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研究建議

依據研究結論,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以作為教育行政機關、校長培育機構 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一、對教育行政機關之建議

(一)儘速研擬設立校長培育標準及專責單位

目前對於國內校長培育標準,各培育機構仍採行各自標準,反觀國外對於校 長培育工作之重視,強調校長績效的表現來自培育過程中能力的養成,紛紛建立 起統一標準,希望透過統一標準來制定校長應具備的能力,以便提升學校績效表 現,因此建議現階段在教育行政機關應儘速匯集學者擬定國內中小學校長領導能 力標準,並針對校長培育標準交由中央教育行政機關統一籌劃並發布,使校長培 育工作能更加完善。

(二)校長領導能力指標可作為校長評鑑與校長證照制度之基礎

透過校長領導能力指標權重體系的建構,除了瞭解校長應具備的關鍵領導能 力外,對目前教育行政機關已規劃的校長評鑑制度與尚未建立校長證照制度都具 有重要意義,原因在於無論是評鑑或證照制度,仍需要一套標準檢視校長的能力 或表現,運用在培育課程中的所建立的校長領導標準,除了可作為擬任校長職前 能力的檢視,在校長就任後也可針對同一套校長領導標準,分析是否確實有達到 標準中的要求,而證照制度更可依照建立的校長領導標準,更進一步區分初階、

進階能力,以引領校長朝向更優質的發展。是故教育行政機關除了建立校長領導 能力標準外,更可與校長評鑑、校長證照作結合,達到系統性的整合規劃。

二、對校長培育機構之建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校長培育課程中其校長領導能力的規劃,以「學校文化的建立」與「教 師能力的提升」作為初階能力的養成

針對本研究之結果,可得知「學校文化與教學方案」是校長領導能力中最重 要的能力向度,同時在網路層級架構中影響其他向度為最多,故在校長培育課程 的設計上,應優先考慮將學校文化的建立與發展,以及學校教師在課程教學上的 專業能力提升,視為校長正式到校後的首要任務。因此校長培育機構在規劃課程 時,應著重優先將此項能力納入課程安排的首位,讓校長優先修習此項課程,以 便創造優質學校文化,並運用教學領導改善教師教學,提升學生學習表現;其次 以「學校願景」能力向為輔,作為學校文化與教師教學的指引。

(二)「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合作發展與共享」、「發展績效評估系統」作 為校長培育課程的首要目標

依據本研究結果,得知校長領導能力指標依其權重值共計 25 個序位,其中 最重要的前三項為「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合作發展與共享」、「發展績效評估系 統」應作為校長培育的優先課程內涵。若綜觀整個權重體系,在領導能力向度及 指標的排序下,設計的領導能力指標可讓培育機構作為校長必備或選備的能力,

具體說明如下:

(1) 提升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績效評估系統、創造嚴謹連貫課程應作為 校長在「學校文化與教學方案」領導能力向度必備的領導能力指標;而培養高度 期望文化、個人化與科技化學習環境則作為選備的領導能力指標。

(2)合作發展與共享、創造與執行計畫、持續改進並監控修正應作為校長 在「學校願景」領導能力向度必備的領導能力指標;而蒐集與使用資料則作為選 備的領導能力指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有效運用各項資源、聚焦高品質教學與學習、監控與評鑑管理系統應 作為校長在「組織運作與資源管理」領導能力向度必備的領導能力指標;而確保 教職員生福利與安全、發展分佈式領導能力則作為選備的領導能力指標。

(4)建立並維持正向關係、建立並維持具生產力之關係應作為校長在「社 區合作與回應需求」領導能力向度必備的領導能力指標;而理解社區文化差異、

蒐集分析教育環境資料則作為選備的領導能力指標。

(5)評估、分析並參與新興議題應作為校長在「探究各項背景脈絡」領導 能力向度必備的領導能力指標;而支持孩童、家庭與照護者、採取行動影響各地 學生學習則作為選備的領導能力指標。

(6)評估道德及法律後果應作為校長在「正直公平與道德行為」領導能力 向度必備的領導能力指標;而塑造道德行動的原則、保衛民主平等的價值、促進 社會正義則作為選備的領導能力指標。

三、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一)在研究對象方面:可增添不同利害關係人之意見,本研究之研究對象 以在校長學、校長培育、校長評鑑領域為主的學者專家為主,但未來研究應可納 入校長培育機構代表、教育行政機關(負責統一訂定校長領導能力標準的機關)、 在培育中的擬任校長代表,以及具有實務經驗的校長,如此將更能涵括相關利害 關係人之多元觀點。

(二)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採用分析網路程序法(ANP) 作為國民中小 學校長領導能力指標權重建立之方式,一般而言,分析網路程序法不僅在評估指 標權重以及建立相依關係的網路層級,更能夠設定方案進行最佳化選擇,本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僅完成校長領導能力指標之權重體系建立。故建議後續研究可加入領導指標建立 後,所應訂定的課程安排方案,例如課程的開設時程、必修與選修課程的比例等,

甚至加入實務課程或實習期間的內容安排方案。

(三)在研究範圍上:本研究參照美國 ISLLC 證聯會之學校領導者標準為 例,對於我國校長領導能力與校長培育課程具有高度參考價值,但其內容仍是以 美國學校情況作為領導能力之設計,後續研究應進一步探討是否能建立本土化的 校長領導能力指標,例如參考國家教育研究院所設計之課程,並可擴大至校長評 鑑與校長證照制度的連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4)。課程與教學論。臺北市:五南。

王文科(2007)。課程與教學論(第七版)。臺北市:五南。

王玉麟(1998)。美國中小學校長培育制度在我國實施之可行性研究。臺北市立 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保進(2002)。「建立國民中小學校長、主任及學校行政人員之甄選、儲訓、培 育、任用體系及專業證照制度之研究」專案研究報告。臺北:臺北市立師範 學院。

吳清山(1999)。台北市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方案探討。台北: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巫孟蓁(2007)。英國國立學校領導學院(NCSL)對我國中小學校長培育機構之 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47,266-285。

李子健、黃顯華(1996)。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臺北市:五南。

李安明(2002)。發展學校本位的校長培育方案以因應校長領導新趨勢。載於國 立臺北師範學院舉辦之「中小學校長培育證照甄選評鑑與專業發展」國際學 術研討會論文集(頁 131-146),國立臺北師範學院中小學校長培育與專業發 展中心。

李俊湖(2002)。小學校長儲訓制度檢討與建議。論文發表於淡江大學教育政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與領導研究所舉辦之「地方教育行政論壇~中小學校長儲訓、證照、遴選、

評 鑑 制 度 」 研 討 會 , 臺 北 市 。 2012 年 3 月 14 日 , 取 自 http://www.docin.com/p-109973749.html

李冠嫺(2007)。國民小學校長培育課程與校長績效管理能力之研究。國立政治 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沈進發(2000)。臺北縣國民小學初任校長工作內涵、入職狀況及其相關因素之 探討。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幸吟(2001)。中英中小學校長培訓與任用制度之比較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 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文律(1999a)。從校長必備能力看校長培育。現代教育論壇,5,168-178。

林文律(1999b)。校長職務與校長職前教育、導入階段與在職進修。現代教育論 壇,5,304-317。

林文律(2000)。美國校長證照制度。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3,65-90。台北: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林文律(2001)。剖析校長證照制度—專訪國北師院林文律主任。教育研究月刊,

90,10-15。

林文律(2005)。校長的專業發展取向。載於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主編),校 長的專業發展(頁 53-78)。臺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林文律、陳木金(2000)。臺北市國民小學候用校長甄選方式之研究。臺北市政 府教育局委託專案研究報告。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林志成(2005)。從行動智慧概念看校長專業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29,5-14。

林明地、詹盛如、李麗玲(2010)。國民中小學校長、主任專業發展課程內涵研 究(編號 NAER-98-12-E-2-04-00-2-02)。台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林海清(2000)。從校長培育與專業發展看校長證照制度。教育資料與研究, 37,

21-25。

施宏彥(2001)。國民小學校長培育模式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 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施良方(1997)。課程理論。高雄市:麗文文化。

洪梅炤(2002)。海峽兩岸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長培育制度比較研究。國立暨 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秦夢群(2000)。教育行政—實務部分。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2007)。校長培育制度之趨勢分析:以英、美及新加坡為例。學校行政 雙月刊,51,1-18。

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2006)。國民小學校長主任培訓制度模式之研究。台北:

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張明輝(2004)。從後現代觀點看學校校長的關鍵能力。現代教育論壇,13,

532-540。

陳木金(2002)。學校領導研究─從混沌理論研究彩繪學校經營的天空。臺北:

高等教育研究。

陳木金(2005)。混沌系統動力學對中小學校長培育課程的啟示。載於臺北市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