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

第二節 討論與反思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我認為這可以啟發我們對於另類社交世界的討論。

第二節 討論與反思

迷所牽涉的類型相當的多,過去的迷研究針對每個不同的迷群都有深入的探 討,我們可以發現每個迷群都擁有自己獨特的樣貌。在對於腐群的討論上,以迷 的角度來說,還是以探討她們為什麼會成為腐女,以及 BL 對於她們的意義為主,

但社群的討論應該是腐群研究中重要的一環。

本研究針對腐女社群,從 BL 取向的二次創作者以及消費者為對象,她們一 方面相當個人化,她們對於自己如何妄想、如何創作都能侃侃而談,對於 CP 跟 原作的詮釋,她們也都各自有各自的一套理論,但這不是代表社群就不存在。這 個社群並不是只供她們尋找認同感,當我們剖析社群的形塑跟規則時,我們可以 看到從互動中被想像的共同體,她們擁有共同的詮釋、共同的喜愛、共同的話題。

這提供了我們另一個角度去看待腐女的同人社群,只是礙於篇幅限制跟研究 對象的限制,本研究仍有一些不足之處:

一、研究參與者的選擇:本研究的研究參與者在一開始就被限定了是參與同 人活動次數高達五次以上經驗的人,但即便是不曾參加過場次的人,她 們也會有自己的腐群體,這個腐群體又是如何形構是本研究所不能討論 到的。

二、因為研究者自身身份,在訪談對象上僅有接觸到以女性為主的腐女同人 社群,但是這並不是說同人社群中就不存在男性,這個圈子中同樣也有

「腐男」的存在,他們的社群性是否與女性不同,這是本研究所不能觸 及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一、專書及專書論文

千翠(2015)從「同人女」到「腐女子」。見王佩廸編,動漫社會學:別說 得好像還有救,頁 57-69。台北:奇異果文創事業有限公司。

王佩廸編(2016)動漫社會學:本本的誕生。台北:奇異果文創事業有限公 司。

余曜成(2016)線上與線下都在燃燒──動漫迷參與社團之變化。見王佩廸 編,動漫社會學:本本的誕生,頁 93-104。台北:奇異果文創事業有限 公司。

李衣雲 a(2012)讀漫畫:讀者、漫畫家和漫畫產業。台北:群學。

李衣雲 b(2012)變形、象徵與符號化的系譜──漫畫的文化研究。台北:

群學。

李衣雲(2016)在病態與反抗的夾縫之外──論 Boy’s Love 論。見馮品佳 編,圖像敘事研究文集,頁 129-178。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吳嘉苓(2015)第二章訪談法。見瞿海源等編,頁 33-61。台北:東華。

張玉佩、邱佳心(2017)色情暴動:遊走於男性愛遊戲的同人迷群。新竹:

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烏露露(2016)證台灣同人創作──訪千業快速影印社老闆謝志松。見王佩 廸編,動漫社會學:本本的誕生,頁 117-124。台北:奇異果文創事業 有限公司。

陳仲偉(2004)日本動漫畫的全球化與迷的文化。台北:唐山。

陳向明(2008)社會科學質的研究(11)。台北:五南。

鈕文英(2015)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修訂版)。台北:雙葉書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廖勇超(2019)腐(Fu)。見史書美等編,台灣理論關鍵詞,頁 307-315。新 北:聯經出版公司。

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等編(2015)。台北:東華。

溝口彰子(2016)BL 進化論:男子愛可以改變世界!日本首席 BL 專家的社會 觀察與歷史研究。黃大旺譯。台北:麥田。

かつくら編集部(2017)那些年他們眼中的 BL:5 位代表性作家、編輯的真 情告白。呂郁青譯。台北:台灣東販。

Arjun Appadurai(2009)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鄭義愷譯。台 北:麥田。

Appadurai, Arjun(1996)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Cornel Sandvoss(2012)迷與消費。王映涵譯。台北:韋伯文化。

Cornel Sandvoss (2005) Fans: The Mirror of Consumption, Polity Pr.

Jenkins, H., Ito, M., & Boyd, D.(2017)參與的勝利:網絡時代的參與文化。高 芳芳譯。中國:浙江大學出版社。

Jenkins, H., Ito, M., & Boyd, D. (2016) Participatory Culture In a Networked Era, Cambridge: Polity

Matt Hills(2009)探究迷文化。朱華瑄。台北:韋伯文化。

Matthew Thorne(2009)失控的女孩和女人們——日本業餘漫畫社群的愉悅 和政治。見陶東風編,粉絲文化讀本,頁 367-385。中國:北京大學出 版社。

Miyako(2016)台灣同人活動的轉變與特色。見王佩廸編,動漫社會學:本 本的誕生,頁 79-91。台北:奇異果文創事業有限公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期刊論文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2018)窺看亞洲同人市集。CCC 創作集 6──特 集:翻滾吧,同人浪潮 6: 24-27。

王熙哲、丁耀民(2008)人際關係網路對虛擬社群使用意願的影響。資訊管 理學報 15-1: 53-72。

王曉涵(2014)同人誌創作者與出版社進行商業合作之現況研究。中華印刷 科技年報 2014: 216-225。

余泰魁、鄭時宜(2004)虛擬社群線上聊天行為模式之研究。電子商務研究 2-2: 117-135。

吳彥明(2008)「迷」之迷團--迷研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廣告學研究 30: 127-131。

林瑋嬪(2016)導言:網路‧人類學:網路、社群與想像。考古人類學刊 85:

1-15。

張瑋容(2013)從「BL 妄想」看另類情慾建構-以台灣腐女在「執事喫茶」

中的妄想實踐為例。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 32: 97-113。

陳仲偉(2005)重思網路社群:網路主題樂園團體。資訊社會研究 8: 271-286。

楊若慈(2012)日本 BL 文化在台灣的受容:以台灣 BL 言情小說為考察對象。

庶民文化研究 5: 1-25。

楊揄熹、劉柏因(2012)全媒體時代的迷文化研究——以耽美迷群為例。新 聞愛好者 3: 15-16。

雷惠鈴(2014)網路小說社區「迷文化」 研究—以百度網路小說貼吧為例。

貴州民族大學學版(哲學社會科學版)2: 152-155。

蔡明叡(2018)。官民互益的生機-流行 IP 與二創風潮。CCC 創作集 6──

特集:翻滾吧,同人浪潮 6: 8-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蘇微希、ASKA(2011)同人文化之源流與台灣同人活動發展&台灣 COSPLAY 的源起與發展。庶民文化研究 4: 102-125。

Akhil Gupta& James Ferguson,” Beyond Culture: Space,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7(1):6-24.

Miyako(2018)窺看亞洲同人市集。CCC 創作集 6──特集:翻滾吧,同人 浪潮 6: 24-27。

三、碩博士論文

王麟琴(2019)像我這樣的腐女: 科技、社群與性別交織下的認同形構。

台北: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雨縈(2014)腐女的歡愉-萌。嘉義:南華大學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邱雯祺(2009)台灣同人文化再現與實踐─以「開拓動漫祭」為案例。台南:

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秀敏(2005)薔薇園裡的少年愛—同人誌文化與青少女性別主體。嘉義:

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茵惠(2007)薔薇纏繞十字架:BL 閱聽人文化研究。台北:台灣大學新聞 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熠(2016)耽於美色:腐女的情慾經驗與身份認同。台北:政治大學傳播 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澤仁(2019)腐女的資訊建構:以噗浪的腐女社群為例。台北:世新大學 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意欣(2008)從局內人觀點探索迷文化。花蓮: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士華(2013)Vocaloid 虛擬偶像:創作者與迷的文化之行動者網絡初探。新 北:輔仁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劉云白帆(2017)華語地區腐女的文本意義再生產——以隨緣居《星際迷航》

迷群為例。新北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劉品志(2014)「腐女」的幻想與望/妄想。高雄: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力行(2015)腐、壞而喜─腐男的多樣認同建構與實踐。台北:世新大學 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妙如(1996)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嘉義: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 究所碩士論文。

四、網路資料

Laceration(2018)【同人生態】談談這個「圈」。

http://apaleshuttingsun.lofter.com/post/3e0e57_1211f61a(遊覽時間:

2019/8/24)

Zen(2008)同人誌的文化力-「開拓動漫展」對台灣文創發展的啟示。

https://zen1976.com/post-1309667695/(遊覽時間:2019/8/24)

李坤翰(2017)同溫層裡又暖又舒服,為什麼要刻意讓自己「認知失調」?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7420(遊覽時間:2019/7/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附錄一 問卷 66

您好!我是目前就讀於政治大學社會所的研究生。

本份問卷為媒體社會學期末報告所需求的問卷,目的是為研究腐女與媒體提 供的原始文本之間的關係。

大約會花費您約一到三分鐘的時間填答,本問卷具有匿名性質,所得的資料 也僅作為本研究使用,不會外流或另做他用。

所有的問題皆無正確答案,請依照自身真實情況以及知覺感受填答即可,再 次感謝您的協助。

政治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碩一 林映鎔 敬上

66問卷使用網路問卷,因此以畫面擷取圖片來呈現問卷整個內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是否有過通販、寄攤、寄售?【類型 2 不用問這題】

【同人誌創作經驗】

16. 創作過哪些題材的同人誌?(原創或二創)

17. 通常是怎麼發想同人誌的故事的?

18. 會把想法跟什麼人討論?如何討論?

19. 曾經提前將未完成的內容公開在網路上嗎?在什麼地方發表?

20. 對於網路的評價如何看待?

21. BL 取向的同人誌是因為有「愛」所以創作,對此有何想法?

【對腐文化的看法】

22. 是怎麼知道「腐女」的?覺得腐女是什麼?

23. 你覺得自己是腐女嗎?

24. 你認為什麼是「偽腐」?

25. 對於腐的偏好是?(二次元/三次元/都可以)

26. 有特別喜歡的 BL 作品嗎?(或類型)

27. 會如何判斷攻受屬性?有特別喜歡的類型嗎?是否有特別喜愛的 CP?

28. 曾因為其他人對於 CP 的評價(冷門、大眾)而影響你對於某對 CP 的看 法嗎?

29. 在日常生活中,會公開自己的腐女身份嗎?

30. 現實中,是否有認識的腐女,是如何接觸?平常會怎麼互動?

31. 你覺得大眾是如何看待腐女社群?

二、第三、四類型用:

【基本資料】

32. 詳細介紹一下個人基本訊息,如慣用暱稱(作為研究使用)、年齡、學 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3. 什麼時候開始接觸 BL 的?一開始接觸的 BL 是什麼類型?(具體介紹過 程及原因,同人或者商業皆可)

34. 以前接觸 BL 的管道與現在的管道,分別是什麼?

35. 目前常接觸的 BL 類型為何?(小說/漫畫/同人/其他)

36. 除了 BL 類型之外,還會看其他類型的作品嗎?

37. 為何會喜歡 BL?有什麼地方吸引你?

【同人文化經驗】

38. 何時知道同人誌相關活動?何時開始參加過同人販售會嗎?參加過幾 次的 CWT?會定期參與嗎?

39. 是否有參加過日本或其他國家的同人誌販售會?

(如無,是否有想要參加?)

40. 對台灣跟日本同人販售會有何想法?覺得有差異嗎?

41. 參加同人活動,有沒有什麼與攤主或是其他參加者之間的趣事?

42. 整體來說,你對台灣同人活動的看法如何?

43. 怎麼樣的同人誌會引起你的興趣?甚至想要收藏購買?

44. 是否有特別推薦的 BL 向同人創作者?為何會推薦?

44. 是否有特別推薦的 BL 向同人創作者?為何會推薦?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