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回顧

在殖民者的思維中,日本時代的體育課到底灌輸給臺灣學生什麼樣的知識與技 能?制定哪些相關法規及教授項目以符合需求?第二個層次是「體育課實施的 實際情況」,教學的實際情況為何?教師是否就臺灣人與日本內地人做不同教學 或製作不同教材?第三個層次是「學生的感想或影響」,臺灣學生面對學校的「體 育課」這樣前所未有的「新東西」,上完課之後有何感受?是否喜愛體育課?較 為喜愛的項目為何?學校的體育課是否能帶給臺灣學生什麼樣的影響。因此,

本研究將透過法規上的爬梳,釐清體育課教授項目演變之脈絡,並透過教材與 教案分析,以及當時學校的校友會誌以及戰後出版日記及口述資料,描繪出日 本時代 50 年來臺灣初、中等學校的體育課程

第二節 研究回顧

有關日本時代的體育史既有研究,筆者依據性質可分為「學校體育研究」、

「社會體育運動組織與生活中的體育運動研究」2以及「單項體育運動研究」等 三大項與本研究有關。學校體育研究包含學校體育教育制度、體操科的意義、

體操與身體文化、學校運動會及校史中學校體育類社團活動之研究;社會體育 運動組織與生活中的體育運動研究包含體育俱樂部、臺灣體育協會等社會體育 運動組織、時人體育運動興趣之探討、以及生活中體育運動的展現—收音機體 操等研究;單項體育運動研究則包含棒球、武道、游泳、田徑等項目之研究。

以下將上述三大類體育史研究中與本研究有關者,重新分成「學校體育課」、「單 項學校體育科目」以及「運動會與體育類社團」三大項進行回顧。

2 此類包含鄭國銘對社會體育組織的研究〈日治時期臺灣社會體育組織及其運作的歷史考察〉

的研究,詳見鄭國銘,〈日治時期臺灣社會體育組織及其運作的歷史考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體育所碩士論文,2008);呂紹理、黃慧貞對時人體育運動興趣之探討,詳見呂紹理,《水螺響 起: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出版社,1998)及黃惠貞,《日治時期臺灣「上 流階層」興趣之探討:以《臺灣人士鑑》為分析樣本》(臺北:稻鄉,2007);收音機體操的研 究詳見許佩賢,〈做為機關裝置的收音機體操與殖民地臺灣〉,《文化研究》12,2011,頁 159-202。

3

壹、學校體育課

學校體育課之相關研究,開創先河的是蔡禎雄將日本筑波大學的博士論文 改寫而成的《日據時代臺灣初等學校體育發展史》一書,3是一制度史之研究。

作者係以同心圓由外而內的方式,先述大環境的社會狀況、次述當時的教育政 策、最後才探討初等學校體育發展,學校教育之實施幾乎只占全書篇幅之三分 之一,過於著重在日治五十年之中,初等學校體操科與時代間的相對意義,且 內容幾乎是制度上的改變而缺少實施的實況。林丁國《觀念、組織與實踐:日 治時期臺灣體育運動之發展》一書,其第二章〈扶桑過臺灣:日治時期在臺人 士的體育觀〉,也根據《臺灣教育沿革誌》整理出小公學校、師範教育、中等教 育及高等教育的體操科內容之演變,4不過時間斷限僅至 1936 年,無法窺探體育 課程制度因戰爭之改變,較為可惜。

許佩賢〈「體操」、「唱歌」與身體的規律化〉一文,以學校場域為中心,利 用「法規內容→實施情形→身體教化的過程及結果」,探討日治時期殖民政府如 何藉由體操科與唱歌科,將臺灣人民的身體改造成「國民」的身體之原因、過 程及影響。由於體操與唱歌皆要講求團體的一致協調,透過訓練之後,兒童的 身體不再屬於個人,而是隸屬於團體,這個團體可能是自己的班級,然後擴大 至學校,再繼而擴大至國家,最後兒童的身體都變成國家可以動員的身體。作 者以為這樣的統合過程就是一種國民統合的面向,日本在臺灣所進行的國民化 工程,也可以說是一種將臺灣人身體文明化、近代化的工程。5

范燕秋博論〈日本帝國發展下殖民地臺灣的人種衛生(1895-1945)〉,其第 三章〈日本初等學校體操與殖民地人種體格之塑造〉以人種衛生的觀點,來探 討殖民者如何讓透過小、公學校之體操來鍛鍊學生身體,助其成為輔助殖民政 策、創出人力資源的角色。文中提到 1938 年設置專司學校衛生與體育運動的體

3 蔡禎雄,《日據時代臺灣初等學校體育發展史》(臺北:師大書苑,1995 年)。

4 林丁國,〈觀念、組織與實踐:日治時期臺灣體育運動之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 士論文,2009 年。

5 許佩賢,〈「體操」、「唱歌」與身體的規律化〉,《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2005 年),頁 199-231。

4

育官,首任體育官丸山芳登推行「武道」,以擔負國家精神鍛鍊的重要任務,其 代表臺灣初等學校不僅在加強學生的管理,也具有強化國家精神的作用,此舉 有助於學生人數的擴充,達到日本「國民」的數量。6

殖民統治者利用體育課程對學生身體進行規訓,也可見於蘇曉倩的碩論〈身 體與教育--以日治時期臺灣實業學校的身體規訓為例(1919-1945)〉,該文探討實 業學校,如何經由技術教育、柔順教育及軍事教育影響學生身體之生成。其中 第五章〈軍事教育與身體〉指出教練、武道和體能訓練的教育策略,不僅從學 生的外在動作施以精確化和標準化的訓練,也對其心靈灌輸國族精神,其目的 是在馴化出忠誠性的武裝身體,顯見這些軍事教育背後意涵實有儲備軍力的政 治計算。7作者以大量口述資料來描述實業學校武道及教練課教學實況,相當值 得筆者在寫作上進行參考。

游鑑明〈日治時期臺灣女子體育的發展〉一文,以報紙、雜誌、校史、日 記、回憶錄等資料進行分析,探討女子體操課程的建立與發展,以及體操課外 的體能訓練,並討論女學生與社會大眾對女子體育的看法,為學校女子體育代 表之作。8作者強調女子體育係配合殖民政策展開,透過學校體育課程逐漸形塑 女性的身體。

謝仕淵之碩論〈殖民主義與體育–日治前期(1895-1922)臺灣公學校體操科 之研究〉,探討日治前期殖民者經由身體為支配對象的統治機制建構的統治模式。

正文共 3 章分別代表三個不同的階段,第一階段為公學校成立前,主要以文明 作為宣稱,體操科「保持正確的姿勢」與重複立正、整頓動作的特徵,體現日 臺之間懸殊之差異。第二階段為後藤新平主政的時期,此時將遊戲納入體操科,

利用遊戲強調強健的體格與自由競爭守法等精神來規範公學校的學生,而女子

6 范燕秋,〈日本帝國發展下殖民地臺灣的人種衛生(1895-1945)〉,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 士論文,2001 年,頁 65-123。

7 蘇曉倩,〈身體與教育--以日治時期臺灣實業學校的身體規訓為例(1919-1945)〉,國立暨南大學 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

8 游鑑明,〈日治時期臺灣學校女子體育的發展〉,《中研院近史所研究集刊》33,2000 年 6 月,

頁 5-75。

5

也在能參與遊戲的前提下,緩緩進行解纏足運動,此二者皆意味體育具有體現 文明的意義。第三階段為在隈本繁吉就任後所推動的「同化」政策之下,體操 科經由「舊慣調查」、「身體檢查」等科學調查活動支撐其同化理論的知識,「文 明開化」與殖民地化遂藉由同化結構相互結合。9

金湘斌的博論〈從纏足至天然足:日本統治前期臺灣學校女子體育之研究〉, 由日本殖民政策及放足運動的進行方針與展開,探討臺灣學校女子體育進行的 目的、內容及方法,並就總督府禁纏足政策之前後與女子體育實施的成果作考 察,以闡明有關殖民地纏足與體育的關聯性。作者將 1925 年學校女子體育分成 1.纏足風俗期(1895-1905 年)2.放足過渡期(1906-1941 年)3.天然足普及期

(1915-1925 年)三個階段,分別在前三章論述之,關於女子體操之授課,纏足 風俗期以遊戲為中心,包含整頓、唱歌遊戲、表情遊戲、行進遊戲及競走遊戲;

放足過渡期以減輕腳後跟負擔的二階段轉向,實施設法省去舉起腳後跟的體操;

天然足普及期則開始實施體操、遊戲、教練,以及網球、五十公尺賽跑、一百 公尺賽跑、跳高及三段跳遠等競技運動。10

貳、單項學校體育科目

日本時代的體育課科目中,普通體操、教練(兵式體操)、遊戲、武道先後 成為正式科目,游泳為任意科目,其中普通體操及遊戲多於上述學校體育課之 研究,教練則有鄭政誠著有〈準軍人的養成─日治時期臺灣中等學校的軍事訓 練〉一文,探討中學軍事訓練的源起,以及太平洋戰爭前後分別如何進行軍事 訓練內容。文中指出 1925 年的將校配屬制度,被資遣的現役軍人至中等以上學 校擔任教官,學生開始受到正規軍事教育,中學生在軍國主義的教育政策下,

被視為「準軍人」,除了灌輸愛國思想,亦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尤其在戰時體

9 謝仕淵,〈殖民主義與體育–日治前期(1895-1922)臺灣公學校體操科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 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

10 金湘斌,〈纏足から天然足へ 日本統治前期(1895~1925 年)臺湾における学校女子体育に 関する研究〉,日本國立金澤大學人間社會環境研究科博士論文,2013 年。

6

7

關於可依地方情況進行教授的游泳運動,鄭人豪著〈日治時期臺灣游泳運 動史之研究〉一文,將游泳視為一種「近代化」的歷程,探討日人如何在臺灣 社會以及學校教育中開展游泳運動,以及臺人於其中的位置與態度。作者指出:

關於可依地方情況進行教授的游泳運動,鄭人豪著〈日治時期臺灣游泳運 動史之研究〉一文,將游泳視為一種「近代化」的歷程,探討日人如何在臺灣 社會以及學校教育中開展游泳運動,以及臺人於其中的位置與態度。作者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