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選民「投票穩定與變遷」的概念與影響因素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評述

第三節 選民「投票穩定與變遷」的概念與影響因素

上述的一致投票與分裂投票概念,乃強調選民在同一時間點舉行之不同公職 選舉的投票抉擇,或是指稱在混合選制之下,選民因策略考量而在同一公職的兩 張選票上支持相同或不同政黨(與候選人)。然而本文的核心問題是探討選民在 新舊選制下的投票行為,亦即研究中所涉及的是兩個時間點(2004 年及 2008 年 立委選舉),觀察兩個時間點下選民投票行為的「常與變」,若選民在這兩次選舉 的黨派投票選擇前後一致則為常,不一致則為變,因此是屬於行為層次上動態

(dynamic)的概念(黃紀,2005:3)。學理上,Shively(1982)定義這種選民 面對同一種(或類似)公職選舉,在不同時間點的投票決定,即是所謂「投票穩 定與變遷」(electoral stability and change)的概念。19更進一步來說,將數個時間 點納入研究設計進行縱貫式分析(longitudinal analysis),觀察選民在連續兩次或 多次選舉中把票投給同一個黨派的傾向與程度,若選民均將選票投給相同政黨的 候選人,則為「投票穩定」,Leithner(1997)亦將這種穩定的黨派投票傾向稱為 選民的「行為黨性」(behavioral partisanship);反之,若選民在連續舉行的兩次 選舉間,將選票投給不同政黨的候選人,即是所謂的「投票變遷」(Converse, 1969;

Crewe and Denver, 1985; Leithner, 1997; 黃紀,2001:544)。選民採取穩定或變 遷的投票行為,以選後結果的集體數據(aggregate data)觀察,便呈現在各政黨 間之得票有相對增減的情形。

由此可知,選民投票穩定與變遷的情形,實與各國國內政黨的勢力消長與版 圖變動息息相關。學界研究選民投票行為的諸多學派當中,「社會心理學」研究 途徑(soci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亦有稱為密西根學派)一直有著極為深遠的 影響,主張選民心理層次對政治事物的態度與認知,是影響其投票行為的關鍵因 素。其中選民的「政黨認同」(party identification)做為個人對於特定社會團體 的心理歸屬感,是一種經由政治社會化長期累積形成的價值體系與心理傾向,屬 於較為穩定的心理態度,因此常是解釋選民投票抉擇的關鍵因素(Campbell et al., 1960; Abramson, 1979; Gerber and Green, 1998)。國內學界諸多的實證研究亦皆證 實,選民的政黨認同(或政黨偏好)20是左右其黨派投票與政治態度的重要因素

19 在相關文獻中,用來指稱選民選票之流動的相關名詞還包括 electoral instability, electoral volatility, electoral dynamics, voting shifts, flow of the vote, voter transition 等。

20 本文並不嚴格區分政黨認同與政黨偏好(party preference)二者的差異,皆用以指涉選民對於 特定政黨支持或偏好的心理傾向,在後續的行文中將予以混用。

(Tsai, 2008; Yu, 2004; 朱雲漢,1996;何思因,1994;吳乃德,1999;徐火炎,

1991、1992;盛杏湲,2002;傅恆德,1996;黃紀、王鼎銘、郭銘峰,2005、2008;

劉義周,1994)。因此就學理上而言,當選民擁有明確的政黨認同或偏好時,將 大幅提高選民投票給此政黨的機率,且認同強度越強時投票給該政黨的機率也越 高(Yu, 2004: 56-59; 蕭怡靖,2009b:76),在連續兩次舉行的選舉中採取穩定 投票的機會也較高。反之,低度政黨認同或無明確政黨偏好的選民,政黨標籤將 不是其考量的唯一因素,將有較高的機率在兩次選舉中支持不同黨派的候選人,

形成變遷投票的型態。

大體而言,選民的政黨認同傾向屬於較為穩定的心理態度,但其並非完全固 定不變。學者觀察到從 1950 年代開始,美國政黨對於選民的影響力似乎有逐漸 衰退的現象,獨立選民(無政黨認同者)比例增加,選民投票時不再忠誠地支持 某一特定政黨(Nie, Verba, and Petrocik, 1993; Wattenberg, 1990)。美國學界針對 其總統與國會選舉的實證研究發現,由於電子媒體興起且益加多元發展,選民的 投票也越來越重視候選人的個人特質與形象,慢慢地從強調政黨標籤變成「候選 人中心」(candidate-centered)的投票取向(Asher, 1988; Kinder and Sears, 1985;

Miller and Shanks, 1996; Rahn et al., 1990; Wattenberg, 1991),甚至有許多投票行 為研究指出選民對候選人的評價已取代政黨認同的重要性(Brody and Page, 1973;

Kelly and Mirer, 1974; Markus and Converse, 1979)。而台灣過去 SNTV 立委選制 下,除非政黨只提名一位候選人,否則政黨的標籤似乎也不是候選人能否勝選的 絕對因素,在一個政黨提名若干候選人的情況下,即使選民認同某個政黨,仍然 必須從該政黨中進一步挑選候選人,此時其投票抉擇的關鍵便轉移到個別候選人 身上(王業立,2008:102),SNTV 選制下選民「選人重於選黨」的結果也被認 為是台灣選民政黨認同比例偏低、政黨黨紀不彰的重要因素(王業立,1995)。21 換言之,選民對於特定政黨的心理偏好降低、候選人中心政治的興起,將使得政 黨標籤在選民進行投票抉擇時的影響力式微,成為導致選民投票變遷或分裂投票 的主要原因。

21 國內學界關於候選人因素在選舉政治中的角色與重要性,同樣已有相當多的研究,包括候選 人能力與形象如何影響選民投票行為(林瓊珠,2008;胡佛、游盈隆,1983;徐火炎,1998;梁 世武,1994;張一彬,1998;黃秀端,1996;游清鑫,2003;傅明穎,1998),亦有藉由「情感 溫度計」(feeling thermometer)的概念來測量選民對候選人的整體評價,進而分析其對投票抉擇 的影響(黃秀端,2005;盛治仁,2000)。

這種選民政黨認同的式微弱化,正是 V. O. Key(1955, 1959)在 1950 年代 中期以美國政府歷年選舉的集體資料,分析各政黨得票起伏與版圖演變的長期趨 勢,進而提出關鍵選舉(critical election)、政黨重組(party realignment)、與漸 變重組(secular realignment)等重要概念,其背後的重要個體基礎。而這正也說 明在選舉穩定與變遷的研究中,儘管選舉結果的總體資料,能夠提供對於政黨勢 力消長趨勢的初步觀察,但若欲更進一步深入瞭解其背後產生的機制,仍須仰賴 以選民為單位的個體資料分析(黃紀,2005:4)。

選民的政黨認同與偏好及對候選人能力與特質的評價,都是從選民的主觀心 理 傾 向 來 作 為 其 投 票 抉 擇 的 解 釋 因 素 。 另 一 方 面 , 若 從 社 會 學 研 究 途 徑

(sociological approach,亦有稱為哥倫比亞學派)的學理觀點來看(Lazarsfeld, Berelson, and Gaudet, 1968),具有相同個人特質、社會背景與人際互動網絡的選 民,對於政治事物的態度與價值並不會有太大差異,表現在選舉時也會有類似的 投票行為,這是因為具有相同特質與處於相似社會環境的人們,有類似的生活經 驗,同時傾向於彼此交換訊息、選擇暴露在與自身意見較相似的環境中,經常容 易形成同質的意見與態度(Johnston and Pattie, 2005; Van Deth, 1990)。因此,諸 如選民的性別、年齡、省籍、教育程度等個人背景特徵因素,皆可能影響選民的 投票抉擇,也是過去選民投票行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控制變數。

就年齡特徵來說,個人經常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累積其對政治事務的經 驗 與 認 知 , 隨 著 對 於 政 治 體 系 有 較 高 的 「 心 理 涉 入 感 」( psychological involvement),進而提高了其政治參與的程度(Campbell et al., 1960; Lipset, 1981;

Milbrath and Goel, 1977; Rosenstone and Hansen, 1993)。同時,年長選民因為對政 治事務較為熟悉且在考量家庭與事業等因素下,通常其政治行為較為保守、且具 有較穩定的政黨支持(Abramson, 1983; Achen, 1992; Gerber and Green, 1998; 胡 佛,1998)。反觀年輕選民因為對政治事務較不熟悉、本身的政黨認同傾向尚未 形成、或者對於政治議題的立場較無定見等,將使得他們的投票選擇易受到外界 其他因素的影響,換言之,學理上預期年輕選民較年長選民傾向於會有投票變遷 的投票模式。

至於性別方面,相關研究指出由於男性普遍比女性有較高的政治功效意識

(political efficacy),因此對政治事務或政黨活動有較高的參與興趣、對於政治 資訊接收的能力較強,因此容易受到資訊的變動而改變政治投票行為;另一方面

過去部分研究認為女性在政治態度上較為保守,因此易傾向於穩定的黨派投票

(Campbell et al., 1960; Milbrath and Goel, 1977)。然而,隨著現代社會的開放、

女性參與政治事務的程度與比例增加,過去認為女性屬於政治上保守族群的現象 或許已經有所改變,相關研究發現男女在政治態度上,包括政治興趣及實際之政 治參與上,其實並無顯著的差異(Baxer and Lansing, 1980; Beckwith, 1986)。教 育程度方面,學者研究指出,教育水準越高的選民因具備理解複雜政治事務的知 識,且有足夠的能力參與政治、分辨政黨間的政策與意識型態差異,因此傾向有 較高的政治參與,同時對於執政者亦採取批判的態度,對於國家發展抱持理想的 目標(Almond and Verba, 1963; Keith et al., 1992)。因此相較於低教育程度的選 民,高教育程度的選民應傾向於會有較高的投票變遷率(黃紀,王鼎銘、郭銘峰,

2005:860)。然而也有學者以不同觀點來解釋台灣選民教育程度與黨派支持的關 係(吳重禮、李世宏,2003),其認為高教育程度者因為通常有較高的社經地位,

愈可能成為社會上的既得利益者,而傾向於支持過去長期執政掌握政治資源的國 民黨,成為屬於穩定投票的族群。

在台灣特殊的歷史發展背景以及國家定位爭議下,省籍因素成為說明台灣選 民投票行為的解釋變數,且其重要性就猶如西方國家的種族與宗教因素,往往成 為在選舉期間,政黨作為族群動員的關鍵依據。由於許多外省籍民眾在 1940 年 代末期,乃是隨著國民黨政府遷移來台,威權統治時期又曾發生如 228 事件等本 省與外省之間的激烈衝突,使得這兩個族群的民眾形成彼此相對立的政治態度。

而統獨立場爭議、族群認同(台灣人/中國人認同)問題這兩個台灣明顯的社會 分歧現象,同樣與省籍問題密不可分。諸多學術研究亦皆證實這三個因素都是解 釋台灣選民之黨派投票時不可忽視的重要變數(王甫昌,1998;何思因,1991;

吳乃德,1998;吳重禮、王宏忠,2003;胡佛,1998;盛杏湲,2002;盛杏湲、

吳乃德,1998;吳重禮、王宏忠,2003;胡佛,1998;盛杏湲,2002;盛杏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