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高度競爭的世紀,世界各個先進國家為了在這新世紀贏取 競爭的優勢,已掀起一連串的政治、經濟、社會及教育的改革。教育的發展攸關 人力素質的良窳,以及整體競爭力的提昇,在面對全球化激烈的國際競爭和挑戰,

人力素養的提升將是決定國家競爭力的關鍵(朱元祥,2000;;吳清山,2002;

監察院,2004)。因此,唯有落實教育的發展,強化人才的培育,才能提振整體 的競爭力,所以社會大眾對於教育改革與發展遂成為跨世紀前後政府與民間一致 關注的重要課題並據以深切的關懷。學校因與外界的交流日趨頻繁,漸而從被動 轉為主動主導的角色,因此如何扮演好此角色是學校一個重要的課題。

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情誼日見疏離,親情友情日見淡薄。人的流通性 大增,互相瞭解的機會也大為減少。另一方面,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卻又愈益密切,

互相影響、依賴,也互相矛盾、衝突。個人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不得不考慮到 別人的需求,因而需要調整彼此的關係,在偏差及消長的利害關係中,找出平衡 點來,以滿足共同的利益。人與人之間是如此,機關與個人以及機關與機關之間,

亦無不如此(張在山,2004)。公共關係(public relations)主要是研究機構 如何見容於它的環境,採取各種措施,以謀求機構與群眾之共同利益,使雙方均 獲得最大的滿足。企業組織成立公關部門,推展其所需之公關工作,以協助其組 織行銷宣導或解決問題是所必然,同時已逐漸在公家機構蔚為風潮,因而學校公 共關係也漸次被加以倡導(劉維奪,2001)。

過去學校認為只要依照教育行政機關訂定之規章行事,較少運用公共關係與 家長社區或傳播媒體打交道,更遑論善用公共關係爭取社會資源,提升組織效能 與建立口碑(林志成,2001)。而且認為只要把學校圍牆內的事情辦好即可,不 必重視社區人士意見,究其原因,學校組織除了較為封閉保守,公立學校與學生

受到政府養護與保障無須爭取社會資源之外,學校教育行政人員對學校效公共關 係的認識有限是其主要原因(張保光, 1996;陳慧玲,1999)。一般認為「公共 關係」僅是一種交際手段,曲解「公共關係」的意義,從「後現代」的觀點來看,

今日的社會是以「尊重多元差異」,摒棄「單一權威」的社會走向,而學校教育 屬於公共事務,除應有的專業外,無法獨立於社區環境與政治環境之外(洪啟昌,

2000)。因此,學校在面對「不同的參與伙伴」時,如何善用各界資源,群策群 力來營造優質的學習環境亦屬重要之課題;另外教育改革的腳步加快,隨著相關 教育法令(教師法、教育基本法、國教法….)的增修訂,目前學校之相關行政工 作諸如:校務會議、教師評審委員會、校長遴選委員會、家長參與學校事務條例 等,皆授予教師、家長參與校務的權利,教育大環境與以往比較,已有明顯的改 變,且學校社區化亦為教育改革中的重大政策之一。而這些新組織、人員進入學 校後,對於學校行政運作產生相當大的衝擊(顏國樑,1996)。又民國89 年公佈 實施之《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明訂學校得設置校務發展基金,並接受財務監 督,顯現學校需要內外部公眾支持及爭取資源的重要性。國民小學亦有此趨勢,

因此加強公共關係為現今學校經營與管理的重要一環。研究者為進一步瞭解「公 共關係」在學校實際發展與運作之現況,興起本研究的動機之一。

學校教育是培育人才的搖籃,亦是引領社會進步的動力,追求有效能的學校 教育,提供學生優質的學習環境,乃成為教育工作者神聖的任務與使命(吳清山,

2003)。學校效能(school effectiveness)是學校辦學的核心(江志正,2000);

學校本身是一種頗為複雜的組織,其所訂的目標比一般企業所訂的目標較為抽 象。新世紀教育不僅在追求「量的普及」,更追求「質的提升」。教育的精緻化、

卓越化,首賴學校教育的成功, 成功的學校教育表現在有效能的學校(劉春榮,

1983)。有效能的學校更易達成學校的目標(Purkey & Smith,1983)。因此,

激發個人潛能,提升國民教育素質,採取適切的策略來提高教育品質,提升學校

的效能(周崇儒,2000),已是當前與未來國家進步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

教育人員及一般社會大眾都咸認,相同的學生,在不同的學校環境會有不同 程度的成就。社區家長對於學校效能中「學生學習成就的表現」與「教師之教學 品質」,確實相當在意,然而學校教育是不易立竿見影的工作,效能是長期的表 現,但以何標準來衡量界定學校效能的高低,一直以來就爭論不休。學校效能表 現在與學校公眾互動中經常受到隱晦不明因子所影響,且國外有系統地從事學校 效能的研究,時間並不長,所以有關學校效能的理論仍在建立與發展之中,國內 有關學校效能之專門性著作,更不多見,部分縣市政府雖已對學校進行「校務評 鑑」,評量學校效能,學校組織也因環境的改變,加強學校組織的運作,以提升 學校的效能(易丕修,2001)。學校效能除了因學生學習成就不同會有差異外,

還有許多不同的學校特徵影響,諸如:學校組織的結構、組織文化氣氛、行政的 管理、教師素質、 設備環境、社區關係、家長參與…等因素。近年來,我國政府 為了健全國民教育和提升教育品質,不管是在國民中學或國民小學,提出實施或 擬議很多的教育政策,亦投入了大量地人力和經費,但是學校效能能否隨之提昇 以達成教育目標,是一個值得大家省思的教育問題。因此,探討當今國民小學學 校效能的現況及成效,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學校教育是知識取得的重要途徑,學校教育的成功與否關係著學生將來的就 業與發展,當然也就引起家長及各界熱烈的討論與注意,加上每個人的價值觀不 同,對教育本質與目的的看法不盡相同,導致有不同的主張,容易造成符合部份 人的期望,卻讓其他人不滿意(沈珊珊,1998)。多元的社會最珍貴之處是提供 多種選擇,滿足各界不同的需求,才能化解因思想歧異所造成的紛爭,教育政策 原本就在「規劃控制」與「自由開放」之間擺盪,往往最後定案,需視現有資源、

公眾利益等而定。換言之,各公眾(包含校內校長教師、學生、家長、相關團體;

校外教育相關機構、社區人士、上級機關、媒體等)的共識深具意義,在此種環

境下就鉅觀的角度而言,教育改革更需要徵詢社會公眾的意見;從微觀的角度來 看,學校教育的推展亦有賴學校公眾的支持,且學校公共關係成效越好,學校效 能越積極正向(林泊佑,1994;林月盛,1995;林振中,2001)。

現今學校組織被公眾認為內在活力不足,外在期望過高,加上教育資源分配 不當的環境下要符合各方需求,表現高效能確實相當不易。歷年來研究發現學校 效能指標包括:學校行政管理、教師專業成長、工作滿意、組織氣候文化、學生 學習成就、環境設備支援、社區家長互動..等。而這些指標中有些直接與各學校 公眾有關,即使非直接影響,卻也都須靠學校公眾的支援與肯定才能展現,加上 推展學校公共關係的目的在於增進公眾對學校的瞭解、廣蒐公眾對學校的意見、

獲致公眾對學校的支持、促使學校積極發展創新經營(鄭彩鳳,1999),其目的 皆涉及教師、學生、家長、相關團體的交互作用,而學校效能指標中多數包含這 些學校公眾。因此,研究者認為「公眾」與學校的互動關係,勢必與學校效能表 現有著密切的影響。因此,藉由瞭解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的現況,探討與學校 效能之關係為本研究機之三。

二、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之研究動機,本研究所欲達成的目的如下:

(一)研究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之現況。

(二)瞭解國民小學學校效能之現況。

(三)分析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現況與學校效能的關係。

(四)探討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對學校效能有預測解釋力。

(五)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建立適切的學校公共關係,有效提升學 校效能,期能有助於學校行政管理並為從事相關研究之參考。

第二節 待答問題與研究假設

一、待答問題

根據上述之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待答問題如下:

(一)中部地區國民小學公共關係之現況如何?

(二)不同變項(性別、擔任職務、最高學歷、學校規模、創校歷史、學校地區)

的學校成員,其知覺學校公共關係現況是否有所差異?

(三)中部地區國民小學學校效能之現況如何?

(四)不同變項(性別、擔任職務、最高學歷、學校規模、 創校歷史、學校地 區)的學校成員,其知覺學校效能是否有所差異?

(五)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為何?

(六)學校公共關係現況對整體學校效能之預測解釋力如何?

二、研究假設

根據本研究的目的與研究之問題,提出本研究假設如下:

假設一:國民小學公共關係現況與學校效能屬中上程度。

假設二:國民小學公共關係現況在不同背景變項下,有顯著差異。

假設三:國民小學學校效能在不同背景變項下,有顯著差異。

假設四: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現況與整體學校效能上呈顯著相關。

假設五: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之間有典型相關存在。

假設六: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對學校效能有顯著之預測解釋力。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