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設計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理論架構

如同前述,本文是以個體層次的定群追蹤資料為基礎,建立適當統計模型進 行跨時比較的縱貫時序分析,以探討選制變遷對於選民投票穩定與變遷之影響。

因此,除了因新舊選制在制度設計上的結構性差異,可能導致選民有不同的策略 思考及投票考量外,上述選民投票穩定與變遷的相關文獻中,所提及可能影響選 民投票抉擇的「個體層次」變數,諸如選民的個人背景(年齡、性別、省籍、教 育程度)、心理認知態度(政黨認同、統獨立場、族群認同、政治信任感)、及對 行政與立法部門評價(對陳水扁政府施政評價、對立法院表現之評價)等,將是 本文後續建立統計模型的重要自變數,而選民的所屬地區則作為統計分析模型中 的控制變數。本文整體的研究架構如圖 3-1 所示。

【圖3-1】穩定與變遷投票的研究架構圖 心理態度因素

1.政黨認同 2.統獨立場 3.族群認同 4.政治信任感 個人背景特徵 1.性別

2.年齡 3.教育程度 4.省籍 5.所屬地區

選民的投票選擇及穩定與變遷

選制變遷 因素

對行政與立法部門 評價

1.扁政府施政評價 2.立法院表現評價

為了探討選民在第六屆及第七屆兩次立委選舉中的投票穩定與變遷,本文應 用 並 延 伸 黃 紀 ( 2005: 7 ) 的 架 構 , 建 立 如 表 3-1 的 「 選 票 流 動 表 」( the flow-of-the-vote table),其所呈現的即是選民在這兩次選舉的可能投票模式。由 於在 2004 年 SNTV 舊選制下選民僅能投一張選票,而在 2008 年新選制中,選 民擁有區域候選人(即單一選區 SMD)與全國不分區(即政黨比例代表 PR)兩 張選票,形成兩次選舉之三張選票所構成的各種可能投票模式。表中兩個英文字 母,前者代表 2004 年 SNTV 的投票選擇,後者則是 2008 年的投票對象,例如 KK 代表兩次選舉都支持國民黨的穩定投票模式,DK 則代表 2004 年投票支持民 進黨,但 2008 年改投國民黨的變遷投票類型。必須說明的是,並非在所有的選 區都具有表列之所有選項,在 2008 年 SMD 選區中,多數選區僅兩大政黨有提 名候選人,台聯亦僅在 13 個 SMD 選區中提名,因此在這兩次選舉的三張選票 中,主要的穩定投票類型僅有 KK 與 DD 兩種,2004 年支持台聯的選民在 13 個 SMD 選區及 PR 選票有機會 TT 型穩定投票,至於 2004 年支持親民黨的選民在 新選制下兩票皆沒有穩定投票的機會,必須轉移選票給其他政黨或者選擇棄權。

此外,表中的 OO 類型也並不具有穩定投票的意涵,因為兩次選舉皆是投給無黨 籍或其他小黨,並不代表其是穩定地支持「同一政黨」。

若要同時呈現選民在這三張票的投票模式,則可以三個字母來表示,如

(T,DT)代表「2004 年 SNTV 投台聯候選人,2008 年 SMD 投民進黨候選人,

PR 則仍支持台聯」。表 3-1 之呈現是將 2004 年選票與 2008 年的兩票逐一比較,

但在後文的分析中,本文除比較 2004 年 SNTV 與 2008 年 SMD 的選票穩定與變 遷之外,亦嘗試將 PR 票同時納入整體投票模式的分析當中。

【表3-1】選票流動表:2004 及 2008 年立委選舉投票之可能模式

2008 MMM

SMD1 PR

KMT DPP TSU Other KMT DPP NP2 TSU Other KMT KK KD KT KO KK KD KN KT KO DPP DK DD DT DO DK DD DN DT DO PFP3 PK PD PT PO PK PD PN PT PO TSU TK TD TT TO TK TD TN TT TO 2004

SNTV1

Other OK OD OT OO4 OK OD ON OT OO4

註解:KMT=國民黨;DPP=民進黨;TSU=台灣團結聯盟;NP=新黨;PFP=親民黨;Other=無黨籍 及其他政黨。

說明:1.本表呈現 2004 年 SNTV 與 2008 年 SMD 的選區競爭時,皆不含原住民選區。

2.新黨(NP)在 2004 年的 SNTV 選舉中,僅於金門縣提名候選人參選,金門縣並不在本文 使用資料的調查範圍內,且新黨在 2008 年的 SMD 選區中也沒有提名候選人參選,僅於全國 不分區部分提出政黨名單,因此僅在 PR 票中有 NP 的選項。

3.親民黨(PFP)在 2004 年選舉中囊括 34 席,但其在 2008 年的 SMD 選區僅在連江縣提名,

且未列名於政黨比例名單中,因此僅於 SNTV 中列入 PFP。

4.表中的 OO 投票類型,並不具有穩定投票的意義,僅代表在兩次選舉中皆支持無黨籍及其 他小黨。

資料來源:延伸自黃紀(2005: 7)。

新選制的兩票結構是其與舊選制較大的制度性差異,而此種差異是否造成選 民進行投票時有不同的策略思考?若將 2008 年新選制的兩票結構分開觀察,假 定選民對於這兩票的投票選擇乃是相互獨立,意即選民將完全針對兩票彼此不同 的制度特性而有獨立的投票考量,兩者並不相互影響,則表 3-1 即構成兩個傳統 研究中呈現的選票流動表。從前述 Duverger 的學理論證中可得知,立委選制從 過去的 SNTV-MMD 轉變為 SMD,將造成政黨得票率與席次率的比例性降低,

形成兩大政黨的對決,在 Duverger’s law 所揭示的機械性因素與心理性因素作用 下,將導致 2004 年支持規模較小政黨的選民(如台聯選民),在 2008 年 SMD 中轉移其選票,採策略投票投給較有當選希望的大黨之一,而第二票的 PR 選票 則不受第一票 SMD 的影響,在以全國為一個選區的政黨票中仍支持該小黨,形 成如(T,DT)的投票模式。換言之,在 2004 年支持小黨的選民,因為選制的制 度性差異,使其在新選制的兩票間因策略思考而分裂投票。因此,若 Duverger

的學理論證為真,且選民在新選制下之兩票的確相互獨立,則本文預期大黨支持 者在兩次的選舉中,其投票選擇將呈現穩定的投票模式,如(K,KK)或(D,DD), 而小黨選民則可能在 SMD 中出現較大的選票流動,如(T,DT)型變遷投票。然 而觀察選民投票之穩定與變遷時,亦需注意 2008 年各單一選區內選民擁有的選 項組合不同(黃紀,2008b:138),例如親民黨未提名區域候選人,因此根本沒 有(P,PP)型穩定投票的選項;同理,台聯的支持者也只有在台聯有提名區域候 選人的 13 個選區中有機會採(T,TT)型穩定投票。

然而另一方面,也有學者指出在混合式選制之下,不同制度特性設計的兩票 之間,其導致的政治效應並非相互獨立,實際上是會產生所謂的連動效果

(interaction effect)或感染效果(contamination effect),此種連動效果將對政黨、

政治人物或選民皆產生影響,其可能左右政黨參與選舉競爭時的候選人提名策略 思考、28選區候選人的競選策略、選民在兩張選票的抉擇等,甚至形塑國家整體 政黨體系的發展(Ferrara, Herron, and Nishikawa, 2005)。因此持此論點的學者認 為,就選民同時擁有混合制下兩張制度特性不同的選票而言,這兩張選票的投票 考量會有彼此影響的效果(Cox and Schoppa, 2002)。例如日本混合式並立制中特 殊的「雙重提名」及「惜敗率」設計,讓在 SMD 與 PR 中皆獲得提名的候選人,

有高度動機在 SMD 中努力衝高得票數,若不幸在 SMD 中落選,則仍可藉此增 加自己在 PR 選區中敗部復活的機會,此種制度設計讓某些選民亦可能因此願意 投票給難以在 SMD 勝選的候選人,藉以增加其在比例代表席次中勝出的機會。

此即顯示區域候選人票與政黨票之間,乃存在相當的互動關係(林繼文,2008;

黃紀、王鼎銘、郭銘峰,2008)。換言之,日本此種特殊的制度設計,不但左右 著政黨在兩票下的提名策略,也深遠地影響著選民的投票思維(Hizen, 2007)。

學者研究日本及俄羅斯的國會下議院選舉,亦發現若政黨在 SMD 中提名候選人 參選,相較於沒有提名候選人的選區,政黨將獲得較高的 PR 得票率(Herron and Nishikawa, 2001)。儘管學界對於此種兩票制下兩票間的連動關係是否存在,目 前仍未有所定論,部分針對台灣首次混合制選舉的實證研究,發現兩票之間的交 互作用並不顯著(Huang, Chen, and Chou, 2008; 陳陸輝、周應龍,2008),但若 此一連動效果的確發揮作用,則選民理論上將傾向於在混合選制中的兩票採取一

28 例如小黨雖知在 SMD 選舉中難以取勝,但有時仍會選擇提名黨籍候選人於 SMD 中參選,目 的在於藉由黨籍候選人在 SMD 中的競選與曝光,提高選民對政黨的認知,進而提升政黨在 PR 選票的得票率(Herron and Nishikawa, 2001; 林繼文,2008)。

致投票。更進一步來說,學理上預期在 2004 年支持小黨的選民,若其支持政黨 在 2008 年 SMD 中也有提名候選人,則其在兩次選舉的三張選票將呈現穩定的 投票模式,例如台聯支持者在台聯有提名區域候選人的 13 個選區中可能傾向採

(T,TT)型穩定投票;但若該政黨在 SMD 並無提名候選人,也可能因兩票相互 影響的效果,使得小黨選民在 PR 選票亦產生選票的流動,形成如(T,DD)的變 遷投票模式。

綜合上述學理說明,選民將由於選舉制度的特性差異,使得其投票選擇的思 維亦有所不同,進而表現在兩次不同選制的選舉中有變遷投票的情況。首先,台 灣選民在第六屆與第七屆的兩次選舉中,在選區層次上有著分別為複數選區與單 一選區的差異,過去已有相關研究證實,此種選區層次的特性將影響選民的投票 策略(黃秀端,2001),同時新選制的兩票結構,亦是不同的選區層次特性。再 者,如同上述混合選制下的兩票之間,究竟彼此間是屬於相互獨立或有著相互作 用的連動關係,牽引著選民投票模式的變化,若將選民 2004 年的投票行為亦可 能影響新選制下的投票決定納入考量,則意味著兩次選舉下的選票層次因素可能 有著相當之關連性。第三,表 3-1 雖列出兩次選舉所有可能的投票模式,然實際 上不同選區選民所具有的「選項組合」(choice set)有所不同,在 2004 年 SNTV 制度下參與選舉競爭的政黨(尤其是小黨),可能在 2008 年新選制下因各種因素 的考量,而退出新選制下 SMD 的競爭,29使得選民在兩次選舉中,擁有的政黨

綜合上述學理說明,選民將由於選舉制度的特性差異,使得其投票選擇的思 維亦有所不同,進而表現在兩次不同選制的選舉中有變遷投票的情況。首先,台 灣選民在第六屆與第七屆的兩次選舉中,在選區層次上有著分別為複數選區與單 一選區的差異,過去已有相關研究證實,此種選區層次的特性將影響選民的投票 策略(黃秀端,2001),同時新選制的兩票結構,亦是不同的選區層次特性。再 者,如同上述混合選制下的兩票之間,究竟彼此間是屬於相互獨立或有著相互作 用的連動關係,牽引著選民投票模式的變化,若將選民 2004 年的投票行為亦可 能影響新選制下的投票決定納入考量,則意味著兩次選舉下的選票層次因素可能 有著相當之關連性。第三,表 3-1 雖列出兩次選舉所有可能的投票模式,然實際 上不同選區選民所具有的「選項組合」(choice set)有所不同,在 2004 年 SNTV 制度下參與選舉競爭的政黨(尤其是小黨),可能在 2008 年新選制下因各種因素 的考量,而退出新選制下 SMD 的競爭,29使得選民在兩次選舉中,擁有的政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