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乳癌婦女性生活滿意度及其相關因素。本章共分為 六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重要性,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研究 問題,第四節為研究假設,第五節為名詞操作型界定,第六節為研究限 制。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GLOBOLCAN 2018 年計畫最新統計,2018 年乳 癌全球發生率為每 10 萬人有 46.3 人,遠高於其他癌症(The Global Cancer Observatory, 2019)。

乳癌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 1 位之癌症,發生高峰約在 45-69 歲之間,

約每十萬名婦女就有 188-194 人罹患乳癌。根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及國 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女性乳癌標準化發生率為 69.1,表示每 10 萬人當中有 69.1 人罹患乳癌,死亡率為 12.0,表示每 10 萬人當中有 12.0 人死於乳癌,(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衛福部國健署],2018)。台灣癌 症基金會分析癌登數據發現,以發生率來看,台北市乳癌標準化發生率 為 87.46,其次為新北市 80.32,高於全國平均 72.99(中央通訊社,2019 年 5 月 11 日。)

台灣婦女乳癌發生年齡中位數為 53 歲,美國婦女乳癌發生年齡中位 數為 61 歲,相較於美國,台灣確實有較年輕化的現象。再加上現代醫學 日新月異,治療藥物的研發以及醫療科技的進步,乳癌不再是致命的絕 症。根據 EIU 資料顯示,台灣具全方位及實證基礎的乳癌防治,乳癌五 年存活率 87%,已迅速進展到可與已開發國家比擬。(衛福部國健署,

2

2016)。在台灣,癌症生存者的存活率逐年提升,癌症已被視為一種慢性 疾病,然而,社會普遍對此族群缺乏足夠的了解,更遑論提供良好的支 持與照護系統,對此,李昕宜等(2014)探討了癌症生存者常見的五項 困擾症狀,包括癌因性疲憊(cancer related fatigue)、疼痛、認知功能障 礙(cognitive impairment)、性功能障礙(sexual dysfunction)/不孕

(infertility)、和精神/情緒困擾(spiritual/ emotional distress)。癌症手術 或術後輔助治療對身體器官所造成的損傷或疾病治療過程中的心情變化 等心因性的因素,是導致性交過程發生障礙的主要原因。研究顯示,接 受乳癌治療的女性,在療程結束後,有將近 20%-30%的乳癌生存者有性 生活的困難,其面臨的問題多為性交疼痛。

Gilbert et al.(2010)回顧 1998 年至 2010 年間有關乳癌和性行為的 研究,該研究記錄了乳癌後女性性行為的一系列身體變化,包括性功能 障礙、性滿意度、化學療法、化學性更年期(例如泰莫西芬 Tamoxifen 藥物的副作用)和乳癌手術導致的負面的身體形象、女性氣質的喪失、

對性缺乏吸引力的感覺、沮喪和焦慮以及對性自我感覺的改變等。該研 究表示,存活率的上升,延長了患者與癌症共處的時間,也因此,這些 一系列身體的變化,性改變的影響往往也持續許多年,並且經常與嚴重 的身體和情緒副作用相關,因此其健康狀況、生活品質與伴侶的性生活 及滿意度等亦漸受到關注。

乳癌婦女在發現罹癌後,除了身體的健康因素外,首先面對的是術 後失去乳房的恐懼以及對和伴侶親密關係產生變化的擔憂(郭萍麗,2009;

李霞等,2016)。在 Begovic-Juhant et al.(2012)的研究中,也提出了相

3

同的看法,亦即乳癌婦女不僅需面對手術後乳房殘缺的身體,長期也影 響乳癌婦女整體生活品質、情緒與社會的心理安適。其研究中有 56%的 參與者在抑鬱量表的得分高於 16,表示有潛在的抑鬱情緒。

在中國郭萍麗(2009)的研究,以 152 名乳癌手術患者(其中改良 式乳房全切除手術者 113 名,乳房保留手術者 39 名)和 47 名乳腺良性 疾病患者(對照組)評估不同手術方式術後對性生活質量的影響,結果 顯示,乳癌手術對乳癌患者之性功能,在性慾低下率、性厭惡率、性喚 起障礙率、性高潮障礙程度、性交疼痛程度這幾個層面,具有重要影響。

而在李霞等(2016)對採取乳房全切除手術年輕乳癌婦女的一項質性研 究亦指出,自身形象紊亂、性生活不和諧以及對生育的擔憂、家庭角色 的轉變、對訊息的需求、對未來職業生涯的不確定感以及對專業心理支 持的需求等,是年輕乳癌婦女最關注的幾個層面。

此外,Fobair(2006)亦提出後續化學治療和賀爾蒙治療對其性生活 產生衝擊性的看法。該研究對 549 名 22-50 歲已婚或有穩定未婚關係在診 斷出原位、局部或區域性乳癌的七個月內的婦女進行了多族裔人口抽樣 調查。診斷後的最初幾個月中,相當大比例的婦女經歷了身體形象和性 問題。在仍積極進行性生活的女性中,更大的身體圖像問題與乳房切除 術和可能的重建、化學療法造成的脫髮、體重增加或減輕、精神健康較 差、自尊心較低以及伴侶難以理解自己的感覺有關。該研究在 360 名從 事性活動的女性中 ,約半數(52%)表示在兩個或多個性功能方面有一 點問題(24%),或者在至少一個領域有明顯或嚴重的問題(28%)。而 嚴重的性問題與陰道乾燥、精神健康差、已婚、伴侶難以理解自己的感

4

覺以及更多的身體形象問題有關。

Gilbert et al.(2010)的研究表示,許多乳癌婦女想要獲得有關如何 使用潤滑劑來對抗陰道乾燥,如何將振動器、假陽具或其他增強性功能 的產品用作其癌症後和性生活相關的訊息,以及在哪裡購買這些產品。

建議衛教專業人員可以在緩解乳癌婦女手術或治療後對性和親密性的擔 憂發揮關鍵作用,為性取向或性增強產品的使用以及如何適應性生活提 出具體建議。但是,在 Hawkins et al.(2009)的研究中發現,只有 30%

患有乳癌的夫婦與健康專業人員討論過性行為,這表明人們常常忽略了 這是生活質量的一個面向。

而 Zeng et al.(2011)在一項中國護士對癌症患者性保健的態度和信 念的研究中亦指出,由於傳統華人社會對性議題常採隱晦不提較保守的 態度,不僅乳癌病人對於自己所面對的性困擾或性問題之態度,往往避 而不談、不懂或不主動尋求協助,衛生護理人員或個案管理師等專業人 員在進行衛教時也大多忽略關注此一層面。其研究結果表明,大多數中 國護士(76.4%)認為性慾太過私密,無法與癌症患者討論,而 63.8%的 人則認為大多數癌症患者因病而在性生活中缺乏興趣,結果還顯示,大 多數護士(77.9%)沒有花時間與患者討論性問題,而近 70%的護士對 討論癌症患者的性問題沒有信心和舒適感。

此外,台灣亦較少在乳癌婦女性生活滿意度的相關研究,性生活是 個人整體健康的一部分,性生活的滿意度對整體生活品質、情緒與社會 的心理安適感都極為重要,乳癌婦女有相當的比例有癌後性生活滿意度 等相關問題。而在臨床上,雖有許多藥物、治療方法及諮詢管道可提供

5

協助,但具有這些症狀者通常不願透露該困擾,因此發掘這些乳癌後婦 女在性生活層面的需要、瞭解其影響性生活滿意度的相關因素,並加以 協助,亦是照護上重要的議題。

故而本研究期望透過瞭解乳癌婦女在完成治療後影響性生活滿意度 的相關因素,以提供日後護理人員在適當時機介入,提供可能的解決方 式,給予患者相關之訊息支持,協助建立積極的應對方式,為進行相關 衛教指導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