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綜合本研究的發現與結論,研究者提出下列意見,希望能供相關教育行政主 管機關、學校行政單位、擔任補校教師及對未來研究之參考。

一、 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之建議

根據本研究發現與結果,研究者對目前高雄市國小補校外籍女性配偶學習 態度與中輟傾向現況及相關單位制定政策之建議如下:

(一)本研究結果顯示,「國籍取得與否」會在學習態度與中輟傾向中有出 顯著差異存在,對於外籍女性配偶取得國籍的相關法令與配套措施,

是否是造成其學習態度不佳與中輟的重要原因,這是值得政府及相關 單位探討的。目前的政策規定,外籍女性配偶要取得中華民國國籍,

必須累積足夠的補校學習時數,但學習是外籍女性配偶融入臺灣社會 重要的管道,不應成為外籍女性配偶取得國籍的工具或條件。建議政 府單位是否將國籍取得的條件,從一定的學習時數改成修畢相關課 程,來促使國小補校外籍女性配偶完成學業,避免政策的缺失成為學 習態度與中輟傾向的因素。

(二)目前的補習及進修教育是不包含在國民義務教育之中,無法強制要求 國小補校外籍女性配偶必須入學。因此,中央及地方政府應積極規劃 相關適應輔導及成人基本教育等事宜,建立相關配套措施,將外籍女 性配偶教育提昇為義務教育,提高其教育水準,使外籍女性配偶更能 適應並融入社會。

(三)本研究結果顯示,「丈夫學歷」與「家中經濟狀況」在學習態度與中 輟傾向層面都有顯著差異存在,顯示丈夫教育與經濟的弱勢,也會影

響外籍女性配偶學習上的弱勢。丈夫學歷與夫家對外籍女性配偶教育 的觀念,以及家中經濟狀況與家庭照顧、角色扮演、時間配合之間,

都是息息相關。這是多數外籍女性配偶會遭遇到的問題,政府應整合 相關單位,從輔導就業、生活適應、親職教育、社會福利等多方面同 時進行,對於經濟較弱勢的外籍女性配偶家庭給予適當的補助,降低

「丈夫學歷」與「家中經濟狀況」造成的學習適應與中輟傾向差異。

二、 對學校行政單位之建議

根據本研究結果與發現,研究者對學校行政單位因應外籍女性配偶學習態 度與中輟傾向之相關建議如下:

(一)本研究顯示「原國籍教育程度」在學習態度與中輟傾向中產生的差異 是相同的,顯示教育程度越高的,會有越好的學習適應能力,學習態 度也會趨正向積極。學校單位應加強對「原國籍教育程度」較低落的 外籍女性配偶輔導活動,協助解決學習適應、學習成就、學習態度等 相關問題,使其更能適應學習環境,以降低其中輟發生的情形。

(二)本研究顯示新移民女性「年齡」、「結婚年數」及「補校年級」對於 學習態度與中輟傾向層面的差異是非常顯著的,顯示對於生活環境與 學習環境的適應問題是一個關鍵。建議學校政單位加強對年輕外籍女 性配偶的適應措施,例如:辦理適應輔導、營造學習情境,消弭年輕 外籍女性配偶對臺灣社會生活與學校學習環境的陌生,以降低其中輟 傾向的發生。

三、 對擔任補校教師之建議

研究者根據本研究發現與結果,對目前國小教師因應外籍女性配偶學習態 度與中輟傾向之相關建議如下:

(一)高雄市外籍女性配偶,對補校教師的關懷與用心給予肯定與鼓勵,顯 示「教師欠缺關懷」層面是中輟傾向一個重要的因素,也是外籍女性 配偶學習態度表現的指標。建議在補校教師能不斷進修,提昇自我相 關教學能力,營造良好的班級經營氣氛,加強與學生間的關懷與互動,

引發其學習興趣與意願,使其更能融入學習環境中,也是降低中輟傾 向差異的有效方法。

(二)建議補校教師積極參加相關專業教學增能研習,並致力於外籍女性配 偶成人基本教育教材研發,學習更多對外籍女性配偶生活相關的教學 知能與技巧,培養對外籍女性配偶教學的活力與熱誠,以提昇教師本 身教授補校課程的條件能力,降低因教師個人之差異所造成學生在學 習態度與中輟傾向中之影響。

四、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對研究對象而言

本研究是以高雄市國小補校外籍女性配偶為調查樣本,只顯示出 高雄縣外籍女性配偶之差異,無法推論到其他縣市的外籍女性配偶。

若能將對象擴充至其他縣市,擴大研究之範圍,定能更加了解國小補 校外籍女性配偶之學習態度與中輟傾向之情況。

(二)對研究方法而言

本研究是採問卷調查法做量化統計分析,因此建議將來加入擔任 補校教學之教師、學校承辦之處室單位,以及學生自陳之問卷,採質 量並行的研究方式,藉由補校教師的觀點及對照,加上學校行政單位 的考量,深入訪談,強化量化結果的分析詮釋,相信能更深入了解外 籍女性配偶學習態度與中輟傾向之情形。

(三)對研究內容而言

本研究以個人、家庭、學校等背景變項來探討學習態度與中輟傾 向之差異,並無涵蓋所有可能因素。建議未來研究能加入其他測量項 目,例如:城鄉差距、交通問題及其他相關政策等,綜合以上資料之 分析,相信更能清楚了解外籍女性配偶學習態度與中輟傾向之關係。

(四)對研究方向而言

本研究對象為高雄市國小補校外籍女性配偶,目的在探討不同背 景變項之外籍女性配偶學習態度與中輟傾向之差異,但仍有許多相關 議題有待深入探討,例如:外籍女性配偶「基本成人教育政策」與「學 校補校型態變遷」之研究;外籍女性配偶「補校課程教材」與「補校 學習成就」之研究等,綜合相關因素之分析探討,相信更能協助來臺 的外籍女性配偶完成相關教育課程,並順利融入臺灣家庭與社會。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文科(2009)。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圖書。

王光宗(2003)。台南縣東南亞外籍母親在子女入學後母職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 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王玉屏(1981)。國中低收入學生行為困擾、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之調查研究。臺 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秀槐(1984)。國中高低成就學生家庭環境與學習態度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宏仁(1999)。一九五O年代的臺灣階級結構與流動初探。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36,1-35。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臺灣 社會研究季刊,41,99-127。

王保進(2006)。多變量分析:套裝程式與資料分析。臺北:高等教育。

王瑞宏(1995)。成人基本教育教師教學型態與學生學習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世璋(1999)。國中補校成人學生中途輟學即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 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王雅萍(2003)。學童依附關係與社交地位相關性之研究:外籍配偶與本地配偶子 女之比較。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福林(1990)。師院學生與師專學生家庭社經地位及其學習行為、學業成就之調 查分析。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筱雲(2005)。以生態學觀點看外籍配偶家庭子女教養問題。2012 年 12 月 31 日。

取自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0/50-26.htm。

內政部統計處(2012)。101 年結婚之外籍與大陸配偶人數統計。2012 年 12 月 31 日。取自 http://www.moi.gov.tw/stat/。

內政部戶政司(2012)。臺閩地區結婚人數按新郎新娘年齡、國籍及教育程度。2012 年 12 月 31 日。取自 http://www.moi.gov.tw/stat/。

內政部戶政司(2012)。臺閩地區結婚與離婚登記-按國籍分。2012 年 12 月 31 日。

取自 http://www.moi.gov.tw/stat/。

江志宏(2006)。外籍新娘參與識字教育之研究-以九十四學年度臺北縣國小補校 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江亮演、陳燕禎、黃稚淳(2004)。大陸與外籍配偶生活適應之探討。社區發展,

105,66-89。

朱敬先(1986)。學習心理學。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余麗樺、郭乃文、陳九五、張娟鳳、張瑋文、辛淑萍(2002)。國中學生輟學可能 性篩選工具之編製初探。教育研究資訊,10(3),167-182。

吳芝儀(2000)。中輟學生的危機與轉機。臺北:揚智文化

吳芝儀、劉秀燕(2004)。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 究。載於國立嘉義大學舉辦之「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 論文集, 130-161,嘉義市。

吳明隆(2009)。SPSS 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圖書。

吳武典(1971)。從心理動力學的觀點談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教育文摘,16(5),

5-11。

吳武典(1987)。影響學習因素的動力觀:散播愛的種子-談輔導的理念與方法。

臺北:張老師。

吳舒靜(2003)。台灣外籍新娘分佈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 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吳美雲(2001)。識字教育作為一個「賦權」運動-以「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輔導班」

為例探討。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淑珠(1998)。國小學童自我概念、數學學習動機與數學成就的關係。國立屏東 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吳愛玲(1999)。臺北市國民小學級任教師領導行為類型與學生學習行為之相關研 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國泰(1995)。成人學生中途退學情況之分析。社教雙月刊雜誌社,70,30-35。

車達(2004)。台灣新女性移民子女之心靈世界探索。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

車達(2004)。台灣新女性移民子女之心靈世界探索。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