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社會支持

當個人在健康上遭逢疾病、或創傷的經驗中,認知能力會變差、注 意力會分散,記憶力降低;在情緒上也顯得焦躁、容易沮喪,時常處於 害怕與威脅的氣氛之中,甚至進一步造成憂鬱;此外在行為上,將伴隨 著對人的敵意感,不易與人有合作或較親密的關係,造成社會疏離及支 持網絡的中斷,將增加疾病的嚴重性,此時需要社會支持力量的共同協 助(Cheever & Hardin, 1999; Steward, 1989)。

良好的社會支持能提升個人對疾病的調適,維持穩定的情緒,進而 增加健康自我照顧的能力(Cheever & Hardin, 1999)。House(1981)指出,透 過社會支持所產生的溝通互動和關懷,可有效的提升個案面對疾病所致 壓力的調適能力,對治療產生安全感,而促進個人有意願及能力照顧自 己的健康。另社會支持是一種資訊的提供,是愛、關懷的行動,可以提 供知識的增長、情緒的安撫、對個人的認同及肯定、提供資訊的流通及 對環境的適應性的協助。

一、社會支持的功能與來源

社會支持是個體藉由人際間的互動關係,獲得心理實質上的協 助,以緩和壓力對生理及心裡所造成的衝擊,增進個人生活適應。

其效果的假說有二,一為直接效果假說,是認為社會支持的增加能

夠降低精神上壓力的數量及強度,且藉著社會支持將可減少環境中 壓力源對於個人的衝擊(Cohen & Wills, 1985)。此外,尚可藉由個人 需求(例如安全感、自尊、歸屬感、情感等)的滿足,而直接提升個人 身心健康及幸福感,並減輕壓力對個人所造成的負面影響。社會支 持的直接效果模式指出不論個人是否處於壓力的情境下,對個人皆 能產生正面的效果。

而緩衝假設則是指身處壓力情境下的個人,經由社會支持,將能 減緩壓力對個人所造成的衝擊,間接地對個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產 生正面的影響。因此,當個人處於壓力情境中,社會支持的緩衝假 設模式才具有意義。亦即壓力緩衝效果模式是指社會支持只與處在 壓力下的個體之幸福感有關,而直接效果模式則是指出無論個體是 否處於壓力之中,社會資源皆具其有益的效果(蔡均棠,2005)。

House 於1981年提出社會支持可分為,情緒性(以心理層面為

主,如關懷)、訊息性(以認知層面為主,如意見溝通)與實質性 支持(以實用性層面為主,如金錢)三種,其內容詳述如下:

(一)訊息支持(informational support):提供個人在因應問題時的解決 策略在個人遇到生活上的問題或面對疾病時能提出解決問題的 建議及訊息。此種支持在面臨轉變時間較為需要(Jocobson,

1986)。Wortman 和 Conway (1985)發現對於身體疾病的適應而 言, 在最初的診斷時期,「訊息性支持」最為重要。

(二)情緒支持(emotional support):是一種愛或情感的支持, 內含鼓

勵使人溫暖,包括關心、信任和同理心,使個體感到舒適。情緒 性支持在危機期間是最適當的(Jacobson, 1986)。在面對壓力時,

情緒性支持比其他方式更能緩衝壓力 (Cohen & Wills, 1985) 。

(三)實質支持(instrumental support):提供經濟上的幫助或物質上的支

援。尤其是症狀及困擾一直持續時,實質性支持就變得較為重要。

學者們將社會支持分為:初級支持系統(the primary support system),它是由家人、朋友、認識的人,透過接納、服務與情緒支 持,以幫助個體維持生活功能;次級支持系統(the secondary support system),它是由正式的非私人所組織成的支持系統,如醫療機構、

社會福利機構、社會團體、宗教機構等。

歸納文獻可知社會支持包括各種不同類型,是個體面對環境的 變動時,依靠他人、團體、組織給予的正向支持。亦可幫助個體面 臨壓力時,減輕所帶來負向影響。在針對結核病患在社會支持來源 與功能上的相關研究發現,從支持對象來源中以來自「家人」支持 最多,「親朋好友」次之,「醫療人員」最低(游秋貞,2001)。若在

婚姻關係良好的狀況,以配偶提供的情緒支持最高(Bernice, 1990),

家人提供價值觀的支持最多,醫護人員則是提供訊息支持最多(Ruth, 1999)。

本研究配合目前疾管局政策及國內對結核病患提供服務的狀 況,除了針對配偶家人及親戚朋友外,亦測量醫護人員及目前疾病 管制局推行計劃中的都治關懷員所給予的支持狀況逐一作調查,以 其了解結核病患者對各個社會支持來源所提供的支持感受為何?及 何種支持較多。

二、社會支持的測量工具

社會支持的測量工具頗多,其編製的構念各不相同,有的是基 於「社會網絡」觀點,有的是基於「主觀知覺社會支持」觀點,更 有的是基於「互動回饋」觀點。而常見的社會支持測量工具有Norbeck 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及PRQ85 (Personal Resource

Questionnaire,PRQ 85)。

由於目前並無針對疾病所發展的社會支持測量工具,因此本研 究是根據House (1981)所提出的社會支持功能及網絡概念,參考洪淑 文( 2005 )之社會支持量表,並依疾病特性及臨床狀況自擬修訂而 成。就結核病患者在情緒性、訊息性及實質性三部分所感受到支持

的程度,測量4項的社會網絡來源(配偶及家人、親戚及朋友、公衛護 士及都治關懷員、醫護人員)。

三、社會支持與健康的相關研究

社會支持被認為可消除或減低疾病所造成的不良後果,故近年 來許多社會支持的文獻多是在探討疾病患者之身心健康與社會支持 的關係。如:社會支持愈高,憂鬱症狀愈少,自我概念愈好(蔡春 金,2007)。社會支持度越高,對疾病的調適情況也越好(Steward, 1989)。另透過給予不同的社會支持,可減輕癌症帶給病患與家屬的 不確定感(王敏真,2005),而高瓊芳,江慧玲,史麗珠及劉祥仁(2008) 也發現門診中風患者的社會支持與生活品質呈顯著正相關。回顧文 獻發現,不論是國內或國外的研究,且不論研究對象為一般民眾或 者是病患,社會支持對健康生活品質的影響皆已得到驗證,尤其是 對心理健康的影響程度更為明顯。社會支持網絡越加豐富,其所獲 得的心理支持度越高,則身體症狀便越少、健康生活品質便越好。

四、結核病患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

Gattlieb( 1985)的研究指出,結核病患在得知罹患傳染病之後,

因擔心周遭他人的排斥,及影響他人健康下,經常選擇沉默或遠離 親友的生活方式,致缺乏人際網絡,造成社會疏離。可知疾病初期,

由於對現況不清楚、疾病複雜度高,致壓力所產生的調適行為,產 生超負荷或混亂現象,提供必要的社會支持,諮商和衛生教育,可 減輕病患在心理及社會上的創傷,降低焦慮、增加安全感,接受疾 病帶來的挑戰(Rajeswari, Muniyandi , Balasubramanian, Narayanan, 2005)。

故面對所有肺結核病患及家屬的恐慌,甚至知識之不足所帶來 的壓力,社會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助力(Given, Given, & Stommel, 1994),亦是影響個人接受疾病治療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而Hansel

(2004)研究更指出結核病患最主要的支持來源是「家人」,其次 是護理人員。

國內此方面的研究則以游秋貞(2001)對台北市結核病患的研究 結果指出結核病個案社會支持狀況,從支持對象來源中以來自「家 人」支持最多,「親朋好友」次之,「醫療人員」最低。另以「情 感性」社會支持最高,「實質性」社會支持最低,且社會支持與自 我效能成正相關。而洪淑文(2006)除發現社會支持與自我效能有中度

正相關外,亦發現社會支持與服務滿意度有低度正相關,另蘇清菁 (2007)的研究則指出家庭支持中以情緒性支持最佳,訊息性支持最 差,而家庭支持功能中可解釋順應醫囑31%的變異量,為最大預測

因子。

在文獻查證的過程中,已驗證社會支持與結核病患治癒率、服藥遵 從性、服務滿意度及自我效能有相關,但國內外研究對結核病患社會支 持與生活品質相關性的文獻並不清楚,故本研究期能以實證性的研究進 一步驗證其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