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在 2005 年國民大會修憲通過之前,我國的立法委員選舉採用「複數選區單 記 非 讓 渡 投 票 制 」( Single Non-Transferable Vote with Multi-Member-District System,簡稱 SNTV-MMD 或 SNTV),已是一行之有年的制度。此一選舉制度 對國內選舉競爭、政黨體系、甚或民主轉型與鞏固,都有極為深遠的影響,學界 相關的研究可謂卷帙浩繁。學界對此一選舉制度的評價褒貶兼而有之,端視從何 種面向與評估標準來切入,然而不可否認的,台灣民主化過程中所引發的眾多流 弊,諸如金權政治、黑金掛勾、選風敗壞等,咸認皆與 SNTV 選制脫離不了關 係(王業立,2008:101-105),即使 SNTV 選制有其獨特的優點,但似乎難逃弊 多於利的批評(吳重禮,2002)。與我國鄰近的韓國及日本,其國會議員的選舉 制度亦皆曾使用 SNTV 選制,直至八零年代末與九零年代初期兩國陸續進行選 制的改革,放棄使用 SNTV 選制而改採混合選制。跟隨韓日兩國選舉制度改革 的腳步,我國醞釀多年的立委選制變革,在立法院於 2004 年 8 月 23 日三讀通過 修憲提案,並於 2005 年 5 月 14 日以政黨比例代表制選出修憲「任務型國大代 表」,隨之在 6 月 7 日複決通過立法院的憲法修正案後,正式將立委選舉制度從 第七屆起改為混合制(Mixed Member System)的「單一選區兩票並立制」,同時 也將立法院總席次從 225 席大幅縮減至 113 席,立委任期也從三年延長為四年,

實行半世紀之久的立委選舉 SNTV 制度正式走入歷史。歷經選舉制度的重大改 變,是否會對選民的投票行為模式產生影響?若有影響,選民個體層次的選票流 動情形為何?又有哪些因素可以解釋這種選民投票的「穩定與變遷」?上述這些 問題即是本文關注的研究焦點。

日本眾議院選舉在 1994 年選制改革採用單一選區兩票並立制之前,亦是使 用 SNTV-MMD 制度,而我國新選制一般咸認與日本並立制相似,兩國在選制變 革前後的制度環境亦頗為類似。國內學界已有若干研究,針對日本眾議員選舉經 歷選制改革之後,自民黨選票穩定與變遷的相關分析(王鼎銘等,2004;王鼎銘、

郭銘峰、黃紀,2008;黃紀,2005;黃紀、王鼎銘、郭銘峰,2005),對於瞭解 日本最大政黨自民黨在經歷 1993 年失去政權,不久後在 1996 年新選制下又贏得 眾議院選舉重新取得執政權,這段期間之選票流動變化情形已勾勒出頗為完整的 圖像,清楚說明日本選民在不同選制之下的投票行為模式。然而台灣立委選制改 革至 2005 年任務型國民大會通過憲法修正案才算正式完成,新的選舉制度在

2008 年才第一次實施,目前對於選制改革可能對台灣政治發展產生諸多面向的 影響,仍多限於以總體資料、質化方法、或整體政經情勢的分析,對於本研究關 注的焦點:選制變革如何影響選民投票行為之變與常的分析,尤其是建立在選民 個體層次的定群追蹤樣本分析,目前仍屬罕見(王鼎銘、郭銘峰,2009;張傳賢,

2009)。

大體而言,過去學界對於選舉制度之選舉效應的分析層次,從宏觀(macro)

層次切入的研究略多於從微觀(micro)層次分析,這與引領選舉制度研究發展 的 Duverger 學說(1951)主流密切相關。自從半世紀前,其提出著名的「杜佛 傑法則」(Duverger’s Law)與「杜佛傑假設」(Duverger’s hypothesis)之後,1其 學說似乎成為研究選舉制度與政黨體系間關係的圭臬,許多學者在其學說基礎之 上發展更進一步的研究(Grofman and Lijphart, 1986; Lijphart, 1994; Norris, 2004;

Rae, 1971; Taagepera and Shugart, 1989),使得學界對於選舉制度的整體影響力有 進一步的瞭解。然而過去以 Duverger 學說為基礎的選舉制度研究經典,大多是 從宏觀與集體層次(aggregate level)的角度出發,反而忽略了 Duverger 學說中,

影響選舉制度與政黨體系關係差異的背後機制:機械性效應(mechanical effect)

與心理性效應(psychological effect)(Duverger, 1951: 224-226),仍舊需透過微 觀的個體層次(individual level)才能展現出來,而這便是本文關注焦點的主要 分析層次,以個別選民投票的角度來觀察與分析制度層次因素之影響。換言之,

選民是否的確因為不同的制度特性產生之機械性效應,影響了其投票的心理因素 考量,進而具體表現在其兩次選舉的不同黨派投票選擇?

因此,本研究屬於選舉制度研究中的「下游研究」(黃紀,2008a:2),2著 重探討選舉制度變遷對於選民投票行為的影響,並引入「投票變遷與穩定」的概 念,分析選民選票流動變化之情形。不同分析層次之研究在增進學界對選舉制度 研究之廣度與深度而言,都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然而若就現實政治運作的角度 而言,瞭解某一特定制度對選民投票抉擇與政治菁英競爭模式之影響、左右政黨 體系發展的方向、型塑選民與政治菁英的互動模式等,制度的下游研究都更有其

1 針對這兩者的含意與差異,後文將有更深入的探討。

2 黃紀(2008a:2)指出,對於選舉制度的研究依照分析標的與層次,可分為上中下游三類:上 游是指將焦點放在選舉制度的起源與演進,例如選舉制度的類型與演變、各國採用某種選制的原 因等。中游層次則是探討選舉制度的執行面,例如選區之劃分、政黨分配席次之門檻等。至於下 游研究,著重探討選舉制度的影響與效應,如政黨提名、有效政黨數、政黨結盟與分合、選民之 投票抉擇等。

理論及實務上的重要性。尤其當一個國家的選舉制度發生顯著改變,若能進行選 舉制度改變前後兩個時期的比較研究,即可控制制度之外不變的因素,形成兩個 如同固定群(panel)的關鍵實驗案例(crucial experiment)(Shugart, 1985),進 而抽離出選舉制度的影響。台灣立委選舉制度從 SNTV 轉變為單一選區兩票制,

正提供了方法學上兩個可供比較之關鍵案例(George and Bennett, 2005; Gerring, 2007),可資探究選制變遷的個體層次效應。分析資料上,針對同一群人進行多 個時間點調查的「定群追蹤樣本」(panel data),則是探究本文主題的最佳資料型 態,因為定群樣本不僅可納入時間因素來探究選制變革對於個體層次選民行為的 影響,其另一重要優點在於可「控制」民意調查中未能測量到或觀察到的個體特 徵變數(unmeasured/unobserved variables),排除這些因素對研究中最關切之依變 數的可能影響。因此本文使用的個體資料部分,是來自「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

(Taiwan’s Elec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Study, TEDS)於 2008 年立委選舉後,進 行面訪調查(TEDS2008L)所釋出的定群追蹤資料,來探討選民投票行為與選 制變革間的關係。

綜合上述,本研究主題有其學術研究上的價值與重要性,藉由本研究可瞭解 選民在新舊制度下投票抉擇的變與不變,尤其藉由定群追蹤樣本(panel)的分 析來找出選民在兩大黨與其他小黨間的選票流動情形,此外亦探究影響選民選票 流動的關鍵因素,有助於評估選制的改革是否達成其原先預期的目標,進而掌握 台灣政黨體系未來可能之發展方向。針對上述的研究問題,本文後續的章節安排 如下:第二章為相關的文獻回顧與學理探討,其中第一節部分針對我國立委選制 的變革進行詳細的說明,包括改革的歷程、過程中的爭議、以及新舊選制的制度 性異同,第二節則說明選舉制度影響選民投票行為的制度與心理機制,第三節進 一步說明「投票穩定與變遷」的概念,以及學理上可能影響選民投票穩定與變遷 的重要因素,藉由相關學理的探討來建立本文後續架構的理論基礎。第三章為研 究架構與設計,包括定群研究設計、研究方法與理論架構、相關變數測量,並根 據第二章的相關學理基礎來建立本文的研究假設。第四章則運用定群追蹤資料,

進行選制變革後選民投票穩定與變遷的初探分析,第五章則進一步建立統計模型 來分析左右選民藍綠黨派投票選擇的因素,以及影響其穩定與變遷投票類型的因 素。第六章則以前述章節的研究發現提出結論,並說明本文的研究限制與後續可 供進一步探索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