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方法

本節主要探討行動研究法,除了包括行動研究的意義,也說明本研究的行動 歷程。最後,特別針對本研究行動方案的擬定和實施期程說明之。

壹、行動研究

近年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是教育部極力推廣的政策,如何讓「教學」

更趨專業,一直是目前當局正視的重點,在評鑑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反思與澄清 自身在教學歷程中的盲點使自己的教學專業更為精進。行動研究,呼應了教師專 業成長的理念。以下就意義及本研究行動歷程說明之。

一、行動研究的意義

行動研究,可說實踐了 Dewey(1933)問題解決、反省思考的理念,其主張教 學、探究、反省三者息息相關,此觀點著實已道出行動研究的精神所在。行動研 究是有系統的、循環且反復的探究歷程,係指行動和研究合一,實際工作者對工 作情境中所遭遇到的問題進行研究,從提出問題到撰寫報告、擬定行動計畫的過

44

程當中,研究者必須要持續不斷的蒐集與分析資料,進行反思,並在期間依據研 究發現進一步規劃或修正未來的行動(Andrew, 2001/2006)。

行動研究應用在教育研究中頗多,尤其近年來政府鼓勵教師參與進修活動、

各校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使教學更趨專業化,行動研 究即符合提昇教學專業、增進教師權能和進行教學改革的概念。透過行動研究,

教師得以針對教學活動或班級情境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了解或解決,因此,在所 有的研究方法中,行動研究可稱為和教學最為密切相關的研究方法。行動研究除 了在教育研究中深受重視外,教師即省思教學者或研究者的理念在外語學習與教 學文獻中也頗受重視(Burns, 2005;Richards & Lockhart, 1994)。藉由教師參與教 學活動成為研究者,可以提高英語教學研究成果的實用性並發揮其價值,也可以 提供其他面臨相同問題的現職教師作為教學上之參考(許月貴,2008)。

綜上所言,行動研究對於教學場域而言極具意義性,研究者或教學者不僅 在教學過程中,透過不斷的反思、相關文獻的閱讀、文件資料的蒐集,研究者也 可以對問題、對自身的教學行為有更深入的學理方面之認知,對理論與實務之間 的鴻溝能進一步的理解與澄清。

二、本研究之行動歷程

在行動研究施行前,研究者必須要做好詳盡的規劃,才有助於之後研究的進 行。行動研究法有四個流動循環,包括計畫、行動、觀察與省思,而主要步驟除 前述所提之基本階段外,可再進一步細分為以下步驟,茲將本研究之行動歷程分 述說明之(蔡清田,2000;Andrew, 2001/2006)。

(一) 提出關注的問題

行動研究者通常會由教學方法、教學問題或特殊問題尋找研究的主題。擬定 研究主題前,研究者就過去三年的英語教學經驗中,發現學生對於記憶英語教科

45

書內的字彙總表現出消極的態度,課本較欠缺故事性的題材,而是分散的句型式 編排方式。然而,在研究者進行繪本故事教學時,學生參與課堂表現則較為主動、

積極,對英語繪本故事感到興趣,因此也樂於參與相關教學活動,其中包括字彙 和句型的練習。因此如何活化繪本教學,將其運用在英語字彙的教學上,特別將 字彙置於故事情境脈絡中進行教學活動設計,而學生能夠去回想、去應用,為本 行動研究關切的主題;另一方面,如何修正或改進自己繪本方面的教學技巧,也 是研究者探究的問題。

(二) 參閱相關文獻資料

本研究主要針對繪本故事融入英語識字教學這個主題進行文獻資料的蒐 集,不論是學理方面或教學實務上的研究結果皆仔細閱讀並進行筆記記錄,其目 的為建立研究問題的理論架構,充實教學活動的理論內涵,期能使教學研究更具 成效。

本研究擬定主題前,研究者除了進行文獻蒐集之外,也正於台中教育大學英 語教學課程進修,透過理論與教學活動的學習和實際操作演練,不斷增進研究者 理論與教學的知識。研究者在教學活動進行中遇到困難時,與授課教授和資深英 語教師針對教學問題進行討論,並將心得和省思記錄於研究札記中,以澄清理論 與教學之間的盲點。

(三) 探究背景資料並進行蒐集

探究背景知識係指在進行教學之前,研究者對研究對象、與教學活動有關的 一切事務皆全盤掌握,研究者先對教學情境相關人員進行對話與溝通,了解學校 的英語繪本教學之實施情形,作為行動研究方案實施之參酌點。本行動研究歷程 中,研究者將所關注的問題,對校方、四年級級任教師、四年級英語教師、學生、

學生家長進行口頭或紙本的說明,教學之前,發給研究對象通知書讓其了解本課 程的學習重點。

46

(四) 允許研究問題可隨著蒐集到的資料而調整修正

行動研究是動態的,關注的是人的問題。基於人的多樣性,在行動研究期間,

教學資料的種類、教學策略或教學設計的改變都是可能的。在研究過程中,為期 讀者瞭解研究者在教學過程中所做的事或想法,研究者撰寫研究報告的過程中,

在研究札記裡完整詳實的記錄整個行動研究歷程,修正之處在第四章研究結果與 討論中呈現。

(五) 擬定可能的解決方案

研究問題確定後,研究者擬定一套詳細的行動研究方案,其中包括 : 研究 方法、要蒐集哪些資料、採用何種方法蒐集資料、進行多少時間、研究進行時會 遭遇到哪些問題並思考如何突破或解決、資料如何分析…等問題。本研究資料蒐 集方式採用觀察、訪談、省思,並進行錄音和錄影,並蒐集學生的教學回饋,研 究進行的過程中持續的蒐集與整理,之後進行資料的分析並寫成研究報告。

(六) 分析和組織資料

分析資料時,研究者要確定最後要報導的資料的類別為何,各類別之下的資 料又有哪些,為歸納總結的工作。歸納的過程中,研究者參閱相關文獻,以樹狀 圖的方式對質性資料進行整理歸納,以適當的統計方法檢定量化資料。在資料總 整理前,研究者先擬初稿,再次將所有資料進行檢核,依次整理之。

(七) 報導資料

研究內容的呈現要輔以簡短的概述,必須要對教學活動、學生反映和重要事 件舉例說明。撰寫研究結果與討論時,研究者詳細分析所舉出的資料並清楚說 明,也對應其他論文的研究結果進行分析討論。

47

(八) 提出結論與建議

行動研究對研究者本身的意義是:面對問題與試圖解決問題的歷程,針對行 動歷程,對於過去教學理念或英語識字的教學方法或教學技巧定有一些改變或修 正。經由此次文獻資料的蒐集及行動方案的執行,研究者根據新的理解作出結論 和建議。

貳、行動方案

本研究使用英語繪本故事,為了避免繪本本身文字或圖案大小或受限於教室 視角,以致某部分學生無法清楚看到繪本,研究者在選定繪本後,即將繪本掃描 製作成投影片,運用投影設備,使全班能一起欣賞圖畫和文字。以下,就英語繪 本故事的選擇、本研究的繪本故事分述之。

一、繪本故事的選擇

英語繪本的種類和特色已於第二章說明,本研究所選擇之繪本故事除了參酌 九年一貫英語課程綱要附錄四之參考字彙表,也參考新北市英語輔導團為推動活 化課程分別就低、中、高年級推薦的英語繪本補充教材。本研究選擇繪本考量之 因素如下 :

(一) 學生年級與程度

不同的學生年級與學生程度所使用的繪本也會有差別,基於個別差異,即使 使用相同繪本,因學生年級不同、英語程度不同,認知能力也會不同。本研究參 照新北市英語輔導團所推薦的繪本,從中年級的繪本系列中挑選出適合國小四年 級學童閱讀、學校圖書館能夠借閱取得的繪本故事。在教學活動進行之前,研究 者除了對四年級學生進行繪本故事識字測驗前測,並分析學生在每一本繪本內容 字彙的起點行為,以了解學生識字情形之外,也透過四年級英語教師,了解學生

48

在英語學習的表現情形以及英語教師在英語課堂中使用繪本的情形。

(二) 繪本內容具情節與故事性

誠如第二章所言,繪本分為文字繪本和無文字繪本,繪本的特色最主要是能 藉由圖畫來表達其所要表現的主題。本研究所選擇的繪本故事除了具備圖畫外,

也具備故事情節或重覆句型的文字,考量主要在期能藉故事情節脈絡或重複句型 以突顯英語單字,加深研究對象對於英語單字的記憶,研究者也會編擬有關故事 字彙的相關學習活動。

(三) 繪本故事具有明確主題字彙

本研究以主題為挑選繪本的考量,係依據九年一貫英語課程綱要之附錄二的 主題與體裁參考表,例如:本研究在第一循環階段以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和 From head to toe 做為繪本教學的教材,前者的繪本故事內容,以時間(Time)和 食物(Food)為主要字彙,另一本 From head to toe 則以動物(Animals)和身體部位 (Parts of the body)為主要字彙;而第二循環階段的繪本則為 Seven blind mice,字 彙有數字(Number)、時間(Time)以及顏色(Colors)三大字彙群。

二、本研究的繪本故事

本研究的整個歷程共分為兩個循環階段,共挑選三本英語繪本故事作為教學 依據,依序為第一循環教學階段的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好餓的毛毛蟲)、

From head to toe(從頭到腳)以及第二循環教學階段的 Seven blind mice(七隻瞎 老鼠)。研究者選擇這三本繪本故事的原因,首先,除了參考新北市英語繪本補 充教材所推薦的中年級系列書單之外,研究者也就過去的教學經驗做思考,目前

From head to toe(從頭到腳)以及第二循環教學階段的 Seven blind mice(七隻瞎 老鼠)。研究者選擇這三本繪本故事的原因,首先,除了參考新北市英語繪本補 充教材所推薦的中年級系列書單之外,研究者也就過去的教學經驗做思考,目前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