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題目乃合歡山下原住民地區國民小學為對象,因對象僅十五所國民小 學,故採質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的方式為主,運用訪談與進行文件分 析等策略,蒐集相關文獻資料並蒐集個案學校營養午餐工作的相關資料。

本研究在了解合歡山下原住民地區國民小學學校午餐模式的發展歷程和現 況,並試圖了解學校經營之道,以建構出一個在原住民族山地鄉六班學校經營範 型,所以研究者在研究對象上,選取四所個案學校的午餐工作人員為訪談對象,

以求詳盡深入的探討。

壹、文件分析

本研究選擇合歡山下原住民地區國民小學,從濁水溪最上游學校選取兩所學 區,另一方面從烏溪最上游學校選取兩所學校,代表性的四所學校午餐工作人員 共二十人,如果採量化研究,母群體樣本不足,故採質性研究。就質性研究而言,

首先文件的主要用途是檢驗或是強化其他資料來源的證據,以辨別蒐集的文件及 訪談所得的資料之間的一致性,提供研究者進一步探究的參考。蒐集國內外有關 論述加以整理、歸納、分析與詮釋,以瞭解原住民地區國民小學學校午餐的實施 現況資料及了解辦理學校午餐工作的問題。在質性研究的過程中,可以找尋的文 件資料,一般分為:

一、公眾的文件

是指政府機關或民間組織機構對外發展,如:有關合歡山下原住民地區國民小學

學區的地方文獻與研究報告、學校午餐公文、公報、午餐公佈表、南投縣各級學 校營養分析參酌資料表等公函、學校午餐衛生保健研習、午餐公告、學校午餐行 政命令文、學校午餐招標採購、驗收等公文等,除此之外,還有在內部流通使用 的文件資料,諸如:學校午餐沿革及歷年大事、學校發展簡介、學校行事曆、學 校衛生課程表、學校午餐工作會報記錄、校務會議記錄、家長會會議記錄、午餐 工作計劃、營養教育活動辦法、午餐招標採搆記錄、廚房工作計錄、午餐秘書工 作記錄、學生午餐服務隊辦法、校務日誌、導護日誌、風災搶修水資源記錄及申 報水災害修復資料、廚餘處理記錄、廚工準備金提撥會議、飲用水(機)記錄表、

地方路況表、校刊及相關午餐活動記錄光碟。包括以春夏秋冬四季,每季、月、

日經費,了解其收支情形。

二、個人文件

是指個人以第一人稱敘寫有關個人自己的生活事件;或是對某一件事件、經驗所 做的反省、檢討或心得等。諸如:午餐工作人員於校刊、網頁等與學校午餐相關 的文章甘苦談或其它的短文記錄,還有受訪工作人員背景及學童的營養教育與午 餐表現。對校長、午餐秘書、午餐主計、午餐出納還有廚工等人採訪談記錄。

本研究之文件分析,乃是利用文件蒐集、分析的方式,瞭解合歡山下原住民 地區國民小學學區的自然與人文環境,社區居民的生活型態;並瞭解有關合歡山 下原住民地區國民小學學校營養午餐之歷史沿革、校園午餐規劃、午餐教育與工 作師資素質、學校衛生課程活動、家長與學校溝通互動情形,以及個案學校受訪 工作人員背景、學生營養午餐表現、學校午餐伙伴,甚至學校經營午餐特色等等 全面品質,以作為合歡山下原住民地區國民小學校之間交互運作的社會文化脈絡 背景與營養午作現況分析之依據。

貳、半結構深度訪談

在質性研究中,訪談是指兩個人以上,彼此進行有目的的談話,由其中一人 引導,蒐集對方的語言資料,藉以瞭解研究對象如何詮釋他們的觀點與看法 Ely, M, Anzul , M , Friedman , T, Garner, D , &Steinmetz, A. M (1991)等人在質性研究 中,訪談的主要用途為: 一、作為蒐集資料的主要方法。二、配合文件分析作 為蒐集資料的補助方法。

本研究採用半結構式訪談為主與學校教職員工進行互動對話,藉以蒐集合歡山 下原住民地區國民小學學區的自然與人文環境、颱風災害以及居民的生活狀況,

包含師生飲食習慣與方式,並廣泛地瞭解社區家長的社會生活背景,尤其是有關 午餐所有資料,以及學校目前發展的情況、學生午餐營養學習情形、親師互動關 係、學校夥伴、創新經營等等。訪談前先擬定訪談大綱,以進一步蒐集研究資料,

在進行文獻探討後,綜合歸納學校經營午餐五大項主題為訪談的重點,利用主題 提示與立意取樣方式,開始進行正式深度訪談,期望獲比較完整且系統化的資 料。以電話或當面兩種方式採訪訪談的對象,由受訪者決定受訪方式。

參、本研究的特徵與特點

本段分述研究的特微與特點如下

一、特徵:

根據 Janesick,V, (1994)所言:「報導適切的個案研究,有助於提供描述與瞭 解特定人類的行為,以及在過去未被審慎紀錄的研究所需的基礎。」質的研究,

根據學者的分析Bogdan.R.C & Biklen,S. K. (1998),可歸納其啟示,以利本研究 的發展特徵如下:

(一)、以自然環境為直接的資料來源且以研究者為蒐集資料的輔助工具 初期以自然情境,取得受訪人同意後,採半結構訪談深入了解個案學校之 午餐所有情境。

(二)、蒐集描述性(descriptive)的資料

本研究從仁愛鄉誌、地方村落史、及其它刊物含校刊、光碟等資料取得個案 學校相關所有午餐環境、水源災害及辦理之描述性的資料。

(三)、關注過程與成果

本研究分別逐次對個案學校受訪談人員,留意其時間、地點,訪談過程中避 免受干擾及其它注意事項,以利完整蒐集資料。

(四)、採歸納方式分析資料

受訪談個案學校當中,所回應的內容及文件中,有共通性的語詞及意涵,以 綜合歸納性方式分析。然後,引用節錄比較特別或代表性的對答與內容。

(五)、關注的要點在於「意義」(meaning)

本研究中,因受訪個案學校人員之表達口氣及語句表相,均有所差異,還有 受訪者答非所題或過於引伸,但有其用意,採其表達之想法感受意義為主。

二、特點

Lincoln, Y,S, (1995)指出使用個案研究可以提昇特定領域中之概念及理論知 識,個案研究方式已被許多學門廣泛接受。報導適切的個案研究,有助於提供描 述與瞭解特定人類的行為,以及在過去未被審慎紀錄的研究所需的基礎。還有 Hitchcock.G & Hughes. D(1995)研究社會學與教育研究中的個案研究啟示,

本研究的特點如下:

(一)、指出個案研究特點

本研究中,針對個案學校午餐中,特別事件如供應商倒閉,無預警停止供應,

還有個案學校的午餐地理環境,原料運送路況險惡等等有豐富且生動的描述。

(二)、在個案中,每一件事務的敘述都需有時間上的順序。

本研究中針對個案學校每件學校午餐議題事務,均按時間及受訪個案學校編 碼及受訪人員編碼順序排定後逐一擇取精華要點敘述之。

(三)、針對事件的描述與分析進行內部的討論。

本研究中針對個案學校每件學校午餐議題事務,均逐一擇取精華要點描述與分

析比較,分別其不同差異、雷同相似歸納,然後,從工作人員與學校微觀角度、

環境制度及社會現象演變的巨觀角度進行學校午餐內部的討論。

(四)、專注於特殊個體或幾組研究對象,或幾組研究對象及他們所有的認知。

本研究專注於個案學校午餐特殊環境,特別的災害,不一樣的遭遇,相似的 困難,比對所有相同的職務角色受訪者,分組歸納分析其感受與認知。

(五)、一種能捕捉個案精華的呈現方式。

本研究聚焦於特別事件或作為或特色,是否共同或個案,加以分析描述。

綜合上述之研究方法,本研究資料蒐集的流程如下:

圖 3-1 資料搜集流程

研究者主觀、反省與評析

文件分析

學校午餐沿革及歷年大事、校務午餐會報記錄、午餐工作計劃、營養教育活動 辦法、午餐招標採搆記錄、廚房工作計錄、午餐秘書工作記錄、學生午餐服務 隊辦法、校務日誌、導護日誌、風災搶修水資源記錄及申報資料、廚餘處理記 錄、家長會議資料、廚工準備金提撥會議、飲用水(機)記錄表、地方路況表

半結構深度訪談

校長、午餐秘書、午餐主計、午餐出納、廚工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