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根據本研究之結果與研究過程,研究者先針對高中資優生提出教學 與輔導的建議,再說明本研究之研究限制,最後針對未來研究提供建議。

壹、 針對高中資優生的教學建議

分析本研究調查可發現整體高中資優生最凸顯的三項過度激動特質 分別為感官愉悅、完美主義及創造力,顯示高中階段的資優生具有喜歡 視、聽、觸、動等感官享受;他們有創意、點子多、具有變通性及獨創 性、喜歡想不一樣的事、善於找出新奇點並將無關的事物連結成相關。

他們也常思考道德議題、追求完美,但也可能因無法忍受愚蠢而對他人 挖苦與諷刺。基於上述幾項明顯的特質,建議教師在未來教學上可略加 設計規劃以符應高中資優生的需求。

教師可以在課程間安排參訪、賞析等活動,一方面使學生對課程知 識的涉略更為廣泛,另一方面也讓資優生符應其感官愉悅的特質,使學 習經驗更為深刻。也可以開放討論、辯論、甚至利用專題研討的方式引 領學生思考,使學生彼此激盪想法,進一步對現實問題提出不同的方案 及計畫,增進社會日常的進步。

另外,由本研究結果可知,資優生過度激動特質可用來預測生涯自 我效能,其中又以創造力的預測力最強,達到 19.6%的效果,創造力同 時也是高中資優生第三凸顯的過度激動特質,此結果足以顯示創造力的 特別及其對高中階段資優生的重要性。因此建議教師可以在日常的課程 中融入創造力相關的教學或訓練,藉以提升資優生的創造力。例如數理 資優學生可以用創意思考的方式對實驗進行再設計,深入了解或歸納知

識;人文社會及語文資優學生可以試著用創意的方式來解決社會上現有 的真實問題;藝術資優的學生則可以發揮創造力,跨領域、跨主題、跨 媒材地創造出有別於以往不同的作品。

針對資優生感官愉悅的特質利用不同的感官刺激加深學生對學習素 材的深刻印象,再利用資優生完美主義的特質激發學生對真、善、美的 追求,同時引導學生發揮創造力提出適切的解決方案。在高中階段的學 習過程中一再地提供練習的機會,也就是在培養學生在面對困境時能臨 危不亂的能力,如此一來,即便未來的社會及就業職場多變且難以被預 測,相信資優生們仍能以充滿自我效能的態度為自己的生涯做出良好決 策。

貳、 針對高中資優生的輔導建議

過度激動特質中的情緒變異性指的是有孤單感、覺得自己怪異、容 易擔心、有複雜的情緒變化、容易情緒緊張甚至出現生理現象,是屬於 較為負向的特質。本研究的調查結果發現高中資優女生的情緒變異性顯 著高於男生;高一資優生顯著高於高二;人文社會及語文資優生顯著高 於數理資優生。同時,情緒變異性對生涯自我效能呈現負向相關達 0.05 的顯著水準,也在預測生涯自我效能時有 3.6%的解釋力,因此情緒變異 性對高中階段資優生的影響不容忽視。

為追求高中資優生的心理健康,建議教師可以在高一時便安排情意 教育相關課程使學生了解自我、悅納自己與他人的不同,進而對自我產 生認同感,無論是融入在其他課程主題中或成為獨立的課程皆可培養他 們環境適應的能力。除了對全體資優生進行課程,也可以運用三級預防 的概念,尤其特別關注女學生及人文社會語文專長的資優生,給予學生 最即時適切的協助。透過專業規劃的情意課程及日常的輔導,使學生們 都能獲得適性發展的機會,以充分發展潛能並達成自我實現與服務社會 之理想。

透過本研究調查結果也可證實,為資優生開設特殊需求領域課程有 其必要性,資優生們在學習過創造力、情意、領導才能課程後,不但能 提升自己的生涯自我效能,也更能使他們發揮才能,促進未來整體社會 的發展與進步。

參、 本研究之限制與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進行調查時主要來源對象為臺北市、新北市地區的學生,且 藝術才能資優生大多來自私立學校,因此在結果的詮釋上有所限制,需 避免過度推論。

因高中階段資優生類別人數懸殊,故本研究將較相近的科目合併,

僅將學生分為三大類。但無論是人文社會、語文、英文資優生或音樂、

美術、舞蹈資優生之間,在學術特質或未來升學、職涯發展各方面都仍 有所不同,所呈現出來的過度激動特質或生涯自我效能應該也會有所不 同。因此,未來研究若能專注細究不同專長的資優生,或許能得出更細 緻準確的資料。

二、 研究時間

本研究之調查期間為該學年度下學期,正值高三學生升學甄試的關 鍵時間點,為配合學生升學時程,最後僅取得165 份資料,因此建議未 來研究對象若欲包含高三學生,則可在學年度上學期時進行調查,避免 因高三學生赴大學端面試或為了升學衝刺請假在家,而收取到較為有限 的資料數。

三、 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同時利用網路問卷及紙本書面兩 種方式調查。網路問卷的優點在於突破時空限制,且能透過系統之設定 避免受試者填答時有所缺漏;但網路問卷有不易掌握填答率的問題,協

助發放問卷的教師僅能呼籲提醒,卻不能一一確認是否已完成作答。書 面問卷可立即掌握作答情況,但卻需佔用教師上課的時間,且學生容易 出現漏答情形。本研究採用網路問卷及書面問卷並行,先請老師協助將 網路問卷連結提供給學生自行撥冗作答,研究者後端追蹤作答情況,若 一週後填答數量仍偏少,則再次聯繫老師討論是否改以紙本方式發放問 卷。

建議未來研究若欲採用網路問卷方式調查以降低漏答率,可向教師 借用上課時間將學生直接帶往電腦教室作答,如此便可以同時掌握學生 回答狀況及確保填答完整性。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于曉平(2007):高中數理資優女生性別角色、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發 展之關聯及角色楷模課程實驗之影響研究(未出版)。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臺北。

于曉平(2014):角色楷模課程對高中數理資優女生性別角色、生涯自 我效能與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1),

27-61。

文科無用? 日 83%大學欲轉型廢除文科(2015,7,22)。自由時報,取 自: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386897

朱瑜華(2003):中部地區國小資優學生過度激動特質與創造力相關之 研究(未出版)。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屏東。

李政忠(2004):網路調查所面臨的問題與解決建議。資訊社會研究,

6,1-24。

李乙明(2012):資優學生的特質。載於潘裕豐主編:資優教育概論

(2-3-2-20 頁)。臺北:華騰。

李佳諭(2012):優勢取向生涯探索團體對高中女生幸福感與生涯自我 效能之影響探究(未出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 碩士論文,臺北。

吳沛青(2005):高雄市國小一般智能優異學生和普通學生過度激動特 質與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未出版)。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特殊教 育學系碩士論文,屏東。

吳家碧(2011):創造人格特質在自我效能與內在動機對國小健體領域 教師創意教學之探析。育達科大學報,29,1-16。

邱皓政(2005):量化研究法(一) 研究設計與資料處理:SPSS 中文 視窗版操作實務詳析。臺北:雙葉。

邱皓政(2005):量化研究法(二) 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SPSS 中文 視窗版操作實務詳析。臺北:雙葉。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 析。臺北:五南。

余民寧、李仁豪(2008):調查方式與議題熟悉度對問卷回收率與內容 的影響。教育學刊,30,101-140。

余志呈(2012):臺北市高中職體育班學生人格特質與生涯自我效能關 係之研究(未出版)。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臺北。

花敬凱(譯)(2007):啟迪資優:如何開發孩子的潛能(Barbara Clark 著:Growing Up Gifted: Developing the Ptential of Children at Home and t School)。臺北:心理。(原著出版於 2002)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臺北:巨流。

林妙華(2002):資優生過度激動特質與友伴關係之研究(未出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林妘蓁(2013):資優生同理心、過度激動特質與同儕關係之研究(未 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孫志麟(1991):自我效能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教育研究 月刊,22,47-54。

郭蓓蓉(2008):臺北縣市高中生生涯自我概念、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 決定困難之研究(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 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郭靜姿、林慶波、張馨仁、周坤賢、曾琦芬、張玉珮、林燁虹(2012):

高中數理資優班學生心理特質與大腦結構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

43(4),805-831。

郭明惠(2013):高中生的幸福感、生涯自我效能和父母教養態度的相 關研究(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 論文,臺北。

施佩芳(2010):網路調查方法在教育研究上可行性之探究:以國小學 童人際關係與學校壓力之研究為例。中正教育研究,9(1),31-76。

倪慧喜(2013):不同類型高中資優生與普通生過度激動特質與自閉症 光譜特質之比較研究(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 系碩士論文,台北。

陳金定(1987)。生計決策訓練課程對高一男生生計決策行為之實驗研

陳金定(1987)。生計決策訓練課程對高一男生生計決策行為之實驗研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