39)

其重要的調節角色,亦是影響同儕關係優劣的一項關鍵因素,因為社交技巧的調 節效果,不但能增加兒童愉悅的情緒經驗,也能提供兒童練習各種社會角色及瞭 解社會規範的機會,獲得同儕關係的知識並改善與同儕間的關係。 綜合以上所述可知,同儕關係較佳的兒童通常具有良好的社交技巧,他們 不但能表現出較多像是合作、助人與關懷等利社會行為,也會儘量避免出現不適 當的行為,因此較受到同儕的喜愛;反之,同儕關係欠佳的兒童他們的社交技巧 明顯的較差,容易出現像是攻擊或自私等不當的反社會行為或是問題行為,因而 會被同儕拒絕。因此,社交技巧可說是影響兒童同儕關係的重要因素。 四 四四 四、、、、 外表吸引力外表吸引力外表吸引力 外表吸引力 對於美麗的人事物,人們總是難以抗拒其魅力;在平日人際交往互動中, 也常是漂亮的人較為吃香;同樣條件的兩個人,樣貌、長相較為討喜者總是較受 人喜愛,可見外表吸引力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性。若要深究何以漂亮的人總是較 受歡迎,可以 E. Walster 的實驗發現作為解釋,他提出二個因素:其一是「月 暈效應」(hallo effect),亦即「美就是好」;其二則是「漂亮的輻射效應」 (radiating effect of beauty),亦即人們認為自己與漂亮的人走在一起時,自 己也會跟著變漂亮(引自蔡其螢,2004)。 再者,外表吸引力除了長相以外,也包括身體的儀表整潔與否、身高、體 重與穿著等(林翠湄譯,1995;黃德祥,1994;Erwin,1993)。黃德祥(1994)就表 示除了外表不具吸引力者較不受到同儕喜愛外,過胖或過瘦、邋遢、骯髒的外表 均是導致兒童被同儕拒絕的原因。在 Erwin(1993)的研究中也指出:外表吸引力 與兒童受同儕歡迎的程度的確存有顯著的關係。在學前及學齡時期的兒童,假如 具有外表的吸引力,則其同儕關係會比其他不具外表吸引力的兒童擁有較正向的 同儕關係,同時表現出較多利社會行為,並具有較大的說服力與影響力。 其他研究結果也同樣顯示外表吸引力是增進同儕接納、吸引的一個重要因 素(王柏壽,2004;侯玉波,2003;陳皎眉,1995;黃德祥,1989,1994;Berk,199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math of high-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s significant related to their SES and the self-concept in math, but is non-related to their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nd investiga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dynamic geometry software GeoGebra (GGB) into eleventh grade students’.. learning of geometric concepts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sign the bus- related lesson plans based on the need of the students of the 3 rd to 6 th grade of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remote

Based on a sample of 98 sixth-grade students from a primary school in Changhua County, this study applies the K-means cluster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index factors of the

The DEMATE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key factors on elementary school parents' school choice.. According to analysis result, the most influencing parents to choose school factor is

The study found: (一) comparing with the pupils of other grades, the pupils in pupils of sixth grade in Yang-Guang Elementary School emphasized on the growth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