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選制變革後選民投票穩定與變遷之分析

第一節 近三屆立委選舉結果的概況

欲評估選舉制度從 SNTV 轉變為 MMM 兩票制,對於選民的投票選擇產生 何種影響,必須先釐清新舊選制在制度設計上的差異,這些制度差異可能影響選 民的策略思考以及利益計算,進而表現在其投票選擇的穩定與變遷。界定與比較 不同的選舉制度,可從 Rae(1971)所提出之選舉制度的三個關鍵要素:選票結 構、選區規模與選舉規則,以及 Lijphart(1994)補充之第四個重要因素「國會 席次」(assembly size)來加以理解(黃紀,2008b:132)。表 4-1 彙整了我國立 委選舉自第二屆(1992)至第七屆(2008)以來,在上述這些選舉制度要素的概 況。同時亦根據 Laakso 與 Taagepera(1979)所提出的「有效政黨數」概念,

來瞭解我國自國會全面改選後的六次立委選舉,政黨選舉競爭與國會勢力版圖的 變化趨勢。Taagepera 與 Shugart(1989:77-91)進一步將有效政黨數區分為「選 舉有效政黨數」(effective number of electoral parties, ENEP)及「國會有效政黨數」

36 本章節部分的分析結果,曾見於黃紀教授與作者合著的一篇研討會論文中,發表於 2009 年美 國政治學會(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APSA)年會(Huang and Lin, 2009)。

(effective number of parliamentary parties, ENPP),其中選舉有效政黨數是以各政

資料來源:參考自王業立(2008:99)、黃紀(2008b:132),並經作者補充選區數、原住民席次、

ENEP。

說明:1. 平均選區規模=(區域代表數)/(選區數)

2. 選舉有效政黨數(effective number of electoral parties, ENEP)及國會有效政黨數

(effective number of parliamentary parties, ENPP),皆由作者自行重新計算。本文計算 ENEP 時所使用的各政黨得票率,第二屆至第六屆 SNTV 制皆包含兩個原住民選區的各 黨得票,第七屆 SMD 亦包含兩個原住民選區。

從表 4-1 的彙整可看出,立委選制從 SNTV 改採混合制 MMM 後的制度結 構變遷,包括國會的總席次從 225 席減半為 113 席,選民可投票數有 2 票,一票

37 Laakso 與 Taagepera(1979)所提出關於有效政黨數的計算,與 Herfindahl-Hirschman 集中指 數(Herfindahl-Hirschman concentration index, HH)有密切的關係,將此一指數取倒數即為有效 政黨數。HH 的計算是將各政黨的得票率(

P

i)平方後加總,因此若選舉有效政黨數為

N

v,則 此國會有效政黨數會比選舉有效政黨數來的小(Taagepera and Shugart, 1989: 81-85)。

投佔總席次七成的單一選區(73 席)或原住民選區候選人(6 席),另一票則投 給僅佔三成席次的政黨比例代表席次,政黨分配比例席次的資格維持舊有的 5%

門檻。其中影響選民投票選擇及政黨競爭最深遠的制度差異,應屬選區規模從過 去平均 4 席以上未滿 6 席的複數選區,轉變成新選制下個別選區僅當選 1 人的制 度設計。38第二章論及許多文獻已證實選區規模是影響選舉制度之比例性的關鍵 因素,此一影響也具體反映在選舉競爭態勢的選舉有效政黨數(ENEP)及立院 政黨體系的國會有效政黨數(ENPP)上。更具體來看,「九七憲改」後擴張國會 總席次到 225 席,39且平均選區規模也從 4.52 擴大到 5.79,這兩項有利小黨參選 的制度條件,具體反映在 ENEP 呈現逐步增加的情形,從第二、三屆的不到 3,

至 2001 年第五屆已高達 4.14,意味著 SNTV 選制的複數選區特性提供了多黨競 爭的制度誘因,例如該次的選舉中,不僅國、民兩大黨的競爭激烈,首次參與立 委選舉的親民黨(18.57%)與台聯(7.76%)合計也囊括了超過兩成六的選票(見 表 4-2)。但在新選制首次實施的第七屆選舉中,ENEP 便呈現大幅縮減的現象,

在單一選區部分僅有 2.30,甚至以全國為一個比例代表選區、學理上有利於小黨 獲取席次的政黨比例代表部分亦僅有 2.48,顯示此次選舉兩大黨競爭的態勢頗為 明顯。而觀察國會內各政黨勢力版圖的變化,採用 SNTV 選制的五次選舉,ENPP 也是呈現逐步增加的趨勢,親民黨與台聯囊括超過兩成五選票的第五屆選舉,反 映在國會席次上也共獲得頗具比例性的 59 席(見表 4-2),ENPP 為 3.48,代表 國會中的政黨勢力分佈大體呈現兩大兩小的結構。但在第七屆立委選後,國會政 黨版圖產生劇烈改變,國民黨以壓倒性勝利取得超過七成席次,而原屬國會第一 大黨的民進黨遭遇挫敗,僅得到 23.89%的席次,ENPP 從第六屆的 3.26 陡降至 1.75,意指國會中僅有不到兩個勢均力敵的政黨,而是具有一擁有明顯優勢席次 的政黨。上述的結果大體可看出選舉制度變遷前後的兩次選舉,國內政黨競爭及 政黨體系產生頗為顯著的改變。

38 MMM 選制下的原住民席次,仍沿用舊選制時期的 SNTV 制度,分成平地原住民與山地原住 民各應選 3 席的兩個複數席次選區,總席次較前一屆減少 2 席。

39 1997 年進行的修憲工程,被認為是歷屆修憲中幅度最大且影響憲政體制發展最深遠的一次(徐 正戎、呂炳寬,2002;葉俊榮,2002)。依據 1996 年國家發展會議的共識,該次修憲的重點包括:

1.取消立法院對行政院長任命的同意權;2.增加立法院倒閣權及總統解散權的設計;3.凍結省長 與省議員直接民選,改由官派;4.立法委員自第四屆起定額為 225 人。其中立法委員名額的擴增 便是因應凍結省議員選舉之後,為提供現任省議員轉換跑道參選立委、延續政治生命的結果。

【表4-2】2001、2004 與 2008 年立委選舉結果

表 4-2 中彙整 2001 年、2004 年與 2008 年選制改革前後的三次立委選舉結 果,藉由連續三次選舉的比較來觀察國內政黨競爭的演變。2001 年與 2004 年兩 次 SNTV 選制下的選舉,儘管國民黨與民進黨具有顯著的優勢競爭地位,皆獲得 三成多的得票且擁有部分席次紅利,但規模較小之政黨如親民黨與台聯,仍能獲 得一定比例的選民支持,兩黨在 2001 年初試啼聲的選舉中便獲得合計超過 26%

的選票與席次,2004 年亦有 21.7%的得票率與國會席次。其中親民黨自 2000 年 成立以來的前兩次立委選舉,分別囊括了 20.44%(=46/225)與 15.11%(=34/225)

的席次,是立法院中除了國、民兩大黨以外最重要的關鍵勢力。但首次採行 MMM 選制的 2008 年選舉,區域選舉 SMD 的部分,選民之選票集中於國、民兩大政 黨的趨勢更加明顯,兩政黨總計獲得超過九成二選民的支持,而單一選區兩大政 黨對決的結果,國民黨更是獲得顯著超額的席次紅利,以 53.48%的選票卻贏得 約 78%的單一選區席次,原住民選區則以五成四的選票取得 66.67%的席次,PR 選票部分亦囊括超過五成的選民支持,且因其他小黨皆未能跨越 5%的分席門 檻,因此獲得約 7.6%的席次紅利(=58.8%-51.2%)。綜觀新選制下的三種席次 競爭,國民黨皆取得過半數選票的支持,同時獲得較 SNTV 選制下更高的席次紅 利,因此在總席次上以 81 席遙遙領先民進黨的 27 席。

另一方面,民進黨在新選制 MMM 下,除了原住民選區長期以來皆屬泛藍 陣營鐵票區,仍舊難以撼動之外,在單一選區 SMD 競爭中則是兩大政黨對決的 大輸家,其所獲得之席次比率(17.81%)不到其得票率(38.65%)的一半,而 且若與兩次 SNTV 選舉的得票率(33.79%與 36.12%)相比,民進黨甚至還呈現 微幅成長的結果,但反映在席次上卻是大幅的衰退,凸顯出單一選區勝者全拿導 致比例性偏差過大的制度特色。對兩大黨以外的其餘政黨而言,在新選制 SMD 中難以與兩大政黨競爭,在 PR 選票部分則因為 5%席次門檻的制度限制,使得 即使新黨與台聯分別得到 3.95%與 3.53%的政黨得票,仍然無法分得任何比例代 表席次,小黨在實施新選制的首次選舉中可謂全軍覆沒,40因此呈現前述國會中 之有效政黨數大幅滑落的現象。因此綜合表 4-1 與表 4-2 的結果來看,MMM 選 制相較於過去的 SNTV,的確產生導引兩黨競爭、限縮小黨獲席空間的效果。

40 2008 年選舉中,無黨團結聯盟所勝選的 3 席,分別是中縣第二選區的顏清標、澎湖縣的林炳 坤、以及山地原住民選區的高金素梅。前二者的勝選與獲得國民黨的支持及挹注有關,因為國民 黨在該選區「禮讓」無盟而未提名黨籍候選人參選。後文將有較詳盡的說明。

從上述總體層次的選舉結果來看,相較於 SNTV 選制,在新選制 MMM 下 呈現選民之選票高度集中兩大政黨、且有效政黨數目大幅縮減的現象,此一結果 頗為符合學理上 Duverger’s law 的預期。選民面對一個比例性大幅降低的新選舉 制度,將可能導致在理性的選票效益考量下,於單一選區中策略性地支持兩大政 黨其中之一,甚至在 PR 選票中亦考量小黨跨越 5%門檻的機會不大而採取策略 投票,支持同一政黨聯盟的大黨。然而必須注意的是,上述選民將選票集中支持 兩大政黨的結果,亦可能與多數單一選區都僅有兩大黨候選人參選有關。因為從

「政黨」與「政治人物」的角度分析,選制之變革對其造成的影響更早於對選民 投票的作用。新選制下的單一選區競爭,各政黨為了因應有別於 SNTV 複數席次 的制度結構,將有動機尋求和同一陣營之其他政黨結盟或合作,以達到最大化勝 選席次的目標。換言之,在選民投票前的階段,選制變革因素已先對政黨之提名 參選產生影響,部分小黨可能評估勝選機會不大而放棄在新選制的單一選區中參 選。至於原本屬於小黨的政治菁英,亦瞭解單一選區不利於小黨參選人的客觀形 勢,因此若能加入具競爭優勢的大黨且獲得提名,將更有機會在席次減半及單一 選區的激烈競爭中延續政治生命。

觀察第五屆(2001 年)與第六屆(2004 年)立委選舉各主要政黨的提名狀 況(參閱附錄一與附錄二),SNTV 制度的複數選區特性,學理上只要政黨能夠 掌握一定比例的票源且不過度提名,即有機會在複數選區中當選,因此各政黨在 複數選區中幾乎都會各自提出黨籍的候選人參選,即使是如親民黨或台聯等小

觀察第五屆(2001 年)與第六屆(2004 年)立委選舉各主要政黨的提名狀 況(參閱附錄一與附錄二),SNTV 制度的複數選區特性,學理上只要政黨能夠 掌握一定比例的票源且不過度提名,即有機會在複數選區中當選,因此各政黨在 複數選區中幾乎都會各自提出黨籍的候選人參選,即使是如親民黨或台聯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