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化,對於食物、態度、信念、武術、書法、茶及習俗等內容也相對感興趣,扣除

「茶」的部分,上述結果與本研究教材分析與學習者訪談的結果相符,研究者認 為,若學習者以學習中文為來台學習之目的,應不至於排斥其目的語文化,並且 對該文化懷抱著期待,因此在意願的反饋上亦不會過低,感興趣的文化主題也與 前述學習者容易感知的「文化」有關,物質層面為「飲食」(食物)、「技藝」(武 術、書法),精神層面則為「觀念」(信念、態度)與「習俗」等。

第二節 研究建議

本節分為兩個部分來探討,第一部分為本研究尚待改進之處,第二部分為後 續研究之相關的建議,希望能提供未來投入華語教材中文化相關分析研究的研究 者又更多的幫助與啟發。

一、本研究待改進之處

本研究盡可能呈現出《當代中文課程》系列教材中的文化內容,與學習者的 觀點研究,但仍有不足及尚待改進的地方,以下針對教材分析、學習者樣本與詮 釋的方面探討:

(一)教材分析的主觀性問題

本文在教材分析上與另一位研究人員對比文化內容的結果,經過初步對比與 再商討後,決定以目前現有的文化內容作為主體,但仍難避免兩人之間對文化內 容所持有的相同偏好、認知價值,因此對於其他研究者而言,可能產生部分不認 同與質疑的問題。

(二)教材分類的參考限制

關於研究分析的架構,本文採用 Ka-Ming Yuen(2016)對文化深度的四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文化屬性分類作為核心的架構,並討論文化深度之區域的分布狀況,然而這四個 分類或許在文化內容的分析上有空缺之處,如有些同樣屬於文化內容的部分,卻 因無法滿足四個分類的基本要求而不收錄於任一範疇之中,而產生文化分析上的 失衡或不全面的問題。

(三)受訪者樣本不足與不均

本次研究所進行的三次訪談研究中,受訪者數量僅 15 位,國籍、年紀不均,

如 20 到 29 歲的區間最多人,30 歲及以上的人較少,國籍方面,歐美國家少於 亞洲國家,且無一位屬於本文之其他地區的受訪者,因此在整體研究分析上,難 避免在某一意見和想法上引發一面倒的現象,又或者使得少數人的意見無法具體 反應出其確切的聲量等疑慮。

二、後續研究之相關建議

本研究投入於華語綜合性教材之文化內容的分析,及探討學習者對教材中的 文化內容的看法與反應,嘗試有別於過去針對文化導入、文化因素與文化能力的 研究,實際進到教材中探查學習者觸目可及的文化內容,並結合這些與內容相關 的主題及面向,與學習者所感知、察覺的文化內容與生活應用的層面,來探討教 材中文化部分的取捨與待強化之處,但有限於教材的議題設定,僅能呈現出華語 教材中文化部分的一角。因此,研究者深入思考與本研究視角相關的議題與方 向,希冀能提供未來研究相關領域的人有效的建議。後續研究之相關建議如下:

(一)華語教教材之文化內容分類

研究待改進之處提到本研究所進行的分類依據僅有四類,事實上對於文化內 容分類是否有更多、更完善的分類依據可以再有突破、研究之處,並且與本文相 關的研究方法與探討在華語教學研究領域尚不足,因此相當值得延續這部分的研 究,對比出其他華語教材在文化深度及文化廣度上的狀況。

(二)傳統與現代文化兼顧的教材設計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文獻探討時,討論到華語教材中的文化編寫原則與考量,我們都知道世界上 沒有最好的教材,只有不斷追求進步的教材,不論是教材編輯者,還是語言學習 者都能難以在文化內容上設計出恰到好處的兼顧語言與文化的教材,因此我們還 需要更多綜合教材編輯者及學習者作為教材評估者的教材,例如本文學習者反應 教材中的文化內容趨於傳統,但另一方面,教材編輯者又希望能傳達這些傳統文 化精神與價值,因此對於這方面的研究還有必要深耕下去,同時可思考本研究文 化內容的四個文化屬性分類與區域文化設定的角度去發展。

(三)以目的語文化出發的文化教材設計

研究者在訪問高級 C 組學習者時,一位受訪者語重心長地向我訴說,因為 他們是外國人,然後來台灣學中文,教室、語言中心裡有這麼多國籍的學生,為 什麼教材不試試看設計一些「台灣人是怎麼看其他國家和人」的內容?當然這很 有可能涉入文化比較、偏見或歧視的問題,但這類的內容確實是住在台灣的外國 人最想知道的文化,同時也能拉近他們與台灣人、台灣文化的距離,除此之外,

還可以學到更為道地的詞彙與俗語等。故研究者認為,關於這論點的教材編寫研 究有其發展的空間與必要性存在。

(四)文化內容的呈現方式的相關研究

本文在分析的過程中論及文化之間的呈現方式,如以「陳述性」與「問答性」

等不同方式來進行的文化介紹,有助於增添教材的多元性,並引起相關的比較、

合作,因此兩者在比例上的拿捏將影響學習者是否能透過教材的設計,例如以問 答性的方式呈現,有助於學習學習者受到教材刺激而主動進行文化比較;同時若 以不同地區的文化共有指邏輯觀念一同呈現在教材上時,能多增加與目的與文化 之間的認同感等。

Samovar, L. A., Porter R. E., Jain,N.C.(1988)。跨文化通傳。香港:三聯出 版社。(譯者:陳南、龔光明)

(二)期刊論文

王學松(1993)。對外漢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層次。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 學版,6,81-84。

李泉(2015)。漢語教材的“國別化”問題探討。世界漢語教學,4,526-540。

呂必松(1999)。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講義)。國家教委對外漢語教師資格審查委 員會辦公室,94。

周小兵(1996)。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版),6,

119-124。

胡明揚(1993)。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語言教學與研究,4,103-108。

梁宇(2016)。學習者為評價者的國際漢語教材評價標準預試研究,海外華文教 育,6,796-804。

張英(1994)。論對外漢語文化教學。漢語學習,1,46-50。

張英(2004)。對外漢語文化教材研究──兼論對外漢語文化教材等級大綱架設。

漢語學習,1,53-59。

張占一(1984)。漢語個別教學及其教材。語言教學與研究,3,57-67。

陳光磊(1992)。語言教學中的文化導入。語言教學與研究,3,19-30。

梅立崇(1994)。試談陳述性文化知識和程式性文化知識。漢語學習,1,49-53。

葛中華(1994)。文化考察的新視角:語言文化與超語言文化。漢語學習,3,55-59。

趙金銘(2014)。國際漢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思考。語言教學與研究,6,1-10。

趙賢州(1992)。關於文化導入的再思考。語言教學與研究,3,31-39。

魯健驥(1990)。對外漢語教學基礎階段處理文化因素的原則和做法。語言教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與研究,1,37-46。

歐陽芳暉、周小兵(2016)。跨文化視角下的中美漢語教材文化呈現比較。華文 教學與研究,1,78-84。

魏春木、卞覺非(1992)。基礎漢語教學階段文化導入內容初探。世界漢語教學,

1,54-60。

(三)學位論文

林敏(2006),以學習者為評估者的對外漢語教材評估模式研究,華東師範大學,

上海。

郭淑芳(2009),僑務委員會華語文教材之文化導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台北。

黃富玉(2010),文化導向之中級華裔華與教材設計研究──以在台學習者為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二、外文文獻

(一)英文

Moran, P. R. (2001). Teaching Culture: Perspective in Practice. Boston: Heinle.

Williams, R. (1976).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Yuen, K. M. (2011). The representation of foreign cultures in English textbooks.

ELT, 65, 458-466.

(二)日文

《大辞林》(Daijirin)日語字典(1988)。日本:三省堂株式會社。

三、網路資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http://dict.concised.moe.edu.tw/cgi-bin/jbdic/gsweb.cgi?ccd=dR85pr&o=e0&sec=sec1&op=v&view=

0-1 最後檢索日期:2018/10/24

內容分析法(陳雅文,199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83205/最後檢索日期:2018/10/16

焦點團體訪談 (王梅玲,2012)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9268/ 最後檢索日期:2019/01/16

5Cs (Communication, Cultures, Connections, Comparisons, Communities)

https://www.actfl.org/publications/all/world-readiness-standards-learning-languages 引用時間:

2018/10/01

Sandy Cutshall (2012). More Than a Decade of Standards: Integrating ‘Culture’

in Your Language Instruction:

https://www.actfl.org/sites/default/files/publications/standards/Cultures.pdf 引用時間:2018/10/01

“Culture” in Cambridge Dictionary

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zht/%E8%A9%9E%E5%85%B8/%E8%8B%B1%E8%AA%9E/cultu re 最後檢索日期:2018/10/24

“Culture” in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https://www.etymonline.com/word/culture 最後檢索日期:2018/10/24

“Culture” Oxford dictionaries

https://en.oxforddictionaries.com/definition/culture 最後檢索日期:2018/10/24

Dianna M. Georgina (2015). “What is Culture?”

https://www.youtube.com/user/DMGeorgina/videos 最後檢索日 2018.10.2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4

【附錄一】教材展示:第五冊第八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8

究」(Investigating the Cultural Content in Chinese Textbooks and Learners'

perspectives)研究(以下簡稱本研究),這份研究參與者同意書(以下簡稱本同意書)主要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與研究可能對您造成傷害時,會建議您退出研究。

參與本研究計畫將不會為您帶來直接利益。然而您的參與將有助於華語教材 編寫與設計的參考。若您有關於本計劃的緊急事項要聯絡,請與李桂芳聯繫。(電 話:0915-082320;Email:capturewho@gmail.com)。

Thanks for joining this project “Investigating the Cultural Content in Chinese Textbooks and Learners' perspectives”. This agreement is mainly about protecting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that would not leak from this research. Also, it is allowed to quit this research when you feel uncomfortable or change your mind without any reason. If you agree with this agreement, please sign your name below.

(一)

研究說明者已詳細解釋有關本研究計畫中上述研究方法的性質與目 的,及可能產生的風險與利益。

研究說明者(Researcher)正楷姓名: 李桂芳 Kuei Fang, Lee 簽名: ___________________

簽署日期: 西元___________年 _________月 ___________日

(二)

研究參與者已詳細了解上述研究方法及其所可能產生的危險與利益,有 關本研究的疑問,業經計劃主持人或指定研究說明者詳細予以解釋。本人同 意接受為此研究計畫的自願研究參與者。

研究參與者(Participant)正楷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Signature): ____________________

簽署日期(Date): 西元___________年 _________月 ___________日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