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資料搜集與分析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一位幼兒之母親運用嬰幼兒按摩時,其親子間的依附關 係。以及父母在執行嬰幼兒按摩歷程中之困境與調適。主要運用質性研究中的訪 談、參與式觀察為搜集資料之方法,並進行內容分析。

為了獲得採用嬰幼兒按摩照顧技巧的父母運用「嬰幼兒按摩」照顧歷程的真 實資料,研究者以文獻探討的初步評估編置了四份訪談題綱,分別為第一階段母 親「研習技巧期」、第二階段「指導下自主練習操作期」、第三階段「精熟流暢 期」、及第四階段之「評值回顧期」等四階段訪談題綱。

壹、資料收集策略

本研究採取「立意取樣」,其目的是希望所選擇的場所、受訪者或是活動具 有「代表性」,「立意取樣」所得的結論較足以代表母群體一般成員的意見(高熏 芳、林盈助、王向葵,2001)。本研究透過對一位幼兒之母親的訪談交流,搜集 五位嬰幼兒之父母執行「嬰幼兒按摩」的歷程,包含執行「嬰幼兒按摩」之前個 案母親第一次接觸的感受及第一階段執行時遭遇到的適用性與困境、執行嬰幼兒 按摩後的想法以及在執行整個歷程所遇到的困境及適用性。

一、訪談(逐字稿)

研究者將研究者與受訪者之訪談內容,以逐字稿呈現。

二、參與式觀察(研究省思日誌)

研究者以隔周至個案家裡進行嬰幼兒按摩服務,因此在研究歷程中,(1)參 與觀察過程:研究者進入個案家裡服務時,會對研究物件提供策略及協助諮詢,

觀察母親為幼兒調整的個別需求的情形,並以文字記述執行時遭遇的困難與問 題,以獲得完整的資料。(2)省思日誌:研究者將當天觀察到的情形,以書面記 錄,內容包括研究物件當天執行的情境脈絡、幼兒行為特徵與親子互動狀況或行 為表現以及研究者在教學過程中的感受、想法或教學後的反思等盡可能詳實的記 錄下來。

三、「嬰幼兒依附行為特徵」觀察指引

指研究物件執行設計「嬰幼兒依附行為特徵」觀察指引,含括嬰幼兒的成長 狀況、活動照片影帶、依附行為特徵檢核表等檔。本研究以「陌生情境的評量」

來觀察嬰兒對陌生情境及陌生人的反應以及與母親互動、分離及重聚的反應,本

研究所謂陌生情境是指在幼兒居家環境中,觀察及錄影嬰兒、照顧者及陌生人在 此情境的反應及互動情形,而評量親子及陌生人在居家情境下的互動情形;應用 上述情境做為「親子依附行為特徵」觀察指引。

貳、資料分析

本研究之訪談逐字稿、教學省思日誌及嬰幼兒按摩之表單以內容分析法

(Content analysis)作為資料的方析方法。內容分析是一種客觀、系統、而且量 化的方式,能夠應用在教育領域中收集到的豐富檔及檔案資料,以瞭解教育的現 象與問題(吳明清,1991)。研究者在現場進行參與觀察、訪談紀錄及檔收集,

且不斷地閱讀收集到的資料,追蹤資料呈現的主題,直到這些資料不會互相矛 盾,才結束資料收集的工作。本研究研究者即為參與者,參與協助個案母親瞭解 執行「嬰幼兒按摩」的方式及概念,收集及記錄嬰幼兒相關檔檔案,並訪談個案 母親執行後所遭遇到的適用性與困境,並以內容分析法形成嬰幼兒按摩執行的歷 程,研究資料搜集與分析方式彙整如圖 3-1。

質性研究分析通常可分為三個主要層次,第一層次透過原始資料建立可供分 析的文本,第二層次建立類屬系,第三層次對前兩個層次的基礎上建構可以用來 解釋資料整體內容的理論架構(陳向明,2009)。本研究資料採用內容分析

(Content analysis)可以區分為三部分即(一)概念分析類別,形成概念元素;(二) 整匯概念為類組;(三)應用持續性比較方式呈現主題要素。

一、概念分析類別

「編碼類別」(coding categories)是分析資料的核心工作,研究者詳細閱讀 收集到的資料,分析資料中呈現的主題或規則,而發展出能直接代表這些主題或

規則的詞句,而這些詞句就可以用來分析資料的編碼類別(黃瑞琴,2004)。研 究者不斷地閱讀收集到的訪談逐字稿,熟悉資料的內容,從中思考內容與研究主 題間的關係及代表的意涵,並標示出受訪者之重點與關鍵字。

研究者在進行逐字稿之資料編碼時,採用適當之符號,以便研究者日後做資 料分析時檢索。

二、整匯概念為類組

將主題資料歸納後,在語言層面尋找重要的詞、短句表達有關主題概念的詞 句,類別需與研究目標有關,並將編碼類別不斷出現的概念,加以統整歸納成為 類組,各類組間是相互獨立、力求周延及互斥的,所謂獨立指某一類組的概念不 能決定另一類組的價值(王文科、王智弘,2011),本研究將類組(category)

相同的主題概念分類呈現,並使用不同的類別提出解說以形成研究中的核心要 素。

三、賦予資料意義—發現父母親子依附關係「主題」(theme)與「脈絡」(tontext)

為了提高質性研究的品質,通常在搜集資料與分析時,採用「三角檢定」的 方式將採用多種方式搜集到的資料相互比較,探討其中的發現是否一致(黃瑞 琴,2004)。因此,本研究將父母訪談內容做說明外,並輔以參與式觀察中之研 究省思日誌等加以分析。分析的過程中,不斷地閱讀相關文獻作為分析內容的依 據,並與指導教授討論分析,以求得分析範疇、向度、項目與核心要素的一致性,

並對分析內容不足或不當的地方加以進一步修正。

圖3-1 資料搜集與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