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師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

由上表 2-9 國內外學者對教師性別是否影響工作壓力,持有不同的看法,有 些學者指出性別會影響教師工作壓力,在某些層面女教師的工作壓力會大於男教 師 (江欣霓,2003;吳榮福,2002;林水木,2001;陳聖芳,1999;蔡純姿,1998;

蔡澍勳,2001),而在某些層面男教師的工作壓力會大於女教師 (呂佩珊,2006;

馮意雄,2006;陳聖芳,1999;蔡孟珍,2001) ;有些研究則指出教師性別與工 作壓力無顯著關係 (吳俐錦,2006;林月娜,2004;林玉鳳,2003;陳榮茂,2002;

Borg 與 Riding,1993) 。

年齡變項的影響與否,在國內外研究中,有學者認為年輕教師對工作壓力有 較大的感受 (呂佩珊,2006;吳俐錦,2006;吳榮福,2002;蕭育,2003) ,亦 有學者認為資深教師對工作壓力感受較深 (陳榮茂,2002;蔡澍勳,2001;

Defrank 與 Stroup,1989);Litt 與 Turk (1985) 及 Pelsma et al.(1989) 的 研究中,指出教師年齡不受工作壓力影響。

陳榮茂,2002;謝榮茂,2003;Russell,1987) 。

綜合上述,教師婚姻狀況是否會影響其工作壓力,目前尚無一致結論,對此,

有待進一步探討。

貳、教師專業背景

DeFrank 與 Stroup 1989

黃義良,1999;陳聖芳,1999;陳榮茂,2002;DeFrank 與 Stroup,1989) 。有 些研究則顯示資深教師工作壓力較大 (王念麒,2002;曾吉雄,2000;蔡澍勳,

2001) 。但也有部份研究顯示教師服務年資與工作壓力無關 (吳俐錦,2006;

林水木,2001) 。

歸納上述有關教師服務年資與其工作壓力的關連性,學者們有不同的認定,

這是值得繼續加以探討的。

二、教育程度

有些學者的研究發現,教師教育程度與工作壓力在某些層面上有顯著差異 (呂佩珊,2006;吳俐錦,2006;林玉鳳,2003;紀翠玲,2002;張麗琪,2000;

曾吉雄,2000;馮意雄,2006;葉兆祺,2000;陳聖芳,1999;蔡純姿,1998;

蔡澍勳,2001;Mo,1991)。有些學者的研究則指出教師教育程度與工作壓力無 顯著差異 (吳榮福,2002;林水木,2001;張淑雲,2002;陳榮茂,2002) 。 據上表整理資料可知,教育程度是否影響教師工作壓力,國內外學者各有其

Manthei 與 Sloman 1988

参、學校環境

Manthei 與 Solman 1988 茂,2003;Manthei 與 Solman,1988) 。也有研究指出教師任教地區不會影響工 作壓力 (吳榮福,2002;邱義煊,2002;陳榮茂,2002) 。

任教區域所指為教師學校的所在地是城市、鄉鎮或偏遠地區,從上表整理資 料發現,在不同區域任教的教師有不同層面的壓力或不受影響,對此,仍需進一 步探討。

二、學校規模

綜合上述教師個人背景與工作壓力相關研究論點,可以歸納得知以下結論:

一、教師人口特質方面

不同性別的教師,被所處社會文化體系賦予角色認知上的差異,這些差 異是否造成教師對工作壓力認知上有所不同,待進一步討論;不同年齡的教 師,其工作經驗不盡相同,所覺知的工作壓力層面亦不同;婚姻狀態的有無 是否會影響教師的工作壓力,學者各有其見解,有待進一步探討。

二、教師專業背景方面

有關服務年資對其覺知工作壓力程度的影響研究,結果並不一致,一般 而言教學年資愈深者,其教學經驗就愈豐富,在學生行為、心理支持、教學 專業發展的壓力較資淺者小,但也有研究指出在角色期望、學習適應上,資 淺教師壓力較小,還有部份學者對服務年資與工作壓力間是否有關連性,提 出不同看法,値得在研究中加以探討;有較多的研究指出,教育程度與工作 壓力之間有明顯的差異性;不同職務的教師,經驗到不同的工作壓力,所擔 任職務的不同,在工作壓力上是否有差異性,有待研究進一步討論。

三、學校環境方面

從研究資料得知,任教於都會區、鄉鎮區或偏遠地區的教師,經驗到的 工作壓力有所不同,因此教師任敎區域是否會影響教師工作壓力,仍需進一 步探討;任敎於不同學校規模大小的教師,對壓力的感受層面不盡相同,教 師所處的學校規模愈大,在「人際溝通」與「專業知能」感受到較大的壓力,

而在「工作負荷」與「時間壓力」方面,教師所在的學校規模愈小,感受到 較大的壓力。

第三節 休閒行為之意涵與理論

壹、休閒之定義

一、語源與語義

休閒 (leisure) 一詞源自拉丁文「licere」,亦即「被允許」 (to be permitted)或「自由」 (to be free) ,而希臘語的「schole」意指「leisure」, 指無拘無束的行動,或指擺脫工作之後所獲得的自由時間,或所從事的自由活動 (蔡茂其,2000) ;根據韋氏上辭典 (Webster's Dictionary) 的資料顯示,「休 閒」或「餘暇」 (leisure) 這個英文自可追溯自中古 14 世紀,其主要的意思是

「免於活動所獲得的自由」(freedom provided by the cessation of

activities),特別是指「非工作或執勤時之自由時間」(time free from work or duties)。這個詞也用來形容輕鬆或放鬆的狀態,而其相對的意義就是辛勤的勞 動 (李立昌,2005) 。

「說文解字」一書對「休」與「閒」兩字的解釋是;休者,息止也人依木;

閒者,隙也,指的是工作之餘的空閒時間。更進一步分析:「休」字由「人」和

「木」所組成,意象是「一個人倚靠著樹或坐在樹下」,所以「休」有「休息、

休憩」的意思;而「閒」字是由「門」和「月」所組成,意象是「門中嵌鑲著一 輪明月」,應該是工作完成後、在寂靜的夜晚裡,自己獨處或與家人相聚時所看 到的景象,所以「閒」字有「安閒、閒適」的意思 (周鳳琪,2001) 。

從中文的字面意義來看,「休閒」包含「休息」和「閒暇」兩個層面的內涵,

所以它似乎包括「閒暇的自由時間」,同時也指從事足以「令人恢復精神或體力 的休息活動」 (林東泰,1997) 。

綜合上述中、英文對「休閒」一詞所下的定義,研究者認為休閒是「在可自 由運用與支配的時間中,從事工作及生活瑣事以外可以放鬆身心的活動」。 二、各理論觀點中的休閒

「休閒」並非是個現代名詞,距今最少西元前五世紀,古希臘羅馬哲人即已 開始討論「休閒」的意義。至今,學者提出有關休閒的定義無以計數,卻沒有任 何單一的定義能將休閒的面貌全部呈現,至於要如何對休閒明確定義,即透由歷 來休閒研究者從不同的詮釋角度和觀點來瞭解,西方學者所提出各類休閒觀點,

茲列表 2-17 於下:

表 2-17 西方學者的休閒觀點

觀點類別 提倡者 觀點內容

理想休閒社會觀 Plato 休閒理想是以統治階級為立場,認為統治階級不 受現實生活煩憂,所有時間已深思真、善、美後 所得之快樂結果,將使其成為完美的統治者。

古典觀點 Aristotle 凡在一種自由選擇,自我滿足的心態下,做一件 並無特殊目的,也不感到勞累的活動,就是休閒。

階級特權觀念 T.Veblen 休閒就是把時間花在消費和特意追求沒有特別價 值的事,自我修養的古典理想並未存留。

休閒非功利觀點 Thomas Kando 休閒就是為了單獨想去做的事。

休閒心理觀點 Neulinger 與 Grandall

休閒就是做你自己,表露個人才華、能力與潛力。

整體休閒觀 Max Kaplan 自願性和愉悅就是休閒的要求。可能是尊貴或文 化性的,也可能是墮落或頹廢的,只要參與者自 由選擇並享受其間就是休閒。

休閒三基本要素 Bammel 與 Burrus-Bammel

休閒是 1.有決定自己命運的能力 2.有從事自我 發展活動的時間 3.有獲得額外經驗的機會。

醫學觀點:A 類型 行為

Friedman 與 Rosenman

提出休閒態度和身體健康的關聯。

資料來源:涂淑芳。2001。休閒與人類行為。頁 10-19。

文崇一 (1990) 則將休閒定義為:人民離開工作崗位,自由自在的去打發時 間並尋求工作外精神上或物質上的滿足。一般而言,國人對「休閒」的理解,大 致有三個面向 (江貞昱,1993;周錦宏、程世航、張正霖,2005;張春興,1983;

陳麗華,1991) :

(一)休閒是工作的相反詞,乃意指「不工作」。 (二)指個人可以支配自由的時間而言。

(三)指個人應付生活的一種幽雅心境。

Kaplan 將休閒歸納出三種要素:1.相對於工作 2.自願或自由的活動 3.有愉 快的期待或經驗(引自何奇叡,2003)。

張良漢 (2002)從廣義的角度來詮釋休閒,涵蓋休閒、休閒活動與休閒運動,

皆是以工作外休閒時間自由自在選擇喜愛的活動,以達身心放鬆享受樂趣為目 的。在彼此的相互關聯中,休閒較為抽象,休閒活動其內容較為明確,而休閒運 動則在身體活動上較為重視,其關係情形如圖 2-4:

從以上各家理論觀點來看,大致可化約出四種基本定義方向:從時間層面而 言,休閒指的是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在這期間,人們不受制於任何外界加諸自身 的義務;從活動層面來看,休閒指的是『完全不是因為外在壓力迫使,但樂於全 心全意從事的嚴謹活動』;而從心理狀態來說,休閒的意思是一種閒適安逸,不 急躁的、很愉悅、澄靜的心理狀態;從整體概念來看,對休閒抱持多元、整體的 概念,即認為休閒式種時間、活動與心靈狀態等的綜合體,是完整個人脈絡下的 一部分,不能用單一指標來代表,只能說,因研究者的研究目的與旨趣,而賦予 休閒不同脈絡的意義 (Kelly,1996、2001) 。

綜合上述,研究者認為整合各個面向對休閒的看法而不侷限於某個面向,或 許才能真正的體會休閒的涵意。故,若以休閒的綜合性觀點來定義休閒,休閒是

「在閒暇時間中,憑著個人自由意識,所採取從事一種具有樂趣、正面價值意義,

且有開創性的活動並能從中獲得平靜、愉悅的心靈感受」。

貳、休閒行為的理論

法國社會學家杜馬哲 (Joffre Dumazedier) 提出休閒有不可分的三部分:

放鬆、娛樂與個人發展。在古典觀點中,休閒耕耘了心靈、精神和個性。休閒的 三個基本觀念是:休閒是剩餘之事(當其他的事都處理妥當後,最後剩餘之考慮)

;休閒是一種心靈狀態、一種態度、一種做事的方法;休閒是有功能的,是人格 因而塑造的自由選擇活動。而休閒行為理論則是說明休閒與人類其他經驗間的關 係。對於這方面有許多觀點加以論述如下:

一、休閒是人類所有活動的目的(Leisure is the Goal of All Human Activity) 係由亞理斯多德所提出,亞理斯多德曾說:「人們戰爭是為了和平,工作是 為了休閒」。休閒是人類所有活動的目標;他認為人唯有在休閒時,才是真實的 生活著;生活中的每件事都應朝著由高貴思想與美德善行衍生的自我成長機會來 發展。

二、補償理論 (The Compensatory Theory)

最早由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與馬克斯(Marxs)所提出的休閒行為理 論,基本觀念在休閒與工作相關聯,同時又有令人費解的不相關聯。工作被視為

最早由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與馬克斯(Marxs)所提出的休閒行為理 論,基本觀念在休閒與工作相關聯,同時又有令人費解的不相關聯。工作被視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