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訪談幼兒母親在居家環境中提供按摩時親子依附關係 的心路歷程。其中以「嬰幼兒撫觸與按摩」之步驟與指引做為指導父母提供嬰幼 兒按摩的手冊 (趙世、賴慧滿、趙志祥 校譯,2012,頁 52-73),並採用半結構 式訪談題綱進行訪談。根據研究目的及追求研究資料的可信度,研究者採用多元 的研究工具,以下分項說明:

壹、工具內容

本研究工具,主要以母親深度訪談題綱、錄音工具及參與觀察法之研究省思 日誌,作為進行研究之工具。

一、「親子依附行為」觀察指引

以 Ainsworth 的依附型態理論中之安全、逃避、矛盾/抗拒與錯亂等四類依附 型態中的行為特徵做為參與式的觀察重點。本研究以「陌生情境的評量」指標作 為訪談親子依附內容的依據,本研究所謂陌生情境是指在幼兒居家環境中,觀察 及錄影嬰兒、照顧者及陌生人在此情境的反應及互動情形,而評量親子及陌生人 在居家情境下的互動情形。

二、母親深度訪談題綱

在質的研究中,訪談(interview)通常是兩個人,甚至於更多人之間有目的 的談話,由研究者引導,搜集研究物件的語言資料,以便瞭解研究物件如何解釋 他們的想法(黃瑞琴,2004)。訪談資料的紀錄方法,主要以錄音(MP3、錄音 筆)輔助,增加訪談內容原音重現與逐字稿之間的一致性,期間並以紙筆做紀錄。

每次訪談之後,立即將錄音內容轉成逐字稿儲存,並重複閱讀原始的訪談資料,

做整理與分析,上一階段搜集之資料成為下一階段訪談之基礎,待收集的資料呈 現飽和狀態即停止訪談,所謂的飽和狀態指訪談資料重複出現相同的內容或概念 時,即稱之。

為了獲得採用嬰幼兒按摩照顧技巧的父母運用「嬰幼兒按摩」照顧歷程的真 實資料,研究者以文獻探討的初步評估編置了四份訪談題綱,分別為第一階段母 親「研習技巧期」、第二階段「指導下自主練習操作期」、第三階段「精熟流暢

期」、及第四階段之「評值回顧期」等四階段訪談題綱。內容如下:

(一)第一階段訪談父母「研習技巧期」訪談題綱:

1.請說說看,尚未接觸到「嬰幼兒按摩」前,您有使用過特別的照顧技巧來 滿足孩子成長的需求嗎?

2.學習「嬰幼兒按摩」後的想法為何?

3.您們覺得「嬰幼兒按摩」比較容易執行的有那些?

4.您們覺得那些可能是執行上的瓶頸?

5.您覺得在執行「嬰幼兒按摩」需要那些資源與協助?

(二)第二階段訪談父母「指導下自主練習操作期」訪談題綱:

1.請說說看,在使用「嬰幼兒按摩」于自己的孩子身上時,您覺得最開心的 事情為何?

2.在使用「嬰幼兒按摩」于自己的孩子身上時,您覺得它對您們親子之間的 關係好處在哪裡?

3.您們覺得「嬰幼兒按摩」比較容易執行的有那些?

4.您們覺得在使用「嬰幼兒按摩」時,出現了哪些執行上的瓶頸?

5.您認為那些項目是適合您的孩子?那些專案需要改善?

(三)第三階段訪談父母「精熟流暢期」訪談題綱:

1.使用「嬰幼兒按摩」于自己的孩子身上已有一段時間,請說說看,您覺得 最棒的事情為何?

2.您們覺得出現了哪些執行上的瓶頸?

3.您遇到困難時,您的感受為何?解決方式為何?

(四)第四階段訪談父母「評值回顧期」訪談題綱:

1.使用「嬰幼兒按摩」于自己的孩子身上這一段時間,您們覺得對孩子成長、

親子關係或家庭關係起的哪些改變?

2.請您們對於「嬰幼兒按摩照顧技巧」的好處做些結論?

3.有哪些是您們自己對於孩子創意出來的點子技巧?

4.請您們說說看,使用嬰幼兒按摩歷程中,讓您們覺得困難但已突破及解決 的經驗故事有哪些?

三、「參與觀察法」之研究省思日誌

「參與觀察法」的重點便是日常生活的世界,也就是所謂的「現實」,研究 者必須參與日常生活情境並在其中進行觀察,將外來干擾或入侵程度減到最低

(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研究者以每週至個案家中,觀察個案父母使用嬰 幼兒按摩的情形,並記述研究物件進行的「嬰幼兒按摩」後,所遭遇的困難與問 題以及執行後的發現與感受,作為對研究工作的省思日誌。研究省思日誌的內容 包括研究物件當天執行的情境脈絡、幼兒與父母親子互動狀況或行為表現以及研 究者在教學過程中的感受、想法或教學後的反思等盡可能詳實的記錄下來。

四、研究者本身

資料搜集過程中,研究者本身就是研究工具,所有搜集工作都需要經過研究 者過濾,且「研究者的個人因素」包括性別、年齡、文化背景、種族、社會地位、

受教育程度、個性特點、形象整飾、角色意識、看問題的角度,難免會影響搜集 工作,進而影響結果(黃政傑,2005)。因此,研究者本身的自省與自覺能力是 十分重要的。研究者于 2012 年 11 月參加嬰幼兒撫觸與按摩專業講師國際認證核 心訓練課程至今,持續閱讀相關期刊與書籍,將近半年的時間,皆與同期一起接

受訓練課程的學員仍舊保持聯絡,目的在於一起相互學習嬰幼兒相關的按摩技巧 與手法。在準備考取國際嬰幼兒按摩師證照期間,研究者每天皆會練習手法,目 的在於熟練手的靈巧度與增強柔軟度,這樣在教學示範手法時,較具專業形象。

在實習過程當中,實習家庭的母親每次給予研究者的回饋當中,教學示範手法清 楚的評價頗高。看到實習家庭的改變,對於孩子便秘的問題、睡眠品質的問題,

透過按摩得到解決方法。這樣的經歷,促使我對嬰幼兒按摩具有更大的熱情與動 力。在研究所就讀期間,主要進修的專業知識包括:教育研究法、質性研究、幼 兒發展、幼兒行為觀察、幼兒健康促進與風險管理專題研究等。

貳、工具信效度檢定

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訪談題綱、「親子依附行為特徵」觀察指引與 研究者本身,故以三角檢核法、專家效度、研究者本身專業經歷與同儕檢核等四 項方法加以評估。

一、三角檢核法(trinangulation)

三角檢核法是綜合觀察、訪談組合而成,即一特定情境的資料是由三個觀點 收集而成。本研究主要做『資料組合』三角效度檢核法,即針對母親訪談資料、

幼兒行為觀察及研究省思日誌三類資料組合進行內容分析。另一方面以『訪談檔』

的三角信度檢核法,針對訪談內容分析後,除了研究者本身分析,也交由協同研 究者及指導教授做研究者間一致性信度的檢核。

二、研究者本身專業經歷

研究者接受過嬰幼兒按摩及幼稚教育等課程,並取得研習證書及國際嬰幼兒

按摩講師證照,對幼兒照顧更是有豐富的經驗。因此,研究者對於掌握受訪者及 被觀察者具備相當的敏銳度,在研究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視為資料的搜集與分 析的詮釋者,能將現場所觀察到的情形詳實紀錄與分析。

三、同儕檢核

同儕檢核的功能是協助研究者做資料分析的工作(徐宗國譯,1997),也是 本研究的三角檢定人員(triangulation investigator)。本研究的協同研究者是高碧 森老師,具備國際嬰幼兒按摩講師證照,二十年的幼稚園園長經驗,畢業于中國 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現任于新北市私立幼愛幼兒園園長,對於 幼兒教育及保育工作經驗佳。另一位則為指導教授,除參與整個研究過程,且在 過程中給予充分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