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人造環境的介入行為(intervention)是永無終止的,室內裝修的營建活動更是如此且 隨處可見;不論是新完工的住宅、轉手的中古屋、出租辦公室、出租店面,還是大型 機構如學校、醫院、百貨公司、企業總部或工業廠房等,搬入使用之前經常會裝修一 番,或是一段時問後改變用途而重新裝潢。然而,目前這些營建活動所採用的方式是”

用後即棄”。不但施工過程費時費事,噪音、振動與空氣污染影響鄰居安寧也有害施工 者之健康,而廢棄的建材無法回收再利用,更造成環境污染,使得建材開採與製作所 消耗的能源、資源及環境危害不斷增加。而在台灣,老舊住宅的內部裝修整建工程經 常礙於水電暗管埋設、既有管道間、空間高度或硬體設施規劃等等之限制,仍以非模 矩化、非系統化之舊思維模式進行,造成施工期間同樣容易產生極大之噪音、震動、

粉塵與大量廢棄物等環境衝擊。而台灣開放式建築理論之引進可回溯至80 年代,經過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及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等相關學術機構積極推動與發展,至90 年代理 論之研究已達鼎盛;至此以後,相關研究逐漸由「理論性探討」走向「實務應用」,企 圖加速本土性開發建築產品之研發,並充分整合從規劃設計、生產製造、營造施工、

使用維護及建物循環再生等階段之工程管理資訊,考量如何在既有的材料機具及設備 技術上,研發出一套系統工法,以便在建築完工後能延伸應用在智能的生活空間裡。

因此,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98 年度執行一項有關「開放式住宅整建系統之應用研究」

之研究計畫,並已開發出一套「開放性集合住宅內裝整建設計系統」,期望能在確保彈 性以及最小環境衝擊之前題下,進行設計與整建,以符合永續營造之理念。

另外,近年來提倡營建工程生命週期供應鏈之整合,因缺乏決定性之自動化技 術,使得供應鏈各成員資料難以整合一致,增加整合難度。因此,如何於老舊住宅整 建工程生命週期中,使用無線射頻辨識(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術將設

計、施工及維護階段等相關資訊做一次性有效之整合,以追蹤構材來源規格、施工品 質,促進生產製作與施工廠商,更嚴謹看待建築工程品質技術,帶動建築工業化之新 產品的開發,強化建材的機能,以利有用構材之拆組與再利用,延長建築物之使用年 期,已是未來營建建築及土木相關領域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在建築工程上而言,以建築預製構件最適合RFID 在物流及資訊流上之應用,而完 整建築系統觀念,其中以開放式建築不論是建築結構(支架體)、次結構或組件(填充 體),乃至建築設備管線,都是以建築物整體生命週期為考量,方便更新拆裝與再利 用。因此若再能結合國人習慣使用之材料及型態,導入應用 RFID,應可於設計、製 造、組裝、管理維護及回收再利用等各階段,充分彰顯RFID 應用效益。故本研究計畫 乃以開放式住宅整建系統為案例,考量建築整建生命週期之導入應用,探討RFID 應用 效益評估。另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96~99 年推動執行之「無線射頻辨識(RFID)於 建築產業之應用計畫」之研究,提出可循環再生使用的永續化建材、電子化管理減少人 力需求、環保節能功能的綠建築設計以及營建自動化等理念整合之策略,發展出實際 的各項創新之應用技術、構法、工法等,並以實體電梯住宅大廈驗證及展示導入無線 射頻辨識(RFID)技術使其快速營造之可行性,而此成果亦具有導入其它建築型態或老 舊建築物及相關產業應用之優勢。

為了延續推廣此一開放式建築,整體規劃、通用化、模矩化、系統化,並以建築 物生命週期各階段使用維修需求,單獨更換該部位之構件或系統,又可因應使用者不 同階段,例如家庭成員及年齡的變化而有健康、安全、便利需求,以最節省資源的方 式重複再利用原有(或交換)可用構件,變更內部隔間、設備系統等,再而應醞而生一 項「RFID 技術在開放式住宅整建系統之應用研究」之研究計畫案,應可延續內政部建 築研究所96~99 年之「無線射頻辨識(RFID)於建築產業之應用計畫」項下及 98 年「開 放式住宅整建系統之應用研究」案內,所進行之各項營建管理研究成果於老舊建築整建 領域之推廣應用與探討。

貳、研究目的

為解決開放式住宅及老舊建築物從設計、生產、施工、維護到循環再生各階段供 應鏈難以整合之問題,且鑑於近年來網際網路的盛行及其在商業上的應用蔚為風潮,

電子商務已逐漸取代傳統的商業交易型態,而成為商業活動的主流之一。建築材料及 設備為構成建築基本要素,其商品多樣化,各種商品之關係建築質地與價值效益,在 各項國家標準與工業標準化格式之規範下,理應有透明開放的商務交易平台,供業 主、設計者、施工者,甚至一般大眾選用,以合理化與公平化的建築交易行為,並可 確保建築物應有之規格與品質。因此,本研究將利用RFID 辨識技術結合 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建築資訊模型,導入應用於 SC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供應鏈 管理當中,並以電梯住宅大廈為研究案例驗證,對開放式住宅及老舊建物之系統工 法,從整建設計至施工階段之構件、材料及設備資訊整合,建議一套合理且實用之使 用模式。因此,本計畫以上述目標及理想為主要標的,依據RFID 及供應鏈體系的功能 與特性,在開放式住宅及老舊建築物整建之生命週期前半段的設計、生產製造以及營 造施工階段,可藉由RFID 標籤技術儲存定量資料的特性,輸入儲存相關參數進行物料 與工程進度管理,提升工料管理的效率以及加強施工時程進度的掌控。另外,並架構 出建築材料及設備供應鏈體系,來降低工程的採購成本和作業流程、並提升營建產業 單位間資訊傳遞與交換的效率,進而增加交易效益;而在建築物生命週期後半段的使 用維護、循環再生階段,則可應用RFID 標籤履歷管理功能,利用標籤儲存的資訊及設 備相關生產售齡等資料,幫助建物或設備之維護與再生,並期以特定開放式建物相關 建材與設備為先導範例,作為後續推廣與業界參考應用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