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法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

樂活動設計與實施,以下將分別說明之。

第⼀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法的選擇

本研究為探討以⾳樂⾳樂為主要教學媒介、素材,所設計的課程活動,對於 65歲(含)以上⽼年⼈的⼯作記憶成效。透過研究,瞭解⾳樂活動對於參與研究 之受試者在接受本研究⾳樂活動後的影響。

⼀、研究架構

本研究使⽤量化與質性研究為研究⽅法,量化為分析受試者在⾃變項(⾳樂 活動介入與否)及依變項(⼯作記憶能⼒)之關係︔質性為探討⾳樂活動前後,

受試者對⾳樂活動的感受及喜好,研究架構如圖3-1所⽰。

圖3-1 研究架構圖

⼆、研究法的選擇與設計

「研究是⼀種專業的活動、求真的歷程」(郭⽟霞,2009,p. 320),故研 究⽅法之選⽤相當重要。本研究之⽅法、資料蒐集採質性與量性並⽤,以量性數 據為主,質性分析為輔,以下為選擇研究法之說明。


⾃變項 依變項

受試者 ⾳樂活動 ⼯作記憶能⼒

年滿65歲

無記憶且無精神疾患 診斷(如:失智症、

巴⾦森氏症)

MMSE測驗分數為標 準值(無教育年數者 為17分,⼩學(教育 年限≦6年)者為20 分,中學及以上者為 24分)之對象。

⾳樂活動前 ⾳樂活動後

受試者過去相 關⾳樂活動經 驗及喜好

參與本研究⾳

樂活動後,受 試者的感受及 喜好

(⼀)選擇量化研究之緣由與設計

量化研究為對特定現象進⾏數值的評量,將所要探討的現象或對象以數值⽅

式呈現之,並利⽤統計的⽅法來探究結果與分析。邱皓政(2006)認為,量化研 究在學術領域中是相當重要的,社會科學和⾏為科學中的量化研究是實證科學典 範的產物。根據英國萊斯⽴⼤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網站中說明量化研究較 質性研究的結果更客觀,會被認為有較少的⾃我主觀想法,故較為可靠,量化研 究可以使⽤統計法分析結果,以解釋研究過程中所收集的數據和研究之發現,且 通常能夠將複雜的問題減少,並重新構成有限的變量,以利研究進⾏。能看到研 究中所收集數據變量間的關係,且能夠以此特性建⽴研究的因果關係,亦⽤來重 新測試過去的理論或假設,和假設抽樣的樣本是母群的代表,以抽樣的樣本研究 結果推論於母群體,量化數據的收集也會比質性數據更加詳細(Introduction to Research, n.d.)。

量化研究之結果只要研究者使⽤謹慎的⽅法搜集原始、整理資料,遵循研究 流程,研究結果終有其價值(吳明隆,2017)。量化研究其主要的研究⽅法包含 了本研究實驗的設計採「實驗法」,實驗法不僅在於探討多個變項之間的相關,

亦能夠明確的區分因果(⾃變項與依變項)。

(⼆)選擇質性研究之緣由與設計

質性研究意指在⾃然情境中,採⽤多種資料蒐集⽅法,透由⽂字、數字、圖 表等⽅式詮釋事件,並且對於社會現象進⾏整體性的探究,再使⽤歸納法分析相 關研究資料並形成理論,在質性研究的過程中,研究者透由在與研究對象互動的 過程中,了解、分析其⾏為的意義,並獲得解釋性的理解(陳向明,2006),⽽

在教育領域中,質性研究需予以調整、擴充,並且做新的結合,這將能幫助提升

研究的⽔準及內容(王⽂科、王智弘,2014︔蕭瑞麟,2017)。簡⽽⾔之,質性 研究透由⽂字或語⾔為數據來源,是注重社會建構的本質以及研究者與被研究者 之間密切關係的研究⽅式。⼯作記憶為⼀種進⾏認知學習作業過程的能⼒,本研 究欲透由質性研究蒐集更詳盡的資訊,以訪談法,利⽤語⾔、⽂字敘述與⾃然情 境之脈絡探討⾳樂活動介入前、後,研究對象於⼯作記憶⽅⾯的影響。

本研究以魏氏成⼈智⼒測驗(WAIS IV)中算數分測驗、數-字序列分測驗 及記憶廣度分測驗之分數作為量化數據,以分析活動前、後之分數差異做為量化 數據。

綜合以上兩點研究法選擇之動機,本研究使⽤質性、量化兩種研究⽅法,量 化為主,質性為輔,以數值⽅式呈現評量分數之差異,以及利⽤⽂字描述獲取更 詳盡的研究相關資訊。


第⼆節 研究歷程

本研究歷程分為準備階段、實驗階段及完成階段,共三個階段,詳細⼯作歷程 如圖3-2 研究歷程圖及說明所⽰,繪製之⽢梯圖參⾒附錄⼀:

圖3-2 研究歷程圖


準備階段

收集及閱讀⽂獻

確定研究主題

整理⽂獻及撰寫研究計畫 確定研究⽅法

與護理之家洽談實驗事宜 活動前預測

設計⾳樂活動及前導實驗

實驗階段

進⾏實驗前測與訪談
(活動前⼀週內)

執⾏⾳樂活動介入 進⾏實驗後測與訪談


(活動前⼀週內)

完成階段

資料整理與分析

撰寫研究結果

⼀、準備階段

本研究的準備階段,依序包含蒐集與閱讀⽂獻、確定研究主題,整理⽂獻及 撰寫研究計畫、選定研究⽅法、與養護中⼼洽談實驗事宜、活動前預測及設計⾳

樂活動,共計七個階段,蒐集與閱讀⽂獻為研究者觀察到近年來,整體社會開始 更加注重⽼年⼈長照議題的趨勢,因此在選定研究主題之前,先開始⼤量閱讀⽼

年議題相關的⽂獻,以及與研究者⾃身⾳樂背景相關的研究主題,多⽅閱讀及比 較。

確定研究主題為研究者將閱讀到與⽼年⼈及⾳樂相關的⽂獻加以統整、吸收 其中概念及知識,並選擇和擬定想要研究的⽅向,最終確定研究主題。確定研究 主題後,整理⽂獻及撰寫研究計畫,在此階段時,研究者開始縮⼩閱讀資料的範 圍,集中、聚焦於與本研究相關的⽂獻,進⾏⽂獻探討與整理,幫助⾃⼰更了解

⽼年⼈、⼯作記憶與⾳樂活動等觀念以及相關研究,釐清其中概念,將在閱讀⽂

獻過程中所吸收的知識及理念,運⽤在本研究內容之設計與調整。

確定研究⽅法為在閱讀的⽂獻中,參考前⼈所做的研究,並相互比對結果,

從中選定本研究欲使⽤之研究⽅法。為使本研究數據蒐集上能更完整及提⾼研究 結果可信度,主採⽤質性與量性資料皆蒐集的⽅法,從不同的⾯向來蒐集、探討 與分析,以獲得更完整的數據及研究結果。確定研究動機、⽬的及研究⽅法後,

與執⾏⾳樂活動之養護中⼼洽談、說明以及討論執⾏研究之相關細節,內容如 5W(what、when、where、who和 how)說明之。

⽬的(What)向養護中⼼負責⼈及相關⼈員說明本研究的動機與⽬的︔時 間(When)說明本研究⾳樂活動進⾏的時間、頻率、時長等時間資訊︔地點

(Where)養護中⼼內的空間評估與選定︔對象(Who)與養護機構說明、確認

受試者的抽樣限制與參與⼈數︔⽅法(How)說明本研究使⽤的評量⽅法、訪談

⽅式及活動進⾏過程。

其中進⾏活動之地點(Where)位於護理之家內的空曠空間,選擇地點之考 量因素有三,⼀為機構原地之空間使⽤,排除機構原先就有訂定活動之地點,以 避免本研究之⾳樂活動與原訂定之活動衝突(如執⾏本研究⾳樂活動之空間,固 定下午時段皆為住民觀看電視的活動),⼆為考量受試者移動、活動的便利性和

⼈身安全,⽅便受試者移動及習慣之活動空間為佳︔在受試者熟悉的環境中易有 參與活動的預期⼼理為三。活動進⾏之空間內平⾯擺飾如附錄⼆所⽰。

進⾏活動前預測,在執⾏⾳樂活動前,排除參與實驗之對象,再隨機抽樣五 位無精神且無記憶相關疾患診斷之⽼年⼈進⾏簡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測驗,以了解和更熟悉⼀般⽼年⼈可能的能⼒現況及反 應。

最後為設計⾳樂活動,學者陳雅鈴(2015)對於提升⼯作記憶的教學⽅式,

分為資訊的感官輸入、儲存與組織資訊與提取資訊。⾸先資訊的感官輸入指的是 透過觀看、傾聽等⽅式,提升⾃我控制等執⾏功能,相關的能⼒,亦能使⽤同儕 互動的策略,例如輪流參與,以培養受試者正向同儕互動的能⼒。其次,儲存與 組織資訊即指鷹架(Mediator)策略,以較有能⼒的⼈提供外在的⽀持來協助個 體學習,待學習者較為熟悉後,再漸漸抽離鷹架。最後提取資訊其依循步驟原則 是問題表徵-計畫-執⾏-評估(Representing-Planning-Doing-Reviewing, R-P-D-R),學習者依循提取資訊的這四個步驟,練習對於訊息的選擇及組織,再集中 記憶⼒進⾏計畫的執⾏步驟,最後進⾏反思及修正(Zelazom, Carlson & Kesek, 2008︔陳雅鈴,2015︔顏秀樺,2016),本研究以此教學⽅式,作為擬定活動內 容之參考。

⼆、實驗階段

本研究階段依序為進⾏實驗前測、進⾏⾳樂活動與進⾏實驗後測,共計三個 階段。進⾏實驗前測與訪談階段在⾳樂活動開始進⾏之前⼀週內,對於所有受試 者進⾏實驗前的前測以及實驗前訪談,順序為先進⾏測驗⼯具的施測,完成後再 進⾏訪談。以蒐集活動前,每⼀位受試者在魏氏成⼈智⼒測驗中算數分測驗、記 憶廣度分測驗及數-字序列分測驗中的⼯作記憶表現。

進⾏⾳樂活動階段為研究者開始進⾏擬定之⾳樂活動,實際操作,同時錄影 存檔,以蒐集研究分析⽤的影⾳資料。進⾏實驗後測在⾳樂活動結束後⼀週內,

對於所有受試者進⾏實驗後後測以及實驗後訪談,順序為先進⾏測驗⼯具的施測,

完成後再進⾏訪談,以完成⼯作記憶相關評量的後測,紀錄受試者在實驗後的⼯

作記憶能⼒。

三、完成階段

資料整理及分析及撰寫研究結果,整理⾳樂活動之前後測評量結果,反覆觀 看活動進⾏中的影⾳檔案,以撰寫觀察結果,並將訪談內容記錄成逐字稿並編碼 儲存,再將研究過程中,所有量化和質性資料加以整理,並以統計軟體SPSS 24 版進⾏量化數據分析。再撰寫研究結果,將本研究分析之結果與研究後建議撰寫 為研究報告。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

本節將說明本研究之參與對象,包含實驗組受試者、對照組受試者、研究者 及施測者,以下將詳細說明之。

⼀、受試者

本研究對象為65歲(含)以上之⽼年⼈,且無記憶及精神疾患診斷(如:失 智症、巴⾦森氏症)及MMSE測驗分數為標準值(無教育年數者為17分,⼩學

(教育年限≦6年)者為20分,中學及以上者為24分)以上,並簽署受試者同意 書。

因本研究之⾳樂活動僅進⾏四週,前、後測時間僅間隔四週,為降低後測時,

受試者第⼀次作答內容仍在記憶中保持⽽影響數據的分析、解釋,故增加招募對 照組受試者,以降低受試者因學習效果⽽產⽣的誤差影響。

受試者共計⼗九⼈,將之分為兩組,實驗組及對照組:實驗組為隨機取樣南 部某護理之家中,符合收案條件之住民,並願意參與本研究⾳樂活動⽼年⼈,共

受試者共計⼗九⼈,將之分為兩組,實驗組及對照組:實驗組為隨機取樣南 部某護理之家中,符合收案條件之住民,並願意參與本研究⾳樂活動⽼年⼈,共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