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過度激動理論

壹、 過度激動特質的意義

Dabrowski 在 1938 年即提出過度激動特質一詞,其本質上的意涵是 指各類的神經過敏或不安。他發現有許多兒童、青少年甚至成年人持續 地對外在或內在刺激加以過度反應,且此種過度的反應似乎僅限於某些 向度,因此他將這些一致性地、過度反應地傾向稱為「過度激動」,並 將之分為心理動作、感官、智能、想像與情緒等五種類型(引自張馨仁,

2011)。

心理動作的過度激動(psychomotor, P OE)通常表現出精力旺盛的 狀態,表現的特徵為追求刺激、快速、好動等;感官的過度激動(sensual, S OE)則是指感官較為敏銳,容易區辨不同,也因此較追求感官的愉悅,

例如欣賞美的事物、喜歡特定的氣味、聲響或質地觸感,甚至有鑑賞的 品味;智能的過度激動(intellectual, T OE)是一種對知識的狂熱,常喜 歡問問題,喜歡用邏輯、理論來思考與分析問題等特質;想像的過度激 動(imaginational, M OE)是一種個人透過想像、感覺與創造的方式在腦 中呈現栩栩如生的視覺影像之現象;情緒的過度激動(emotional, E OE)

是一種經驗情感關係的表現(引自張馨仁,2011)。

每類過度激動並不一定單獨表現,具有過度激動特質的人其過度激 動的表現往往是以一類過度激動為主並伴隨著他類不同強度的過度激動 而形成組型,尤其當個人的情緒發展層次愈高時,此種表現愈明顯。若 個人的情緒發展層次低,意即其心理結構愈單一而堅固時,其過度激動 特質完全沒有,即使有亦常限於一類,且多為心理動作或感官過度激動。

不同的過度激動類型對情緒發展的重要性不同,僅是心理動作及感官過 度激動的強度不足以打破堅固的初級統整心理結構。因為心理動作過度 激動的特質是不停地動、需要活動,僅靠肌肉的緊張無法引導心理成長 的過程;而感官過度激動主要的特質是不斷追求極端的外向性、尋求歡 愉、舒適、表象的美,且與他人的關係相當短暫。這些特質對於獨處、

內省、維持長久的人際關係而言幾乎是對立的,因此其對情緒發展的影 響力有限。真正對情緒發展有重要影響的是情緒、想像及智能過度激動 特質,他們能增廣或加深個人對事情各個面向的深入看法、增進前瞻的 能力、深入的反省力及對自己的控制力,因此,這三類過度激動特質對 個人內在心理環境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力(引自張馨仁,2011)。

過度激動特質的表現形態也有廣狹之分。以心理動作過度激動為例,

廣義的表現形態是不停地動、突然想動、突然一陣震怒或突然的暴力行 為等,其狹義的表現則是運動過強或痙攣。廣義與狹義表現形態的差異 在於廣義型態的過度激動特質較豐富,較有利於心理的發展與心理結構 的轉換(引自張馨仁,2011)。

貳、 過度激動特質的內涵

過度激動特質共有五大類,茲將其內涵分別說明如下(引自張馨仁,

2011):

1. 心理動作過度激動

心理動作過度激動是機體旺盛能量之表現,簡言之,是一種神經-肌 肉系統增能、激動的表現。它表現的方式包括說話快速、喜歡激烈的遊 戲、激烈的運動、不休息、因衝動而付諸行動,例如:犯罪行為等。由 於激增的神經肌肉激動,使得情緒的緊張得以轉化為心理動作的型態表 現,例如:情緒的激動或苦惱被轉化為說話有誇張手勢、快步走、投擲 物品、流浪、快速說話、具煙癮等行為。

2. 感官過度激動

感官過度激動是一種強烈的經驗感官歡愉的功能,常表現出喜歡舒 適、奢侈、喜歡精緻的美、追求流行、追求不同性經驗、與各式各樣的 人互動但卻維持表面的關係等。過度飲食或追求縱慾的刺激常是轉化其 情緒緊張的感官表達方式。在兒童時期,感官過度激動常顯現於喜歡擁 抱、親吻、早熟的性需求、喜歡表現、喜歡成為眾人的焦點、喜歡被注 意等。

3. 智能過度激動

智能過度激動常顯現於堅持探索問題、求知若渴、喜歡分析、理論 式思考、沈浸對邏輯的喜好、全神貫注理論性的問題等。但智能過度激 動和智力功能不同,智能過度激動是指對邏輯和問題的偏愛而能不斷地 對其產生反應,是一種對答案的追尋、對問題的探索。且智力高不必然 過度激動特質強烈。

4. 想像過度激動

最典型的想像過度激動表現是透過與影像、印象的聯結,創新並使 用影像、暗喻之口語表達,以及生動又富擬人化的視覺影像。在次典型 的表現形態上則是將情緒的緊張轉化為夢境、噩夢、將真實與虛幻混淆、

害怕未知等。想像過度激動常引導個人進入一熱烈的幻想世界、喜歡精 靈與奇幻故事、詩的創作、想像故事的創作等。

5. 情緒過度激動

情緒過度激動是一種經驗情緒上與他人關係的功能。此種關係常表 現於與他人情感的依附、對事物、地方的依戀,然而情緒與情緒過度激 動不同,僅僅強烈的情緒表現對個人發展並無顯著功能,除非個人表現 出經驗性的關係。例如:當一個孩子沒有得到糖果而發脾氣,另一個孩 子沒有得到糖果可能感到失望並認為自己不被大人喜愛了;前者僅表現 出情緒,而後者除了情緒之外更加上與人的關係。情緒過度激動的表現

包括壓抑、膽小、害羞、興奮、熱心、擔心死亡、對情感有強烈的記憶、

害怕、憂鬱、焦慮、孤獨感、需要安全感、常顧慮他人、與特定人事物 具感情、很難適應新環境、只與固定或少數的人交往等。對兒童而言,

情緒過度激動的表現可由許多細節看出,例如:當看到死亡的鳥兒會哭、

當看到生理缺陷或身心障礙的人而陷入沈思並擔心他們、看完悲傷的影 片而失眠、當受到感動並想對他人慈悲時而又隱藏此情感等。

參、 過度激動特質相關研究

近年來研究資優生過度激動特質的成果豐碩,大多數的研究主要關 注過度激動特質與創造力(朱瑜華,2003;黃珮琇,2004;張玉珮、潘 裕豐,2008;魏俊陽,2008;He, Wong & Chen, 2017)、生活適應(吳 沛青,2005;謝燕珠,2004)和友伴關係(林妙華,2002)間的相關。

國內高中階段資賦優異學生過度激動特質的研究相對而言較少,除了張 馨仁(2001)發展了我的特質量表及 2011 年將之修訂製成我的特質量表

(II)外,另外兩篇分別研究數理資優班學生的大腦結構及情緒適應(郭 靜姿等,2012;張玉珮,2002)。

過度激動特質表現在性別方面有差異存在(Bouchet & Falk, 2001; De Bondt & Van Petegem, 2015; Gross, Rimm & Jamieson 2007; He & Wong, 2014; Siu,2010; Tieso, 2007; Van den Broeck, Hofmans, Cooremans &

Staels, 2014; Wirthwein, Becker, Loehr & Rost, 2011)魏俊陽(2008)研究 國小階段的美術資優學生,發現男生在「心理動作」與「智能」過度激 動的比例較高,女生在「感官」、「想像」與「情緒」過度激動的特職 較明顯;林妘蓁(2013)的研究結果則顯示國小資優男生在「心理激動」

及「生理激動」的表現高於資優女生,而資優女生在「感官愉悅」、「想 像力」、「同理心」及「情緒變異性」的表現高於資優男生;倪慧喜(2013)

發現高中階段的男生在「心理動作」較明顯,女生則在「感官」及「情 緒」較明顯。

年級愈高的學生,其過度激動特質會愈明顯(林妘蓁,2013;張馨 仁,2011;Gross, Rimm & Jamieson, 2007; Tieso, 2007),數理資優生在 智能過度激動量表的得分顯著高於普通生(郭靜姿等,2012),甚至不 同類別的資優學生過度激動特質的表現也會有所不同,張馨仁(2011)

的研究發現數理資優生的過度激動特質相較於音樂及美術資優生更明顯;

倪慧喜(2013)更進一步分析:數理與人文資優生在「智能」過度激動 特質上較藝術資優生及普通生明顯;人文資優生在「想像」與「情緒」

過度激動較強烈;藝術類資優生在「情緒」過度激動較強烈。整體而言,

不同性別、年級、類別的資優生過度激動皆有所不同,且達到顯著差異。

第三節 生涯自我效能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