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工具

在文檔中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頁 41-5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工具

第三節 研究工具

壹、單元觀念式創意問題解決策略教學活動設計

本教學活動設計,主要以川喜田二郎(Kawakita Jiro)於 1951 年所 創始之KJ 法內容為主體,參考加藤昌治(2003)《考具》、黃惇勝(1995)

《臺灣式KJ 法原理與技術》、陳國鑫(1996) 《如何思考與解決問題》、

戴國良(2004)《問題解決完全攻略》、Hallowell(2005)<Effective Use of Special Purpose KJ Language Processing>、Michalko(1994)《創意思 考玩具庫》(Thinkertoys)、Spool(2004)<The KJ-Technique: A Group Process for Establishing Priorities>等,以上文獻內 KJ 法、問題解決與創 造思考之相關內容,融入研究者自身的教學經驗並與三位資優領域教授 及資優班實務教師諮詢、討論後,加以設計而成(詳見附錄一)。本教學 活動共有七個單元、二十節課共八百分鐘,每週進行兩堂課的教學計歷 時十週。主要目標為:

一、培養學生良好且正確之問題解決策略的能力。

二、培養學生創造能力。

三、培養學生遇到問題時,能運用合適的問題解決策略,進行問題解決,

並進一步自我學習成長。

四、培養學生遇到問題時,能使用創意的問題解決方式。

本教學活動其原先KJ 法主題、修改過後主題與課程內容如表 3-2。

3-2 KJ 法改編後主題內容表

3-3 KJ 法改編後主題內容表(續)

KJ 法主題 修 改 過 後

主題 課程內容

卡片群組化 呼朋引伴

將雜亂無章的看起來異質的卡片資料,逐漸加以整合,發 現新的解決方法與事實。

教學重點:1.瞭解歸島(卡片集合)的基本含意;2.瞭解歸 島前卡片的展示方式;3.瞭解傾聽卡片的技巧;4.瞭解集合 卡片的方式;5.瞭解有一匹狼的存在;6.能隨時檢討不合適 的卡片;7.瞭解卡片集合容易犯的錯誤;8.瞭解製作標題卡 的方式;9.能夠歸類中島與大島。

群組命名化 我是誰?

依據集合起來的各卡片群組(群島),製作標題卡代表各個 群組。步驟如下:1.檢討各群組內,是否有卡片不適合進入 此一群組,若有應馬上剔除;2.製作能夠代表各個群組內,

共同意見的標題卡。

卡片圖解化 空間 魔法師

將前述已經分好群組的卡片,進一步以圖解的方式表示彼 此的關係。步驟如下:1.將群島化的卡片放置在桌面上,每 個群島都應該可以清楚看見;2.自由移動這些群島,直到滿 意的空間相互關係為止;3.繪製各島,將各島的範圍描繪出 來;4.繪製各島間關係,以關係符號將各島間做連結;5.

添加補充語,以簡單的短詞描述關係符號的意義;6.書寫註 記,包含時間、地點、資料來源與製圖者姓名。

圖解敘述化 口手 並用

根據上述的圖解,以文章與口語的方式表達。更培養下列 能力:1.統合發想;2.構成修正;3.構造追加;4.構造精密 化;5.內容追加。

因課程內容只有七個單元,依照黃惇勝(1995)《臺灣式 KJ 法》內,

生的回饋資料中,反映了學生對於此堂課不同的學習,從物品的蛛絲馬 跡來締造新的契機(○奕);用不同的方式,來思考問題(徐○涵);發 現自己有更多創意(張○真);利用比較有趣的方法解決問題(林○涵)。 總和上述資料可發現,學生對於單元觀念式創意問題解決策略課程的接 受度佳、有創造思考、問題解決的學習收穫且願意再度接受此類課程。

實際實驗教學情況,研究者配合國小四年級資優班學生對於問題解 決與創造思考的背景,給予資優生較多的思考空間,對於課程內容進行 引導為主講述為輔的教學。

此外進一步連結課程單元目標與研究工具之評量向度,茲將各單元 課程所欲達成的教學目標與評量工具的評量向度,對照如表3-4。

3-4 單元觀念式創意問題解決策略課程之教學目標與評量向度比較表

3-4 單元觀念式創意問題解決策略課程之教學目標與評量向度比較表(續)

3-4 單元觀念式創意問題解決策略課程之教學目標與評量向度比較表(續)

單元名稱 教學目標 評量向度對照

誰是好鄰居 1. 能比較傳統大綱與 KJ 法圖解之差異。

2. 瞭解 KJ 法圖解之原則。

解決方法。

家的界線與關係 1. 繪製出 KJ 法圖解。

2. 瞭解加入註記的要點。

解決方法。

圖解文章化 1. 瞭解文章化技巧。

2. 進行圖解文章化。

解決方法、獨創。

圖解口語化

1. 進行圖解口語化。

2. 對於其他學生之口語化報告提出建議 與回饋。

解決方法、獨創。

貳、新編問題解決測驗

本測驗旨在測量兒童運用思考及推理能力以解決日常生活情境之問 題的能力。係由詹秀美、吳武典(2003)編製而成。全測驗包含六個問 題情境、十五個開放式問題,並依據評分標準予以計分,共可以三個分 測驗「界定原因」、「解決方法」與「預防問題」三個分測驗的得分,此 外還可以合計「變通性」總分、「有效性」總分與全測驗總分。測驗適用 對象為小學四年級至國中一年級學生。此測驗之評分者間信度,依 Pearson 相關係數為.93(p<.01);重測信度全測驗總分為.857、有效性分 量表為.865、變通性分量表為.816(p<.01)。

參、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語文版(甲式)

本測驗旨在測量兒童之創造潛能。係由李乙明(2006)修訂 Torrance 之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TTCT)語文版而成。全測驗包含六 項活動,每一個活動均能分別依照指導手冊內之評分規則,取得流暢、

獨創與變通的得分,並能得到全量表的分數。測驗適用對象為國小一年 級到高中三年級學生。此測驗之評分者間信度介於.911~.985(p<.001);

重測信度介於.449~.768(p<.01);復本信度介於.567~.948(p<.001);修 訂者以林幸台、王木榮(1994)編制之威廉斯創造力測驗內的創造性思 考活動,做為本測驗甲式的效標,得到流暢、變通、獨創的相關係數介 於.615~.762 之間,創造力指標得分之內部相關介於.598~.745 之間

(p<.01)。

肆、KJ 法問題解決策略回饋單

本回饋單主要想瞭解學生,在學習過 KJ 法問題解決策略課程後,對 於課程的喜好感受與對於課程的建議(詳見附錄二)。本學習單共有三個 大題,第一大題以李克特式(Likert type)四點量表,以「沒有幫助的單 元」至「非常有幫助的單元」四個選項,蒐集學生對於課程內容喜好的 封閉式資料;第二大題分兩小題,第一小題以李克特式三點量表,以「時 間太短」至「時間太長」三個選項,蒐集學生對於課程時間規劃感受的 封閉式資料,第二小題則以李克特式三點量表,以「時間太短」至「時 間太長」三個選項,蒐集學生對於整個課程時間的想法;第三大題分成 三個小題,第一小題以封閉式問題,蒐集學生未來對於問題解決策略課 程的喜好,第二小題以開放式問題蒐集學生對於整個課程收穫的質性資 料,第三小題以開放式問題蒐集學生對於整個課程建議的質性資料。

伍、教學者教學日誌

本資料蒐集任課教師對於課程內容教學後,自我的省思,提供課後 檢討改進,以提升下次上課品質的資料(詳見附錄三)。本日誌包含教學 基本資料、課堂資料、學生反應、課堂內容與教師自我省思和檢討,上 述內容除可讓任課教師自我思考改進外,還可與協同教師觀察資料相比 對,以更客觀的角度提升教學品質。

陸、教學觀察紀錄

本記錄蒐集協同教學教師,根據協同教學者的觀點,對於教學與課 程,提出紀錄、建議與心得(詳見附錄四)。本紀錄包含教學基本資料、

課堂資料、學生反應、課堂內容與教學相關建議,經由客觀的角度來第 一手描述課堂上最詳實的情況,除了直接協助主要教學者的教學活動

內,所得之心得外,更能夠與教師日誌相互比對,找出差異點,討論瞭 解進一步修正教學的方法,達成提升教學品質的目標。

在文檔中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頁 41-5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