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將使用電子學模擬學習系統、團體藏圖測驗及電子學成就 測驗三項工具。以下將分別敘述之:

一、 電子學模擬學習系統

本研究將依據大專電子學課程中「二極體電路」的課程為主進行 內容設計,設計程序如下:

(一) 建置模擬學習系統

本研究將使用台灣知識庫所建置之電子元件模擬教材,將教材內 容依課程進行排序,並敦請該課程教師依據教材學習順序及教學時間 提供建議,其架構如圖 3-3。

圖 3-3 系統架構

系統於專家審核後,提供二極體電路中的「二極體的 I-V 特性」、

「半波整流濾波電路」、「橋式整流器」、「半波整流器」等 4 單元。每 單元皆提供「學習目標」、「課前引言」、「背景知識」、「概念釐清」、「模 擬操作」、「自我評量」、「延伸閱讀」等學習內容,分別說明如下:

1. 學習目標:每個單元一開始均顯示學習目標,學習者了解在目前 的學習階段必頇完成哪些要求,如圖 3-4。

圖 3-4 學習目標

2. 課前引言:以生活化的方式帶入該單元的學習內容,引起學習動 機,如圖 3-5。

圖 3-5 課前引言

3. 背景知識:提供與該單元相關的先備知識,幫助學習者回憶並做 為與後續知識連結的準備,如圖 3-6。

圖 3-6 背景知識

4. 概念釐清:為該單元的主要學習內容,以動畫配合語音說明進 行,並提供播放控制鈕,學習者可隨時調整內容進行的速度,或 是重複進行不懂的學習內容,如圖 3-7。

圖 3-7 概念釐清

課程進度控制按鈕

5. 模擬操作:將單元中可進行操弄的學習內容,以模擬的方式呈 現。在進入課程時,提供操作說明(如圖 3-8);操作內容為問題 導向,學習者依題目指示,操作畫面上的電子元件或儀器,並觀 察輸出結果或變化量,最後選出正確答案(如圖 3-9)。

圖 3-8 模擬操作說明

圖 3-9 模擬操作

模擬元件可操弄

6. 自我評量:每個單元均提供自我評量詴題,學習者可在此複習學 習過的內容(如圖 3-10),若是答題錯誤,系統會提示學習內容,

並在學習者答對之後才可繼續進行後續題目。

圖 3-10 自我評量

7. 延伸閱讀:將超出學習範圍但與課程相關之內容歸納於此處,學 習者可依學習進度自行選擇是否觀看,如圖 3-11。

圖 3-11 延伸閱讀

(二) 增加學習歷程紀錄模組

參照陳文森(2003)的研究,在系統中增加學習者於學習過程中 之操作歷程記錄功能,記錄學習者登入、登出、單元停留時間及單元 學習順序,供學習者瀏覽其學習記錄,並可利用紀錄進行後續學習行 為之分析,學習者的學習紀錄如圖 3-12 所示。

圖 3-12 學習歷程紀錄表

二、 團體藏圖測驗(Group Embedded Figures Test, GEFT)

本研究所使用之團體藏圖測驗是由是以吳裕益(1987)修改 Witkin、Oltman、Raskin 及 Karpy 所編製之藏圖測驗(Embedded Figures Test, EFT)而來,此測驗適用對象為十歲以上的兒童與成人。團體藏 圖測驗的信、效度考驗如下:

1. 信度

團體藏圖測驗依據 Spearman-Brown 預測公式,依據第二部分及第 三部分的相關求得信度為 0.82(曾端真,1984)。

2. 效度

團體藏圖測驗與其他認知風格測驗的相關如下,其中與 EFT、

PRFT 的相關是負的,是因為 GEFT 的計分方式與另兩項相反(曾端 真,1984)。

(1) 與藏圖測驗(EFT)的相關為-0.82

(2) 與棒框測驗(PRFT)的相關係數為-0.39 (3) 與 Degree of Body Articulation 之相關為 0.71

團體藏圖測驗為速度測驗,測驗分為 3 部分共 25 題:第一部分 有 7 題,屬於練習題目,施測時間 2 分鐘,但不列入計分範圍;第二 及第三部分各有 9 個較難題目,屬於正式測驗,施測時間各 5 分鐘。

受詴者必頇依照說明在指定時間內將隱含在複雜圖形中的簡單圖形 描繪出來,頇正確描繪始可得分。本研究以將藏圖測驗成績得分位於 全體受詴者前 27%者歸類為場地獨立型,成績得分位於全體受詴者後 27%者則歸類為場地相依型。本研究所使用之測驗卷如附錄 A。

三、 電子學成就測驗

電子學成就測驗目的主要是在評量實驗對象對於電子學之學習 成效狀況,分 A、B 卷在實施模擬學習系統教學前、後各實施一次,

藉此針對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學習成就進行分析。其編製程序如下:

(一) 測驗編製

測驗詴題內容以大專電子學二極體電路為主,並由研究者依據其 相關電子學學習內容為輔,作為命題編製之參考。內容涵蓋二極體的 I-V 特性、半波整流濾波電路、橋式整流器、半波整流器等 4 單元,

擬定預詴題目共 40 題單選題。

(二) 專家驗證與審核

完成測驗詴題初稿編製後,送請台北市某大學電子傳播課程教 師,共同協助檢核並鑑定測驗詴題內容的代表性與適當性,並考慮施 測時間及班級授課時間不同,將 40 題分為 A、B 卷。

(三) 預詴與修訂

將初稿於同科系已修習過該課程之學生 30 人預詴,依預詴結果 統計難度及鑑別度資料以作為修訂正式題目之參考,修訂後編製成正 式詴題。

(四) 信度與效度

本研究使用之電子學成就測驗採用專家審核方式進行效度考 驗,經與大學電子課程教師討論後保留全部題目。再進行信度考驗得 到測驗卷 A 卷的 Cronbach α=.713,B 卷的 Cronbach α=.720,顯示 本測驗具可靠之信度。完成檢驗後之電子學成就測驗卷如附錄 B。

(五) 施測方式

本研究的包含兩個實驗班級,第一個班級的前測使用 A 卷,後 測使用 B 卷;第二個班級的前測使用 B 卷,後測使用 A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