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為了解決本研究的問題,本研究計畫採用量化的教學系統觀察法,輔以質化 的訪談法,蒐集本研究所需的相關資料。在量化資料方面,以「PEATI」系統觀 察及教專教學觀察表作為觀察工具,分別分析教專與體育教師的教學行為,並比

行刺激回憶訪談,並於觀察告一段落後進行正式訪談,更精確分析探討教專體育 與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之教學行為。研究方法與工具分述如下。

一、系統觀察法

系統觀察法已普遍運用於描述體育教學實況的研究中,此種方法最大的特色 在於觀察教學前就須先根據研究目的與對象來選擇適合的觀察工具,設計觀察紀 錄表格,且要求觀察信度達一定的水準,因此,資料的獲得具有三種主要的特質:

特定性、客觀性及有效性(陳玉枝,2009)。系統觀察法通常包括事件紀錄法、

期程紀錄法、間歇紀錄法及時間取樣記錄法等四種,可依照觀察者的觀察行為與 觀察目的來選擇紀錄法。本研究分別採用的「體育教師觀察系統」(PETAI)及教 專教學觀察表作為有無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行為上的 表現情形。

(一)PETAI 系統觀察

是由美國 Wisconsin-La Crosse 大學運動科學系所研發,但操作系統軟 體為周禾程於 2007 年所研發的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觀察系統 4.0 版,透過本 系統能有效縮短紀錄與計算的時間,並可以在觀察完畢後隨即將觀察的資料 提供給教學者,提供其日後修正教學的參考。此系統可以同時觀察教師行為 和學生行為兩部分,本研究以教師行為為主要觀察類目,其教師行為包括教 師教學行為及教師管理行為兩大類共計十項的行為類目。各行為類目內容請 參考表 3-3-1。PETAI 行為各類目定義說明如下:

1.教師教學時間(Teacher Instruction Time):是指教師在體育課教學 時所做的課程講解、給予學生的回饋或巡視監督活動等活動所用的時

間。次類目內容如下:

(1)課程講解(Planned Presentation):教師在課堂中對課程內容的講 解時所用的時間。

(2)回答問題(Response Presentation):教師在課程中針對學生所提 的相關問題再重述、強調說明及回答時所用的時間。

(3)巡迴觀察(Monitoring):教師在教學走動巡視觀察學生學習時所用 的時間。

(4)成就回饋(Performance Feedback):學生在完成某一特定動作時,

教師立即提供動作指導、修正之相關訊息時所用的時間。

(5)激勵回饋(Motivation Feedback):教師為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所 提供的一些讚美或鼓勵所用的時間。

2.教師管理時間(Teacher Management Time):是指教師在課堂上的組織 管理時間,不包括教師教學時間。

(1)集合整隊(Beginning/Ending Class):教師開始上課、集合及結束 上課時所用的時間。

(2)器材管理(Equipment Management):借用、分配、發還、整理器材 所用的時間。

(3)組織分組(Organization):分組學習及比賽所用的時間。

(4)行為管理(Behavior Management):教師在回饋學生的個人行為時所 用的時間。

(5)其他(Other Tasks):教師在其他事件時所用的時間。

主類目 次類目 定義 舉例

A-3-3 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 A-4 清楚呈現教材內容

A-4-1 說明學習目標或學習重點 A-4-2 有組織條理呈現教材內容

A-4-3 正確而清楚講解重要概念、原則或技能 A-4-4 多舉例說明或示範以增進理解

A-4-5 提供適當的練習以熟練學習內容 A-4-6 澄清迷思概念,或引導價值觀

A-4-7 設計學習情境啟發學生思考與討論(進行 師生討論、小組討論、小 組發表)

A-4-8 完成每個學習活動後,適時歸納總結學習 重點 A-5 運用有效教學技巧

A-5-1 引發並維持學生學習動機 A-5-2 善於變化教學活動或教學策略 A-5-3 教學活動的轉換與銜接能順暢進行 A-5-4 有效掌握教學節奏和時間

A-5-5 善用問答技巧(如提問、候答、傾聽、澄清、提示、轉問、深究、

回應、兼顧不同層次問題、兼顧高低成就學生的反應等)

A-5-6 使用電腦網路或教學媒體有助於學生學習(含教具、圖片、補充材 料、網路資源;宜大小適中、符合需求、內容正確)

A-5-7 根據學生個別差異調整教學(含個人或小組指導)

A-6 善於運用學習評量

A-6-1 適時檢視學生的學習情形(包括口頭或紙筆方式)

A-6-2 依據實際需要選擇適切的評量方式(小考或家庭作業)

A-6-4 根據學生評量結果調整教學 A-7 應用良好的溝通技巧

A-7-1 板書正確、工整有條理(文字、符號、圖形)(筆順、簡體字、字

A-7-2 口語清晰、音量適中

A-7-3 教室走動或眼神能關照多數學生 A-7-4 師生互動良好

2.B層面:班級經營與輔導

B-1 建立有助於學習的班級常規 B-1-2 教室秩序常規維持良好

B-1-3 適時增強學生的良好表現

B-1-4 妥善處理學生的不當行為(如打瞌睡、偷吃東西、聊天、傳紙條、

吵鬧、打架、作弊、走動、搶答等)

B-2 營造積極的班級學習氣氛

B-2-2 布置或安排適當的學習環境 B-2-3 教師表現教學熱忱

B-2-4 學生能專注於學習 二、訪談法

本研究採用的訪談法為刺激回憶訪談法與正式訪談,希望能透過訪談方式,

將研究的過程中無法從量化資料得知的教師行為與學生行為,藉由與教學者的訪 談過程中加以探究教師內心無法用行為表示的部分,能更進一步歸納分析。

一)刺激回憶訪談

刺激回憶訪談法是將教師教學過程全程錄影下,於每一次教學觀察後的當 天放學前,研究者重播教學事件的錄影帶,讓教學者與研究者一起觀看,同時 配合訪談法的應用,引導教師回憶或報告在教學歷程中的思考或決定,加以探 究教師在教學現場的想法。整個研究過程中,每位教師實施八次刺激回憶法,

分別觀看跑步、球類等項目,共計八節課。實施時,研究者先挑選當天的教學 錄影帶,然後播放整節課的內容,由研究者和參與老師一起看,一邊配合訪談 法的應用,在回憶的過程中,研究者引導教師回憶說明教學時的感受、重點與 反應,探究教師在教學現場的想法。訪談的進行採半結構式,目的主要在瞭解 教師行為背後的原因及釐清其行為之類目,提出的問題多為「你那時候的行為 屬於課程講解還是回答問題呢?」、「你為什麼這樣做?」、「你覺得自己這 樣做的目的是什麼?」等句子,訪談題綱依照PETAI系統觀察工具的類目及教

專教學觀察的檢核重點為參考擬定,如附錄四。訪談時全程皆錄音保存,轉譯 成文字後供資料分析之用,並作為深入分析教師行為表現的依據與線索。例:

「研:請問您在這堂課中有進行評量嗎?剛剛的分組遊戲算是評量嗎?

體:不算吧!我只是想讓他們能更高興的練習,不是想要評量,我通常不會在每一 節課都有評量。

體:我覺得不要太常評量,這樣學生會不喜歡上體育課。」。

(二)正式訪談

教專與體育教師實施體育教學觀察告一段落後,研究者從「PETAI」觀察 教師行為類目統計結果及教專教學觀察表的評鑑標準之評量結果,做一個綜合 性的課後訪談,每一位教師一次,共二次。訪談題綱參考黃泰源(2005)、陳 小玲(2006)訪談題目而定,如附錄五。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