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節 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結核病在全球每年約造成927萬人感染、

177萬人死亡,其中約有1%人口為新感染者,是全球各種傳染病中,導 致死亡最多的疾病(WHO, 2009),也因此結核病一直以來都是世界各國於 公共衛生領域中,最常被討論的議題。

結核病在台灣,每年的新增病例約一萬五千人,發生率為61.68人/

每十萬人;死亡率3.3人/每十萬人,佔總死亡人數的0.54%,居歷年法定 傳染病死亡率的第一位(疾病管制局,2010)。

為了防治結核病,我國疾病管制局自2006年起推動「十年減半全民

動員計畫」,期許藉由多項政策推動防疫工作,經由多年群策群力下,

使得結核病發生率已自2005年的72人/十萬人,降低至2009年的58人/十萬 人,降幅為19%(邱尚志、王秀英,2010),但距目標:個案發生率降至52 人/10 萬人口;個案完治率達90%以上;及18 個月失落率降至1.3%以下

雖然對於初次罹患結核病的病患而言,有90%的病人可以完全治 癒;但即使在最有效的藥物組合下,其治療至少也要半年的時間。如此 漫長的治療期間,藥物副作用不但讓身體承受許多不舒服,衰弱及疲憊 的狀況,更使許多患者的身體活動功能受到限制,甚至影響工作狀況。

除此之外疾病及治療的衝擊,也會使病患情緒上焦慮、不安及厭煩,加 上傳染性疾病所背負的社會烙印,更會使其社交活動,遭到疏遠、排斥 及拒絕,造成病患於學校、職場等受到不公平的對待,甚至最終導致患 者對治療的排拒。因此過往與結核病患的相關研究中,均著重於影響病 人服藥遵從行為之因素,包括健康信念、社會支持系統、醫病關係、人 格控制型態及病人對疾病的認知等(李茹萍、邱豔芬,1998;胡曉雲、蔡 文正、龔佩珍,2005;吳紹筠、陳淑怡、江宜珊、陳淑賢,2007;陳淑 華、周貴蘭、黃珊,2008)。

然而醫藥的進步,結核病已不再是不治之症,治癒或維持生命亦不 再是唯一指標,因此對疾病的控制,不應只關注於治療效果,更應關心 病患對疾病控制及治療反應,例如:症狀對身體的傷害、日常生活功能 的改變及心理情緒的影響等,衝擊病患生活品質的因素。許多的研究指 出,結核病不但對病患的生活品質有許多不利的影響,甚至在治癒後仍 會持續(Rajeswari, Muniyandi, Balasubramanian, Narayanan, 2005)。且傳染

病的照護工作,除了追求各項數值上的降低外,患者生活品質的改善程 度、心理健康及社會適應,應亦成為評值結果的另一項客觀指標。

罹患結核病初期,由於對現況不清楚且疾病複雜度高,常致壓力所

產生的調適行為,產生超負荷或混亂現象,提供必要的社會支持,諮商 和衛生教育,可減輕病患在心理及社會上的創傷(Rajeswari, Muniyandi , Balasubramanian, Narayanan, 2005)。目前我國在結核病照護上採行的以病 人為中心的照護原則是依據國際結核病照護標準(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Tuberculosis Care, ISTC)所建立的。此原則強調的是顧及病人本身的

需求,所有的治療與關懷都必須斟酌病人諸如性別與年齡等的特異性,

並且全方位地為病人尋求各種服務與支持資源,包括諮商與衛教(陸坤泰,

2011)。其內涵主要利用資訊的提供,期能藉由訊息的流通,幫助病患知 識的增長、情緒的安撫、對個人的認同、及對環境的適應。因此也說明 了足夠的社會支持可提供正確實際的訊息,協助處理負向情緒,更可增 強病人以正向態度處理壓力情境,提升病人問題解決能力。

此外,社會支持是生活滿意度的重要因子。社會支持可讓人感受到 被愛和尊重、獲得親密感、價值感,並與社會網絡的成員達成相互依賴 的良好關係。在面對疾病時,可重新定義其生活信念、價值,促進心理 調節的功能,進而提升對生活的感受,反映出較佳的生活品質。

綜合以上,可知結核病病患無論生理、心理、社會或靈性各方面,

均受疾病及治療之影響,造成病人生活品質之直、間接影響,而社會支 持度越高,對疾病的調適情況也越好,因此本研究希望藉由了解結核病 病人自覺獲得社會支持及整體生活品質的狀況,進而瞭解結核病病人生 活品質狀況及與社會支持關係為何?以利各相關單位擬定策略強化支持 性的環境,使病患獲得更優質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