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社群的構築與維繫

第二節 社群的形成與維繫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小說為 1108 人(50.4%),在動畫跟漫畫的作品多為日本的動畫跟漫畫作品,如 世界第一初戀、火影忍者、網球王子等。

三、後續接觸的同人作品

在第一次接觸後會不會想要再進一步接觸相關的二創作品上,選擇「是」的 為 1882 人(92.5%),「否」的則為 153(7.5%),而常接觸的作品則依然是動畫

(1378 人、62.6%)以及漫畫(1532、69.6%)為主,其他的類別,如電視劇、

電影、小說、布袋戲、影是明星都有成長的趨勢,而其他的部份值得關注的是,

有許多人填了「遊戲(223 人,4.3%)(如手機遊戲或者電玩遊戲等)」,可見初 次接觸後,多有擴大接觸類型的趨勢,且接觸的類型也趨向多元化。且在「是否 看過同人作品」中,僅選擇「是」為 1254 人(61.6%),但同時為創作者的也有 781 人(38.4%)。從這些數據中,筆者也注意到,群體中並不是多數人都為「創 作者」,更多的是單純的同人閱讀者。

第二節 社群的形成與維繫

腐女們參與社群的原因是什麼?一般來說,共同的興趣愛好是最大的動力,

對於日本 ACG 文化跟 BL 的接觸是受訪者中最大的共通點,當談及 BL 時,她們 偏好的因素各不相同,但幾乎所有的受訪者都會用 BG 向的作品來跟 BL 進行對 比。BL 故事中描寫關係的方式,通常是受訪者嚮往或者理想中的關係模式,她 們會強調 BL 帶給她們更多的想像空間。如受訪者 K 在閱讀 BL 漫時,認為相較於 少女漫畫(以異性戀為主的漫畫),BL 在感情面上的呈現能夠更加深入;受訪者 R 認為 BL 能夠反映自己的愛情觀,如「兩方能力對等」,對於她來說相對真實;

受訪者 Q 認為一般異性戀取向的作品中的女主角對她而言不具魅力;受訪者 I 特別提到了 BL 的想像空間,「我們腐女看起來就是會偏離軌道,我比較喜歡這種 可以自己腦補很多、很多衍生出來的作品的這種感覺(I)。」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BL 不僅描繪著同性之間的情感,色情、肉慾方面的描寫更是一般人對於 BL 的印象。BL 培養了閱聽眾的「口味」,這點反映在受訪者在閱讀跟創作中,「二 創其實蠻暴露作者的性癖48,跟滿足作者的性癖(Q)。」二次創作是從原作中擷 取某些片段將兩個男性角色進行攻和受的組合(CP)。儘管對於文本的詮釋,可 以說有十個人就有十種的詮釋方式,腐女們將自己的偏好跟文本的詮釋連結起來,

在創作中她們可以大肆妄想,現實生活中,她們卻會對於這些癖好進行隱藏,這 份隱藏也會擴及到她們對於動漫、BL 作品的喜好上。溝口彰子(2016:236)也提 到當讀者對這些偏好也有同感時,會對於創作者有更高的認同。可以說腐女的 BL 取向社群,CP 是維繫社群感的一個重要因素之一。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受訪者 R 也提到在她們的求學生涯,曾經因為喜愛動漫 而受到同儕的排擠,這讓她認為自己的迷身份並不能被社會大眾完全接受,而選 擇在現實生活中對自己的興趣進行一定程度的隱藏,並且轉向跟「同好」進行互 動。受訪者 D 則是會選擇性去跟小部份人揭露自己的「腐身份」,「我會視情況、

視對象公開承認這件事情這樣,是我覺得有時候大家講說自己是腐女是阿宅時候,

感覺很像出櫃一樣,現在大家比較敢講(D)。」視情況以及對象的公開,並不是 對方同樣也是腐女才會公開,而是受訪者 D 確定了這個人對於「腐」還有「BL」

並無負面觀感或是偏見時才會公開。「腐女」對於受訪者來說並不是一個帶有恥 辱的標籤,但她們仍然渴望能夠得到他人認可。也就是說,「共鳴感」以及「認 同感」是大多受訪者參與同人社群最渴望獲得的感受。

在 Line 上面可能就會認為(非官方)這是跟我一樣的東西,就會 想要尋求認同感(M)。

48 此處的性癖在意義上近似於對於創作的偏好,也就是喜歡的 BL 屬性或者設定。但受訪者通常 會直接將偏好描述成「性癖」。本文在下文敘述中為不史意義模糊,會以「偏好」來指受訪者口 中所說的性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去那個場次的時候我會覺得「喔!有那麼多人跟我一樣。」那大家 其實是以一個同好的心態在參加這個場次,大家真的都是同好,然後彼 此交換作品啊之類的(R)。

認識同好形同於進入了「圈子」中。同好跟同好之間會各自成群,她們會在 同人圈中找到更自己更相近的一群人,建立規模更小的群體。有些群體會將清楚 地劃分出界線,拒絕新的個體的加入;有些群體則是開放所有同好都可以加入。

我們需要注意到的是,腐女通常不會只有參與一種同人群體,她們會在各種規模 不同的群體中移動,但對於每個群體她們所付出的時間跟情感不同,有些社群對 於她們來說是難以離開,有些則否。我們可以發現這些社群都會在開放跟封閉之 間移動,而越是封閉的社群,裡頭的成員對於社群的認同度更高,她們更願意在 社群中透露自己的個人隱私,但這在一方面也增加她們離開的難度,這些社群通 常也跟她們的日常生活連結在一起。

一、虛擬社群的形成

相較於實際參與活動,參與網路社群相較更為容易。但是如何讓關係得以從

「同好」更進一步,實際見面成為確認關係一個很重要的契機。雖然不曾見過面,

並不妨礙在網路上與同好的互動,相較於過去透過參場才有較高的機會與圈子的 人接觸,網路社群媒體讓她們進入社群內變得更加容易。

現在的話就是社群網站就很發達,差別就是在於網路的發達吧,就 是現在的話反而比較、就是現在反而覺得場次有的時候好像也可以不去,

也可以見到那一個人的感覺。那我們主要認識就都是直接搭訕這樣而已

(I)。

50 受訪者指的 G+是「Hangout」,G+(Google+、Google Plus)已經在 2019 年 4 月 2 日關閉。Hangout 是個可以將 1 到 150 人都拉入群組中的通訊軟體。

者居多,創作者會將自己的同人作品發表在噗浪上,並以 Hashtag(#)的方式讓 有興趣的人可以透過搜尋找到她。她們透過這個認識的契機,建構自己的小圈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因為群裡面就是人太多了,其實在聊天的就那幾個人,一開始會努 力想要一起聊,聊到後面就會覺得有點無聊,因為大家也不會特別說其 他事情,就只有那個作品這樣(V)。

我們也注意到,參與大群組的受訪者,無論群組有沒有明定不能談及非作品 的話題,她們也不願意向大群組分享自己的現實生活。正如受訪者 S 所述,大群 組並不會每個人對其他成員的熟悉度都是相同的。大群組中也會有「小圈子」出 現,大群體中跟自己「電波」較合的人就很有可能會另外組成小群體。電波等於 一種共鳴,共鳴可能出現在對於 CP 的詮釋上比較類似,也可能出現對於 BL 的偏 好相似,或者是兩方對於某個議題的想法類似等等。受訪者 IS 在提到電波的時 候,會以「頻率相同」來形容跟自己電波較合的人,這是透過不斷的互動中去發 覺的,我們可以說電波越合代表的是兩方的互動能夠被不斷延續。電波相合程度 越高也是受訪者想要進一步以及能夠進行更深入互動的人。小圈子會從大群組中 拉出小的群組,相較於大圈子,小圈子的話題更容易不再限於某部作品,而是擴 及到現實生活。對於受訪者來說,人數越少的群組,她們越願意將自己生活上較 為私密的事情分享給群組內的其他人。

如果你在大圈子,你就要關係到別人的感受之類的,可能就是有一 些人不喜歡這種的講話方式,你要去考量到。可是你自己的圈子就已經 待的很舒適了,所以就是講什麼話都可以啊。你一定是在自己的小圈子 裡面比較適合啊,就很舒適啊(I)。

另外一個跟 Line 相似的社群軟體:G+,相較於 Line 在通話上只能一對一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2,G+可以使用視訊語音的方式跟多人進行互動,但無論是 Line 或是 G+都屬 於較為「封閉」的社交媒介。受訪者 V 認為在 G+上就像是現實在跟朋友互動一 樣。G+的群組組成也會相對較小,如同 Line 的小群組一樣。G+成為小圈圈定時 聚會的場域之一,參與者通常是熟悉度相當高的一群人,甚至只有「親友」之間 才能使用 G+進行一群人的互動,在 G+群組中可能不如我們想像中是每個成員熱 烈互動的狀態。如受訪者 K 就有在 G+群組中僅有自己一個人在說話的經驗,這 樣的互動經驗卻不會破壞群組內成員的關係。

我開一個 G+丟一個網址上去,我想要有人跟我聊天,可是進來了 8 個,8 個都在畫圖,然後我一個人在講話,我說那你們進來幹麻,他們 就說他們需要有人聲的 BGM,就是有個人可以來講點什麼,他們都要畫 圖,每個人都要趕稿之類的,我說所以我是來娛樂你們的,也不是啊如 果你講到什麼很有趣的我們也可以聊天啊……(中略)……其實他們有 沒有要聽隨便,就是我講,那他們當成 BGM,就是像是廣播節目在聽,

然後聽一聽可能會聽到一些有趣的事情,他們可能就說我可不可以把他 畫起來,還是什麼之類的,可能會觸發聊天,可是大部分的事情他們要 做的都是畫稿(K)。

受訪者們穿梭在不同的社群媒介,受訪者們使用某種社群媒介的原因各有不 同。虛擬社群的使用者對於社群的黏著度跟忠誠度,人際關係的強度會具有相當 的影響(王熙哲、丁耀民 2008)。以筆者的經驗來說,使用 Facebook 時從不曾 帶給筆者「身處社群」的感覺,可以說當時筆者與同人圈是疏離的。筆者不會知 道場次前,哪個創作者開了印調,也不會知道現在同人圈流行創作什麼樣的作品,

更不會知道今天場次上可能出現了被偷竊等等的衝突事件。直到筆者使用了噗浪,

更不會知道今天場次上可能出現了被偷竊等等的衝突事件。直到筆者使用了噗浪,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