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對研究結果的建議

本研究所建立之量表可依實際需要採用全部的結果,也可針對相 對權重值較高的指標規劃教學活動,具有高度的彈性。譬如反思權重 值最高,使用網路化學習歷程檔案可以反思活動為課程主軸,規劃相 對應的教學活動,提升知識管理成效。由於,學習內容的整理的權重 值在知識蓄積構面內最高;因此,若是要提升知識蓄積行為,可以學 習內容的整理為重點,使知識蓄積成效提升。

本研究結果能協助各大專教師瞭解使用網路化學習歷程檔案時 應特別注意哪些方向。此外,本研究結果可做為評估知識管理成效的 參考準則,各大專院校教師可以參考本研究結果相對權重值發展對應 的教學活動,提供學生具有知識管理成效的教學方式。各大專院校教 師亦可參考本研究結果修改目前教學活動上的缺失,以提升學生知識 管理的成效。

二、 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 研究設計

對每個構面及題項雖然希望其具有獨立性,但在某些概念間較難 以明確區分,只能盡可能降低重疊性,不造成閱讀上的困難。本研究 的構面及題項隨著知識發展快速而多變,此指標未來應適時作調整與

61

修正。

因知識管理本身具有主觀特性,本研究採用模糊德懷術及模糊層 級分析法,使專家能脈絡分明地思考問題,且可反應決策問題的特性,

減少過於主觀而判斷錯誤。因此,在知識管理量表的產生上,模糊德 懷術及模糊層級分析法較一般德懷術或層級分析法為佳。

(二) 研究問題

本研究考慮的構面是否已臻完備,未來可以做更深入的探討,以 擴大其理論的應用。譬如,在網路化學習歷程檔案的製作過程中,各 活動彼此的關聯性探討(例如反思與作品修正的關係、作品修正與回 饋的關係等等);各活動間應有相輔相成的關係,讓各活動的知識管 理成效更完善。

後續研究可以本研究之量表作為基礎指標,針對某一個特定單位

(譬如學校、企業)進行評估,以評估該單位實際使用網路化學習歷 程檔案的知識管理成效,可讓研究結果更具解釋力,以建立出更完善 的評估模式。

(三) 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限制於大專學生,因此求得之相對權重值是否適用於 其他不同層級的學生或是企業員工,尚待驗證。因此,後續研究可針 對不同層級的對象做調查。

62

63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王智弘(2006)。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朱碧靜(2009)。學習歷程檔案在圖書資訊利用教育之應用:通識課 程之實作與省思。圖書與資訊學刊,68,66-79。

江鴻鈞(2006)。以模糊德菲術建構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能力評鑑指標 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5,35-63。

何仕仁、黃台珠、吳裕益(2009)。科學學習歷程模式之建構及驗證。

科學教育學刊,17(1),69-90。

吳政達(2005)。我國地方政府層級教育課責系統建構之評估:模糊 德菲法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28(4),645-665。

吳盛、林東清、林杏子(2006)。以社會交換理論觀點探討影響虛擬 團隊成員知識分享行為因素。資訊管理學報,13(1),193-219。

吳毓瑩(2005)。第十章檔案評量。載於王文中、呂金燮、吳毓瑩、

張郁雯、張淑慧(合著),教育測驗與評量-教室學習觀點。臺 北:五南。

巫銘昌、曾國鴻、劉威德(2006)。高等技職校院學生學習理性思維 之效益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4(4),427-445。

64

李建億(2006)。網際網路專題學習互動歷程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

14(1)

,101-120。

邱城英、王博引、陳慧秋、葉春淵(2007)。用層級分析法評選綠色 供應鏈管理之綠色供應商-以資訊電子產業為例。電子商務學報,

9(1)

,147-176。

胡夢鯨、蕭佳純、林幸璇(2005)。成人教育教師知識管理核心能力、

教學績效及培訓需求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8,23-43。

范淑惠、段曉林(2006)。國中理化課室詴行歷程檔案之行動研究。

科學教育,13,52-72。

張郁雯(2008)。國小學童資訊素養檔案評量之信度研究。教育心理 學報,39,43-60。

張郁雯(2010)。國小學童資訊素養檔案評量之發展研究。教育心理 學報,41(3),521-550。

張基成、陳正川(2010)。網路化檔案評量中學習者反思行為對學習 成效之影響。科學教育學刊,18(2),85-106。

張碩毅、游勝孙、張益誠(2008)。企業資源規劃系統績效評估-「平 衡」計分卡模式與進行方式。資訊管理學報,15(2),109-133。

梁定澎、歐陽彥晶、許如欽(2005)。影響台灣企業採用知識管理之 因素。資訊管理學報,12(3),1-38。

65

郭英峰、陳邦誠(2006)。應用模糊層級分析法分析消費者對行動加 值服務之偏好。電子商務學報,8(1),45-64。

陳勁甫、徐強、許桂溶(2009)。層級分析法成對比較基礎標度系統 之研究。管理與系統,16(2),201-218。

曾國鴻、陳榮宗、巫銘昌、羅希哲(2004)。國民小學教師知識取得 的可行策略及其障礙因素之研究-以台南縣國民小學為例。師大 學報:教育類,49(2),65-88。

黃延聰(2006)。代工聯盟中產品開發能力之提昇:知識管理過程觀 點。中山管理評論,14(2),881-914。

黃家齊、許雅婷(2006)。團隊成員人格特質對知識分享及創新績效 之影響-個人與團隊層次的分析。管理學報,23(2),149-170。

廖春文(2002)。知識管理在學校行政實際應用之研究。知識管理與 教育革新發展研討會論文集(下)(頁 615-663),嘉義縣。

廖述賢、費吳琛、周繼文(2008)。知識取得、知識移轉與創新能力 關聯性研究。科技管理學刊,13(1),101-134。

蕭佳純、胡夢鯨(2007)。影響成人教育工作者知識管理能力因素之 跨層次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刊,29,1-36。

羅希哲、吳啟彰、曾國鴻、李麗鳳(2004)。高職汽車科教師知識管 理網路平台內涵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6,79-101。

66

羅希哲、曾國鴻、楊宏仁、蔡華齡、楊昀學(2005)。高職教師知識 管理內涵之探討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刊,24,

115-148。

羅綸新、許育彰(2007)。中小學教育類網站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30(2),125-146。

二、外文部分

Akçıl, U., & Arap, I. (2009). The opinions of education faculty students on learn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portfolios.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1), 395-400.

Alexiou, A., & Paraskeva, F. (2010). Enhancing self-regulated learning skills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 e-portfolio tool.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2), 3048-3054.

Bukowitz, W. R., & Williams, R. L. (1999).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field book. London: Prentice Hall.

Buyukduman, I., & Sirin. S. (2010). Learning portfolio (LP) to enhance constructivism and student autonomy.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3, 55-61.

Cavaller, V. (2011). Portfolios for entrepreneurship and self-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2, 19-23.

Chang, C. C. (2001). A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and 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web-based learning portfolio (WBLP).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2(4), 435–458.

67

Chang, C. C. (2008). Enhancing self-perceived effects using Web-based portfolio assessmen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4(4),

1753-1771.

Chang, C. C., & Tseng, K. H. (2009). Use and performances of web-based portfolio assessment.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40(2), 358-370.

Chang, C. W., Wu, C. R., & Chen, H. C.(2008). Using expert technology to select unstable slicing machine to control wafer slicing quality via fuzzy AHP.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34(3), 2210-2220.

Chen, C. H. (2010). The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 mobile self- and peer-assessment system. Computers & Education, 55(1),

229-236.

Chen, C. J., & Huang, J. W. (2007). How organizational climate and structure affect knowledge management-The social interaction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7(2), 104-118.

Chiu, C. M., Hsu, M. H., & Wang, T. G. (2006). Understanding knowledge sharing in virtual communities: An integration of social capital and social cognitive theorie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42(3), 1872-1888.

Chua, A. Y. K., & Goh, D. H. (2009). Why the whole is less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 Examin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acquisi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9(1), 78-86.

Clark, W., & Adamson, J. (2009). Assessment of an ePortfolio:

Developing a taxonomy to guide the grading and feedback for 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Practitioner Research in Higher

68

Education, 3(1), 43-51.

Csutora, R., & Buckley, J. J. (2001). Fuzzy hierarchical analysis: the Lambda-Max method. Fuzzy Sets and Systems, 120(2), 181-195.

education institutions.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2(1), 19-23.

Fernandez, O. L., & Illera, L. R. (2009). Investigating university students’

adaptation to a digital learner course portfolio. Computers &

Education, 52(3), 608-616.

Hsu, Y. L., Lee, C. H., & Kreng, V. B. (2010). The application of fuzzy delphi method and fuzzy AHP in lubricant regenerative technology selection.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37(1), 419-425.

Hwang, G. J., Huang, C. K., & Tseng, C. R. (2004). A group-decision approach for evaluating educational web sites. Computers &

Education, 42(1), 65-86.

Ishikawa, A., Amagasa, M., Shiga, T., Tomizawa, G., Tatsuta, R., &

Mieno, H. (1993). The max-min delphi method and fuzzy delphi method via fuzzy integration. Fuzzy Sets and System, 55(3), 241-253.

Kimber, K., Pillay, H., & Richards, C. (2007). Technoliteracy and learning: An analysis of the quality of knowledge in electronic representations of understanding. Computers & Education, 48(1), 59-79.

Kruger, C. J., & Johnson, R. D. (2010).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s an enabler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maturity: A South African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69

30(1), 57–67.

Lai, L. F. (2007). A knowledge engineering approach to knowledg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ciences, 177(1), 4072-4094.

Lee, C. S., Goh, D. H. L., Chua, A. K. K., & Luyt, B. (2009). Choosing communication portfolios to accomplish tasks: The effect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Computers & Education, 53(4), 1167–1176.

Lee, K. C., Lee, S., & Kang, I. W. (2005). KMPI: Measur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42 (3), 469-482.

Lin, M. J., Hung, S. W., & Chen, C. J. (2009). Fostering the determinants of knowledge sharing in professional virtual communiti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5(4), 929-939.

Lin, Q. (2008). Preservice teachers' learning experiences of constructing e-portfolios online. 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11(4), 194-200.

Lorenzo, G., & Ittelson, J. (2005). An overview of e-portfolios. Educause

Learning Initiative Paper, 1(1), 1-27.

Metz, S. M. V., & Albernhe-Giordan, H. (2010). E-portfolio: A

pedagogical tool to enhance creativity in student’s project design.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2), 3563–3567.

Meyer, E., Abrami, P. C., Wade, C. A., Aslan, O., & Deault, L. (2010).

Improving literacy and metacognition with electronic portfolios: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th ePEARL. Computers & Education,

55(1), 84–91.

Plessis, T., & Toit, A. S. A. (2006).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legal

70

pract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26(5), 360-371.

Satty, T. 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New York:

McGrae-Hill.

Tzeng, G. H., Cheng, H. J., & Huang, T. D. (2007).Multi-objective optimal planning for designing relief delivery system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43(6), 673-686

Wang, M. L., & Lin, Y. H. (2008). To construct a monitoring mechanism of production lossby using fuzzy delphi method and fuzzy regression technique - A case study of IC package testing company.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35(3), 1156-1165.

Yang, H. L., & Ho, H. C. (2007). Emergent standard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Hybrid peer-to-peer knowledge management.

Computer Standards & Interfaces, 29(4), 413-422.

Yu, T. K., Lu, L. C., & Liu, T. F. (2010). Exploring factors that influence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via weblog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6(1), 32-41.

Zha, X. F. (2006). Integration of the STEP-based assembly model and XML schema with the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or

muti-agent based assembly evaluation.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17(5), 527-544.

71

附 錄

72

附錄一、網路模糊德懷術量表

填表說明:

本研究採用模糊德懷術(fuzzy delphi)專家問卷方式進行調查及分析。

註明「*」號標誌為必填欄位。

適合度評定分為「非常不同意」(=1)、「不同意」(=2)、「普通」(=3)、「同意」(=4)、「非常同 意」(=5)。

評定重要程度方式採 0-10 個等級,愈高代表愈重要。

重要程度的最佳值代表某題項之重要程度,最大值與最小值代表該題項重要性之可接受範圍。

重要程度值表:

範例說明:

若您認為此題項的適合度評定為「同意」, 重要程度為「重要」(=7),可接受最小值為 5,可接受 最大值為 10,則填法為:

適合度評定:勾選「同意」 重要程度評分:最小值 勾選「5」、最佳值 勾選「7」、最大值 勾選

「10」

73

74

75

76

8. 我會透過討論將所學知識實際應用到真實或其它情境。

□ 非常不同意 □ 不同意 □ 普通 □ 同意 □ 非常同意 重要程度評分 最小值 最佳值 最大值 知識蓄積行為

1. 我會透過反思累積知識。

□ 非常不同意 □ 不同意 □ 普通 □ 同意 □ 非常同意 重要程度評分 最小值 最佳值 最大值 2. 我會透過作品的修正累積知識。

□ 非常不同意 □ 不同意 □ 普通 □ 同意 □ 非常同意 重要程度評分 最小值 最佳值 最大值 3. 我會從對作品的自我評估累積知識。

□ 非常不同意 □ 不同意 □ 普通 □ 同意 □ 非常同意 重要程度評分 最小值 最佳值 最大值 4. 我會從學習內容(譬如筆記、講義、網站資源)的整理累積知識。

□ 非常不同意 □ 不同意 □ 普通 □ 同意 □ 非常同意 重要程度評分 最小值 最佳值 最大值 5. 我會從同儕對我作品的回饋累積知識。

□ 非常不同意 □ 不同意 □ 普通 □ 同意 □ 非常同意 重要程度評分 最小值 最佳值 最大值 6. 我會從老師對我作品的回饋累積知識。

□ 非常不同意 □ 不同意 □ 普通 □ 同意 □ 非常同意 重要程度評分 最小值 最佳值 最大值 7. 我會從觀摩他人的作品累積知識。

□ 非常不同意 □ 不同意 □ 普通 □ 同意 □ 非常同意 重要程度評分 最小值 最佳值 最大值 8. 我會透過討論累積知識。

□ 非常不同意 □ 不同意 □ 普通 □ 同意 □ 非常同意 重要程度評分 最小值 最佳值 最大值

□ 非常不同意 □ 不同意 □ 普通 □ 同意 □ 非常同意 重要程度評分 最小值 最佳值 最大值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