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從國軍發動機後勤維修現況的體驗與面臨的問題,觸動發動機全壽命週 期成本與後勤策略議題的探討,對現今國軍發動機後勤供應鏈發展趨勢與國防經費 緊縮的衝擊,提出一套簡單、及時、有效的分析工具。回顧壽期成本與供應鏈管理 相關文獻,確認研究需求與本研究定位,探討目前學術界與 VMI 供應商代管庫存 模式有關之供應鏈及庫存管理理論,藉以作為建構模型之理論基礎。並以系統動力 學做為研究方法,以其擅於處理整體性、系統性、動態性、非線性多變數複雜問題,

且可電腦量化模擬之特質,結合實務界問題及學術界理論,探討動態模型建構之方 法。根據關鍵變數相互作用後產生的動態行為,使用因果關係圖提出動態假設來解 釋影響的過程。進一步量化動態假設中變數關係,建立後勤策略的系統動力學模型,

撰寫 DYNAMO 方程式。在建模期間,多次再回顧文獻、修改動態假設、測試並修 改所建立的模型,當模式經過範疇適合性測試、結構確認檢驗、參數確認檢驗、單 位一致性測試、極端狀況測試、行為再造測試、行為異常測試、敏感性測試後,本 研究進行情境模擬與分析,最後,說明本研究的結論、研究貢獻與後續研究方向。

本研究的流程,如圖 1-1。

本論文的架構,第一章緒論,說明本研究探討後勤策略的動機與目的、研究的 範圍與限制;第二章文獻回顧,從全壽命週期成本、供應鏈管理、系統動力學與平 衡計分卡的相關文獻,確認研究需求與本研究定位;第三章說明建立以供應鏈管理 為基礎架構的後勤系統動力學模型建構的步驟及方法,包括界定問題疆界、形成動

態假設來說明後勤管理決策的重要因素及測試模式;第四章情境模擬與策略分析,

進行基本模擬與情境模擬;第五章結論與建議,說明本研究的結論、研究貢獻及後 續研究方向。

確認研究問題

實務界個案研究

文獻探討

因果回饋分析

蒐集系統操作資料 系統動力學

供應鏈管理 壽命週期成本

建構系統動態模型

情境設計與模擬分析

結論與建議

平衡計分卡 研究動機

圖 1-1:研究流程(資料來源:本研究)

2、文獻回顧與探討

2.1 壽命週期成本 2.1.1 壽命週期成本發展史

壽命週期成本 ( Life-Cycle Cost,LCC ) 簡稱壽期成本,其觀念起源於美國軍 方。自 1947 年開始,美國防部為改善傳統的『最低標價』方式向民間廠商購買武 器裝備,於成軍後產生龐大的武器後勤成本,即重大售後操作維持成本等甚難補救 的問題,於是開始建議:「軍方供應品,除了在價格上斟酌外,尚需考慮其他有關因 素,務期使用後,最終成本更低」(林英峰,1977)。

壽期成本模式研究的先驅是由 George Teborgh of the Machinery and Allied Products Institute 展開(General Service Administration,1973)。他們切實指出當時 美國大部份的機械設備使用者,傾向於忽視維修成本 (maintenance cost) 且往往持 續使用機器設備的時間過於長久,因此發展了計算機器設備壽期成本的模式,包含 維護與操作成本,而且考慮了成本對時間因素的折現,也強調軍事上所謂的成本和 效益的考慮。

壽期成本觀念發展初期並未有完整的理論架構,直到 1963 年美軍後勤管理學 院 (Logistics Management Institute,簡稱 LMI) ,才正式展開有系統的研究。1965 年 起,美國防部 (DOD) 成立國防指導委員會及壽期成本工作小組,蒐集多個有關武 器採購使用資料,每月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壽期成本採購決策的可行性,終於廢棄 傳統『最低標價』的謬誤,而採用『最低壽期成本』觀念做為採購決策的準則

(Blanchard,1998;關季明,1997)。

2.1.2 壽命週期成本結構

壽期成本(Blanchard and Fabrycky,1998)為某一系統 產品從概念設計開始,

經研製開發、獲得採購、持續擁有(包括使用及維持),直到報廢除役的生命週期中,

所有花費的直接、間接成本的總和。因此,壽期成本可表示成系統或產品獲得與維 持運作的總成本(Warren and Weitz,1994;李順德,1997)。

根據國防部於『空軍武器系統與裝備整體後勤支援教範』第四章中之成本管理,

Ebeling(1997)提出在下列假設成立時,可得全壽期成本與系統效能影響因素數 學式,其假設條件如下:

(一)失效導致更新(Renewal)過程,裝備更換或修理至原先新的狀況(As Good As New)。

(二)所有裝備都是構型相同的、且同一時期獲得。

(三)全年操作需求環境皆恆定。

(四)系統處於穩定、平衡狀態。

(五)未考量預防保養。

(六)在待命狀態(Standby)無失效。

(七)開機、暖機及關機時之失效率並無不同。

其推導出之數學式如下:

LCC(m, s, k, MTBF, MTTR,si,ki)=

Cu (MTBF,MTTR)(m + s)+F0+ AsysPA(r,td) Com +Frepk+PA(r,td) Crepk +PA(r,td) t0Asysm(Cf+L*MTTR) /MTBF +S[Cisi PA(r,td) Crep,iki] - PF(r,td)Sa(m+s) (2.1)

式中Cu (MTBF,MTTR):每單位系統(One Unit)獲得成本 MTBF:操作期間系統的失效率分佈

MTTR:系統修復時間 m:實際操作的系統數量 s:備份系統的數量

k:修護管道(如野戰級、廠級)

si:備份零件 i 的數量

ki:零件 i 的修理管道的數量

Asys:有效系統的可用度 (Availability)(m 個系統的平均百分比)

F0:操作期間的固定成本

C0:每單位全年操作成本

Frep:每單一維修管道一開始的獲得成本

Crep:每單一維修管道全年的支援成本 Cf:每單一失效的固定成本

Ci:零件 i 的單位成本

Crep,i:對零件 i,每單一修理管道的全年成本

L:人力費用(元/時)

t0:每單位、每年的操作時數 td:設計壽命(年)

Sa:每單位的剩餘價值(負值是處理報廢費用)

r:折價率

PA (r,td )=[(1+r)td-1]/ [r(1+r) td] :在過了壽限時間 td 、折價率為 r 時之現值 (Present- Value)因子

PF (r,td )= 1/ (1+r) td :在屆壽限時間點 td、折價率為 r 時之現值(Present- Value)因子 依據式(2.1),全壽期成本可歸類為「裝備獲得成本」、「行政成本」、「維修部門 建構成本」、「維修部門運作成本」、「裝備操作成本」、「裝備停機修理成本」、「零件 購置、修理成本」及「屆壽限裝備剩餘價值」因子加總而得。

另依據圖 2.1,全壽期成本結構中,依據式(2.1),在裝備獲得、部署後,獲得(投 資)成本可視為沉沒成本,故其操作支援成本的高低直接影響全壽期成本的計算。

而操作支援成本中,又屬裝備停機修理和零組件修理、購置成本所佔比重較高,其

流程圖如圖 2.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5

圖 2.2 武器系統維修動態流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圖中實線代表武器系統修理循環圖;當系統故障時,備用系統立即補上,同時 故障系統送入裝備維修單位(場站階段)修理,系統維修完畢則流回備份系統區備 便,而在裝備維修單位發現失效的零件,或系統超出該單位維修能量時,則送入專 業維修單位。圖中虛線為專業的維修循環圖,失效系統或零件送入專業維修單位修 理,完工後送回裝備維修單位;或因損壞嚴重需報廢處理而採購新件;抑或因原廠 技術輸出限制或專利技術需送回原廠修理,俟送回裝備維修單位完成組裝測試後進 入備件庫房備用。

綜合上述,壽期成本包含獲得及作業維持(含汰除)兩階段,其中獲得階段又因 自製或外購的方式不同,而有所差異。有關組成各階段相關的成本項目及工作內容,

概述如后:

(一)獲得階段 (acquisition phase)

1 研發、測試與評估成本:含初期規劃、市場分析、產品研究、可行性研究、

系統分析工程設計、細部設計、軟體開發、系統雛型開發、製造、組合及工程模組 測試與評估、初步系統設計與評估、相關技術文件等。

2 生產與製造成本:包含工業工程及操作分析、系統製造、裝配、組合、測試、

產品功能的操作與維護、品管控制、初期後勤支援需求(如:備用品與維修零件的供 應、零件庫存、設備建構) 等等。

(二)作業與維持階段 (operation and support phase)

1 作業、支援與維持成本:主要在根據系統實際運作狀況來計算系統全壽期成 本,包含持續的作業活動、對系統壽命週期持久性的後勤支援 (如:客戶服務、維 修活動、供給支援… ) 、人力與維護支援、產品配送、備用品與維修零件的庫存、

測試與支援裝備維護、運 輸與管理、系統修正及改良、技術文件的修正與轉換… 等 等。其成本項目包括:人力資源、人員及訓練成本、物料成本、設備成本(Cole,

P.A.Jr.,1991),這些成本花費,主要在支援系統軟硬體設備的操作管理、維護與 更新,必要時亦可延長系統裝備的使用壽命。事實上,作業維持成本在壽期成本的 估計中,扮演了直接而明顯的角色。

2 系統汰除成本:是可能會出現賺錢或盈餘的唯一壽期成本類別,因不同報廢 方式(轉售、回收) 或可免除所需處理成本開支,進而由報廢品之剩餘價值 (殘值) 而獲利。如:美軍就常將汰除之武器裝備轉售其他需要的國家;惟國內武器受美方 輸出管制,在汰除階段無法轉售其他國家。甚或如彈藥的處理;由於環保觀念的提 昇,使得產品在壽命週期終了時,不能再任意丟棄,而需再作處理或再利用。

2.1.3 壽命週期成本分配

有關壽期成本在武器系統發展及使用各階段的比值大小,一直是個很有爭議性 的問題。主要是因為成本花費的估算牽涉因素甚廣,各系統的壽限長短不同且操作 維修需求的差異性也大。高維修品質 (可靠度、維護度及支援度佳) 的武器系統,

雖然其初期投資成本較高,但因其整體故障率小,故障後能迅速獲得各項所需資源,

根據 1979 年美國國防預算分配比例(System Acquisition Symposium,1981)及 美國防禦系統管理學院(Defense System Management College,簡稱 DSMC) 對武器 系統壽期成本的研究中,成本分配的比例[Joel,1995]來看,得知壽期成本各階段所

資料來源:System Acquisition Symposium,1981;Joel,1995

由表中得知,其中作業維持成本佔了整個壽期成本的大部份 (約 60%) ,顯見

降低壽期成本負荷,可藉下述方法提升:

(一)應用最佳化方法以減少系統支援需求,例如:備份件最佳化。

(二)應用流程改進技術,例如:資產透明化的技術、電子商務及供應鏈管理。

(三)效益後勤(PBL,Performance based Logistics)和相關管理架構的發展。依據美國 國防部效益後勤計畫經理人手冊定義:「效益後勤」係透過長期的支援協議 來明訂軍方與合約商間之權責關係,並以達成系統最佳之妥善率且能符合武

(三)效益後勤(PBL,Performance based Logistics)和相關管理架構的發展。依據美國 國防部效益後勤計畫經理人手冊定義:「效益後勤」係透過長期的支援協議 來明訂軍方與合約商間之權責關係,並以達成系統最佳之妥善率且能符合武