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由以日本時代 50 年來初、中等學校的體育課做為研究對象,探討 1.

「體育課的課程規定」;2.「體育課實施的實際情況」;3.「學生的感想或影響」

等三個層次的問題。

初等教育的體育課程,大抵而言自 1986 年開始,日人學童在低年級時由簡 單的遊戲上起,時搭配唱歌進行之,逐漸加入普通體操及兵式體操。本島兒童 最初並不用上兵式體操,直到 1910 年代中期體操教授要目公布之後教練才出現 在課程之中。1922 年第二次臺灣教育令公布,小、公學校的體育課逐漸統一,

僅每週授課時間公學校平均較小學校少一小時。1930 年代游泳與武道成為任意 科目。1941 年第三次臺灣教育令公布,小、公學校一律改制為國民學校,體操 科改稱為體鍊科,武道及衛生成為正式科目,授課時數也大幅提升。

中等學校方面,自 1896 年國語學校設立始為必修課程。1898 年後總督府設 立供日人就讀的中等教育機關,多延用日本內地相同的規定,直到 1922 年內臺 共學後,才訂定符合臺灣地區的規定,至於臺灣人念的國語學校國語部及臺中 中學校的體操教授相關規定實與公學校無異。1926 年因將校配屬問題,體操科 大幅增加為五小時,教練課程顯得更加重要。在戰時體制下,體操科改為體鍊 科,分為教練、體操及武道三大部分,教練仍占最大之比重,授課時間亦增加 為七小時。至於體操科的授課內容,最初學生需上普通體操及兵式體操,1910 年代增加遊戲,1920 年代擊劍、柔術與運動生理學為選修科目,1930 年代柔道、

劍道及弓道成為必修科目,游泳則為選修科目。

學校規則中,有關體操科的教學在條文內容包含體操科教授要旨、教學內 容與進度以及選修課程等大項,教授要旨主要分為身體與訓育兩分面,身體方 面包含身體均齊的發展、四肢動作機敏、保護增進全身的健康;精神方面則著 重於精神快活、守規律、尚協同等方面,中等學校大抵而言是初等學校的延伸,

100

但更加強調男性特質「剛毅、堅忍」之精神。若更進一步分析,可發現適用於 日、臺人不同的學校規則中,條文的規定實可看出殖民者針對日、臺人不同的 設計,例如由於臺人的排斥,以及日人覺得不必要,1918 年以前公學校不需上 兵式體操/教練之課程,以致於法規上看不到「使其剛毅之字眼」,又如領臺初 期臺人女學童多有纏足之習慣,因此法規上特別規定要「進行適當的遊戲」。 除了法規的規定之外,由於學校體操科與其他科目不同,始終沒有明定的 教科書,因此教師教學的參考依據即是「教授要目」。臺灣總督府於 1914 年設置

「體操科調查要目取調委員會」,聘請學者依據日本內地的教授要目擬定出適合 臺灣本島風土民情的要目,終於 1917 年正式使用臺灣自訂的「體操教授要目」。 不過,臺灣並非從此與日本內地使用不同的版本,隨著 1922 年新臺灣教育令之 公布,學校課程乃至體操教授可以說也被跟著「內地延長了」,1926 年起總督府 廢止 1917 年自行制定的教授要目,而準用日本內地的版本,此後舉凡 1936 年、

1942 年的修訂,直至終戰臺灣始終與日本內地同調。由日本 50 年來臺灣總督府 所頒佈的體操科教授要目觀之,臺灣地區雖有因風土民情等因素,制定出與日 本內地稍有不同的教授要目,但整體體操科的教學方針與精神,實與日本內地 的環環相扣,由德國體操至瑞典體操,逐漸演變為美國新體操,臺灣始終隨著 日本內地「更新」體操科的教學。

各個版本教授要目明訂普通體操、教練、遊戲、武道及衛生等項目由易至 難的教授內容,並附有學級對照表,使教師能知曉需於不同時期教授何種項目。

除了更細緻的教授細目之制定,許多學校教授、教師也會於雜誌發表相關文章,

或出版講習會用書、各科教授法等較為詳細的用書,做為教學上之依據。另由 於中等學校因將校配屬使教練課程之獨立,因此 1926、1942 及 1943 年另公布學 校教練教授要目,以供教練課程得以順利教學。

隨著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進入戰時體制下,戰爭時期的體育課,名稱上 由「體操科」改稱為「體鍊科」,初等學校著重於科目之整合,學校課程最重要

101

的目的即是鍛鍊皇國民所需的一切技能,因此,國民學校的體鍊科即是鍛鍊身 心一體最佳的場所。中等以上學校在戰時則是更加強化軍事之訓練,增加教練 課程教授時數及野外演習時數,將學生作為准軍人來進行鍛鍊與培養,甚至在 1944、1945 年戰爭告急時,嚴重影響學校教學,學生直接被徵調到軍中者也大 有人在。

由日記、校友會誌、回憶錄及老照片觀之,領臺之初國語學校附屬學校花 了相當多的時間讓學生練習排隊,逐漸讓這些辮髮的臺灣學童逐漸能站好,以 致能更進一步地進行普通體操及簡單的遊戲。1922 年以後小、公學校的體育課 程以逐漸整合,初等學校的體育課程多有吊單槓、跑步、徒手操等課程,課外 的運動會則是多數學生共有的回憶,對體育運動有興趣者,甚至額外參加劍道、

棒球、排球等運動之練習。中等學校方面,由於初等學校的升學考試即有體能 測驗,因此能考上順利升學者應有一定的體育基礎,而初等學校時期若對運動 有興趣,中學時代的學生宿舍生活則更能常常接觸該項運動,就如同臺中第一 中學校的陳錫卿在竹山公學校時期早已接觸網球運動,在中學校的宿舍生活只 要有空即與三五好友去打網球。因此不難想像中等學校的運動社團蓬勃發展,

每個學校也能培養出屬於自己的特色,舉凡嘉農的棒球、長榮中學的足球等等。

許多在中等學校社團活動表現優異者,在離開學校後繼續進行該項運動,如北 工有好幾位柔道的高手,更別說嘉農畢業在日本棒球界發光發熱的吳明捷、吳 昌征等人了。但並非所有臺灣學生都能接受體育課程、喜歡體育課程,仍有不 少人認為自己體操科不擅長,尤其是需要身體接觸的相撲運動,往往是臺灣學 童最不喜歡、最願意接觸的運動。

至於教練課程,則是較無自由辛苦的鍛鍊,在戰時體制下則顯得更加明顯,

除了學生被當作準軍人進行訓練,以往大展身手的運動會也變成以增加作戰能 力的戰場運動為主,甚至在戰爭末期學生的學習大受影響,只能不停的鍛鍊以 及勞動,多數的學生回憶多認為枯燥、辛苦實不難想見。

102

就體育課程整體而言,最初的目的只是希望改善臺灣人的身體而設計體育 課程,將臺灣人的身體進行「矯正」,臺灣學童就是不停的練習排隊、向左右轉、

立正等矯正姿勢的動作。公學校成立之後,逐漸加入遊戲與教練等科目,體操 科在教學規定與設計意涵逐漸與小學校一致,至 1922 年以後幾近相同,期待臺 人兒童能與日人兒童一樣,在身心兩方面皆能「均齊」發展。戰爭時期,日本 當局塑造且強化日本學童的身體時,也開始強化臺灣學童的身體,從初等教育 起即加強精神層面的操練及身體的鍛鍊,將體育課程成為皇民化最佳的鍛鍊場 所;中等學校階段,更是將學生視為準軍人進行養成,隨著戰況告急,希望這 些臺灣的身體,可以在國家有需要時,被國家「採用」直接送往戰場,成為皇 國的戰力。綜觀日本時代 50 年來的體育課程,學校體育課程的角色是由「矯正」, 到「均齊」,再到「採用」三階段的變化。

另一方面,對臺灣社會來說,體育課程是日本時代臺灣學童不可抹滅的身 體記憶,臺人子弟的體格雖然因而改善,也得到接觸各項體育活動及運動項目 的機會,但也因此受到嚴格的軍事訓練,甚至成為被國家動員的身體。

103

參考書目

一、史料與戰前著作

〈臺北州立臺北第二中學校一覽(昭和十六年四月末調)〉(臺北:臺北第二中學 校,1941 年)。

〈臺南州立嘉義中學校一覽表〉,收錄於阿部洋編,《日本殖民地教育政策史料 集成(臺灣篇)》第 61 卷(東京:龍溪書舍,2012 年)。

《臺灣日日新報》,1896-1944 年,漢珍知識網(報紙篇):

http://elib.infolinker.com.tw/login_rrxin.htm

《臺灣學事法規》,1896-1944 年,收錄於阿部洋編,《日本殖民地教育政策史料 集成(臺灣篇)》第 9-16 卷(東京:龍溪書舍,2007 年)。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896-1944 年,臺灣總督府檔案:

https://sotokufu.sinica.edu.tw/。

《臺灣總督府府(官)報》,1896-1944 年,臺灣總督府府(官)報資料庫:

http://db2.lib.nccu.edu.tw/view/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1896-1945 年,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

http://who.ith.sinica.edu.tw/mpView.action。

丸山芳登,〈國民學校制に加へらる「衛生」の取扱に就て〉,《臺灣學校衛生》

13(昭和 15 年 11 月 1 日),頁 26-29。

平塚佐吉,〈學校體育〉,《臺灣教育》,171(大正 5 年 9 月),頁 7-17

平澤平三,〈國民學校教則案中に於ける體鍊科體操に就いて〉,《臺灣教育》460

(昭和 15 年 11 月 1 日),頁 38-43。

平澤平三,〈國民學校體鍊科武道に就いて〉,《臺灣教育雜誌》467(昭和 16 年 11 月 1 日),頁 3-8。

104

永瀨象助,〈國民學校に於ける體鍊科授業細目に就いて〉,《臺灣教育》491(昭 和 18 年 6 月 1 日),頁 29-32。

吉野秀公,《臺灣教育史》(臺北:南天,1997)。

竹村豐俊,《臺灣體育史》(臺北:臺灣體育協會,1933)。

作者不詳,〈體鍊科の使命 剛健なる心身と獻身奉公の實踐力〉,《部報》,昭 和 16 年 5 月 1 日,頁 36-38。

林猪太郎,〈國民學校制に於ける體鍊科の取扱に就て〉,《 臺灣學校衛生》10

(昭和 15 年 9 月 1 日),頁 5-18。

花蓮港中學校校友會,《濤聲》創刊號(花蓮:花蓮港中學校,1938),頁 113-117。

長榮中學校校友會,《輔仁》第 1~13 號(臺南:長榮中學校校友會,1924~1938 年)

長榮中學校校友會,《彌榮》 第 1~4 號(臺南:長榮中學校校友會,1940~1943

長榮中學校校友會,《彌榮》 第 1~4 號(臺南:長榮中學校校友會,1940~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