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者在行動歷程中的省思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研究者在行動歷程中的省思

壹、班級經營角色的轉變

一、由教師中心轉向學生中心

郭乃華(民 97)認為班級事務若能在師生共同討論、經過全班表決後,做 成決定,在班級中實施,有助於達成學生自治、自動、自發、民主的精神。身 為公民老師兼任導師,當然都能明白與理解民主是一種生活方式,唯有讓學生 參與才能真正落實。之前,許多班級經營的措施是為了教師管理之便,例如:

座位的安排,當導師的對學生瞭若指掌,常常透過威權的安排座位,就把愛講 話的分開,學生不但沒有學習到自尊尊人,反而會埋怨導師的偏見。又或外掃 區的安排,若班級打掃到重點環境,如教師辦公室,總會安排較認真負責的來 進行打掃,不認真的學生反而學不會為他自己負責、失去匡正錯誤的機會,而 承擔很多工作的同學,也會有不平之鳴,而在傳統的教育之下,學生噤若寒蟬 聽任教師的安排,還會以能者多勞來安慰自己。

為了讓學生熟悉與親身體驗分配正義、匡正正義、程序正義落實於班級經 營,運用共同討論及做決定是必要的形式。將正義融入班級經營的這一年半以 來,研究者調整自己的角色,適度釋放權力或逐步授權給學生,讓學生參與班 級事務,因為,如果學生沒有參與,就無從學習,依舊還停留在認知的層次中,

如何體會公平正義的價值和意義。

導師的角色已非直接仲裁或做決定,導師變成顧問,當學生遇到難以解決 或意見紛歧時,偶爾會請老師提供意見讓他們參酌,讓學生從一向由導師權威

決定各項事務的被動者,轉成主動參與的角色,激起學生更認同與投入。當學 生有意見提出時,研究者只能表示:沒有經過全班的討論或同意,老師也無法 做決定,因為同學會覺得老師不公平,如果你想要這樣做,可以在班會提案討 論。而學生若違反規範,不是違背老師,而是違背全班的共同意見與意志。

二、導師扮演引導者的角色

當然,學生仍是不成熟的個體,班級事務繁多,仍需要導師的引導,若一 時間貿然授權,學生又無法理性承擔時,反而帶來更多負面的效果與影響。導 師即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像學生聯絡簿會呈現班上的大小事,透過導師的引導,

都可以讓學生所關切的事提出討論。例如:透過學生對於公共議題的討論,如 幹部的表現、班級常規、愛講話同學座位的安排…,先由導師提出,再讓學生 討論,學生也都能樂於討論,因為都是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其切身相關的事。

學生覺察導師對於聯絡簿書寫的問題的重視,學生聯絡簿愈寫愈勤快,導師得 到回應也越多。再逐步引導學生在班會前提案或班會中口頭提出動議,像 SAD 就提出:「幹部能否採用無記名選舉的方式。」學生跨出了參與公共事務的第一 步。

貳、輔導管教態度的改變

在教學情境中,行塑學生學習的有兩個重要的途徑,一為「言教」,即一般 課程或正式課程的學習,也就是學校依據教育的目標,以及學生的興趣、性向 與需要,有計畫、有組織安排的學習與活動;另一為「身教」或「境教」,也就 是潛在課程的學習,是指從學習的環境中(如教室中的教學風格、師生關係、

教學管理結構),所習得非預期的結果,其不是透過一般教材和課表的安排,而 是以潛移默化的方式使學生的知識與行為建構起來(陳伯璋,民 76:95;

McLaren,1989:183-184)。研究者當初的研究動機之一的思維就是,身為公民 科教師,民主法治與人權這些公民科重要的概念和內涵,不應只是教學中的紙 上談兵而已,而是應該內化為自己的價值理念並身體力行。身為公民老師在科 任班可以泰然自若的高談民主、法治與人權的概念,因為學生甚少有機會去檢 視到老師的所作所為,但身為導師,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受到學生的檢視,不想 讓學生學習到成人的世界,就是說一套,做一套這種言行不一反教育,而應該 落實於日常生活與學生的教育關係中。《民主基礎系列》教材的教學為言教的部 分,老師輔導管教態度才是真正身教的部分。

一、 從威權到民主

在校園中,同事之間也會彼此觀察,哪些老師帶的班整潔做得很好、同學

很守秩序,意味著這個老師的班級經營非常好。而且每週的整潔秩序比賽不只 代表的學生的表現,似乎也評價著導師班級經營的能力,無形當中很在意別人 如何看待自己的班級,學生的整潔、秩序表現是為導師做的。當學生秩序太吵、

表現不良,認為自己教學無方,透過強制性、威權式的行為治理模式似乎有條 不紊,學校洋洋灑灑的數十條校規,動輒警告伺候,很容易達到立竿見影的效 果,即便學生私底下充滿怨懟、陽奉陰違,自己總會找到合理化的藉口,這在 學習紀律守法,等孩子長大以後就會明白老師的苦心,教育充滿了恫嚇。

在教師養成的過程中,都知道要協助學生從他律邁向到自律,歷程漫長,

但是,在短短的國中三年間,為了立竿見影,卻選擇了威權的方式、假象的美 好。將正義帶入班級經營,首先先透過認識正義課程的教導,透過課程不斷強 調討論、思辨的過程,無形中也提升了教室民主的氛圍,而學生透過班級事務 的討論與決定,也一步步邁向民主參與。

二、減少情緒化的出現

班上的在七年級曾經打過校外的霸凌電話,引起班上一陣軒然大波。少年 隊的警官雖有到學校,但並未介入處理,一方面覺得透過學校的層級來處理較 為恰當,一方面也認為該生缺乏社會互動的技巧有待輔導處的介入。家長在學 務處批評導師的處理都沒有效果,覺得記警告不夠,要導師嚴懲記小過,以資 警惕,對導師略有微詞,覺得導師要孤立學生。許多老師很認真花了很多時間 處理霸凌問題,多數都會充滿挫折,一方面是學生行為的轉變需要耐心去等待;

二方面,霸凌處理之維持和平的時間都不長,沒過多久,霸凌又會跑出來。(王 美恩,民 100)

導師也是人,也會有情緒,在當下內心十分不舒服。每一個事件的發生,

處理完課務、班務的疲累後,又要在處理一而再、再而三出現的問題,下班後 打不完的電話。除了對霸凌者的行為感到生氣外,也會日漸反感和失去耐心。

透過班級法庭的實施,除了時間的延宕外,透過正義思考工具的討論,研究者 比較能夠跳脫情緒與批判的角色,以前,面對於頻頻犯錯的學生,心裡頭總會 浮現,「講都講不聽、又是這幾個人…」等埋怨及無奈的心情,現在,重心轉移 在透過程序正義來落實匡正錯誤,帶領學生透過思考工具理性的思維來做討論 和判斷,無形中減少了情緒化的反應。並且能在後續理性清楚說明研究者的期 待,霸凌者還是有其應有的處罰,但研究者能將更多的心力放在輔導的工作上,

或是創造更多班級可以互動、建立關係的其他活動上。

法官有避免因「球員」兼「裁判」而心生偏見,失卻超然的立場的迴避原 則,研究者自己也常告訴學生,處理問題,不是針對人,但人畢竟事情感的產

物,尤其,在班級中,師生間和生生間都是朝夕相處很難不被情緒所影響,透 過思考工具能減少情緒的干擾。

三、學習等待學生的成長

班規制訂時,對於學生制訂的處罰方式,內心不自覺湧上:處罰這麼輕,

能預防或嚇阻學生的問題行為嗎?有效果嗎?研究者雖然是和同學共同討論班 規,發現自己的引導似乎只在不斷地在遊說、說服學生,讓處罰更接近老師的 想法。(990406 班觀)

而當愛講話學生分配到座位很近時,研究者心裡一直按奈著拆散愛講話同 學的衝動(991203 教札)。連其他學生都會反應,他們到時一定會講話(991203 班觀),但是,既然同學透過程序正義討論出分配的模式,若輕易地由導師權威 角色介入而動輒推翻的話,到時又落入學生覺得導師心存偏見及破壞規則的口 實,學生不公平之心又油然而起,不又回歸威權、回歸人治。「等待」,就當給 學生機會,信任學生會成長,當學生違規行為一一浮現時,被懲處時也會心甘 情願。而當同學體會到規範無法有效處理問題時的惡果,學生也會學習到若無 法珍惜善用自己的權利,就必須承擔後果。

參、師生關係的改變

師生關係的經營是需要老師付出時間的,而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公平對待 與關懷陪伴是老師與學生相處最重要的原則。陳奎憙(民 89:166)蒐集相關調 查研究,發現學生心目中優秀教師的特質,以公平和關懷學生這兩項特質最受 青睞;而反向調查結果,最討厭的老師的特質是:不公平、有偏見、吹毛求疵、

苛責學生(轉引自張民杰,民 100)。學生曾在教師節的卡片提到:導師總是盡 力做到公平。其實,研究者並沒有特別的作為,而是透過正義的課程讓學生思 考怎麼做是公平的,並由他們自己來做出決定。

根據班級經營學生效能問卷,提問:「導師會和同學講道理,並進行溝通」,

非常同意(30%)、同意(47%)。對孩子而言,老師理性的溝通,永遠大於老 師苦口婆心的叮嚀或氣憤的咆哮來的有用。提問:「導師和班上同學關係良 好。」,非常同意(25%)、同意(50%),為什麼?理由或說明?

˙導師會溝通說理,不會只覺得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是對的

˙導師總是盡量做到公平

˙很多事都交由我們自己來做決定,尊重我們的選擇

˙很多事都交由我們自己來做決定,尊重我們的選擇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