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根據研究結果:在族群變項上,本地生學業成就高於新住民子女 學業成就。基於社會公平正義,對弱勢學生在資源分配的過程,

應給予「積極性差別待遇」(positive discrimination),以縮 小教育結果的差距。教育部應鼓勵並補助各校辦理各項「學習輔 導」,如「外籍配偶子女教育輔導計畫」、「教育優先區—學習輔 導計畫」及「關懷弱勢弭平落差計畫」等;學校可運用資源班來 進行個別化的課業輔導、補救教學或課後照顧。

此外,研究結果亦顯示:低年級之新住民學童受族群變項因素影 響,而造成在學業成就差異情形最大。因此,有必要特別針對低 年級(甚至是學前兒童)之新住民子女,另行規劃適切的教學補救 方案,做好早期療育,提早解決或避免新住民子女教育問題之產 生;再者,課業輔導課程及早實施,學生的學習成效越顯著,美 國的「啟蒙計畫」(1964)即是最佳範例。

另一屬弱勢中最弱勢者即是本研究結果之低家庭社經地位之新 住民男性學童,尤其需要最多的關注,宜以「因應差異、符合需 求」為原則,為其量身打造一套學習輔導計畫,以避免其受多重 (族群+性別+家庭社經地位)不利因素之影響,導致情形更加惡 化。當務之急,應先針對新住民子女辦理課後輔導班,視其個別 差異,施予補救教學。除了新住民子女教育輔導政策有待持續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動外,更應加強輔導並追蹤其後續進步情形,以加速推動縮短新 住民子女學習落差之輔導。

(三)數學教學與新住民子女數學成效之在省思

本研究之結果發現,新住民子女在數學(相較其他學科)學科領域

之調節變項上,對族群所造成之學業成就差異最大;此一現象是 否因家庭經濟的弱勢與族群雙重「加乘作用」,使得新住民子女 在數學這科的學習更是雪上加霜,越發不利於課業的學習。無可 否認地,目前國內補習班林立,許多莘莘學子除了學校正式課程 外,多半還會接受課外補習,以致處於低社經地位居多數的新住 民子女,並無法獲得同樣的教育資源,這或許是造成新住民子女 在數學學業成就表現較差之主因。果真如此,國內數學教學應否 探究原因思謀對策,並對數學教學之教材與教法及教學時數作修 正與調整,以減少新住民子女因社經地位與族群之限制,而造成 低成就之現象。

(四)提供新住民子女家庭的經濟補助與適當的福利措施

在所有研究變項中,新住民子女家庭受社經地位之影響最大,高 達.695,介於「中-大」度效應量;而新住民子女家庭多數屬低 社經地位,因此在物質上,無法像本地生的家庭一樣提供較多的 學習設備如電腦、網路、參考書、課外書籍……等。易言之,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住民子所能擁有的文化資本、社會資本、或財務資本,均相對較 為匱乏。有鑒於此,相關單位應重視整個新住民家庭的需求,對 其家庭作較完整的建檔,提供適當的福利措施,以彌補因受家庭 社經地位不利因素之影響。

二、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一)擴大研究對象

本研究因受制於人力、財力與時間,後續的研究可擴大取樣範圍 及年齡層,或者蒐集各年度資料進行比較分析;Abrami 與 Bernard ( 2006)認為,當大量的個別研究被分析時,後設分析就 會增強統計力(statistical power)。

(二)探討其他變項與學業成就之關係

本研究僅針對學業成就進行分析,後續的研究可納入更多的其他

變項,如自我概念、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成就動機、學校適應 等變項來作探究與比較。

(三)探討不同背景變項與學業成就之關係

不同背景變項的新住民子女在各研究中具有歧異性,如不同性 別、不同年齡、不同區域、不同城鄉、不同家庭社經背景之新住 民子女,在學業成就上有其差異存在。本文只採整體的新住民與 本地生之學業成就作分析比較,後續的研究可以針對個別不同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景變項之構面,進行探究與比較。

(四)區分各個不同學習階段之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並未納入學前階段與國中階段,後續的研究可以持 續擴大對新住民與本地生不同學習階段,如學前階段、國中階 段,高中階段或大學階段等各階段學業成就進行後設分析,以 便對整體學習階段之新住民子女學業成就有全盤的瞭解。

(五)對研究變項呈異質性之處理

本研究所探究之三變項:族群、性別、與家庭社經地位;其中族 群變項呈異質性,研究者先採「標準化殘差法」,將殘差值最大 者,依序刪除。但是此一方法,對整個研究的發現幾乎毫無助益,

唯一的作用,只是降低效應量值;如本研究之族群變項之效應 量,由未刪除最大殘差值的d’= -0.445,降為刪除後的d’=

-0.322。反觀研究者另以「類別分析模式」,進行探究可能存在 之潛在調節變項,最後研究結果與發現甚是可觀,詳見本研究第 四章。因此,研究者強烈建議後續研究者,若遇研究變項呈異質 性,可採「類別分析模式」以探究調節變項。

626,25-31。

王麗雲、游錦雲(2005)。學童社經背景與暑期經驗對暑期學習成就進展影響之研 究。教育研究集刊,51(4),1-41。

王贊淵(2008)。知識管理成功關鍵因素之彙總研究-以高科技產業為例(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內政部社會司(2006)。外籍配偶家庭服務中心實施計畫。2011年9月17日,取 自http://www.moi.gov.tw/dsa/

中國時報(2004年7月26日)。族群和諧不容退化 族群平等必須追求。2011年9 月10日,取自http://www.tol.com.tw/CT_NS/ctsearch.asp

石培欣(2000)。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

成露茜(2005)。移民與多元文化。學生輔導,97,74-83。

車達(2004)。臺灣新女性移民子女之心靈世界探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 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余民寧(1987)。考試焦慮、成就動機、學習習慣與學業成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余民寧(2006a)。影響學習成就因素的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73,11-24。

余民寧(2006b)。潛在變項模式 SIMPLIS 的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余麗樺、劉景寬、陳九五、王興耀、吳玉欣、游勝宏 (2004)。中風後憂鬱與大 腦損傷位置相關性之整合分析。高雄醫學科學雜誌 ,20,372-380。

巫有鎰(1999)。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臺北市和臺東縣作比較。

教育研究集刊,43,213-242。

巫有鎰(2005)。學校與非學校因素對臺東縣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結合教育

李坤隆(2003)。外籍配偶下一代,教育堪憂。2011年9月20日,取自http:

//ec.chinatimes.com/

李秀華(2005)。國小書法欣賞教學對學生學習態度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李春旺(1984)。複分析研究法導論。臺北商專學報,88-111。

李茂能(1998)。統計顯著性考驗的再省思。教育研究資訊,6,103-115。

李茂能(2002)。量化研究的品管:統計考驗力與效果值分析。國民教育研究學報, 報,10,185-230。

李瑞娟(2007)。外籍配偶子女國小一年級國語文學習成就之研究─以新竹縣竹北

年4月28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tw

邵瑞珍、皮連生(1991)。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林世華、黃寶園(1998)。柯氏性格量表效度概化之統合分析。師大學報,43(2),

21-42。

林天祐(1997)。學校經營與教育品質。教育資料與研究,19,28-32。

林生傳(1976)。影響學業成就的社會環境因素分析與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學院學

報,4,167-222。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高雄市:巨流。

*林佑星(2008)。影響國民小學新住民學生與原住民學生學業成就之研究-以南投 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邦傑(1987)。整合分析的理論及其在國內的應用。教育與心理研究,10,1-38。

林忠仁、賴金河(2004)。臺北縣外籍配偶婚生子女就讀國小時語文程度調查研究 報告。北縣成教,24,31-53。

*林佩蓉(2008)。國小四年級新移民學童之家庭背景、數學自信與數學興趣對數 學成就的影響-TIMSS 2003次層次資料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 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國章(2006)。大同社會理想融入臺灣新移民及其子女教育的理論與實踐。2010 年9月21日,取自http://sun.yatsen.gov.tw/learn/951229/PDF/02.pdf

林偉文(2007)。教學創新的梅迪奇效應:以英國創意夥伴計畫為例。教育研究月 刊, 157,31-41。

林俊瑩(2007)。檢視個人與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對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以SEM 與HLM分析我國國中教育階段機會均等及相關問題(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義男(1988)。國小學生家庭背景、父母參與及其學業成就的關係。輔導學報,

11,95-138。

林義男(1993)。國中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及學業成就的關係。輔導學報,

16,157-212。

林新發(1996)。兩岸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制度之比較。國北師院學報,9,85-110。

林憶芝(2009)。澎湖縣新移民與本國籍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學習態度之比較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璣萍(2003)。臺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邱汝娜、林維言(2004)。邁向多元與包容的社會--談現階段外籍與大陸配偶

的照顧措施。社區發展季刊,105,6-19。

吳明清、吳毓瑩、蔡敏玲、張煌熙、詹婷姬、林旦聖、林偉人(1996)。臺灣地區

吳政達、吳盈瑩(2011)。後設分析方法Comprehensive Meta Analysis軟體應用與報 表解析。教育研究月刊,206,105-111。

吳秉恩(1991)。組織行為學。臺北:華泰。 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6,13-39。

周裕欽、廖品蘭(1997)。出身背景、教育程度及對子女教育期望之關連性研究。

教育與心理研究,20,313-330。

周新富(1999)。國中生家庭背景、家庭文化資源、學校經驗與學習結果關係之研 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周新富(2006)。家庭社經地位、家長參與學習與國中生能力分組關係之研究。臺 灣教育社會學研究,4(2),113-153

侯世昌(2002)。國民小學教育家長期望、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

學分冊,5(1),89-116。

施乃華(2002)。創造思考教學成效之後設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 範大學,彰化縣。

*施靜芬(2009)。新移民子女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以臺北縣某國小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馬信行(2007)。後設分析之方法論問題之探討。量化研究學刊,1(1),

馬信行(2007)。後設分析之方法論問題之探討。量化研究學刊,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