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本研究旨在了解桃園市內各國民中學校園內「童軍團部」的設置與使用現 況。因此,本研究在初期階段以電話訪問的方式,了解研究範圍以及研究對象 之雛型,並發展研究設計。研究中期階段則以郵寄方式發放問卷,獲取相關資 料,以學生與團長填答的問卷內容分析,對各校童軍團部的使用現況有初步的 認識,並藉由實地訪查,記錄各校團部,了解童軍團部的設置。最後階段以訪 談的方式,補強問卷調查結果的不足,加深對童軍團部的分析。

對於本研究在研究方法和工具上的設計,茲分述於下。

壹、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了解桃園市內各國民中學校園內「童軍團部」的設置現況與使 用情形,故試以田野調查法、問卷調查法、訪談調查法等方式做為研究設計的 重要方法,進行統計分析。茲就研究方法,分別說明如下:

一、 田野調查法

田野調查最大的功用在於進入研究現場,摒除其他干擾因素,取得第一手 的資料(洪國維,2008:56)。空間設計的規劃研究,可視為如何評估「空間性 能」的研究課題,如果能掌握空間中生活事情的真相,以民俗調查方法創造出

「第一手資料」,將各類空間被各階層居住者、使用者如何實際使用的真相,

忠實且系統記錄下,實為用後評估(POE)能發展的方向(黃世孟,2000)。

本研究針對童軍團部的議題,在問卷與訪談中的資料並未能具體展現童軍 團部的特色與特徵,故研究者親自走訪桃園市十四所國民中學童軍團部,借助 影像資料與親眼所見,記錄下每個童軍團部的資料,從中找尋有助於本研究資 料,做為日後撰寫本研究之重要參考資料與依據。

二、問卷調查法

本研究旨在了解桃園市立國民中學童軍團部的設置現況與使用情形之研 究,以「全市普查」調查全市各國中設立童軍團之情形,再縮小範圍至童軍團 有設置童軍團部之學校發放問卷,並請團長提供相關訊息。

60

「普查」桃園市境內有設立童軍團之國民中學童軍團長,並普查各校童軍 團成員使用童軍團部的相關感想與意見,為本研究目的及問題尋找相關答案。

本問卷調查對象有以下兩類:

(一) 童軍團長

以桃園市境內五十七所市立國民中學有設立童軍團部之十四所學校中,寄 發問卷至各校的童軍團長為主要調查的對象。了解童軍團部的設置與使用情 形,及童軍團長對童軍團部建構的想法。

(二) 童軍團員

以桃園市境內五十七所市立國民中學有設立童軍團部之十四所學校中,童 軍團成員為填寫問卷的人選。藉由團員在童軍團部活動與使用的角度,提供本 研究了解「童軍團部對童軍團成員的意義」。

三、訪談調查法

此研究方法,希望藉由面對面的溝通了解童軍團長的想法。也是最後為了 導正研究結果,所做的聚焦、校正的工作。為了尋找「有用」的答案,也致使 為了更準確地暸解童軍團長對童軍團部設置的規劃與想法,研究者邀請九名團 長參與訪談,並將訪談結果分析出童軍團長對童軍團部規劃設計之想法,並藉 由訪談了解團長對童團部設置現況所遭遇的困境,以及對童軍團部設置的建 議。

貳、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以「童軍團部的設置現況」與「童軍團部的使用情形」為兩大 主軸,針對研究目的,分別採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利用不同的研究工具,進行 研究資料蒐集:從初期階段的電訪調查表、到實地調查的規格表、為了能充分 描述場地,利用相機,拍攝童軍團部的靜態攝影,與細部配置圖。為了更瞭解 童軍團部設置現況與使用情形並獲得童軍團長、童軍團員的第一手使用想法與

61

意見而使用兩種問卷、以及最後的訪談所需的訪談大綱,都是為了獲取本研究 問題的答案、蒐尋資料的研究工具之一。茲將之說明如下:

一、桃園市立國民中學「童軍團」電訪調查表

本研究構想之初,研究者以電訪的方式,訪問全桃園市國民中學的學務主 任或訓育組長,了解該校是否設置童軍團,是否有童軍團部,並請給予童軍團 長的連絡方式,辦公室分機以及團長的姓名,以利後續聯絡、請教童軍團長童 軍團部相關事宜。並以「桃園市國民中學『童軍團部』電訪調查表」,進行對 話內容的記錄,內容如下:

(一)是否有童軍團及童軍團部

在簡單自我介紹後,研究者簡要詢問貴校是否有童軍團?是否有童軍團 部?

(二)請給予童軍團長聯絡方式

接著請學務主任/訓育組長協助,留下童軍團長辦公室分機電話及團長姓 名,以利後續聯絡,以電話請教童軍團長,是否方便至童軍團部實地踏查拜 訪,建構影像資料,填寫問卷,若團長不方便則請團長協助影像紀錄。

二、桃園市各國中「童軍團部」實地調查表

本研究進行實地踏查,記錄童軍團部踏查第一手資料,並將記錄內容輔以 影像紀錄。調查規格表記錄第一部分為童軍團部區位:記錄童軍團部位於校園 中的區位。第二部分為影像紀錄:利用相機記錄童軍團部門口、走廊、童軍團 部全貌、各區域規劃影像紀錄、團部所有陳設物品記錄(包含:櫃子、桌椅、

佈告欄…等)。第三部分紀錄童軍團部平面圖:將童軍團部內部空間規劃進行記 錄,了解各區域規劃(包含:器材區、圖書區、小隊角、集會區…等)。並將各 區域動線與流暢性(觀察各區域交流性與隱密性)、是否隔間(各區域如何區隔?

利用屏風或櫃子、桌子、簾子?)等列入觀察重點。第四部分紀錄童軍團部設置

62

現況:觀察記錄童軍團部內陳設物品的形式並以文字紀錄說明。

三、靜態影像紀錄

為了能充分描述場地與空間利用,研究者先試著實地走訪已設置童軍團部 的學校。包含新北市正德國中、台南市後甲國中、桃園市五所國中:同德國 中、福豐國中、中興國中、建國國中、內壢國中。利用相機,拍下童軍團部靜 態攝影,以建構本研究概念的雛形。並將靜態影像記錄整理,成為表現場地實 況的重要資料。

在靜態攝影中,研究者認為影像紀錄大致可分為四類,分別說明如下:

(一)團部全景

場地全景,指的是觀察者第一眼看到場地的全貌,包括由前門進入團部後 的影像紀錄,並輔以站在團部後方內側往前拍攝場地。可以讓研究者瞭解場地 的規模。

(二)團部空間規劃

依據團部內有形或無形的空間區隔進行影像紀錄。有形的空間區隔,可能 是利用拉門、櫃子等建構出區域,無形的空間區隔,例如集會區,有桌椅擺 設、器材區有活動器材等,隨然沒有明顯隔間,但可以感受到團部的空間規 劃。

(三)『童軍團部』實地調查表

依照「『童軍團部』實地調查表」的記錄要項,只要是無法以數字或以文 字描述之繁雜時,皆以靜態影像記錄,如櫃子、置物架、器材…等,提供研究 者在歸納與比較時,能回溯當時觀察到的物件形式與使用情況。

(四)相關連的場地

童軍團部設置時所緊鄰的場地,有時代表了它在學校存在的意義或價值,

如球場、圍牆、活動中心、廁所、操場跑道、車棚、教室教學區等,都可以此

63

說明該場地設置在學校的地位為何、或考量的觀點為何。有的團部附近腹地廣 大,緊鄰炊事區、有風雨操場、有圓形集合場,有的團部旁邊可能只有走廊。

(五)特寫與特別說明

在某些項目須特別說明的,以特寫的方式拍攝,在撰寫說明若搭上照片便 能強化文字的呈現。

四、問卷調查工具

為瞭解各校之「童軍團部」設置情形,以及使用的需求與滿意度等,本研 究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希望獲取有用的訊息。研究者根據相關研究、文獻探討 及研究目的,自編問卷,形式採半結構式,利用問卷呈現童軍團部的設備,調 查團部硬體、舉目可見之設施設備。本問卷共分兩份,分別針對童軍團長、童 軍團成員(學生)進行施測,有關此兩份問卷,茲就其內涵分述如下:

(一) 童軍團長問卷調查

本研究使用自編問卷,以蒐集桃園市國民中學學校童軍團部設置及使用情 形;在初步編寫完成時與指導教授經多次討論修正,並請專家審題(詳見附錄 参)及五位團長預試後,確定本研究相關的問卷(詳見附錄八),內容一共分為 五個部份:

第一部分為:童軍團長基本資料,了解童軍團長相關經歷、資歷。第二部 分為:童軍團及童軍團部基本資料,了解該校童軍團規模及童軍團部之歷史與 使用情形。第三部分為:童軍團部使用需求情形調查量表,了解童軍團長使用 童軍團部的需求與經營。第四部分為:童軍團部使用滿意度調查,了解團長對 童團部設置現況使用之滿意度。第五部分為:童軍團部使用之建議,了解現階 段童軍團長對童軍團部使用改進之建議與所面臨之困難。

(二) 童軍團成員問卷調查

第一部分為:童軍團成員基本資料。第二部分為:團員使用童軍團部情

64

形,了解童軍團成員到童軍團部的時間、頻率,為何會到團部。第三部分為:

童軍團部使用需求情形調查,了解童團成員對童軍團部的使用需求為何,第四 部分為:成員使用童軍團部滿意度調查。第五部分為:成員使用童軍團部之建 議。

五、訪談工具

問卷能獲得的資料代表性有限,尤其是在問卷內容說明得不夠清楚、頁數 份量太多時,更容易使得填答的信效度有所偏頗,避免研究者過於主觀判讀資 料,研究者同時發現開放性的提問是重要,也是本研究極欠缺的,因此決定實 施訪談,並在訪談後整理逐字稿。本研究之訪談工具,包括了若干開放式問題 的訪談大綱(詳見附錄七),針對團長的規劃理念、以個別訪問的方式來深入

問卷能獲得的資料代表性有限,尤其是在問卷內容說明得不夠清楚、頁數 份量太多時,更容易使得填答的信效度有所偏頗,避免研究者過於主觀判讀資 料,研究者同時發現開放性的提問是重要,也是本研究極欠缺的,因此決定實 施訪談,並在訪談後整理逐字稿。本研究之訪談工具,包括了若干開放式問題 的訪談大綱(詳見附錄七),針對團長的規劃理念、以個別訪問的方式來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