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資料蒐集

本研究採用半結構式問卷,問卷使用 Google 表單製作,並將連結分享至 Facebook 相關社團25以及粉絲專頁、噗浪26,問卷調查時間為 2016 年 6 月 2 日至 6 月 3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我會尋求二創的作品」等等總共 15 題,從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非常不同意 為 1,非常同意為 5,越高分則越同意27。調查總共回收問卷數量為 2,200 份,

有效問卷為 2,035 份。

透過這次的問卷發放,除了對於社群組成樣態有基本的認識之外最後蒐集到 的問卷總數也超出筆者原本的預期,筆者也發現該問卷在網路上經歷非常多次的 轉貼,這些轉貼數字正呼應了虛擬社群中資訊流動速度之快。除此之外,筆者注 意到當問卷發布到噗浪上時,填答人數有了相當顯著的上升。因此,筆者認為進 行參與觀察,除了實體的同人活動之外,網路社群的觀察也是不可或缺的。

二、參與觀察

參與觀察作為質性研究蒐集方法之一,當社會現象是屬於較不為人知時,參 與觀察通常被認為可以得到較「真實」的資訊;除此之外當「局外人」跟「局內 人」對於同一事物的看法產生落差時,觀察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瞭解局內人的意義 建構以及行為模式(陳向明 2008:314)。也就是說,參與觀察是將研究者置入研 究對象的日常以及社會文化脈絡之中(鈕文英 2015:188)。

在最初選擇觀察地點時,筆者選擇了同人誌販售會,雖然筆者在研究開始前 並不曾參加過綜合性的同人活動,僅有參加過單一主題的 Only 場,筆者卻難忘 在參場時所感受到的一種社會能量。在參場的時候,筆者並不需要像是現實跟非 圈內朋友互動,要克制自己談論喜愛的 BL,因為在會場上,總是會出現比筆者 更加熱烈表達的人;除此之外,會場也讓筆者產生某種「家」的歸屬感,放眼望 去攤位上都是筆者熟悉的東西,會場中討論的話題也通常是筆者熟悉,甚至是可 以隨時參與談論的話題。但另外一方面,同人販售會卻也讓筆者感受到了疏離。

筆者在最初進行參與觀察時,選擇的身份是以「一般消費者」的身份入場,

筆者發現對於每個攤位來說,筆者能夠在當下就跟攤主進行互動的機會非常稀少,

27問卷見附錄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完成了消費行為或者是拿取攤位的無料之後,為了不影響攤主,筆者只能離開攤 位,即便是在沒有其他顧客的狀況下,筆者也難向攤主主動開展話題,筆者注意 到跟攤主進行互動的,通常都是攤主「已經認識」的人。即便是如筆者一樣的參 與者,相對來說產生互動的機會高於攤主,像是筆者曾經在排隊等候入場前,與 隊伍前後的人進行互動,也曾經在會場內主動地詢問過她們是在哪裡買到這本同 人誌等等的問題,試圖開展關係,即便筆者都能得到回應,但互動卻也僅在當下,

並不會產生後續更多的互動。雖然參場確實讓筆者感受到了歸屬感,但當筆者想 要進一步靠近社群時,卻感受到一種強烈的疏離感。

這也讓筆者思考起,這樣的疏離感是不是代表筆者並未真正的進入圈子之中,

對於同人社群來說,即便筆者是個同人消費者,也對於同人文化具備著一定的熱 情跟熟悉度,但筆者仍然是個「圈外人」。在先前的問卷調查中,筆者已經觀察 到了網路的擴散度,因此筆者將網路場域也納入了參與觀察之中。網路民族誌式 的參與觀察,並不是將網路以及實體兩者完全進行切割,筆者並不希望將網路視 為實體社群的延伸,或者實體是虛擬的延伸。對於筆者來說,網路跟實體社群之 間的關係應該是混雜且會相互影響的。社群媒體是種可以雙向交流並且可以快速 回覆的媒介,社交網路不僅讓使用者可以在網路上與自己不認識的人相遇,更可 以透過個人的形象展演,重新組織自己的社交網路。也就是說,社群網站如今不 僅是「參與的文化(a participatory culture)」更是「連結的文化(a culture of connectivity)」(林瑋嬪 2016:2-4),重新的連結了我們的社群網絡。

以下筆者將針對兩種觀察場域進行描述,並且說明自己如何進行觀察。

1. 實體社群:台灣同人誌販售會(CWT)

同人販售會作為販賣同人誌的場域,相比網路通販,同人販售會宛若一個大 型的慶典,大型的販售會舉辦的次數跟時間通常是固定的。台灣的大型同人誌販 售會可粗分為以女性向為主的台灣同人誌販售會(Comic World Taiwan,CWT)、

男性向為主的開拓動漫祭(Fancy Frontier,FF)、原創為主的動漫之力(In Comic

但台灣同人誌販售會(Comic World in Taiwan,下文都使用簡稱 CWT)29普遍被認 為是購買 BL 取向同人本的最佳去處,參與的攤主或者消費者也以女性居多,其 名參加辦法等等資訊。本研究參與了 CWT-46、CWT-47、CWT-48、CWT-50 及台 中場次的 CWT-T18。研究者在活動前一天,會於活動的官網搜尋當天參與社團所 販售的產品,並將屬於日本動漫相關衍生且為 BL 取向的攤子記錄下來,並輔以

https://www.doujin.com.tw/(遊覽日期:2019/07/10)

參與觀察法有助於理解同人場是如何運作,其中的攤主、工作人員(staff)、 Facebook 社團開始進行觀察。在筆者進行觀察,Facebook 的社團僅能設限於公 開或是私人社團,只要是公開社團,就可以透過 Facebook 的搜尋功能找到,並

33主要進行社團代理、代售待印。

34台灣同人誌中心,網頁請見:https://www.doujin.com.tw/。

35T18 為辦於台中的 CWT 場次,該次活動場地為逢甲大學體育館 3F。

36即免費。

筆者也注意到,Facebook 社團以「潛水者」居多,大多成員並不會在社團貼文 中回覆,最大程度的現身是對於貼文「點讚」,並且筆者也注意到社團中的成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場的對話都是由雙方共同創造出來,因此「怎麼問」、「怎麼談」、「跟誰談」、「相 不相信這些人說的話」都會有不同的考量,而最後會導致怎樣的意義也難以預期

(吳嘉苓 2015:33-35)。使用深度訪談作為資料蒐集的方式,以開放性跟彈性作 為原則,更深入瞭解研究對象們獨特的經驗、感受與態度,並根據再根據訪問當 時的情境對於問題進行追問以及加問(鈕文英 2015:144)。

本研究首先在噗浪及臉書相關腐女(私人)社團發布徵求受訪者的問卷,以

「有創作過 BL 取向同人創作,並曾在同人場上販售創作(第一類型)」、「有創作 過 BL 取向同人創作,但僅於網路空間發布過(第二類型)」、「有創作過 BL 取向 同人創作,但未發表過(第三類型)」等三個類型劃分受訪者,請填寫問卷者自 行判斷較為符合哪一種類型,並於問卷中先行詢問參與場次的次數、參加過的場 次種類、創作以及消費的同人產品種類等等,最後共有 270 位表達願意參與研究,

剔除其中不曾參加過實體同人活動知人後,該三個類型的人數分別為:第一類型 43 人;第二類型 62 人;第三類型 22 人;第四類型 68 人。

研究者首先以參與過同人實體活動次數超過五次以上者為條件,筆者認為參 與過同人活動(不論類型)的次數超過五次以上,代表該訪談者並非是剛接觸同 人文化,同時筆者也認為參與活動的次數表示同時都有接觸實體以及虛擬的社群,

因此在參與次數超過五次以上的填答中進行隨機抽樣。四個類型分別抽取 5 人,

為第一階段的受訪者。而後在研究者完成第一波訪談時,發現社群內的創作者在 社群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因此筆者又針對第一類型從中抽取 7 位,對於進 行過創作並且具備實體出本經驗的受訪者,進行第二階段的訪談,希望能夠對於 實體跟虛擬社群的關係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最後第一類型共訪談 13 人;第二類型為 2 人;第三類型為 4 人;第四類型 為 3 人,共計訪談 22 人,進行半結構性的深度訪談,訪談過程則經由受訪者同 意後錄音,並謄錄為逐字稿,完整保留受訪者訪談內容。

訪談內容分為個部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基本資料:進入 BL 的原因、過程、現今年齡與進入的年齡、最初及後 續觀看的 BL 作品類型及頻率。

2. 對同人文化的經驗:如何接觸同人資訊、對同人有特別偏好的類型、是 以什麼身份參與同人展、會參加怎樣形式的同人場、是否參與過其他國 家的同人場、同人誌的創作手法是如何習得……等等問題。

3. 親友團以及一般讀者:進入腐社群的經驗、社群內如何形成自己的親友 團、親友團在自己的創作中扮演的角色、一般讀者的回饋如何影響自己 的創作……等等問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