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研究建議

一、 舉辦學前特教專業知能研習:

在專業知能成長的部分,三位受訪者皆提到在學前特教部分的研習次數相 對的較少,尤其是對象針對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的部分,希望相關單位可以 提供多一點的專業知能成長的研習,而其舉辦的型態則可以嘗試多種形式,不 要僅止於講述式的研習,能有座談式、討論式、工作坊、個案研討等不同多元 的形式舉辦。而在研習內容部分,除了各種理論性的講述之外,能舉辦不同障 礙類別的教學策略、與他人溝通之技巧與策略、自我心靈成長等的相關研習,

且在內容的層次可以分為淺、中、深,讓教師可以因自我所需而去選擇適合自 己層次的研習內容。

二、 初任教師職前培訓:

對於初任教師來說,因剛進入職場經驗不足所以有許多部份需要協助,能 在初任教師進入職場前先舉辦不同的職前培訓,如:特教通報網的使用、鑑定安 置流程與系統的操作、各項資源的申請與要申請所需具備之條件、不同專業領 域介紹、與不同專業領域人員互動溝通技巧等的培訓,可以減少初任教師適應 上的困難。

三、 建立互助團體:

對於學前巡迴輔導教師來說,當在現場遇到問題時,無法有同事做很即時 的回饋,假使可以有互助團體存在,如家族制、師徒制、小組制等…,則可以 幫助學前巡迴輔導教師凝聚共識,且有良好的支援與後盾。

四、 專業團隊合作:

學前巡迴輔導教師的工作,有一部分是在做資源連結的部分,假使教育單 位能主動將社福單位、醫療單位、家長團體等不同的資源連結在一起,並定期 舉辦溝通協調會議,讓不同專業領域的人員能有機會認識、分享資源或交換彼 此的經驗,這樣則比巡迴輔導教師要自己孤身一人一個個的去做資源連結來的 要容易的多,且也可以透過彼此的交流互相增能。

參考文獻

李淑玲(2004)。科技應用在融合教育。國民教育,45(1),46-53。

李翠玲(2006)。後現代的特殊教育班級經營。特教園丁,22(2),41-45。

沈翠蓮(1994)。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教學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 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岳美秀(2012)。臺南市公立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臺南市。

林志信(2014)。探討國小教師參與專業學習社群對教師專業成長之影響─以臺

中市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臺中市。

陳育含(譯) (2010)。訪談研究法(原著作:Steinar Kvale)。臺北市,韋伯文化。

陳享連(2010)。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對學前融合教育支援服務之研究(未出版之

陳富美(2008)。臺中縣學前普通班教師對巡迴輔導服務現況調查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陳惠邦(2001)。德國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嘉彌、鐘文郁、楊承謙、柯瓊惠、謝元(2002)。(Thomas R. Guskey 著)。專 業發展評鑑。臺北市:五南。

傅秀媚(2001)。融合教育的實施模式研究。特殊教育論文集,9001,141-156。

臺中市:中師特教中心。

傅秀媚(2002)。融合班級中教學策略之應用-同儕教學法與示範教學法。特殊教 育論文集,167-180。臺中市:中師特教中心。

曾瑛楟、劉明松(2006)。學前身心障礙學生巡迴輔導制度實施現況與未來之探 討。台東特教,23,12-16。

童建勳(2010)。台中縣國民小學教師参與網路學習社群之現況與教師專業成長 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黃光雄(主譯)(2001)。(RC.Bogdan & S.K.Biklen 著)。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 方法(Qualitative Rwswarch For Education:An Introduca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嘉義市:濤石。

黃惠萍(2008)。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在融合班服務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

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3(4),P54-72。

蔡碧璉(1993)。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其形象知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訊,8(5),39-57。

鄭景芸(2001)。國小五年級結合電子白板實施性教育方案成效之研究(未出版

羅美珠(2009)。特殊教育巡迴輔導工作之困境與因應。雲嘉特教,9,71-77。

蘇麗華(2011)。學前巡迴輔導教師的困境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教育部(2015)。全國法規資料庫【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 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1133

教育部(2015)。特殊教育通報網【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 https://www.set.edu.tw/

貳、外文部分

Adams,P. R., Quintero, M., Killoran, J., Striefel ,S., & Frede, E (1987).A review and synthesis of teacher compelencies necessary foreffective mainstreaming (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90289).

Brownel, M. (1997). Coping with stress in the special education classroom:

Canindividual teachers more effectively manage stress? ERIC Digest#E545.

Burden, P. R. (1981). Teacher’Percepyions of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Clemons, M. A.(1986). Identification of the competencies needed by teachers of students with Autism. Ed. D . dissertation, East Texas State Univ.

Correa-Torres,S.M., & Howell, J. J. (2004). Facing the challenges of itinerant

teaching :Perspectiv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field.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98(7), 420-433.

Gold, R. & Spivack, F. (1983). Standards for excellence : Recommendations for Preschool.

Luckner, J. L., & Miller, K. J. (1994). Itinerant teachers: Responsibilities, perceptions, preparation, and students served.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139(2), 111-118.

Luckner, J. L., & Howell, J. (2002). Suggestions for preparing itinerant teachers: a qualitative analysis.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147(3), 54-61.

Yarger, C. C., & Luckner, J. L. (1999). Itinerant Teaching: The inside story.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144(4), 309-314.

附錄

附錄一 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專業成長訪談大綱 附錄二 訪談同意書

附錄一

1. 為何選擇學前特教?

2. 接受的職前訓練及對巡迴輔導教師工作的助益為何?

3. (1)成為巡迴輔導教師後,在哪些時候、哪方面覺得有專業成長的需求?

(2)你透過哪些途徑尋求成長?

(3)這些途徑帶給你哪些成長?

(4)最有助益的途徑是?

(5)哪些方面、時候你找不到成長途徑?

4. 自覺專業成長有所不足時,你有哪些感覺或情緒?如何面對這些情緒?運用哪 些途徑尋求心理支持?

5. 回顧專業成長的歷程後

(1)你認為自己在哪些方面有何變化)?

(2)你認為巡迴輔導教師應該具備哪些知能,才能在團隊中成為「專業」的一 員?

6. 你會繼續巡迴輔導的工作嗎?為甚麼?。

7. (1)那些理念或精神支持你持續成長?

(2)目前最需要哪些方面的成長?

附錄二 訪談同意書

親愛的老師您好:

我是國立台東大學學前特殊幼兒教育學系碩士學位在職進修班的研究 生黃郁婷,在孫世嘉教授指導下,正在進行碩士畢業綸文的研究,研究主 題為「學前巡迴輔導教師之專業知能成長」。期盼能借重您在學前巡迴輔 導中的寶貴經驗,得到的豐富的訪談資料。也期盼相關單位能更重視學前 巡迴輔導教師專業知能成長的部份,給予更多的專業成長管道與支持。

為了能深入了解您的看法及觀點,本研究將以訪談的方式來蒐集資料,

為了方便資料的整理與分析,研究者將訪談全程錄音做成紀錄,基於對訪 談者的保護,您的基本資料與訪談錄音內容一律保密。訪談期間,您有權 力退出,若訪談中有涉及您不便回答的問題,可以選擇不回答。在錄音資 料轉譯成逐字稿後,會以寄電子信箱的方式將轉譯的逐字稿內容寄給您,

當您確認「原始訪談逐字稿」的內容無誤後,才會作為資料分析之用。基 於研究倫理與保密原則,研究過程中,任何與您相關的資料皆會以匿名方 式做處理,也絕對不會透露訪談內容,在完成研究後,研究結果將會以匿 名方式呈現。

誠摯的邀請您一同參與本研究,這份同意書一式兩份,一份由您保管,

一份由研究者持有,為了維護您自身的權益,假使您對本研究有任何問題,

歡迎您隨時與研究者聯絡,由衷的感謝您在學術上給予研究者的支持與協 助。

敬祝 教安

我已經閱讀這份同意書,並願意參與此研究,同意簽名。

受訪者簽名:

中華民國 年 月 日 國立台東大學

學前特殊幼兒教育學系 碩士學位在職進修班

指導教授:孫世嘉 教授 研究生:黃郁婷 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