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本章共分為六節討論,包括第一節的研究動機與重要性,第二節 之研究目的,第三節研究問題,第四節的研究假設,第五節之名詞操 作型定義,而第六節則為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二十一世紀是講求綠色競爭力與永續發展的時代,綠色消費在此 環保潮流中,是必然的趨勢。要實現行政院環保署自 2002 年起實施機 關綠色採購推動方案時,所希望達到「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 共存共榮」之理想的最佳途徑,莫過於徹底的執行綠色消費與綠色生 產。綠色消費經由消費行為之養成,鼓勵人們優先購買綠色產品而獲 得環保效益;而綠色生產則經由生產行為,鼓勵產業優先製造綠色產 品而得到經濟利益。

Kates (2000) 指出,當前環境破壞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口與 消費」所造成的。消費會造成資源的利用,消費行為可能造成環境資 源的耗費,也可能產生汙染,破壞環境。世界自然基金會於 2000 年世

界環境日前夕,公佈生命地球報告,指出我國每人平均的消費量,對 於地球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壓力值,為全球平均值的 3.42 倍,在世界各 國當中高居第二位。顯示我國的環境問題,相較於其它國家更為嚴重

(李志敏,2003)。這是由於我國的工商業急速發展,再加上地狹人稠,

人口密度高居世界第二,環境負荷較他國更為嚴重,目前已經進入大 量製造、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社會經濟型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2006)。

1987 年聯合國「世界環境及發展委員會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 公布「我們共同的未來 (Our Common Future)」,報告中定義永續發展為「滿足當代需要,而不損及 後代滿足其需要的發展機會」。為了減少人類消費活動時,帶給環境的 衝擊。其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結合「永續發展」理念,透過 改變消費的型態,來改善資源過度利用的現象(陳坤宏,1995;張隆 盛,1996;謝欣佐,2000;林明瑞、包沛然,2004)。綠色消費主義的 生活哲學也在此時逐漸形成,並實踐推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柴松林,

綠色消費主義在國內漸受重視。首先,主婦聯盟在 1992 年首度推 行了綠色消費運動,開始對民眾宣導綠色消費觀念。隔年「綠色消費 者基金會」成立,為環保工作再添新兵(陳靜宜、蘇宏仁,2003)。

我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於 92 年 12 月擬訂「垃圾處理方案之檢討 與展望」,其方向為「源頭減量、資源回收」。95 年 1 月 1 日實施垃圾 強制分類第二階段,從源頭減量,達到「全分類、零廢棄」資源循環 再利用的優質生活。亦即以綠色生產、綠色消費、資源回收、再使用 及再生利用等方式,將資源有效循環再利用,逐步達成垃圾全回收、

零廢棄之目標。消費型態能夠直接影響產業與產品的發展型態,也間 接的造成環境污染及資源耗費問題。如果希望下一代能有健康而永續 發展的環境,必須將過去工業社會大量浪費的消費型態,轉變為提升 資源使用效率且符合環保的消費模式。彼此間須有良好的互助與制 衡,才能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也就是生產者進行綠色生產、消費者 進行綠色消費、民間團體協助政府推動,如此,社會整體的努力才能 使社會朝向永續發展的方向(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5)。

不過,綠色消費尚未成為主流,要如何進行教育宣導,以引起大 眾更進一步對環境危機的覺知,落實綠色消費行為,將會是國內環境 教育與推廣綠色消費的重要課題。

此外,隨著國中生的消費能力日漸增加,而青少年時期又是決定 成年後消費傾向的關鍵時期 (Roberts, J.A., 1996) 。加上青少年的家 長,也往往會受到孩子的影響,而改變自己的購物習慣 (Phillips,

1999) 。因此,在青少年時期,有關綠色消費之培養等相關議題的環 境教育更為重要。

近年來國內所實施的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已把「執行綠色消費」

列為環境教育議題的一項重要的能力指標,然而國中卻只有在九年級 上學期的「公民與道德」,以及九年級下學期的「健康與體育」中,可 以發現有關消費議題之課程安排。而且在「公民與道德」課程中,大 多偏重在消費者權利的探討,對消費者在消費時應避免造成地球負擔 的義務僅在「健康與體育」中,稍有著墨。

加上目前國內有關綠色消費教育之研究雖已有所發展,但是現有

欣佐,2000;李淑清,2002;羅博銘,2002;李志敏,2003;杜瑞澤、

張孟哲,2004;杜瑞澤、吳志南,2005;杜宜展,2006;閆嬰紅、張 雅雯,2006;王懋雯、黃彥文,2007;劉佳琦,2007;杜瑞澤、林耕 宇、徐傳瑛,2008;曾倫崇、張永富、林佳姿,2008;魏文欽、柯玉 鳳,2008;許鈞維、黃嘉彥,2009;蔡汶靜、黃嘉彥,2009;吳欣靜、

陳中獎,2010;連經宇、陳育詩,2010;曾倫崇、張永富、林佳姿,

2010;熊婉君、張嘉倫、林明宏,2010;杜瑞澤、高彩鳳,2011;劉 乃文、杜瑞澤、黃貞瑜,2011;范懿文、方毓賢、蔡明峰,2012;蔡 耀程、陳金輝,2012),另外有些是針對國小學童進行的研究(黃齡儀,

2000;陳靜宜、蘇宏仁,2003;林明瑞、包沛然,2004;賴月雲,2005;

李明相,2006;徐永鑫、蘇宏仁,2006;王懋雯、李珮菱,2009;李 懿婷,2010;周家慧、陳聰文,2011),以國中學生為對象的研究較少,

而且有一些部分是偏重在課程教材分析及教學介入成效方面(李惠 敏,2005;劉佳雨,2007),較少論及目前國中階段學生「執行綠色消 費」的能力和綠色消費行為如何在國中階段落實等的議題(林淑玲,

2008;王柏崴、黃禎貞、唐孝蘭、葉國樑、曾治乾,2009;陳沛怡,

2010;莊博閔、曾治乾、黃禎貞、葉國樑,2011;楊雅倫、曾治乾、

黃禎貞、葉國樑,2012)。在人力、經濟的限制之下,選擇以屏東市區 六所縣轄國民中學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以綠色消費的 4R-拒用 (Refuse) 、減量 (Reduce) 、重複使用 (Reuse) ,以及資源回收 (Recycle) 的概念為準則,針對國中學生的綠色消費知識、態度、行為 意圖及其相關因素進行調查與分析,期待研究結果能提供未來推動綠 色消費教育之參考,讓政府或學校在實施政策之前,能先了解學生實 施綠色消費行為意圖的現況及其影響因素,才能擬定有效政策與方 針,針對國中學生提供更適切的綠色消費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